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課程真的能讓孩子學到什麼嗎?

林lin有魚


這次疫情導致全國學校無法正常按時開課,許多網絡教育機構看到了推廣機會,紛紛推出中小學限時免費網絡課程,也讓全國人民瞭解了網絡教學這種形式。

但同時也受到不少質疑。其中一個質疑就是,網上課程真的能讓孩子學到東西嗎?一部分人擔心網絡教學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無法讓孩子有效學習,有可能學成夾生飯。也有人擔心網課老師資質問題,畢竟那只有各個教育機構把關,而不經過國家教育體制的篩選。也有人擔心網絡教學的多樣化形式會對傳統教學造成衝擊,讓學生很難再回到相對枯燥的傳統課堂。那我們就試著來探討一下網絡教學形式的利與弊吧。

先來看不利的方面吧。

第一,網絡教學往往需要孩子自律和自覺,否則,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不過話說回來,傳統教學就不要培養孩子的自律與自覺了嗎?要不然怎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差異呢。

第二,網絡教學一般無法像傳統課堂那樣教師可以面對面實際瞭解每一個學生的狀態和需求。

第三,網絡教學對硬件有一定要求,尤其是需要流暢的網速,在一些偏僻地區,這個確實是個問題。

第四,網絡教學形式比較多樣化,甚至可以隨時插入動畫演示,這對傳統教學形式是個巨大沖擊。習慣了靈活多樣的網課教學的孩子對傳統相對枯燥的教學模式可能會有排斥情緒。

第五,有人擔心網絡教學師資問題。其實,這就像做其它生意一樣,你沒有要求老闆一定要進好貨,但幾乎每個老闆都很注重產品質量,否則他就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生存。假冒偽劣確實存在,但假冒偽劣始終長久不了。所以,只要你選擇了品牌教育機構的網課,幾乎不必擔心師資的問題。它們都會有一套嚴格的考核標準和培訓機制。

我們再來看看網課的有利方面吧。

第一,網絡課堂在上課時間和地點上具有無與倫比的靈活優勢,只要有網絡有設備可以隨時隨地上課。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甚至成了無可替代的教學形式。

第二,網絡教學形式非常靈活,可以隨時加入各種動畫和圖標來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這種優勢是傳統課堂所不具備的。

第三,孩子對於一時沒有理解的問題可以反覆回放,重複聽講。這在傳統課堂是坐不到的。

第四,網課的形式和各種靈活方法可以供傳統教學學習借鑑,突破傳統課堂的生硬、枯燥形象。

第五,網課可以作為傳統課堂的有效輔助和補充,拓展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對問題的理解方式。

通過以上的直觀分析,我想,已經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網課可以讓孩子有所收穫,可以作為傳統課堂的有效補充。所以,面對一個新的事物,我們沒有必要過多疑慮和排斥,可以做好引導和規範,使之最大限度服務於傳統課堂,沒有必要非得將二者對立起來。況且,隨著5G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未來網課必然將成為傳統課堂的有效拓展手段,所以,還是淡定看待網絡課堂的發展吧,它畢竟不是洪水猛獸。


攝影師一川


孩子學習網上課程的效率很難提升,往往成人網上學習效率高。因為網上課程學習要求:

1極強的自覺性。自覺按時上課,自覺認真聽課,不開小差(由於老師不能像線下上課一樣盯著學生,所以學生是否跟上節奏很難說,這就要求家長在一旁一起聽。某個角度上來說也在耽誤家長的時間)。自覺訓練,自覺課後做作業。

2自我檢查能力。這個很難,有時候學生自己有沒聽懂,會不會做題,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老師如果在旁邊,看到學生的肢體語言和一些筆記草稿情況,就能判定出來,而學生自己判定很難。

3耐力。由於對著屏幕,所以相對比較枯燥,不像線下老師聲情並茂,有同學氛圍,這些可以刺激專注力,線上則沒有。


錦衣JinYi


在這個特殊時期,為了保障師生的安全,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延期開學的文件,文件要求推遲中小學幼兒園的開學時間,具體時間由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共同決定。

開學時間的推遲必然造成下學期學生在校時間的減少,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不少家長對此也是非常擔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建議各地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達到“停課不停學”的目的。2月10日開始,多數地區已開始實施網上教學,但是網上教學的爭議也是非常大,不少家長質疑網上教學的效果。那麼從一個老師的角度來看,網上教學的效果究竟怎麼樣呢?

網上教學已經實施2天了,從與老師和家長的交流來看,網上教學的效果因人而異。

首先,對於低年級和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來說,網上教學基本沒有多大效果。如果沒有家長的監督,這些學生上課的狀態是非常的差,這也是為什麼多地發文要求不得網上授新課的原因。對於這類學生來說,網上教學不但學不到知識,反而有可能把眼睛弄近視。

其次,對於高年級和學習自覺性高的學生來說,網上教學還是有不錯效果的。雖然網上教學的互動性不如面授,但是願意學習的可以通過微信、qq等方式與老師交流,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所以這類學生是有收穫的。

不管怎麼說,網上教學也是目前能夠保障“停課不停學”最具操作性的方法,已經明確開展網上教學的學生和家長還是需要儘快適應,你覺得呢?





