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给我4500元生活费,过分吗?

老哥聊生活


我的儿子每个月生活费1500元,一直荣获奖学金,三好学生,下一步准备入党。


閑云野鹤86070606


不过分呀!女孩要尽早开始护肤,越早越好,每月护肤品2、3千也不多。我女儿算是学霸,全球top15高校,奖学金基本覆盖生活费,学习好学费全免,但是不打工,因为没时间,因为她的目标是留校当老师,从大一开始就开始专题研究了,现在已经开始写专著。因为平时写作比较累,她租了顶层有大阳台的房子,是我借给她的钱,她说工作后还给我。


raptor587


尽量节省些吧,父母挣钱不易。我认识两位穷朋友,一位是门卫,一位收废品。含辛茹苦把各自已的女儿供到大本毕业。两女孩也能体谅父母之艰难,暑假打工挣点钱,在校争取奖学金,尽力减轻父母负担。若想成才,必不在物质方面提出过高要求。


王祖荫1


你有点过分了,父母一生不容易,他们要照顾上有老下有小,幸幸苦苦把你养大,一致贡你上学至大学,如果没有金济基础的确实困难,你要求4500元要看父母的月收入而定,无工作靠种地没有那么多的钱给你,我女儿2000年。读大学只给800元,不够假期打工填补


手机用户6878989541


我儿子大二,每月生活费二千,不是给不了他更多,主要是为了他知道钱怎么花怎么节约。

如你所说,月四千五,那么请问假如你工作了工资可能会拿多少?难不成上班后还要父母贴补?!

当然你父母肯给你又不觉得负担那就另当别论了。。。


幻化成风99967571


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题目我想分两个部分回答你。

单纯就你上学每月让你父母给你4500元生活费肯定你会听闻到了一些杂音,否则你不会提出这事。我不知道你的父母的收入情况如何,如果他们的稳定的正常收入相当不错的话(我说的是相当不错,你应该能理解相当的含意),每月你的4500元的生活费未尝不可。如果他们的收入一般或者很一般(你也应该理解一般或很一般的含意),那你就是强你父母所难了,他们含辛茹苦能把你送入大学就相当不错了。

以上是我想单纯就4500元生活费说这些,我还想说第二部分。不管咋讲你现在是上学阶段,不论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不能强求你的父母为你的生活消费订标准,你知道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工资收入就是4000元左右,如果在县城工资会更低,你这样的消费水平再你今后的生活中该咋进行呢?总不能以后参加工作后走向了社会还依靠父母吧,更何况我们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处在一般或者很一般的情况,我们不但要上抚老人不要下养子女,礼仪来往,这些都需要父母亲来考虑的呀!

我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啰哩啰嗦说了以上几句,望你三思参考。


jinxing3209293254


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我认为女孩子一定要学会对自己好。要从小养成会花钱的好习惯,一定要和别人攀比,而且不能输。

4500估计还是你太心软,要是我最起码45000起步。这样以后才能成为女强人。别人肯定不敢轻易靠近,甚至有的见了你就跑。

你胜气临人的气质以深入骨髓,桀骜不驯的品格以非比寻常。记住一定不能放弃你的性格,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最后祝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紫灵幽梦69175371


好大的口气!一个大一的黄毛丫头,“要求”父母每月给4500元的生活费。我咋听着象是将军正在“训斥”唯唯诺诺的士兵,是“命令”吗?一副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盛世凌人、指手画脚、不能改变的样子。这岂止是“过分”?!我感觉简直有迕逆不孝、以下犯上的味道?!

对于能天上摘月亮、大洋掏龙胆的这位大一公主而言,4500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4位数字,她老子开着银行呢,干脆说老子就是个取款机,点点手指那钞票就源源源不断、狂泻不止!公主,你可知道这4500元还意味着什么?

4500元,意味着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15年、一个乡镇公务员一个月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意味着4口之家的贫困户两个月的生活费;意味着200个山区孩子70天的零花钱!

我老家也有一个女大学生,她的整个暑期与寒假都在给别人洗盘子涮碗,她不但要挣自己的生活费,她还要养活老家双目失明的奶奶!

爷爷是富豪,开着玛莎拉蒂撞飞几个人算什么,大不了损失几十个甚至几百个4500元;爸爸是艺人,16岁的男人耍几次流氓算什么,大不了老爸再举办1次音乐会,再挣它多少个4500元;再搞一次特权算什么,大不了再对着社会喊一嗓子:小爷的爸爸是李钢!

姑娘,你是一个大一的学生,每个月450元生活费凑和着花吧!岁经寒冬的腊梅花香更浓,大道理你比我懂!当然,你多要点生活费用来学文化、提素质、升品位我还是支持的。你要是为山区孩子捐款,每月向你爸要45000元的生活费不但我不反对,问问《今日头条》的条友们可有反对的??


北国冬青树


不过分,这怎么能算过分呢!4500而已,每天才150,150够干什么呀?什么也干不了,顶多是建筑工人搬两天砖,顶多是环卫工人工作三天,顶多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一个月的生活而已,没什么,真的没什么,你继续造呗!那些个勤工俭学的和你比就是傻瓜,累死累活一个月还不如你一个电话效率高呢!


给自己讲真话


先解读下这个问题的态度:

1、要求?什么叫要求,请阐述下

2、过分吗?什么叫不过分,请阐述一下

理解下提这个问题的背景:

1、没有其他技能:大一女生,每月要求家里给指定生活费。反问,都大一了,没有其他技能赚钱吗?这应该是现在主流的大学生现状,高考成绩一般,进入普通大学,无任何技能不能养活自己,只懂得伸手要钱:导致结果就是,过度消费,破了底线,借了高息周转资金,弄的最后伤了自己也伤了父母感情

2、容易情绪化:习惯了伸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不能满足就说对自己不好,很过分,生的不对了?这应该是家庭教育溺爱导致的残次品吧

建议:

1、父母能支出多少就接多少,剩下的自己想办法,成年人了,能考上大学,说明智力没问题吧,省吃俭用吧

2、发掘下自己喜欢干啥,找个副业,不影响学业完成即可,很多学生不都是这样拼出来的么,最后好多当了老板

3、学着感恩,感恩每次能让你活着的机会,要活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