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赤脚医生队伍看农村医疗发展

从赤脚医生到健康中国

“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对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说。

  这个讲话,就是新中国医疗卫生史上著名的“六二六指示”,核心是把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两脚泥巴,看病就在田间地头,这是赤脚医生的典型画像。为了降低医疗成本,赤脚医生普遍使用了中草药和针灸这类诊疗技术。王桂珍他们在村边一块坡地上种了一百多种中草药,村里还专门建了土药房。

  后来,上海《文汇报》报道了王桂珍的事。毛泽东看后批示了七个字:“赤脚医生就是好。”此后,全国赤脚医生逐步发展到100多万人。

  赤脚医生制度,是基于当时仍然落后的社会条件和农村实际做出的选择:通过一支广覆盖的医疗卫生队伍,医治处理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满足广大农民的初级医护需要。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新中国七十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