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十七帖》?

用户1216572848812


唐太宗时收集了大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其中就有《十七帖》。在唐太宗时,《十七帖》由弘文馆曾摹勒上石,这个传本未有一大大“勅”字,表明是唐太宗下令刻碑的,在“敕”字下面刻:“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十九个字。俗称“馆本”,这个“馆本”的可信度比较高。目前最可靠的《十七帖》,就是根据“馆本”翻刻流传下来的刻本。


康里巎巎(nao)临摹的《十七帖》中的《严君平帖》

由于《十七帖》有还几个版本,所以,《十七帖》到底有几个帖,说法都互有出入。

例如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这个刻本总共29帖。目录如下:

01、郗司马帖(十七帖)

02、逸民帖

03、龙保帖

04、丝布衣帖

05、积雪凝寒帖

06、服食帖

07、知足下帖

08、瞻近帖

09、天鼠膏帖

10、朱处仁帖

11、七十帖

赵孟頫61岁临摹的《十七帖》

12、邛竹杖帖

13、蜀都帖(游目帖)

14、盐井帖

15、远宦帖(省别帖)

16、都邑帖(旦夕帖)

17、严君平帖

《十七帖》中各种勾和收笔的笔法

18、胡毋帖

19、儿女帖

20、谯周帖

《十七帖》中的偏与正的互补艺术

21、汉时讲堂帖

22、诸从帖

23、成都城池帖

24、旃罽胡桃帖

25、药草帖

26、来禽帖

27、胡桃帖

28、清晏帖

29、虞安吉帖

这些帖的取名尽管与今本通行的《十七帖》不太一样,但是通常认为《十七帖》是29个帖,134行,1166字。除了《来禽帖》是一个楷书,其余都是草书。

《十七帖》在唐代流传中,有很多临摹本的墨迹也流传下来了。例如《远宦帖》、《游目帖》、《七月一日帖》、《寒风帖》、《初月帖》、《远宦帖》、《上虞帖》、《长风帖》、《游目帖》、《此事帖》、《大道帖》、《行穰帖》等。有的墨迹本,唐代就已经流传到日本了。

这些临摹的《十七帖》墨迹,对学习《十七帖》刻本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唐代书法理论界美术家张彦远在《法书要录》描述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这一组尺牍书法,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也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例如个别笔法还保存着章草的痕迹。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

唐蔡希综《法书论》说:“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这是对王羲之《十七帖》较早的评论。它通过书法联想其为人,与后来的“书如其人”是一脉相承的。

《十七帖》这个草书集,是草书从章草向今草过渡时期,成熟时期的书法作品。

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艺术特点,可以说是学习草书必须要领略的境界与法门。

所以,历代书法家对《十七帖》勤学不辍。唐代草书书法家的风格中,都能见到《十七帖》的影子。

例如,孙过庭的草书经典之作《书谱》就是《十七帖》的唐代翻版。孙过庭很多笔法结体,都来自于《十七帖》,同时又有唐代的用笔特点。

现在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临习《十七帖》的作品是 苏轼《 临王羲之讲堂帖》。

元代书法家康里巎巎(nao)(字子山)临《十七帖》中的《 胡母帖》。从点画到字形,都很接近王羲之原作。

康里巎巎临摹的《十七帖》中《胡母帖》

笔画简洁有力,笔锋峻爽,使转自然,一些连绵的线条也都非常遒劲,看得出作者对原帖非常熟悉,所以书写起来如行云流水。

当然,这件作品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字形比原作窄,章法安排上更加紧凑,不像原作那样宽松闲散。还有《胡母帖》中的“氏”字,王羲之的最后一笔捺画还有章草的遗迹,但是,康里巎巎写成唐代的笔法了。

个别笔势与原帖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从”字的双立人,康里巎巎写的有一点垂直了。

明代董其昌尤其喜欢临摹《十七帖》。例如他临摹的《遗民帖》就是其中之一。

董其昌临摹的《十七帖》中第二帖《遗民帖》,基本上是意临,章法、结构、笔势都有一些变化,变得更像唐代的草书了。如果把董其昌临摹的《十七帖》与赵孟頫比一下,明显看得出来,赵孟頫的笔意笔势更接近《十七帖》原帖。

