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

四川新聞網內江2月10日訊(羅伊婷)一邊是疫情防控攻堅期,一邊是復工復產,要想兩不誤,就得兩手抓。內江市市中區全區上下凝聚最大合力,抓細抓早抓小,平衡科學防控和精準服務,指導企業有序復工投產。

“打磨、焊接......”2月7日,在市中區東林礦山運輸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位上有序開展工作。即使戴著口罩不能說話,也絲毫不影響他們手上的速度。車間員工已由原來的70人縮減至40人,人員密度大幅度降低。在疫情防控這場嚴格的“考試”面前,企業絲毫沒有鬆勁,自2月1日復工復產開始,企業實行封閉式管理,每天廠區都會開展全面消毒殺菌工作。緊閉的廠區大門內放置著一塊消毒地毯,不管上班、下班,所有員工必須經過此地進行鞋底消毒。大門旁還設置有緊急隔離室。不僅如此,無論是在崗職工,還是來訪人員都不能避開體溫測量,車輛也必須經過消毒液噴灑。在飲食上,食堂嚴格執行錯峰期、分餐制。全方位、無死角在疫情防控中為生產順利進行保駕護航。面對如此完備的程序,企業職工不僅安全健康有保障,心理情緒也十分平穩。

“我們現在有70%的員工在崗,可以留在家裡辦公的留在家裡,針對必須留在車間的,我們在本身就有車補的情況下,再次為沒有車的員工協調乘坐有車員工的車上下班,所有費用我們補貼。”東林礦山運輸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肖陽東承諾,包括在外地不能按時到崗的所有員工在內,正常的工資待遇和福利都有保障。

在疫情的考驗面前,東林礦山機械運輸有限公司揹負起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捐款10萬元用於市中區購買疫情防控物資,就連員工也自發捐款1萬餘元用於抗“疫”戰爭。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東林礦山堅持員工不加班、不拖時、不聚集“三不”原則,每天定時定點定量生產,確保疫情結束後“新裝備”產品能最快時間內送達深圳,用於地鐵修建。

一直以來,東林礦山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企業不斷創新升級,礦山機械不再只是礦山專用,地鐵隧道里面也處處是它們的身影,在各大城市扎穩了“腳跟”。同時,通過不斷與合作方開展研發活動,目前,已經與中鐵集團等形成了產品聯盟,正蓄勢待發,所向披靡衝出國門。

“我們堅信在國家庇佑下,疫情打不垮現有經濟發展,企業也一定會在全面建成小康的攻堅之年謀得更上一層的發展機遇與經濟騰飛。”肖陽東堅信,疫情衝不垮發展的決心,企業的產品技術就是最牢固的堤壩,任風浪如何拍打,都撼不動。

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政府與企業,應該如何攜手保衛企業職工健康?

據悉,為全面支持、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在攻堅疫情防控的同時,市中區積極行動,制定出了“八步走”工作法,在疫情期間,織勞企業安全網,關好“安心門”。全區工業企業防疫及復產復工工作責任明確落實到專人聯繫。督促企業成立防疫的工作機構,結合自身情況制定防疫的工作執行方案;要求企業制定疫情防範的應急預案,建立疫情發現的快速高效反應機制;安排專業人員指導復工前的消毒和細菌滅殺工作;保障員工口罩、洗手液等防範物資;實行分餐制,嚴禁集體集中聚餐吃飯;日常開展兩次員工體溫等健康監測,並登記在冊;通過小喇叭喊話等方式開展防疫宣傳,減少人群聚集機會,提高員工防疫素質;建立員工身體狀況不適即使報告制度,自發採取防範措施,最大限度防範疫情傳播。

截至目前,市中區電力能源、裝備製造、醫藥化工、食品飲料、冶金建材五大支柱產業,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戶,其中,節後復工復產企業達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