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有人来收购五年以上的陈年老麦子,还说年数越久越值钱,陈年老麦子有啥用?

老张谈三农


说到陈年老麦子,昨天中午刚跟朋友一起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不认同题主说的,陈年麦子放的越久越值钱,陈年的老麦子有人想要吗。



昨天朋友说家里的麦子就快要熟了,得请几天假回去帮父母割麦子,还记得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还有麦假,虽然没有寒暑假时间长,但也算是一个小长假了,放麦假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回家帮家长收割麦子,那时候农村的老师也不是专职的,他们也要回家收麦子,现在说放麦假已经成故事了,因为早就取消麦假了。

我们家已经多年不种麦子了,这些年吃的都是买的面粉,朋友说她们家吃的全是自己家种的新麦子,磨的面粉,面粉没有外边买的那么白,但是特别好吃特别有嚼劲。顺便还说了一句,每年有人来收麦子的时候,都是把家里的陈年麦子拿出来卖,新鲜的好麦子都是留着自己家里吃。我说她是“黑心卖家”,她说这还真算不上,虽然说是陈年的麦子,但是至少不发霉没有坏,很多人在卖麦子的时候,都是把家里放到发霉的麦子卖出去,可想而知我们吃的面粉都是什么麦子磨的。


难道到村里来收购麦子就只是为了要陈年老麦子,新鲜的麦子就不收吗?当然不可能啦,只是在收购的时候,有的人家会以次充好,毕竟麦子放的时间长了,很容易发霉。所以卖的时候会先把陈放的时间久的麦子拿出来卖。不过倒没听说过,放的越久越值钱这一说。

有的人也专门来农村找一些存放了5年以上的老麦子,因为麦子不仅仅是可以用来当做粮食吃,有的时候还可以治病。就像吃生花生可以养胃,用陈年老麦子可以治好痈疮,记得邻居家爷爷有一次在腿上糊了一大摊东西,说是腿上生了个疮,年纪还小的我好奇的问这是糊的啥,能吃吗,爷爷说能吃,其实就是陈年麦子的淀粉炒焦后又研磨成了粉,调成糊敷在了腿上,这样就可以消肿了。


一品小十六


农村是个神奇的地方,很多东西都是越老越值钱。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农村五年以上的陈年老麦有什么价值?为啥很值钱?

在我们这边,一直有用小麦熬汤泡水的习惯,听家里的老人说,小麦熬出的汤,或者泡出的水营养比较丰富,饮用以后对身体虚弱的人有很大的好处,记得小时候老是出虚汗,老妈就经常用小麦泡水给我喝,确实有一定效果。



这种陈年的小麦,记得在药铺抓中药时,会看到那些医生配这些东西,自己也曾经也想过,为啥不弄一些陈年老麦卖给他们的,咨询以后才知道,他们这些药店的陈年老麦都是有固定的来源渠道,而且需求量不大。另外在农村,把小麦保存个五年以上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没有人能经常去照看,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否则很容易生虫或者变质。


除此以外,农村那些陈年老麦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价值,一些科研机构会去收购过去的种子,因为现在随着种子品种的改良,很多优秀的种子表现性状都消失了,比如有些小麦穗大,抗病害等性状。因此,科学家需要找到那些老种子培育出来,进行优势性状的保留以及相关的杂交工作,我记得有一年,我们这儿就有人重金寻找上世纪的种子,如果谁家有还能发芽的,那真是发大财了。

尽管陈年老麦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不建议农户会去这样做,因为这个需求量确实不大。


植保小贴士


农嫂是一个做购销粮食生意二十年之久的人,每年从农嫂手中转进转出的麦子不下几千吨,却从来没听说也没碰到过有人来农村里收购五年以上的陈麦子,至于还年数越久的越值钱,农嫂认为更是无稽之说!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陈粮,五年以上的小麦属不属于陈粮,其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有多高。

我们要知道,粮食分为新粮、陈粮和陈化粮三种。 当年收获的属于新粮; 第一次储存期限超过一年的叫陈粮; 储存后变质的粮食是陈化粮。粮食也是有生命的,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超过正常储存年限后,即使未发热、生虫、生霉,其品质也会发生劣化,自然的陈化。而小麦的正常储存的期限是四年以下,储存超过四年或者更长的年限便属陈化粮。


而且不管什么粮食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很多的营养物质会流失,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严重,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超过正常储存期限的陈化粮食,在营养价值上要比新粮和陈粮差了很多。

尤其是陈麦在长期间储藏中的劣变与陈化涉及到一系列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小麦中所含的脂肪在储藏期间会发生水解和氧化。脂肪水解后会产生游离脂肪酸,使脂肪酸值升高。脂肪酸值是辨别小麦品质劣变的指标。正常储藏条件下小麦的脂肪酸值在10--20(mgKOH/100g),其值会随着储存时间及条件缓慢增加。麦中的脂肪在氧化作用下会形成一些不稳定的过氧化物,这些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会继续分解,最后形成一些具有异味的低分子醛、酮、酸类物质,使小麦品质酸度增高、淀粉变得松散、粘性下降 ,变苦、变得不在有麦香味,闻着有一股卫生球的味道。


