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和晁错之死为什么被称为文景时代的两大政治悲剧?

亘古怀念说史


历史上人物的悲剧大多是是因为走在了历史的正确方向上,却没有得到当时众人的承认并因此被历史的前进车轮碾碎,成为了历史前进的踮脚石。汉朝文景之治正是因为贾谊和晁错不怕得罪权贵利益,不怕牺牲才换来历史少有的治世,为后来的汉武帝时期腾飞奠定物质基础。历史上所有的盛世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有人在为一部分人负重前行。我们只有记住他们,学习继承他们精神才能对的起他们的苦心。



木水田外


贾谊和晁错都是西汉景帝时的一代名臣,才华横溢忠君卫囯,可惜都惨败于政治斗争结局悲惨。前者贾谊纵有一身才华、空存报国之志,却遭周勃、灌婴等忠臣的排挤被外放为官出任梁怀王太傅,最终郁郁而终。后者晁错虽为重臣显贵一时,一心忠于景帝为帮其巩固皇权力主削藩,却惨遭奸臣袁盎陷害,忠心为君却含冤被杀。故西汉这两位忠贞名臣之死被称为不汉汉文景二帝时代两大政治悲剧。


小龙女5505


汉文帝如果早采纳贾谊的限制各藩王的权力和势力,汉景帝时期的各个藩王的势力就不会做大做强;汉景帝当时如果早采取晁错的削藩政策,七国联盟就会被打个错手不及,没有机会联合起来造反。汉景帝杀了晁错,七国之乱不但没有停下来,而且还愈演愈烈。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借机削减诸侯国领土,并把诸侯任免辖区内官吏的权力收回,才使中央政权得以巩固。

贾谊是经过当时全国政绩第一的河南太守吴公的推荐,汉文帝任命他做了博士官。

在所有的博士官里面他的年龄是最小的(二十多岁)。每次皇帝颁布诏书,都让博士官们发表意见,那些年龄大的博士官们是长篇大论但是都是陈词滥调内容乏味空洞,贾谊的发表意见是言简意赅主次分明,汉文帝觉得贾谊说出了自己心里想的,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不久以后就提拔贾谊做了太中大夫。

贾谊起草了一套他认为合理礼义规定,并上奏皇帝。汉文帝认为还不是实施的时候,但各种法令的变更以及列侯们到自己的封地就任这些规定,都是贾谊最早提出来的。汉文帝非常欣赏贾谊,想让年青有为的他但任公卿的职位。但是周勃、灌英、冯敬等一些朝庭的元老们都很嫉妒贾谊。他们经常在汉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汉文帝耳朵软,就没有了主意,把他贬谪到长沙,让他做了长沙王的太傅。

后来,汉文帝的小儿子梁王到该读书的年龄,而且这个梁王非常的喜欢读书。汉文帝就想起了年青有才华的贾谊,于是把他调回京城,让他做梁王的老师。

当时汉朝是百废待兴,制度还有许多的弊端,淮南王和济北王都因谋反被杀了。贾谊多次上书提出改革,应该提倡道德,不应该乱杀大臣和诸侯。当时周勃因为被人诬陷谋反被抓,后来查明并无此事,就恢复他的爵位和封地。贾谊就事论事,说要让臣子们讲道德,讲礼节。*从此以后,诸侯和大臣们有罪都让他们自杀,而不是让他们受死刑(古代刑不上大夫,一般不对高级官员处以刑罚,这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特权)。

后来汉文帝封*因谋反而被贬到外地而死的淮南王的儿子为侯*,贾谊但心皇帝会进而封他们为王,就上书汉文帝,告诉他要是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势力,到时候他们要是为淮南王报仇的话,国家就麻烦了,但是汉文帝没有采纳。

后来贾谊辅佐的梁王在一次打猎中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不治而亡。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太傅的责任,一年后郁闷而死,卒年33岁。

汉景帝即位后,也采用了修养生息的政策,治理国家。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叫晁错,挺有才能,大家都称他*智囊*。后来,汉景帝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高祖打下天下后,分封了20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到了汉景帝时,诸侯的势力变的强大起来,土地又多,向齐国就有70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简直成了独立王国。

晁错见各诸侯国的发展态势有可能造成国家分裂的危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取盐,招兵买马,动机不纯。不如趁早削减诸侯国的封地*。

汉景帝觉的晁错的话很有道理,便下定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过了不久,朝廷找了些理由,削减了诸侯的封地。有的被削去了一个郡,有的被削掉了几个县。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七个诸侯王国,打着*清君侧,惩办奸臣晁错,救刘氏天下*的旗号,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浩大,汉景帝惊恐之余,想起汉文帝临终时的瞩附:国家有变,就让周亚夫带兵出征。于是,他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领36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有人嫉妒晁错,说如果杀了晁错,七国就会退兵。接着有一批大臣上书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杀头。汉景帝看了这个奏折,竟昧着良心,批准了。

这样,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莫名其妙的被杀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七国联军打了几个胜仗,夺了几座城池。根本不拿汉景帝当回事儿?

这时,汉军营里有个叫邓公的官员,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情。汉景帝问他:*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死了?吴楚答应退兵了吗*?

邓公说:*吴王一直有造反的野心。这次接削地的借口发兵,陛下却把晁错给杀了,恐怕以后没有人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才知道自己错杀了晁错,但后悔已经来不及。多亏周亚夫善于用兵,把七国联军打得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仍旧封七国的后代们继承王位。但是诸侯们只能在自己的封地里征收租税,也取消了他们干预地方的行政的资格,大大削减他们的权力,汉朝的中央集权才得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