制衣厂的前景好吗?

服装厂车位


制衣厂的前景目前来说不乐观,一些大型的制衣厂还可以,一是技术好,二是资金雄厚,可以接一些利润高的外贸单子,大量的中小型制衣厂效益都不是太好,一是缺熟练工人,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二是利润低,三是即便能招到工人,工资待遇越来越好,各项福利也不能太差,不然留不住工人,也对中小型制衣厂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中国古镇游


对于制衣厂,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有好多服装批发城,在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服装批发城,里面有好多的门面、看上去有一半是空门面,剩下的的门面采购的人也不多,整个市场看上去好不热闹。想来制衣厂生意不好,竞争也大,电商冲击也大,小厂难以生存。


勒嘞


很多人跟我说,2019年是服装工厂最差的一年,但也很多人跟我说,2019年可能是未来10年内服装工厂最好的一年。言下之意,就是服装工厂这个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没啥前景了。

往年服装工厂老板最担心的是没有工人,有订单招不到人是常态。今年更多的工厂是订单不充足,工人不难招。

前一段时间我也跑杭州去一趟,以前总是感觉那边的工厂没有淡季旺季之分,好像一直都很忙,但今年去的时候也不少工厂在放假的状态。太多的老板在市场找加工订单。

上面说的都是整体行情,但再差的市场也会有黑马出现。

今天还是说说杭州的一家工厂,从与他们老板的聊天中,了解到他们的订单情况,员工稳定性,加工单价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服装工厂这个行业还是有前景,只不过发展的方向会有所改变。

这家位于江干区的工厂,规模也不大,只有40来人,不过在周边工厂普遍缺单的情况下,他们订单现在已经排到11月份了。主要做的是一家天猫店铺和意法市场的订单。现在老板也接了些深圳南油那边客户的单子。

估计很多做工厂的同行会有疑问,既然老板接单能力那么强,为什么不把单子接来外发呢?现在很多工厂就是靠转手外发赚钱的。我也问了工厂老板,他指了指安装在车间的那些摄像头跟我说了实情。

其实当初他们也跟周边工厂一样冷淡。但通过阿里巴巴淘工厂项目的改造,他们工厂很多流程做了调整。以前的缝制大流水变成了4到5人的小流水,所有的工序流程现在都进入数据化,车间,办公室,仓库全方位安装了监控。

客户在他们工厂下单,必须到他们指定平台去预约下单。可能你们以为他们这种霸气的做法,客户会流失。但其实在平台下单恰恰是客户最想要的好处。一旦客户在平台预付了定金,后期等于整个工厂流程都处在客户的监控之下。从面辅料到仓库,再到裁剪车间,缝制车间,后道包装,在没有跟单去工厂的情况下客户都了如指掌。中途生产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在线上沟通。

也正是这种完全透明开放的模式下,解开了很多客户心中的忧虑,对这个工厂是完全的放心。所以他们的订单基本不愁。现在他们还在调试车间数据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搞好的话,老板说管理过来也轻松很多。

之所以在这里说这个工厂的生产新模式,其实也就是希望大家知道不是说服装工厂这个生产行业有没有前景的问题,而是要如何打造一个未来有竞争力的工厂。只要你的工厂在市场有竞争力,衣服都是需要生产出来的,怎么可能说服装厂没有前景呢?


酷酷的S


我是荣仔,给你回答,我在制衣厂上班5年了,现在.我自己开小作坊拿货回家做,比制衣厂累,赚得可能还不知制衣厂上班多,关键是时间可以由我自己支配。制衣厂现在还不错,如果是要自己开厂的话,前堤是你一定都有足够给自己稳定的订单,还有几个手艺超好,撑得起厂子,而且手底还带着熟手手工组长。

