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儿女均分”,女儿不服气,儿子不耐烦,老人最无奈

在农村,70后农民一般家里兄弟姐妹都会有很多个,少则两个,多则七八个都有,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农民认为多子多福,多个儿子多条路,所以那时候虽然家里穷,但是只要能生,就不嫌孩子多。现在这些70后的农民也到了40多岁的年龄,家里的老人也都60多岁了,那么就出现了养老的问题。

有一句俗语叫做“养儿别养三,养三没有家”,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养儿子的话别养多个,养的越多,就没有家了。因此子女多,父母的养老就会出现“扯皮”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是每个人又不愿意只自己养,这样会觉得“吃了亏”,很多都是儿子轮流养,甚至还会要求儿女一块养。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农村养老“儿女均分”,很多女儿不服气,儿子不耐烦,但是老人最无奈。

为什么女儿不服气呢?农民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在出嫁的时候,给了父母一大笔彩礼,在农民看来,养老问题就不该让女儿承担,对于女儿来说也是如此,女儿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再赡养父母,难免家里的负担会更重,因此女儿对此很不服气。

在农村儿子养老在农民看来是理所当然,儿子多了的话,大家都一块养,父母今天在老大家待上一个月,明天去老二家待一个月,虽然说很“公平”,但是还是会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在老大家多待一天老大媳妇可能就不乐意了,且每次接来送去的,很是麻烦,儿子对此也很不耐烦。

但是对于老人来说,更多的是无可奈何,有些农村老人说的话扎心了,他们说老了没有劳动能力,无法自己养活自己,儿子轮流养,就像四处漂泊。那个儿子的家才是自己的呢?其实我们也知道,我们已经没有家了,儿子孝顺还好,但是儿媳难免会给脸色看。

有网友讲过这样一件事,老大和老二家轮流养老人,这一个月到了老二来家里接老人的时间了,结果老大提前好几天都联系不上老二,老二家里也没人,因为只隔了一堵墙,因此老大就用绳子吊着一个篮子,让老人坐在篮子里,“送”到老二家。不辛的是,中途篮子倾斜,老人从篮子掉了下去,受伤死亡。

农村养老怪象,儿女要“均分”,谁也不想吃亏,老人说的上面这些话扎心了!那么各位农民朋友,你对农村养老“儿女均分”,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