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50枯树临风


工作量比较大,努力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好在国家扶贫产业项目多,加上我们单位平均每年50万左右的帮扶资金注入,每天忙碌并快乐着。但遇到那些个别永不满足的老百姓我也是发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养了懒汉。








用户74020531529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从2014年10月开始到现在一直在驻村,别的村可能己经换了几拔人,但我们一直没有轮换,因为我们单位太小,只有十来个人,一颗钉子一个眼,除了领导和办公室人员,单位派了我们3人驻村,根本找不出人来轮换,我们也无所谓,反正也习惯了,村委会早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

这几年的驻村生活怎么样,可以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痛并快乐着”。当然这种“痛”可能会超乎常人的想象,那是没有驻过村的人根本无法体会的。而这“快乐”虽然来得艰辛漫长,却是真切实在的,足以抚平所有驻村工作中身体上和心灵上承受的创伤。这里有一件小事:前不久我因身体不适去住院,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小孩拿手机玩不小心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过了不到两三分钟,第一个就接到我挂包的一个贫困户打来电话,问我生什么病?在哪里住院?严不严重等?语气中满含牵挂和关切。挂下电话那一刻,我鼻尖酸酸的,明显感觉眼眶里有泪花闪动,心想:这几年的驻扶贫工作,值了!



写了这么多,还没有切入正题。那么,要了解驻村工作队员的情况,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驻村工作队员的职责任务。文件上那些东西就不照搬照抄了,大家从很多渠道都可以获取。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工作队员必须同时身兼数职,适时变换角色。平时在一起聊天,我们也常常调侃,说自己脱贫致富是帮扶员,党建工作是指导员,群众事务是服务员,早上起床是卫生员,进村入户是调查员,田间地头是农科员,邻里纠纷是调解员,群众会议是宣传员,吃饭时候是炊事员,进村时候是驾驶员,整理资料是档案员,录入数据是打字员,领导调研是引导员,项目工程是技术员,移风易俗是监督员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驻村工作队员就是“多面手”、“万精油”,只有这样你才能适应繁重的农村工作需要。



明白了工作队员的角色定位,我再从三个方面给你介绍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生活情况:

一是从生活上。驻村工作队员要求自带行李,必须吃在村、住在村。条件好一点的村一个人住一间或者两个人住一间,条件不好的可能三四个人挤在一起住,这倒无所谓,几个人住一起还显得热闹。吃的问题,有的地方是自己买菜,自己动手,自己做、自己吃,有的地方是集中开伙,不管是那种方式,一般能吃饱两餐已经很知足了,早点要么不吃,要么啃点干粮,我们有段时间是从农户家买土豆来煮了吃。其实,这个不是大问题,毕竟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都知道农村生活是艰苦的,否则还要我们来帮扶什么。

二是从工作上。多数村委会工作队员和村干部都是分片分组包户开展工作,通常情况下,一天的工作情况是这样的:早上七点起床洗漱、打扫卫生,八点进村走访,了解贫困户情况,填写各种入户调查表,十二点半回村部吃饭,下午一点半又开始接着入户,傍晚六点左右回村部,吃过饭简单休息一下,八点开始各组的每天一汇总,然后修改表册、录入数据,一般要到十二点半以后,这时还要集中研究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凌晨一点左右才能上床睡觉。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有时一天会碰到三四伙督查检查的人,需要抽时间陪同,有时晚上八九点还要赶到镇上开会,十一二点还在村子里开群众会也是常有的事,甚至通宵填表、复核数据、整理档案也不在少数,我有一次就是晚上十二点多往县城赶,第二天早上八点县里要开大会。要知道,我们驻村离县城有一百三十多公里,回到县城已是凌晨三点多了。

三是从纪律上。为了完成脱贫攻坚这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求都非常严格,各种规定、办法、督查方面的文件一份又一份,对驻村工作时间有着明确要求,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了“七一六加梦”的口号,就是说每个星期干七天,每天十六个小时,做梦的时候都要想着工作。我所在县是要求工作队员无节假日、无双休日,每月驻村二十天,可以轮休,实际上都无法执行,每月我们驻村时间都在二十五天以上。另外,每天除了在手机上鉴到打卡,还要在纸质表上鉴到。若真遇急事,请假需工作队长、村书记、镇党委书记层层审批,并报县委驻村办备案。为确保队员在岗在位,省、市、县各级的明暗督查、电话抽查等多如牛毛,一不小心,谈话、通报、追责、问责等就随时可能与你有缘。



