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疫情“三路”防線

節後返程高峰到來,如何防止疫情從外部輸入?位於粵桂瓊交通要道的湛江市,途經此地進入廣東省的車輛、人員數量日益增多,疫情“外防輸入”形勢嚴峻。

多措並舉,穩紮穩打。我市在全市“兩站一場一港口”(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機場、港口碼頭)以及高速公路服務區、高速公路出口、國道、省道、縣道、村道設置卡口聯合檢疫檢查站88個,特別是啟動省際聯合檢疫檢查站20個,堅決防止疫情從外部輸入。

陸路,海路,心路,築牢“三路”防線,堅決阻斷輸入性疫情。據統計,截至2月3日,全市各聯合檢疫檢查站共檢測車輛228962車次、人員759399人次,其中疫情發生地來湛車輛742輛、人員2265人,檢查發熱等疑似病症人員56人,均已移交屬地醫療部門排查處理。

“堵點”變“亮點” 築牢湛桂“陸路”防線

在粵桂省際設卡檢疫之初,曾出現了大面積塞車情況,湛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隨機應變,把設卡地點從省界引進到橫山休息區,把5條檢疫卡道增設為11條道,並區分為客運專道、貨運專道、自駕車專道,使堵塞問題迎刃而解。

在檢疫站設立聯合黨支部,把黨旗插到檢疫的第一線,使各參戰單位找到主心骨。公安、衛健、交通、農業農村等部門聯合組成專門工作機構,每天安排500多名工作人員在粵桂省際檢疫站實行24小時值守,對進入該市的人、車、動物開展檢疫查控,並建立工作臺賬。

多個部門通力協作、聯防聯控——公安部門按照“五班三運作”或“四班三運作”模式,做到“人車必查和六登記(登記被檢車輛車牌號碼、出發地、目的地、隨車人員數量、駕駛人簽名、手機號碼)”;醫護人員對體溫檢測發現發熱病例給患者戴上口罩,及時接收疑似病症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做好防護、隔離及帶離等工作;交通人員協調公路業主單位提供查控隊伍、服務站點、專用通道、調頭通道、隔離空間等後勤保障措施,負責配合衛健人員實施對司乘人員的體溫檢測工作;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做好野生動物、家畜家禽疫病的篩查發現、處置和執法工作。

“橋頭堡”變“友誼關” 築牢瓊州海峽“海路”防線

保暢通、嚴防控。我市全面加強與海南的聯防聯控,堅持關口前移、雙向把關、密切配合,派出61名工作人員到海口市配合開展出島監測工作。

此前,湛江與海口在瓊州海峽疫情防控具體操作上一度出現不和諧聲音。為此,1月30日,兩市主要領導在徐聞檢查防控工作,商量如何加強瓊州海峽聯防聯控工作,並達成系列共識。從1月31日12時起,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旅客須在海南接受健康觀察14天,且持有“醫學健康證明”才能出島;湛江也實施同樣的措施,符合條件方可讓旅客入島。

由於嚴格管控,近日經瓊州海峽北岸港口進出海南島的疫情發生地車輛、旅客數量明顯減少。1月29日至2月3日,經瓊州海峽北岸港口進島疫情發生地車輛6臺次,旅客162人次;從海南出島疫情發生地車輛152臺次、旅客764人次。

“痛心”變“暖心” 築牢疫情發生地遊客“心路”防線

黨旗飄揚,黨徽閃亮。我市在各聯合檢疫站點建立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既嚴格落實防控要求,又要做到人性化、規範化管理服務,工作人員熱情向過往的司機、旅客說明情況,積極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在全市10個縣(市、區)共設立14家定點健康觀察監測酒店,提供床位1531張,對來自疫情發生地人員實行集中健康觀察14天,由公安、衛健等部門專門派人駐守安置點,勸導觀察對象不能離開,並安排醫護人員每天檢測體溫。截至2月3日,全市各定點健康觀察監測酒店共入住947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聞率先指定酒店安置來自疫情發生地的人員150多人,為觀察對象每人每天安排伙食費80元,這種人性化做法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目前徐聞縣沒有出現感染病例。同時,這一善舉還展現了廣東人民的淳樸、善良和濃濃人情味,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半月談》及南方日報等國內主流媒體的廣泛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