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扶貧隊員戰“疫”記

2月6日早8:00

“體溫全部正常。您不要過於擔心,有國家和政府在,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等解除隔離後,我再到你屋裡擺龍門陣。”駐金廠坪村工作隊員、共產黨員曹興前小心翼翼的收好額溫槍,將代購的降壓藥遞給監測對象老劉,順勢半蹲著記錄起今天的監測情況。

身旁,另外兩名隊員將肩上的大米和生活物資放下,掏出筆記本在記錄著什麼。村裡幾條盡責的老狗,搖著尾巴,遠遠的衝他們“微笑”。

駐三道坑鎮金廠坪村工作隊正忙活著給居家隔離戶送生活物資。雖地處農村,但考慮到村裡青壯勞力大部分外出務工,部分老弱村民無力耕種,可能餘糧不多。年前,聽到疫情爆發消息的曹興前便趕緊到縣城購買了一批大米。

“我的電話你們都有撒,需要什麼只管打我電話,困難面前,不是講客氣的時候,大家想辦法總比一個人強。”他了解金廠坪的村民,淳樸、實誠,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開口求援。越是這樣,他越放心不下,每到一戶,總會反覆交代。

全村11戶53人居家隔離,雖然每天需要代為購買的生活物資不多。但只要他們一個電話打來或是微信群裡說一句,曹興前和其他工作隊員都會一一記錄,儘快幫隔離戶完成。

“隔離期間,隔離戶的正常生活受影響,心裡難免會慌亂和不悅。所以,我們盡所能保障他們的生活,並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撫,陪他們一起度過緊張的14天。”說完,他們又背起物資,趕往下一戶村民家中。

2月6日12:30

“曹幹部,您也是病人。天這麼冷,下午就在村部休息幾個鐘頭吧。”金廠坪村主任江永斌看著正在吃藥的曹興前勸阻道。“那冒好嘞!疫情緊張,縣委又發出了新的指令,必須第一時間讓群眾曉得。大家都有分工,我牽扯你,你的工作誰來完成?”

說完,曹興前背起打印好的縣疫情指揮部最新命令和他昨晚自己毛筆趕製的一批宣傳標語出了門。他要到關鍵部位張貼,並再次逐戶上門宣傳......

2月6日15:50

“這麼多天了,大家也是憋久了。就屋門口幾個伢仔湊個桌子,消遣哈。我曉得你們的苦心,我們馬上收起桌子,等疫情結束了再扎堆。”經不住曹興前軟磨硬泡、苦口婆心的說教。村民張良前不好意思的收起了麻將......

2月6日21:00

大山深處淅淅瀝瀝的飄起了小雨,氣溫早已降至零度,道路開始結冰。曹興前等3名同志此刻正從海拔1000餘米的梅家衝組公路上驅車趕回村部,他們剛協助救護車接走發熱病人劉某去縣人民醫院隔離觀察。

“現在黨的政策是真的好,幹部是真正為群眾著想的。治病不要錢,救護車還半夜來接人,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咯!”劉某家屬和周圍群眾看著遠去的救護車,眼中充滿了感激。

“三道坑鎮金廠坪村支部成立於1928年,是芷江縣第一個成立的農村黨支部。雖不是土生土長的金廠坪人,但有幸來到這塊革命熱土。我總要做點什麼!”每每說起自己現在的工作,曹興前總是充滿了自豪。

在金廠坪村,像曹興前一樣衝鋒在前的黨員幹部還大有人在:駐村網格幹部肖雷,不計較個人得失,每天用私家車上門監測對象、網格走訪、運送疫情防控保障物質等;59歲的村支委委員王小燕,在保證完成自身防控任務的同時,從家裡自帶蔬菜、餈粑、土豆、紅薯,每天為近20名疫情防控幹部做飯,全力保障一線防控人員伙食;村主任江永斌,妻子為該鎮政府公務員,女兒沒滿半歲。夫妻兩人第一時間把嬰兒交給母親看管,每天奔忙在專班監測、上路巡邏、入戶宣傳排查、上報疫情防控情況等工作中......在全體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該村11戶53人專班現已全部解除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