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五十六岁的赵孟頫发誓要临遍《淳化秘阁法帖》全卷。从此,他用六年时间,以顽强的毅力,在六十一岁时将全部十卷通临完毕,堪称用工至深至勤。

“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是他对《阁帖》给予的极高评价。也是他勤于王羲之草书的真实感受。

现代书法家对《十七帖》的临摹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启功先生早年临摹的《胡毋帖》就一例。

学习草书一般都是从小草起步,然后再学狂草。但是,启功先生的临摹,更像是行书的布局和笔法。

这也许是,启功先生精通各种字体,又能消化古人的精神,删繁就简的临摹方法吧。

总之,欣赏《十七帖》,如果既能了解他的书法历史和笔法特点,又能食古不化,这才是最好的欣赏。

我觉得,启功先生临摹的这个《胡母帖》就是最好的欣赏方法。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还需要亦步亦趋的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心领神会这个经典。


千千千里马


很高兴应邀!!!

本题问:怎样欣赏《十七帖》?

一)>法帖渊源

《十七帖》,首先认识《十七帖》是王羲之法书刻本为著,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草书”代表作之一,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一一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张,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十七帖》是一部汇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唐蔡希综《法书论》说.“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法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已胸襟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其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触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内,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们将他尊为“书圣”和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

在欣赏.认识王羲之《十七帖》其主要特点几方面一一

二)>书法结构

1>点画照应:

以点为主的草字要注意点之间的照应关系。“众点齐列,为体互乖”。“这是说点比较多的字,不要将这些点写成一个样子”。好“不”、“悲”二字,均较好地处理了点之间的关系。有时候,点要与其它笔画形成一定的关系。如“分”“奇”的点是字的眉目,起到了传神写照的作用,“分”字的点是保证字态平衡的砝码,“奇”字的上点如同字的大脑,其方向决定着字的态态。有些草字中心点与其他笔画互相照应,使字的布局因而活起来。

2>平衡端正

《!十七帖》中如“数”“里”等字,都是紧凑中正中的造型。中正只是相对概念,假如完全平正,则必然显得呆板。“语”“临”这些左右结构的字,整体特征都显得比较均衡。一些上下结构的字横向线条不乏有倾斜之势,但要通过竖画来取得中正的效果,如“盛”字,或是通过局部的搭配取得均衡,如“势”字。

3>偏正组合:

《十七帖》中如“告”“是”等字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字的土部比较端正,下部则很灵活,每个字的整体较果看赃重.却又不乏灵动之态,达到了正欹结合的境界。而“吾”“画”“这”竽字则显得婀娜多姿、一波三折,这是依靠中间部位的挪动取得的艺术效果。

4>左右相谐:

如帖中“殊”字左右两部分都有向外展的姿态,通过连笔,将两者连在一起“杨”字左小右大,互相关照“理”字左边上宽下窄,右边则相反。而“龙”.“雄”等字则是左长右短或左重右轻,形成以大领小的布局,这是它们的统一性。

5>缩放合度:

帖中“唯”.“益”等字都是上放下收式的典型。“唯”字右边的“口”部以及右边的上部都很开张,右边下部则写得很窄,而且笔画较细。包括时.日部,避.婚.安等字。

6>虚实开阖:

帖中“信”字,左右之间没有连笔,单个看好象距离太大,实际上放到整篇之中则非常和谐。这类字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字符位置关系以及长短的比例。如取.盐.目.为.解等字。

7>以侧取势.

帖中“堂”.“告”字等字上下部分取斜势,整个字形看上去很危险。帖中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左右之间也并不平衡。如汉.讲.等字在一定程度的倾斜是必要的。

8>映带有节:

《十七帖》中的连带笔画起伏变化,富有节奏感。有些字点画之间连带很多,牵连之间有提有按,有时似连还断,要注意其中连笔的粗细变化及笔锋方向的转换。一些字中有大弧度的连笔,形成了圆形字体,这样的字尤其需要注意线条的起伏变化,书写时速度不要太快,速度快则易画圆圈。而“显”“兴”等字中的映带更多。

三)>笔意法式

1>独点。独点一般为字的上点,或在字的外廓。起笔以尖锋人纸,向右下方顺势下按收笑。如“示”“外”字。

2>两点.这种点横向如“孙”字右部两点,左右呼应,前一点的收笔要与一点的起笔在笔势上相一致或为纵向。如“言”字上面两点,并不强调呼应关系,而是意态独立,但要避免重复,或差异太大。