故而,在农嫂经营购销粮食这二十年中,对于超过储存四年以上的陈麦,一般大型制粉企业加工小麦时都会根据检化的数据,将新小麦和陈小麦按一定比例进行新陈搭配,使加工磨制的面粉在色泽度和筋道上有所调和。收购时在价格上超过四年以上的陈麦要比新麦及储存年限正常的陈麦低下许多。

至于说陈年老麦子有啥用?看到很多人回答说,五年以上的陈麦子有治病功效,农嫂不敢苟同,也咨询过中医,用于药中的陈麦并不是超过储藏期限的陈化麦,而是正常储藏期内或是新麦中的“浮麦”,浮麦也就是成熟果实中哪些不饱满的瘪瘦轻浮的麦粒。用药中的浮麦需与其它药物相结合才会产生治病功效。具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


农嫂话农事


陈年麦子又称浮小麦,是一味中药,虚汗停里的主要成分,对成人和小孩的虚汗盗汗有奇效


古玩玉器梁增平


你这绝对是怀着邪恶之心在造谣惑众。头条上这么多农村的朋友,好像没有一个朋友遇到过这种情况。

粮食作物储存三年就属于不可食用的陈化粮,这些陈化粮只能做为饲料粮加工成各种饲料,饲喂牛,羊,猪,鸡,鸭,鹅,,。

不知道你在这里散布这样的谣言要达到什么目的?


痴骑朽翁


据医学记载,陈年老麦是有一定的药物作用,但需基于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大家好,我是三农小忙,很荣幸和能大家一起探讨陈年老麦是否真的有价值。作为一直在北方生长的我,早已习惯每年麦收忙碌的节奏,下面由我跟大家一起分享陈年老麦的经验。

在北方,家家户户都要经历麦收;在农村,虽说有些东西是越老越值钱,然而大家可能会忽略一点,不易变质或有价值的物品当然会越来越值钱,但对于农作物,并非是越来老值钱,因为我们在农村,储藏条件非常有限, 这期间很容易变质发霉生虫。陈年老麦,在民间相传越久越值钱,而我在农村四五十年,真没有听说陈麦越久越值钱,原因如下:第一,我们农村家里没有足够大的地方来存放麦子,而且也没有设备或者装置来保持麦子的新鲜程度,五年之内,势必营养价值会流失,按照气候不稳定的情况,势必会导致变质发霉。几十年了,村里的老人家也不敢说陈年麦子很管用,收购方也从未说出这种话,如果真的存放可以有医疗用途,谁家都想放置陈麦来预防生病。

陈年老麦,在药铺抓中药时,有些老医生会配上这些东西,但这种是储存设施完好,对环境要求很高,另外进货也有固定来源渠道,需求量不大。这种是将陈麦捣烂和艾草熬而成,具有祛湿作用。而在农村,目前被收购的麦子,部分农民会将往年没有吃完的麦子,夹杂在新麦里,被收购方收购买去,自家留的是新麦,这就叫作以次充好,避免对自己造成损失。

农村自家的陈年老麦,建议真的不要再去轻信药物作用,五年以上的陈麦在自家储存必定会变质或者发霉,并不能起到医疗作用。以上是我的小见解,期待您的留言分享,同时也非常感谢您关注《农事农忙》,每天与您分享三农知识。




农事农忙


中药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本品入心、脾二经、功能养补心气,益脾补虚。常可用于脏躁,泄痢等证,益肾健脾而养阴除烦。性凉清热,故宣烦热,消渴等证。又止血和血,散血止痛。

【别名异名】来(《广雅》),南麦、北麦、新小麦、陈小麦、白面、小麦面。

【处方用名】小麦、白面、小麦面。

化学成分

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糖类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含脂肪油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肪酸的甘油酯,尚含少量蛋白酶,淀粉酶,芽糖酶,谷甾醇,卵磷脂,精氨酸及微量维生素乙等。麦胚含植物凝集素。

药理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糖、蛋白质等物质代谢:

2.增加血糖。

性味归经:甘,凉。入心、脾、肾三经。

功效主治

1,养心益脾,本品入心、脾二经、功能养补心气,益脾补虚。常可用于脏躁,泄痢等证。

2.清热润燥,本品善补心气,益肾健脾而养阴除烦。性凉清热,故宣烦热,消渴等证。

3.止血散血,本品功能止血和血,散血止痛,故宣金疮出血,内损吐血等症。《本革纲目》曰:“小麦面敷痈肿损伤,散血

止痛,”金疮出血.,宜用本品,内服外用皆可。

4.鉴别应用:小麦味甘,性微寒功能除热润燥,止血散血及养心益髀,用于烦热,消渴,金疮,吐血、泄痢及脏躁等证,大麦甘咸,凉,功能和胃,宽肠。利水,宜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等。

用法用量: 内服:小麦煎汤,30-60克;或煮粥,小麦冷水调服或炒黄温水调服,外用:小麦炒黑研末调敷,小麦面干撒或炒黄调敷。




年年有鱼1315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陈年老麦是有一定药用价值,我们老家人,以前主要把陈麦是捣烂,和一些艾草叶熬制成糊状,当膏药贴在腿上治疗风湿用。听长辈说这样的麦子放置久了,吃了对人没好处,就把它当做“载体”,配置一些当地草药,外敷用,慢慢的都以为陈麦治病。我们当地没有见谁吃陈麦治疗疾病的,有疾病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五年以上的陈麦怕有变质或者细菌,能吃吗?人敢吃吗!


