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機場 格外“熱”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常婷

“大連加油!”“武漢加油!”“來,我們7個人手心合在一起,加油!加油!加油!”……昨天,傳統的元宵佳節,有點特殊,街道有些冷清。可是在大連機場,從晚上6點半左右開始,人越來越多,加油助威的聲浪一陣一陣,他們是誰呢?他們就是我們最可愛的人——第三批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這一次,他們有500人!

他們於昨日下午接到通知,那時候很多人還堅守在自己的醫療崗位上,有的人來不及跟家人告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附屬二院、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新華、中心、市二院、市三院、市四院、市五院、中醫、口腔、友誼、婦幼、盛京大連、旅順、金州、瓦房店、普蘭店、莊河……短短几個小時,幾乎集合了大連中堅醫護力量。

那真是一個無法用一個詞來描述的場面:熱烈、激動、悲壯、堅強,也有不捨、心疼、溫暖和脆弱。

來自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醫療隊伍早早地就來到了機場,他們是8位醫生和7名護士。三院護理部主任把7名護士召集到一起,大家一起握拳大喊“加油”給自己打氣。

三院神經內科重症病房的護士孫璐璐和神經一病房的護士王雪都是第一時間就跟院裡報名參加,當任務派到自己身上,她們挺身而出。說到孩子的時候,孫璐璐掩不住心中的掛念,流淚了,她的女兒今年6歲,從來沒有離開過她。她跟女兒說:“媽媽去武漢打仗,打贏了就帶你去旅遊。”

像她倆這樣撇下孩子奔赴“戰場”的醫護人員實在太多了。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護士楊 今年31歲,她也早早地主動請纓馳援武漢。當接到出發的命令的時候,她還在工作崗位上。孩子扔在父母那,沒時間跟他們告別了……

在越來越擁擠的機場裡,有一位穿著黑色棉衣的大哥,戴著口罩,他不怎麼說話,只是一直站在妻子身邊,他是市三院內分泌科護士長楊璐璐的愛人,他似乎不善言辭,可眼睛一直紅著,後來他們終於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7點半左右,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隊伍來到機場,據瞭解,此次馳援武漢,這兩個醫院出人最多。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徐英輝親自帶隊前往武漢。他說:“病情肆虐,湖北人民需要我們,我們責無旁貸。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副院長,泌尿外科專家劉志宇說此次報名的醫護人員遠遠多於隊伍的人數,這次挑選馳援武漢的都是醫院的骨幹力量,他們有中老年,也有90後新生代……

來自普蘭店中心醫院ICU的醫生周慶偉今年48歲,在當年的SARS期間,他便挺身而出衝在前面,這一次,他又衝在了前面。

“你放心,家裡有我。”

“別忘了,巧克力在這個口袋裡。”

“加油!加油!加油!”

“平安回來!”

醫護人員們一次又一次集合在一起,齊聲吶喊,為自己加油。媽媽爸爸、丈夫、妻子、孩子擁抱著,朋友、同事緊握著手不斷地叮嚀,還有的是面對面地注視著,一句話也不必說。一個熱熱的機場,一位位熱熱的戰士,一顆顆熱熱的心!

集結!出發!

要加油!

家鄉的父老鄉親,等你們平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