3>多点。草字中一些字都有三点以上“不”字上点独立,下面的两点形成照应关系,书写的要求与前面所说的横向两点一致。

4>长横。草书中出现的长相对较少。长横很醒目,如多用则与草书整篇的流动睦相抵触。王羲之草书中的横起笔一般露锋,行笔或由粗变细,或由细变粗。

6>多横,多横连在一起,一般姿态与长短都有变化,有些横之间有连带关系。

7>短竖。《十七帖》中短竖的写法也多种多样。如“川”“顺”字的三竖长短相差很小,但中间一竖的起笔呈方形,与左右两竖形成差异。

8垂露竖。这种画也并不是千篇一律一个形态,如“扬”字的竖画形成曲头,“粗”字的竖画写的浑厚有力,收笔圆中带方。

1O>短撇。《十七帖》中.短撇有两种,一种起笔为方切式的,收笔出鋒,如“年”字一种是尖锋起笔.收笔呈方形。

11>长撇。《十七帖》中的长撇各具形态。

12>直撇。直撇在王羲之的草书中经常出现,形态大体一致,但其中也有些差异。

13>短捺。其形状如长点.起笔.收笔都要出锋,形成两头尖的特征。

14>波磔捺。如“成”字,其捺画带有章草捺画的特征,即有一空的波磔。

15>带钩捺。《十七帖》中的一些捺画,出现了转折所带出的钩法,并与下一个字笔势形成连带关系。

16>短钩。这些钩的转折处多轻盈灵便,如“来”字,转折时提笔拢锋,然后向左轻轻勾出,不要与写出像楷书那样粗重的钩来。

17>挑钩。这些挑钩是章草字形留下来的痕迹。“武”字在写挑钩时有停顿下按然后上挑拢鋒的动作,显厚重。

18>弧形钩。弧形钩的弧度较大。如“我”字,在写钩时有一定的转折,即在行笔时稍事停留,逐渐转换笔锋的方向。

19>圆转。使转是草书中最常见的笔法,分圆转与方转两种。“眉”字中的第一笔拐弯处属圆转,书写时要拢住笔锋,转时行笔要放慢速度。

20>方折。古人草书圆转与方折并用。如“迟”字开始的两处拐弯,就是典型的方折,这种笔法要求在拐弯处转换笔的方向重新起笔,下按后再行进。

21>转折。转与折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字的转弯处转、折兼蓄。如“同”字的右上角似方而圆,“事”字多处转弯,不露圭角,“周"字的转弯处也是圆中带方。

四)>书法地位

《十七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这些评价很中肯。草书是王羲之擅长的书体之一。在王羲之之前,章草己经非常成熟。由于王羲之在书法上有极大的贡献,所以在他身后,历代都将他的书迹视为至宝。因此.东晋时期的书家中,数他留下的作品最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十七帖》和《淳化阁帖》中的草书。

谢谢!!!


高山我行61845


《十七帖》并非只是十七幅作品,它是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实际上是汇帖,主要是王羲之辞官归隐后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信札,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年—361年),时间长达14年之久。《十七帖》共29札。

郗司马帖(局部)

《十七帖》全部法书目录:

01、郗司马帖;02、逸民帖;03、龙保帖;04、丝布衣帖;05、积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盐井帖;15、远宦帖(省别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严君平帖;18、胡母帖;19、儿女帖;20、谯周帖;21、汉时讲堂帖;22、诸从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药草帖;26、来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欣赏《十七帖》,不能仅仅从书法角度入手,还应该结合作品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生活现状,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欣赏《十七帖》。《十七帖》是书法法度与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

《十七帖》内容

《十七帖》内容多而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而又真实的王羲之形象。王羲之多愁善感寓于一身,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圣人”。主要包括:对朋友不解的无奈;对年老的忧虑;对无缘会友的惆怅;对亲友逝世的悲痛等。

《旃罽胡桃帖》

《十七帖》书法成就

《十七帖》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王羲之在草书上的突出成就,是王羲之著名的草书代表作,古人对《十七帖》评价很高,宋代书法家、书法评论家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云:”逸少《十七帖》,书中龙也”。王羲之作为“书圣”,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精品佳作, 黄伯思视《十七帖》为这些佳作中之龙,可见《十七 帖》的地位之高。是唐宋以后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

