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丨居委會主任“找茬”防疫情日記“暖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唐志卓 何飛春

“疫情很嚴重,大家莫打牌、莫亂走,坐噠屋的(坐在家裡)莫信謠……”近日,安仁縣安平鎮上街居委會主任張英用方言錄製、用喇叭播放的防控宣傳響徹大街小巷和田間地頭。老百姓從反對到支持,從開始認為是 “找茬”,到後來主動來 “曝光”。張英防控疫情的“日記”暖民心,有效果,成了全縣防控工作的教科書。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斷蔓延,嚴峻形勢。1月22日,安仁縣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張英管轄的是一個由4個村合併、有6000多人的社區,人多範圍寬,又值春節期間,轄區內流動人口多、賓館多,社情複雜,管理難度很大。當晚,她回到家裡就在日記本上記下了自己要開展的工作:全方位摸排從湖北、武漢回鄉及在湖北、武漢有過滯留史的人員;提醒大家要講衛生、勤洗手,不扎堆、不聚會。然後用方言把要宣傳的防控知識錄製了一段MP3音頻文件。第二天,她就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在車上放一個喇叭,播放自己錄製的內容,穿梭在轄區的大街小巷。居委會的其它同志及一些黨員、志願者也加入摸排、防控宣傳隊伍,分組進行巡邏,檢查是否有湖北牌照的汽車出入。對湖北返鄉隔離的人員,她每天都要通過視頻,問問他們的體溫、身體狀況,告訴他們戴好口罩在自家與家人隔離,單獨用餐、勤洗手,講究個人衛生、加強鍛鍊,並要求全家人做好隔離不外出,每天進行兩次以上體溫測量;開車在路上,看到居民扎堆在外,她立馬停車,勸他們進屋;看到有人串門,她立馬停車勸返。村民認為她是在故意找茬,“大過年的,一起在外面曬曬太陽,聊聊天、串個門也不準,真是管得寬了。”

張英回到家裡,在日記本上寫下:隔離對象內心深處存在恐懼,也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不讓居民串門、扎堆,將危險降到最低,是我責無旁貸要抓的一個工作。她並沒有因群眾的誤解而退卻,而是用手機編髮信息與村民交流,做群眾的工作。村民收到了她發來的信息,瞭解了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嚴重,而且密切接觸、唾液等都可以傳染,已經出現患者死亡的情況。

一邊是自己開車在居委會的每一個小區、每一個村組進行全方位排查,一邊是微信交流,耐心、細緻地做工作,將近期工作一項一項以圖文形式編輯出來,發到居民和村組群裡及時公佈,更多的居民感受到“居委會黨員幹部是真心在守護自己”。接連幾天,居民開始來居委會報備行程或“曝光”監督其他居民,“張主任,文秀家門口有好多人在那裡,我們說沒用,辛苦你趕快過來,要他們散了……”,“張主任,我那不怕死的爸爸又出去了,我拉都拉不住,你來跟他做一下工作……”有了老百姓的積極參與,有效制止了居民出門、串門的現象。

轄區裡的人能夠做到不出門、不串門,還要嚴防外面輸入。張英在日記本上寫道。她又和居委會的幹部、黨員一起,在每個路口設卡檢查,對每個進來的人、每臺進來的車,都一一檢查、登記,量體溫、問情況,為了守住陣地,連續一個多星期以來,他們每天從早上7:00開始工作一直到深夜,中、晚飯經常就是一碗泡麵對付。“沒有重要的事就返回吧。”這是他們最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老百姓在家的時間長了,肯定有些東西要添置。”這是1月28日,張英在日記本上寫下的又一句話。

“各位鄉親,你們需要購買什麼東西,請聯繫我。”張英當晚就在微信群裡發出信息。從此,她又承擔了居民的採購任務,張家一袋米,李家一包鹽,段家沒小菜了……張英的日記本上一一記錄,她又一一幫他們落實到位。

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張英把愛人和幼子送回鄉下老家,由父母照顧,自己時刻堅守在防控一線。全村每一個隔離阻斷值勤卡,應急宣傳單上都留著她的聯繫電話。她在日記中寫道,在困難面前,更要彰顯共產黨員的擔當。我真心、用心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感覺大家現在擰成了一股繩,群防群治的氛圍逐漸形成,形成抗擊疫情的合力,突破“頑疾”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