以上仅是一个驻村工作队员大体的工作生活情况,实际各地各人的情况肯定不同,也许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总之,驻村工作有辛苦的一面,也有快乐的一面,这需要用心感受、用心体会。


驻村兄弟


这个问题我有一些发言权,我家里亲人曾经驻村扶贫过,我现在也有同事在驻村工作。当然我只能把我经历的和听到的进行举例说明,虽然没有权威见解,但是也供大家交流借鉴。

一、艰苦。驻村工作人员虽然在工作时间上稍微自由些,但还是比较艰苦的,有的地方要求每周都要抽时间在村里住,还要和贫困户同吃,研究农村发展。驻村队员也有自己的家庭,但是身处农村,无法照顾家庭,交通也不方便,又不能随便脱岗,对家庭也是一种巨大的牺牲。

二、压力。驻村队员有填不完的表格,扶贫的、民政的,国土的,环境的,公安的等等,各部门都会有任务表格发下来,需要按时填报上交。有的时候每个村的小组之间距离很远,改一个表格都要跑二十几公里找村民签字,一旦没有按时完成,或者完成的质量不高,考核组就会追责。

三、无奈。有的时候驻村队员根本无法插手村务,对个别村干部的行为也阻止不了。同时有的村资源匮乏,在扶贫等重点工作上,一个没有资源的小队员真是很难去完成工作,有时候只能听从村干部的安排,只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总之,扶贫干部不容易,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吧。


豫女小姜


我在新疆驻村第三年了,有牺牲也有收获,亏欠家人,照顾不上家人。来村的时候儿子两岁,现在马上五岁了,我还在村里。答案里那么多负能量,你们把没驻过村的人都吓跑了。

先说生活,我们工作队有6个人,自己做饭,自己买菜,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大家一定要团结,否则工作干不好,连饭都吃不到一起,不能太计较干活多少,花钱多少,太计较的人注定不能愉快的跟大家相处。没有法定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上下班的概念,24小时在村里,每个季度有12天休假,但不能连休,一次只能连休4天,休假必须写假条乡镇批准才能休。

2018年的时候特别忙,觉睡不够,吃饭都得快速吃,有时候没时间做饭就出去吃,各种报表,档案一大堆,打印机没闲过,A4纸整箱整箱用车拉来用……还要面对百姓的各种矛盾纠纷诉求,要组织村民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应对各种检查,值班要求特别严,问责处理干部家常便饭。还有更苦的,冬天零下20多度,半夜4、5点起床踩着二三十厘米厚的雪前进,没有路,鞋里面灌满了雪。夏天也有暴晒的时候,满头大汗装备不能脱,不要问我们去干什么。还有一些工作没法说也不能说。今年基层减负没有那么忙了。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督导组,驻村也挺好的,说这个话并不是自己工作没干好害怕督导,而是督导组带着任务来,来的人又不太懂,发现的都是表面问题或者不是问题的问题,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也疲于应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驻村也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是亏欠家人,好的一面是磨练了自己,能胜任这三年的驻村工作还有什么是自己不能胜任的?

现在的状况让自己深切体会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如果把现在干工作的劲头当年用在学习上现在至于过这样的生活吗?不能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

驻村生活是怎样的,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知道,很多时候自己必须磨练的足够强大才行,感受太多,没时间写了。我写的不全面,有些话不能写。


蜚声百态


陕西驻村两年,深有感触,下来之前各种承诺,各种后勤说会保障好,刚下来的时候吃泡面多过吃饭,村内没有食堂,只有三个小卖部。说有下乡补贴,但资料早就上报,至今没见过补贴,提拔我也没想过,毕竟是退伍回来的工勤。驻村要和村上搞好工作,不然很多事情你根本摸不透,这家是哪家的亲戚,哪家是这家的亲戚,这家人以前因为村上义务修路摔断了腿要多照顾,哪家因为打了井要多照顾。但就到现在来说我驻村的地方已经没有送人情的干部了,基本都是实事求是的做。