全帖行行分明,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字于字之间行断神续,行气贯通。用笔方圆并用,婀娜之中显刚健,婉媚之内透遒劲,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展现出温润、流美、俊逸的艺术风格。

《十七帖》内容多杂,书写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每幅作品的风格特点不尽相同,还应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欣赏!现举一例:

《儿女帖》

《儿女帖》又名《同生帖》,为王羲之《十七帖》丛帖第十九通尺牍。5行,50字。

原文: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惟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

翻译:我有七儿一女,都是郗璿所生。已经快婚嫁完毕,只剩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没有结婚。等他结婚后,就能够到你那里来游玩了。我现在有(外)孙子十六个了,感到非常满足。您和我情深谊厚,所以将这些细事都告诉您!

王羲之在《儿女帖》中叙及一待小儿王献之办完婚事,就可去益州见老朋友周抚,并游历蜀地。王羲之一生对奇异的巴蜀山川充满向往,渴望同好友周抚览胜峨眉,至死竟未能如愿!

《儿女帖》局部放大

《儿女帖》多以单字为主,明显的连带不多,但字与字之间有笔拐的连署映带,气势仍畅达贯通。疏密变化,错落有致,处理得当,有开有合,章法变化丰富。整体风格劲敛、朴茂。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王羲之的《十七帖》,并非是17件作品,它是由书圣写给朋友益州太守周抚的20余封书信组成。因开头有“十七”二字,故得名。


不得不佩服周抚。这组书信前后历时14年之久,周抚竟能将之留存,可见其确为有心之人。

而唐代时太宗竟能将之收集起来,又由褚遂良等人将之编辑并刻成帖,于是我辈才能一睹《十七帖》之神韵。


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分两大类,一是以《十七帖》《豹奴帖》等为代表的、尚有章草意味的书体,二是以《修小园子帖》《伏想清和帖》为代表的成熟的新草体。

《十七帖》字字独立,互不相连,用笔方圆结合,笔画棱角分明,历来是草书准则。《十七帖》与孙过庭的《书谱》,是草书学习者绕不过的两个法帖。


《十七帖》因是书信,所涉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之事,故书写时心态放松,信手而书。虽然如此,但绝不是信马由缰,反而一笔一画都在法度之内,书写轻松却用笔内敛,书圣风度自然率真。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欣赏书法作品,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作品的形态。尤其是刻本拓片,只有喜欢它的外形,进而再往深层的地方探寻。不论是《十七帖》还是其它作品,外在的形质吸引不了你,便无往下细看的欲望。


《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周抚的一组书信。以开头"十七"二字命名。全卷二十八件草书,一件小楷,前后相距十四年之久。现存的《十七帖》为宋拓本,有明代书法家文征明的小楷注译在侧边。《十七帖》中的《逰目帖》和《远宦帖》有唐代的墨迹拓片,是学习研究王羲之草书用笔非常难得的珍贵资料。

用笔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想得到的。要想获得笔法,就要细致的观赏,研究每一个细节。书法欣赏除了笔墨之外,还有作品的文字内容。从文字内容中了解作者的情感。因《十七帖》是信件,最能体现出王羲之当时的情绪。从《逰目帖》和《远宦帖》中可以看到,写《逰目帖》时的愉悦,允满了对蜀地山川之美,峨眉、汶嶺的向往。字体妍丽,用笔精巧。而《远宦帖》则是因夫人深患重病,忧心如焚。烦乱的心情一览无余



刚好我最新制作了专栏《规范的草书,从十七帖开始》。对每一帖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知道了用笔,欣赏起来就会有不一般的认识和收获。


子衿书法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这些评价都很中肯。尤其说它们写的从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从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最为深刻准确。孙过庭曾说过:“子敬(王献之)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写字时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现自己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反而失去书写时的自然之美了。这种对比式的评论,对书法欣赏很有启示。


南粤书院


《十七帖》对书法爱好者,是学习和崇拜书法里程碑。对初学者来说就是欣赏她的美,对书法者来说就是认真学习她的笔法,取式,书法的精随。对学者来说就欣赏她内在的灵气,书法的灵魂。她们都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碑帖。