曉談教育


網上課程真能讓孩子學到什麼嗎?我相信現在孩子,都在家上網課,疫情過後,你會發現,有老師和沒老師都一樣了,(開個玩笑),隨著病情的持續,延後了孩子們的開學時間,現在大多數家庭,估計都在為孩子的學習苦惱,只有在家裡面,網絡上課,我家孩子現在是上四年級,也在網上上課,個人感覺,網上授課以後會成為一種趨勢,在課堂上不會的,聽不懂的,在家還可以複習,也可以提前預習,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家庭,重視網上學習。








家庭副主管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疫情嚴重,網上聽課,實屬無奈之舉。網上聽課,有利也有弊。

疫情現在如此的嚴重,國家為了人民的安全,採取了相應的隔離措施。學校的安排當然是重中之重,畢竟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教育部發布通知,聽課不停學。許多學校開設網絡課程,方便學生學習。這樣既不會耽誤教學進度,也不會保證學生的人生安全。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然而,網絡教學在不耽誤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卻無法真正保證教學質量。學生在家裡學習,沒有任何人監督,大部分學生肯定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當然不排除少數自覺得學生?畢竟在家庭這個寬容的環境下,有著各種因素的影響,很難保證學生專心的學習。

其次,教師網上教學,由於網絡侷限,大都是自導自演,很難和所有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很可能到最後課講完了,學生還是一知半解。

所以我覺得網上課程很難使孩子們學到有用的知識。


阿輝愛吃魚


中國知識付費人口超過了四個億,理論課完全可以在線學習,而且視頻非常生動,現在的互聯網服務也可以實現,在線考勤,答疑和作業批改以及知識點測試。

在線直播可以讓老師出鏡頭,非常生動和逼真。我完全有信心在線學習保證孩子的教學質量。並且這段時間,更是培養孩子平和與耐心,堅毅的性格的關鍵時期。更讓孩子明白,疫情的解除,需要的是科學家,而不是明星,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了價值觀才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學習的內燃機。

學習過程中,讓孩子儘量用電腦學習,不要用手機,保護眼睛。還有在家注意運動,沒有強健的人體魄,一切都是零蛋。家長要帶頭學習,樹立榜樣的力量。如同曾國藩家訓裡提倡的一樣。家庭教育佔據孩子發展的60%的比重。

我是學霸的媽媽,這都學霸養成實操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木蘭霸屏引流教練


這個問題問的好,也問的非常及時。當前非常時間,網課也是必不可少的教程。

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網課的重要性,不要有排異思想,也不要習慣性和學校教學相比較,這樣的話也就限制了你的教育理念。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上教育佔比逐慚上升,學生除了在校教育外,晚上做作業,複習,預習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網上課程。

其次,網上課程能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學習主動性,能克服和老師面對面交流的膽怯性,更能發揮孩子思維的拓展性。

最後,學生在校學習以老師授課為主,學習被動接受,學習差的學生在課堂聽懂都是問題,更別說在課堂上主動提出不懂的問題。而在網絡課堂上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學生自主交流暢通無阻,主動提問,老師在線答凝,能保證每一同學聽得懂,理解透,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孩子人生觀的樹立,由你叫學變成我要學。不知這樣的問題能否幫到你?歡迎留言,交流!


長城102424683234


網上課程和線下課程是有區別的,但是能不能學到東西,這還得看學習者的學習態度。

相對於線下面對面的上課方式,網上課程缺乏一定的監管力度,互動力度也沒有那麼大。

對於自控能力比較差的學習者,建議還是選擇線下課程比較合適,畢竟有人在旁邊督促,學習效率會有所提高。

另外,學習互動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視頻互動比面對面交流缺乏親近感,不能及時照顧到學習者的情緒變化。

最後就是學習者態度問題了,學習態度好的人,一般都會有比較強的自控能力,不管是網上課程還是線下課程都會學到東西,因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學習效率也會高一點。學習態度比較散漫,自控能力差的人,不說網上課程了,估計面對面,一對一指導,也很難有效果。

所以說,網上課程能不能讓孩子學到東西,關鍵還得看孩子的自身情況。


書道青史


網上課程可以當做一個預習,任何一個學習都是要輔助的,這次教育部沒有三令五申強調網上課程不可以有強制性,也就是說孩子學到的東西沒有老師的指點,有些還是不懂的,關鍵現在學習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進行一個預熱。家長在家裡還是要多陪陪孩子吧,因為陪伴的日子不是特別多了,馬上覆工復產。還是得讓小朋友去學校,這樣相對來說嗯學習能力會有所提升,在家裡相對來說比較鬆散,那麼祝你好運吧


劉文道


網課雖好,app太多,家長孩子齊參與。孩子多了手機不夠,手機多了流量不夠。網上隨便找找都是停學不聽課,免費上網課。進去就是要下載,關注,註冊。然後就是錢錢錢。這個時候對於孩子沒有了大愛,都想來搶佔這個孩子的市場,都想在危難當頭分一杯羹。無語,無語,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