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打牌風氣回暖,幹部安插的眼線“叛變”帶頭打,別忘抗疫還缺人手

鄉村打牌的風俗,似乎成為了慣例,一到年節之際,人員齊全,各家各戶都將湊成多桌,進行這項打牌活動。而今年,打牌被疫情阻止,可打牌的癮卻仍舊存在,所以依舊有人不聽從有關規定,在私底下偷摸的打牌。

2月5日,澎湃新聞刊登了武漢大學一位研究員的文章。這位研究員通過在自己家鄉——黃石市某村莊的見聞,介紹了封村之下的另一種實情:村民們在無聊之下,打牌風氣出現回暖。

封村之後,村民更加迷戀打牌

據稱,在這個村莊裡,往年一向有著打牌的習俗。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家家戶戶都有人熬夜打牌,牌友們聚集在哪家,哪家就要為他們提供暖氣、零食、茶水,一同享受這新年的氣氛。而等到大年初三,打牌的浪潮就將結束。

但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各地早就開始限制聚眾的娛樂活動,所以打牌被禁止了。而村中的人不僅沒有因此放棄這份快樂,反倒更加迷戀打牌。

封村之後,因為很多娛樂方式都被禁止了,所以人們顯得更加無事可做。孩子可以選擇去寫作業,畢竟學習永遠是他們的本職。而家中的婦女,每日收拾家務,準備早晚餐,也是處於忙碌的狀態。

最無聊的就是男人,無法聚餐喝酒,那麼自然就想要去打牌。因此,整個村莊的打牌之風回暖,即便村中的喇叭一再廣播,不允許聚眾,也不起作用。

更無奈的是,村幹部在村民之間安排了不少積極分子作為“眼線”,後來這些眼線竟然也“叛變”參與打牌,甚至帶頭打。

這個場景,讓11歲的女孩也看不懂了,她問:“我看到大家都在外面玩,也不戴口罩了,那個傳染病是不是已經好了?”

熱議:杜絕聚集就是做貢獻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對於村民來說,忙忙碌碌的生活才是常態。一時之間,突然閒下來,他們完全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好,自然會想要打牌。村民認為村莊本身處於一個較為密閉的環境,如果沒有外人進入是比較安全的。

這種心情可以體會,但不可取。在當前時期,減少外出、杜絕聚集,就是對抗疫做貢獻。

也有網友表示,抗疫時期打牌,這一行為必須要嚴厲打擊。畢竟多人聚集,一旦有一人身上攜帶病毒,那麼整個村子都將出現巨大的風險。所以,一定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村民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思維方式,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疫情是非常嚴重的,要保護好自己。

無聊村民VS抗疫力量缺口,如何互補?

此類事件,不止一起。為了遏制打牌這一風俗,一些地方使用了無人機。比如在江西瑞昌,當地警方利用無人機進行監控,後面的工作人員根據無人機反饋來的畫面,直接對講,告誡村民不應該這麼做。

2月4日,當時無人機發現村子中有6人在一起打牌,後面的警方立刻喊話,告誡他們不許在這一期間打牌。而聽到警方喊話的村民們,則立馬將凳子,紙牌都搬回家中,速度非常快,效率非常高,這證明了無人機用於看管村民打牌,是一項非常好的手段,不僅隔離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而且可監控範圍是非常大的。

筆者認為,打擊打牌之風,是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村民其實如果好好教育,是能夠聽從勸說,最好的勸導辦法,就是村中建立勸說組織,開展巡邏,對不當行為進行批評教育。

更重要的是,打牌之風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村民本身缺乏娛樂活動。有關部門可以想辦法,讓村民們有事可做,比如組織村民進行線上的或者非聚集性的文化娛樂活動。

甚至,考慮到當前的情況,一邊是村民無聊到冒險打牌,一邊是抗疫物資、人手的缺口,一些企業在招聘人手恢復生產,還有人自願做義工。在這之間,是否可以組織無事可做的村民們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

相信,在國家、社會、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一定能夠克服當下的困難,迎來一個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