如果经常没做事,工人都赚不到钱,你留不住人,万一事情多起来,你也只能出去找临时工作,可能施工质量可是不敢保证的哦。

如果是想进制衣厂的话,我只有一句话,只有你手艺好勤快,赚钱是肯定的,因为事情多起来的,你根本没时间去花钱赚的那些钱全部存的好好的。




广西荣仔


我离开制衣厂快十年了,但是我目前也还是在这个行业了,我自已开小作坊拿货回家做,比制衣厂累,赚得可能还不如制衣厂上班多,关键是时间可以由我自己支配。

制衣厂现在还不错,如果是要自己开厂的话,前提是你一定得有足够多且稳定的订单量,还得有几个手艺超好撑得起厂子而且手底还带着熟手车工的组长,如果经常没事做,工人都挣不到钱,你留不住人,万一事情多起来,你也只能出去招临时工,可临时工的质量可是不敢保证的哦

如果是想进制衣厂上班的话,我只有一句话,只有你手艺好勤快肯吃苦,赚钱是肯定的,因为事情多起来你根本没时间出去花钱,赚的那些钱全都存得好好的。


椒盐与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限额以上服装行业的批发和零售金额合计约11,510.7亿元,其中出口部分合计约 2,747.3亿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510.00元增至 23,821.00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60%。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我国居民用于服装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服装市场零售额由 2012 年的 7,021.50亿元增长至 2016 年的 10,217.6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83%。

女装行业对设计能力的要求更高

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与男性消费者相比,女性消费者更重视服装的流行度并渴望走在流行的前端,一年四季都会根据流行趋势购置不同的服饰,因而要求女装企业有敏锐的设计嗅觉,能牢牢把握流行趋势,快速对潮流变化做出反应,并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及时把理念变为现实。

国内女装行业整体的设计力量还较为薄弱,国际主流时装秀上鲜见中国设计师的身影,

中国女装设计人才的匮乏和设计理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较难形成独有的品牌风格。

我国高端女装行业的成长空间巨大

1998−2010 年我国女装人均消费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人均 43.9 美元,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离欧美发达国家300−450美元的水平有着较大差距。

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同时职业收入较高的女性人群的增加,将进一步保障女性的经济地位,促进未来女装的消费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女间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差距与年龄区间基本成正比,在20−24岁区间,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性。换言之,当代女性在高收入职业中发展机会较其父母辈而言,与男性更为接近,经济上更为独立,预期也将带来未来女装消费的增长。

服装市场发展趋势

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

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潜在的服装市场容量亦有望随之进一步向真实购买力转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 63万亿元,而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分别逼近了 30,000 元和 10,000 元。

消费者品牌意识加强:在消费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断升级,在选购服饰产品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体现自身地位、个人风格的品牌服装。因此,未来具有品牌价值的服装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线上线下渠道结合:线上销售凭借营销费用较低、销售时间、空间不受限制、顾客范围广等优势,在整个服装营销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线下渠道中,商场、购物中心在购物环境、试衣体验、聚集人气等方面则更具有优势,线上线下渠道将高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互联网、智能化渗透: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将在制造、营销、零售等多个方面对服装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在制造方面,融合大数据、互联网远程监控、互联网即时数据技术的智能制造技术,将帮助服装企业用更少的人力和成本制造出更高质量的服装产品。在营销方面,通过在线下实体店安装互联网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导购、3D立体试衣镜等),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爱吃毛豆的人


吃穿住用行,穿排第二位,一要自身实力,二要满足消费者需求。自身是否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能够采购到性价比高的原材料,是否具有很强的设计能力,能够设计出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这些是要考虑的。对于服装厂来说,目标客户是多重的,一是消费者,二是渠道商,三是供应商,消费者追求的是潮流,性价比渠道商和供应商追求的是利润。



子女教育


你好,本人从事服装行业十几年,我来谈谈个人看法。

从中国2001年正式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到2011年对于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最迅猛,各个国内优秀知名服装品牌拔地而起,不管是外贸订单,还是国内市场订单都是爆满和做不完的订单利润也比较可观,那时工厂里几百个员工多算是个小型工厂。