我认为《十七帖》不仅是中国书法里程碑名气,更重要的是我们欣赏并如何传承她,使她能在全世界散发光芒。是我们以及教育后代的责任。

把欣赏用作传承,把欣赏动起来用于学习更美。


墨泉郡


东晋书家王羲之(303年——361年)是一位书法修养非常全面的书法大师,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都很擅长,他的楷书代表作有《黄庭经》和《乐毅论》,行书代表作是大名鼎鼎的《兰亭集序》,草书代表作正是《十七帖》,只不过,他的《兰亭集序》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后人忘记了他还擅长其他书体。

实际上,王羲之最擅长隶书,《晋书·王羲之传》里说道:王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生活的东晋时期,官方文字常用隶书,他擅长隶书,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只不过,王羲之的隶书作品没有一件流传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我们只能从当时其他书家的隶书作品里想象王羲之的隶书风采了。

《十七帖》实际上是王羲之写给一个名叫周抚的朋友的27封书信。当时,王羲之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任右将军,朋友在益州(今四川一带)任刺史,两人相距路途遥远,平时不容易见面,为了联络友情,两人经常通信,王羲之写给朋友的27封信件,经过后人整理,便是《十七帖》。

之所以叫《十七帖》,是因为第一封信的前两个字正好是“十七”两字,后人为了好记就这样称之。

《十七帖》既有极高的书法审美价值,也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研究王羲之生平的重要资料。

那么,怎么欣赏《十七帖》的审美趣味呢?

首先要明白,王羲之的所有书法作品,不论是楷书、行书、草书还是隶书,都能流露出强烈中和之美,给人不温不火的感觉,这是欣赏《十七帖》的重中之重。

《十七帖》在用笔上,把方笔和圆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看起来从容超然,行气贯通,笔画线条圆转柔媚,婀娜多姿,却不失劲健犀利的特征,真正体现了刚柔并济的审美特征。

在整体布局上,《十七帖》非常注重气韵和节奏的营造,通过准确运用提按顿挫,让字与字之间看起来藕断丝连,笔画虽然终止了,但气势仍然延续,这是草书最重要的审美标准,在《十七帖》里表现得十分完美。

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非常重视呼应关系,有些笔画写得含蓄了,紧接着立马会大笔一挥,写出剑拔弩张的一笔,正好跟含蓄的笔画形成了强烈的呼应关系和对比关系。

另外,对每一个结字,喜欢表现出特有的动感,把字体适当向右边倾斜了一点,让字体显得生动活泼,张弛有度,如果把字体写得四平八稳,未必就能体现出动感。


鸿鹄迎罡


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修养,读完十七帖,会有不同的感想。但一般来说,要很好的欣赏十七帖,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惑缺的。

一要明白什么是《十七帖》。

《十七帖》是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代表,因为卷首有十七两个字而得名,我们所看到的其实都是刻本。

第二要明白《十七帖》现在的情况。

《十七帖》长一丈二尺,170行,943字,这是一组王羲之写给他的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信。

第三如何欣赏欣赏《十七帖》

1、要欣赏《十七帖》就要清楚王羲之的身世,就要对王羲之的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王羲之他出生于名门望族,其家族都是东晋的望世家族,所以他有优裕的生活条件与良好的学习环境。据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还不善于言辞,长大之后去善于思辩。

2、我们要欣赏《十七帖》,就要熟悉王羲之学习书法的经过。据说王羲之少时学书韦夫人,后来得到叔父王瑜的亲自教导。所以说王氏家族里边精通书法的人是很多的,也就是说他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他成就全新的书法艺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王羲之后来对书法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这个一要明白。这就是从汉字的发展演变来看。隶书,楷书等有了一种相当的发展之后,喜已经有些比较比较成熟,这些字体的刻意的安排,已经让人觉得有欢角审美疲劳,但王羲之的这种书法字形姿态丰富,但不过分张扬。刚柔相济,既有法度又有极高的审理境界,所以说以后都愿意接受他的这种书法。

4、《十七帖》的内容。

十七日先书,郗(xi)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这是十七帖的内容,

5、要知道他什么意思?

大意就是,十七日先给你写了一封信。郗司马(郗昙tan字重熙)没有去。当天收到你的信,很是欣慰。先前的信已经都陈述清楚,写几个字作为回复吧。这是内容。

《十七帖》的书法艺术是什么呢?第一变化从心。第二,动静得宜。第三云水胸襟。

总之,欣赏完《十七帖》不仅可以从中领会到作品内在的意境美,同时还能感受到王羲之的人格美,给人以意蕴深长的无限遐想。“边写边说书法视界”的一点浅见,共免!


