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特殊时期,裁员、降薪哪个更容易被接受?

太阳心——sun


相比较而言,还是降薪能接受些,起码还有分工作,有收入。如果下岗了,就什么也没了,现在国家经济实力收冲击,各行各业都受影响,都不好过,员工不容易,公司也不容易,都有困难。互相理解吧


康汐瑞


大家好!我是琼州海峡小肥鲨。
疫情的特殊时期,裁员和降薪哪个更容易接受?我们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是公司还是员工更容易接受?
1、从公司角度来看,一般来说,要看打算扛多久?如果没指望下个财务年就能脱困的话,选择裁员是最划算的,成本最低,私企比较容易喜欢这种方案;如果集体降薪,这一般发生在国企。编制很难动,只能逼人走,在这时,外面的私企就会借机会挖走国企人才,这方案只会令国企雪上加霜,但国企大部都会先用降薪方案。个人认为,一家公司或企业看未来发展的话,在非常时期,裁员应该是比较好解决方案。
2、从员工的角度来看,首先看你在公司里是什么样角色的员工,如果属于公司几年以上,业务突出的骨干员工,裁员对他没影响,他希望的是裁员,压缩成本,维持住公司,退一万步真能裁到他,也可拿了一笔不少的裁员赔偿金,加上他自身有业务能力或客户资源,出来后还可轻松地找到下一家公司或自己创业的可能。如果属于普普通通的保守型的员工,他希望是降薪,起码能保住饭碗,暂时衣食无忧。


所以,裁员和降薪都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或发生的,真发生了,两种方式不可能得到统一,个有个的小算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7246b146635435a9a8a1877ae1b6580\

琼海小肥鲨


武汉的肺炎疫情,自公开以来,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年假期间,大家响应政府号召,闭门修炼不外出,躺在沙发上嗑瓜子刷屏幕,为武汉点赞为祖国加油。一晃年假结束了,可是,疫情的势头仍然有增无减,开工日期一推再推,于是,开始有企业挺不过去了。

2月6日,线下培训机构兄弟连宣布倒闭遣散员工;

2月9日,北京K歌之王宣布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很多人眼圈沉重,骂着该死病毒,为以上两家企业抱之一同情。但我认为,优胜劣汰是社会自然规律,就算2020年的春节没有这次疫情,仍然会有企业宣布裁员、倒闭。那些打着受疫情影响的旗号,宣布破产裁员的企业,其实早已经是有千疮百孔的预兆。借着疫情的名义裁员,整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因果关系,不仅不会有负面影响,还能博得大众的同情。

在这个特殊时期,裁员和降薪都不是明智之选,企业主们最应该思考的是怎么样聚拢团队,共商大计,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短板,筹划短期内的业务开展计划,思考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尽快从客户手中拿到订单,如何同心协力,走出困境。而不应该思考今天降谁的薪水,明天赶哪个傻瓜滚蛋,这么愚蠢的问题。

降薪和裁员都会引发团队内部的波动,员工心态的变化,降低凝聚力,稍有不慎,甚至会引发劳务纠纷,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个优秀的企业还是不要尝试去冒裁人降薪的险。如果企业确实到了不得不裁员或降薪才能有活路的情况下,那么也要按照法律法规,稳妥的去实施,我建议按以下三个步骤去开展:

一、召开会议,坦白实情

首先,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把企业目前的困境实话实说的讲解清楚,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明白。

然后,告诉大家,接下来为了企业的存活,将会采取压缩编制、调整薪酬、调整岗位等一系列措施,希望大家理解,跟企业一道度过难关。

最后,留下一个反馈渠道,让全体人员匿名为以上举措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收集意见,确定方案

收集意见的时间建议5-10天,意见收集结束后,进行总结,然后根据员工反应的心声,再组织核心班子商讨,然后再确定裁员或降薪的方案。

确定的方案至少要说明是综合考虑大家反馈的意见来定的,公示出来一个大概的思路,一定不要具体到人员姓名。

三、方案实施,风险把控

方案公示建议7—15天,这个期间需要起草方案的细节和风险评估,然后就是方案的实施,一一面谈,一轮两轮三轮都有可能,每一轮都要分析员工的态度反应,然后做下一步的计划。对于个别非常难搞定的员工,一定要有耐心,要么打持久战,持续耐心的沟通,要么改变主意,让一步员工。

其实,经过开会,收集意见,到做方案,这个过程中,一些不珍惜这份工作,不真心为企业打拼的人员,已经自行选择离开了,这个过程也是为方案的实施减少了不少阻力。


夏雨雪xyx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裁员——个人可替代性强吗?公司有依据吗?