越久越值钱的陈麦我感觉不靠谱,谁家没事把麦子储存五年以上?先不说小麦如何储存这么久,单单放置五年以上的小麦,就说不变质,里面的面分子营养早已经流失一部分了,这也是一些储备粮库存,每年要把上一年的老麦,置换成新麦的主因。如果真相是:五年以上的陈麦真的那么有奇效,储备量库,不就很赚钱了吗?还需要每年不计损耗,搭上人工,置换新麦吗?

题主说有些人常年收购五年以上的陈麦,储存越久的陈麦越值钱。说真的,我家是小麦主产区,几十年了,从没有听说或者遇到这样收购小麦的方式。就算是陈麦有些医疗用途,谁家也不会放置陈麦来预防生病吧!我认为有病还是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治疗靠谱。


三农的高度


我是容姐,河北石家庄晋州的,是一个有着多年种植小麦的人。在我们这里,没有人收购五年以上的陈麦子,也没有听过说过麦子越陈越值钱的说法。


以前在我们这里,村里人都会把小麦放到来年小麦收割以后,再卖前一年的陈麦子,这样有了新小麦,心里有底。

只有很少数的,会把小麦放三年才会再买,可是再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存储小麦的容器的上面放存粮的药剂,然后再封土保存。如果保存不好,就会长很多虫子。以前容姐家就放过三年小麦,结果因为潮湿,小麦放的长了虫子,等到再卖的时候,人家都不乐意要,最后低价卖了出去。


现在人们都会把新小麦晾晒以后直接卖掉,到时再用钱去买馒头面粉的。基本没有人再存放小麦了,因为都觉得太麻烦了。即便是有的放到春节以后,也会全部卖掉,不过这时候的小麦价格会稍微高一些。

有人说小麦要经过放熟,说新的小麦养分还没有合成好,要等到放置半年以后,才能养分达到最好的发挥。可是在古代,为什么人们有尝新的说法呢?

在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听说过陈小麦可以入药的说法。来我们这里买小买的,都是拉去直接卖粮站或是卖给面粉厂。



综上所述,小麦越陈越值钱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尤其是放置十年以上的小麦,即便是存放的条件再好,也难逃虫害的,这样的小麦,又怎能拿来治病呢?你们说是吧?


容姐花语


农村常有人来收购五年以上的陈年老麦子,还说年数越久越值钱,陈年老麦子有啥用?

最近正是村里小麦收割的时期,虽然很多地方已经把土地流转出去,有人依然戏言“我要请假回家收麦子”。在农村,每次稻谷收割完成,老农都会将上年未吃完的稻子,连同新稻一起卖掉;但是小麦不同,即使新小麦已经入仓,老农依然会保留一部分品相还可以的陈小麦。农村有“麦吃陈,米吃新”的说法,那是因为存放一段时间的小麦碾成面粉,味道更好。


但是,题主提到有人来农村收购五年以上的陈年小麦,很显然已经超过食用的时限,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我的外婆,一个拥有丰富阅历和经验的农村老太太,不知从何而来,掌握需要“独门偏方”。小时候,就看过外婆食用陈小麦,将陈小麦直接煎汤食用。那个时候不懂,直到看到这个问题,又向外婆请教。

外婆说:“陈年小麦可以止虚汗,也可以用来敷烫伤”,我们常说药食同源,食补有时候补药补更有疗效。根据查阅资料,在医学典籍《本草再新》中,将小麦的功效归纳为:养心、益肾、和血、健脾。《本草纲目》中更是提出:陈者煎汤饮,止虚汗。由此可见,外婆的偏方还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正是因为陈年小麦,具有比新小麦更有效的药用价值,农村才会保留一部分品相还不错的陈年小麦,以备不时之需。至于说,有人收购,毕竟真正因为药用的还是少数,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制作饲料和酿造。

以制作饲料为例,由于新小麦含有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经过储存之后,可以降解部分非淀粉多糖,这样在制作饲料的时候,更容易被家禽食用,减少出现的消化不良。同样的道理,用来酿造的小麦也是如此。

综上,有人收购陈年小麦,出于药食同源的目的的占少数,因为现在医学很发达,即使瘾偏方,农民也会免费赠送一些。主要的目的还是用来制作饲料和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