驻村期间结婚,生小孩,到现在小孩9个月,很少回家,没有年休,没有周末,24小时待岗,昨天晚上还因为这事吵了一架,家里没人带孩子了,因为我家里还有个哥,他小孩还比我小孩小两岁,又是农忙时期了。我想请个保姆,但工资不允许,我和妻子两个人都是单位工作,加起来才6000多一点,保姆一个月就要2500多,还有车贷2300多,孩子一个月奶粉还要1000多,生活开销要1000左右,如果请保姆,那真的就过不下去了。这现在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我还听说有驻村的刚结婚,因为长期不在家里,结了不到5个月,媳妇离婚了,还有到单位闹的,都已经见识过了。

综上所述,驻村工作只能让革命信念坚定,思想觉悟高,奉献精神强的人去做,但这种人基本没有,所以驻村队员都是单位硬派。如果你能拒绝,千万别来!


键盘手小陈


本人为一枚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两年,所帮扶的村子由破破烂烂到通达整洁,由软弱涣散基层组织,转变为全镇综合考核前三,由上访不断到平安满意。大家都觉得满意了,可我的头发却白了,胃也有问题了,家里老人顾不上照顾……感觉自己没有归属了,走进单位总觉得怪怪的。但是,看到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于实际,无比欣慰;听到村子里老人家的称赞,无比光荣。为自己而感动!希望结识更多扶贫一线的朋友,互相学习交流。(我倡议建一个全国驻村工作队微信群,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分享推介各地特产,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乙未圆融


一次亲生体会 在去往南疆的火车上遇到了两位自治区单位下派干部 (据我所知乌鲁木齐只有自治区级别单位才会让干部去南疆驻村)一路上聊了很多 感触很省 当下车时 我的眼眶湿润了 忍不住的流下泪来 两个人的行李 是一个箱子 四个大袋子 里面不是 烧鸡 美食 美酒 我只看到了一个袋子的小学生学习用品 剩下的三个袋子 全都是药💊 中药 西药 我当时问了一句怎么这么多学习用品和药 那个老哥给我说给村里孩子带的学习用品 至于药 三年了 身体不如以前 在无话 我就慢慢的跟在后面 看着他挺拔的身姿 迈着娇娇的步伐向车站外走去 心中想法千千万万 感慨更多 他们舍去那么多 放下家庭 父母 爱人 孩子 城市的霓虹灯来到南疆农村 为了什么 做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让我这个只为自己家吃饱的人 值得深思 ……



悟空一把好剑


驻村苦也苦了,累也累了。我老糖尿病了,驻村其间,真得难,不吃吧,低血糖,吃多了高血糖,主要是越来越严重,视网膜巳病变了。想想三年就还有四个月咬咬牙就过去了。上级领导能给个优惠政策,让我病退吗?因为我是事业编,工龄三十年,年龄五十岁。说真的,不让我退,我回单位,也干不了多少事了?因为眼睛看啥都模糊,已发展到走路像踩海绵上要时刻小心!所以,真心希望苦过熬过,上级领导能给我们这样的革命战士,开绿灯。


雪狼222


驻村工作队路过,多的艰辛不说了。说两个事,去年入户,山顶最远的一户,我在入户是发现该贫困户四肢抽搐僵硬,口吐鲜血,完全已经无意识。我说马上打120,结果该病人婆娘说不要打,原因是害怕要出钱。后来作为学医的我马上拨打120,给医护人员说了情况,用面包车把该病人拖到乡镇卫生院,与县120进行对接。结果在他好了之后居然不认识我[我想静静][我想静静]第二个就是,自己外婆走的时候,我还在村上,最后一面都没见都,愧对家人。但,对贫困户,对这场战役问心无愧。

虽说苦,但看见这么美的风景的时候,心中还是依然保持美好







生旦净末丑37


你的情况我理解,同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成员,我们都是战友了。

在部队服役期间,我是班长。现在驻村帮扶工作队里,我是队长,但我却是个新队员。

自从进驻村里,我一天角色转换很丰富。早上是清洁工,上班是填表员,到了饭点上是炊事员,检查组来了是汇报员,自然灾害发生时我是安全员,进村入户我是引导员,上下关系处理我是协调员,脱贫工作中我是战斗员,一有空闲我是宣传员,一旦遇到问题我是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