2011年后服装行业进入发展成熟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趋势于中高端品牌发展,各大服装品牌在全国市场大力拓展自己门店。由于人们消费观念改变和市场需求不断地在变化相对于竞争力比较小的中小型服装企业也慢慢地往线上和代加工发展。

对于服装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个人觉得对于知名品牌发展注重于市场上的发展,追求更好品质,更好的服务。

对于中小型和代加工服装企业会更加注重于电商上的发展。


稳步沙场


制衣厂的情景非常的不好!制衣业从2010年开始,很多外贸订单变少了,由之前的70%订单分布在中国生产,30%在其它东南亚国生产,变成了现在的中国占30%订单,其它东南亚国家占70%订单。原因是中国的物价慢慢的上涨,员工的工资要求也不断在上涨,而制衣订单的单价却没有上涨,所以每一年都会有大批制衣的小厂支撑不住关门,很多服装大企业开始转型为做内销订单,但随着2016年阿里的转型,国内制衣订单也逐渐下降,到了2018年基本上制衣业都出现了提前做货的情况,今天冬天提前做明年冬天的货,但货款因提前太长时间做货迟迟不到位,导致了一大批小厂支撑不住快要面临倒闭的情形了,所以出现了这几年的制衣行业是非常萧条非常差的情况。2019年随着阿里管理层领导的转换,电商路线也已转型,阿里未来主要扶持天猫电商,原来的电商大哥淘宝已经瑶摇摇欲坠,相信未来的制衣行业将会更加的惨淡,除非有新兴行业出来或许会有转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10002ca66d37de1d3\

时尚美搭潮


很多服装厂的老板,经营了多年服装企业,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现实需要面对未来企业发展、或者转行、安排退休等问题。

特别在这几年的服装工厂:“很多优秀的员工和管理要求在不断变化,招工难、流动性大、创业、事业等现象发生,另外就是利润越来越低,工厂管理起来越来越幸苦,企业老板需要更多优秀的管理能够跟企业共赢发展,还有部分老板,在积累多资源的财富过程中又发现或看到了新的行业,从而产生想转行的观念。

在交谈中发现他们纠结也随之也来了,他们谈到,幸幸苦苦经营这么多年,对自己的服装事业抱有很多的依恋和不舍之情,如果谈到放弃,他们非常不愿意,所以,他们想到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就是:把公司逐步逐步移交给手下信任的管理(主管、厂长。。)也就是说把这个平台贡献给大家,让大家成为公司的股东,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以外的事业或事情。

理想往往很丰满,但现实确太骨感,某些老板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协调,原本以为交给一个自己自认为能力可以的人就万事大吉,然而,并不如想像般顺利,其实这些问题实际是我们服装企业或者说整个制造型企业都在面临的问题,而员工从过去的打工的职业转到这种股东事业的转型点,这中间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我个人觉得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1、老板有这种高度,与老板合作的管理他们的价值观和认知高度是否匹配?(远见、洞悉市场等等方面)

2、认同匹配价值观的情况下经营管理这个企业的能力是否匹配?(实干、沟通、人际、协调等方面)

3、企业自身管理基础是否完善,是否具备一个规范运作企业的条件(组织、流程、职责、制度等)

现实我们知道,整个服装行业,工厂发展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门槛粗放,再就是服装厂上到厂长,下到管理,再到员工,从业人员的素质有高有低,参次不齐,站在新的事业平台,不代表每个人做事的能力和面对企业困难的毅力是有具备企业家自己本身同等的程度。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跟几个有这方面的老板分享建议一下: 不要认为找到合适的人选就大可放手做企业的甩手掌柜,事实你还得给他提供一些必要的匹配资源,既然给予了一个他的发展平台,你得给他一个支撑这个平台立起来的点,比如:稳定订单资源、完善企业管理基础、规范企业运作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