边写边说书法视界


在学习古帖的过程中,假如对该帖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很难达到实质性学习效果的。因此,在欣赏和学习王羲之《十七帖》时,应该联系此帖的人文、历史、艺术、技术等方面内容。正如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所讲:“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应该说,《十七帖》基本反映了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基本技巧及成就,以及朴素的、流美的、俊逸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人文的复杂状况。当然,其间也包含着他的情感等诸多内在因素。也就是说,在学习和研究《十七帖》时,最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地了解王羲之,了解王羲之与《十七帖》的关系,而并不是就字论字,就技法而论技法,对《十七帖》的解读应该是一个融通的、全面的整体性分析过程。如此,才有可能读懂《十七帖》,才能在临习时辅之以更为准确的方式、方法。

为此,笔者将从《十七帖》的介绍、临摹、临与创的关系及创作的注意要点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使大家对该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得到一个较为切实的临、创之法。

1.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背景

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讲:“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东汉王朝在经历了两次大动荡———“黄巾军起义”、“董卓之乱”后,持续四百多年的汉帝国崩溃了。举国统一的格局不复存在,大小军阀各自为政,相互混战,“天下三分”的三国时代掀起了历史的新篇章,魏晋南北朝开始了。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朝代更替频繁,共有三十多个大小王朝兴衰交替,社会秩序混乱。长期的封建割据、连绵的战争,无不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掀起了巨大的变革浪潮。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以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也对当时的文化形成极大的冲击。由此,各种社会因素交相混杂,使得文艺的发展奏响了自觉的号角。

在这动荡的年代,士大夫们生命朝不保夕,往往只得朝秦暮楚。有的逃离现实,走向山林;有的装疯卖傻,放荡不羁;有的终日狂饮,谈玄就虚……因此,魏晋时期的士大夫是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之中的。他们对人生表示出了高度的敏感和睿智。无论是贵为君王的“三曹”,还是嵇康、阮籍等“七贤”,均在吟叹中表现出了生命苦短的无奈、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生离死别的苦楚、对欢乐稍纵即逝的哀息,显现出一种对及时行乐的无奈追求。在这种社会现实中,即便是生活在相对平静的东晋的王羲之也吟唱出慨叹生命短暂的悲歌,《兰亭序》一文中处处可见其对“世殊事异,所以兴怀”的感慨。所以,魏晋时期,士大夫们在吃药、饮酒、纵欲追求刺激的同时,在精神上也追求着一种超脱、一种解怀、一种自由,一种对生命、宇宙本质的思考。在如此一个既崇尚老庄思想,又对“儒家经义”进行自修自律的“儒玄兼综,礼玄双修”的玄学时代,人们在文艺上的追求趋于自觉。士大夫们通过对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性思考,使文学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文艺完全进入了“自觉的时代”。同时,玄学的兴盛,使人们的思想达到进一步解放,玄学所主张的放达不时地对封建政权及礼法构成破坏和瓦解。因此,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新风、不慕古质。这种风尚对文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作为文字书写技艺的书法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士族力量的推动,使得书法的发展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们好“新体”,尚“新风”(洛阳新风),“新书体中的草、行、楷渐渐为士族阶层所接受,成为私人之间书写交流的时调儿,这是魏晋新书风形成的重要标志。西晋时,精通字学、传古法的卫氏也将草书列为书法的‘四体’之一”(《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不仅如此,楷书也在当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隶书、篆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在书写中不断地改进着书写的法则,新书体的笔法要素、章法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定式,并渐渐被士大夫们所欣赏和接受。而且,在书法上,魏晋时期已经是正、草、隶、篆、行诸体皆备,欣赏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游目骋怀”、人物品鉴成了一种时尚。这一时期的书法人崇尚意蕴,强调气韵生动,以反映个人的情感、才气。而且,纸张的盛行,使书写的习惯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从简牍转移到书写更为简便的纸张上,而这种纸张则更适合才情的发挥、个性的流露。于是,魏晋士大夫们所崇尚的气韵与风流蔚然成风。《十七帖》就是这样一个背景下的自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