从个人方面来说,如果公司要裁掉的是 而不是 其他人 ,那么就要反思一下你在这个职位上的可替代性。

是行业问题还是能力问题?

行业问题的话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要增加自己的其他技能,找一个附加值高的行业,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强一些,遇上“新冠疫情”这类突发事件抵御风险的能力比一般传统行业要强一些。要是自身能力问题的话,除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外别无他法,尽量做到让公司让老板离不开你,离开了你的损失超出老板或是公司的承受范围。

从公司层面来讲,裁员也得有依据。

公司裁员有没有法律依据?

最近的新冠疫情已经看到很多行业受到严重打击为了维系公司生存不得已作出裁员决定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只有公司生存下去才能有提供岗位的能力,能够扛过去的话以后还会提供后续岗位,利国利民,但是也要依据劳动保护法给予补偿。如果公司无充分依据且无任何补偿的话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依据劳动法申请补偿或其它正当利益。

降薪——是否严重影响个人生活?是否符合公司一贯的奖惩制度?

个人来说,降薪水平是否能支撑个人的基本生活,有没有考核周期和考核条件的说明,如果只是在危机时期为了共同抵抗危机且能保障基本生活的话可以考虑和公司共患难,但是危机过后老板或公司应该有相应的回调机制和补偿机制,这样的公司也是大家能为之效命的公司。倾覆之巢,安有完卵?现在疫情防控各行业复工推迟,消费生产停滞,个人和公司压力都会很大,相互体谅共同抗疫!

对于公司,如果不是在特殊时期或是对公司自身的影响不是很大(有些行业在危机时期反而会发展更好),那降薪是否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只拿“特殊时期”为由没有充分依据无端作出降薪要求的话,那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可以依法对公司提起诉讼。

最后希望无论个人和公司都能扛过“新冠疫情”,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欢迎评论,提出不同意见。

有销售和职场问题可以关注并私信我,不一定能帮到你,但是一定会让你有收益......


行走的小炉匠


裁员是为了活着,降薪只是过程,降薪还不如把比较差的员工直接裁员。

做好解释,做好舆情反馈,根据企业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方式。

疫情过后,企业会不会迎来裁员风波?

京东:裁

阿里:裁

网易:裁

腾讯:裁

知乎:裁

华为:一直末尾淘汰制

在古往今来,只有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有担当,才不会被淘汰出局!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苏欣CHO


疫情的特殊时期,很多企业为了自保,实行裁员或降薪的策略来度过难关。个人觉得相对于裁员,降薪更容易被接受,毕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好找工作。然而等疫情之后,在国家对企业实行降息、降税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下,企业很快会恢复良好的发展,为了避免人才流失,相信企业会实行加薪策略,即使到时仍然不能加到满意的薪酬,跳槽也比现在容易。



东方侠客


疫情影响的不仅有个人,对企业来说影响应该更大,因为大多数企业要依靠正常的生产运转来维持生存,许多企业的流动资金甚至只能保证一个月左右的运转能力,甚至许多初创企业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小心生存着。

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企业如果降薪或者部分裁员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从相关部门出台的规定来看,企业要采取这些措施之前要充分同员工进行协商沟通,最后在达成一致的基础上才能采取行动,否则涉嫌违反劳动法。


南宁滕无名


对员工来说裁员减薪都不想的,因为现在是特殊时期,主要看时间长短了,因疫情要是很长时间造成公司生产损失!就不会避免出现裁员降薪了。这就造成一部分人群失业,收入减少等等!没办法灾难面前,我们也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4ca80151bc24141b5dcf7259482f209\

聪聪哦


1、不裁员是对员工的责任和爱心,因为员工也是疫情的受害者(被裁后工作不易找)。 2、疫情期间,以降薪的方式(或先发放一定生活费)节约公司开销,员工肯定会理解的。 3、号召员工与企业共进退,可以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在困难面前如能做到同心同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可期。 4、不能只看到困难,危险与机遇同在,合理利用疫情时期“闭关修炼”,沉下来、静下来,换换思路,重新开启人生下一站。


钟蒸鱼


估计大家都会选择降薪,因为相对辞职来说,一个是收入减半,一个是彻底没有收入。但是还是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看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份工作,还有就是看你老板的情况,如果仅仅是当下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那就理解一下老板,如果是公司长期发展的结果。那就要重新考虑一下去和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