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大银行,要求取款低于额度,就必须在柜员机上取,各位有啥看法?

123456ruifei


对于各大银行要求取款低于额度,必须在柜员机上去取的做法,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措施。

现在银行普遍都要求一定限额内的存取款业务,应在银行柜员机上去办理,人工柜台一般不予以办理。

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银行大厅的客服人员会引导我们办理相关业务,对能够在自助柜员机上办理的业务,将及时进行业务办理的分流。

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银行的人员配置的成本,降低人员工作强度,减少银行的营业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减少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

办理存取款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手续简便,只需要几分钟时间。但有时却因为前面有一个客户办理复杂业务,我们却需要等上几个小时,这明显是不划算的,也是客户投诉服务质量的重点。

因此,银行大力推行无人值守的柜员机业务,可以将这种简单的存取款业务进行分流,无论对银行节约成本,还是提高客户业务办理效率,都是非常便利的措施。

当然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对自助柜员机使用不太熟悉,确实存在着操作困难。这就需要银行业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帮助,或者对少数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仍由人工柜台办理相关存取业务,而不能够一刀切。


财务意识流


有一次去柜台办业务,前面是一位老太太,感觉她和业务员沟通很费劲,隔着玻璃相互听不清楚,说也不容易说清楚,后面好不容易理解了,其实就是要取钱,于是就有人带她去了取款机,大概也是银行的业务员帮忙操作的。


银行要求大家去柜员机取款,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减少柜台业务量。我想很多人应该都已经留意到了,银行的网点在急剧减少 ,多数银行都是只保留了核心地段的网点,人流量少偏远的区域,要么是用柜员机取代 ,要么是彻底放弃了。我还记得几年前小区里都有取款机,现在早就不见踪迹了。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银行在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取款机分担柜台业务,柜台业务员可以减少,那现在手机银行比取款机功能更丰富,更能减少柜台业务员工作量,于是连网点都可以少了。


而且,随手机支付的流行,大家已经很少用纸币了,取款机的功能也逐渐在弱化,以后,银行的服务功能在APP端只会更加丰富吧。


康愉子


每个银行都有一个保安大叔,什么业务都会。

01降低员工工作强度

可能我们平时去银行比较少没有发现,但是实际银行员工的工作强度也是比较大的。

比如我同学之前就在一家银行上班,规定的下班时间是下午五点半,但是加上当日的清点工作以及一些小型的会议,往往走出银行都到了八九点钟。

而如果额度比较少的情况下,到自动存取款机上面进行操作,无疑会减轻员工很大的工作强度。

02减少差错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我又不是个机器,怎么可能不出一点点的错。

是的,人总会出现疲惫的时候,或者是工作强度太大,或者是感情家庭方面的原因导致精神疲惫,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出现差错。

而钱的事情,出现差错就会引起很大的纠纷。但是把一些小额的业务让机器来做,这种出错的概率就会很小,而且即使出现错误机器上面也会留下明显的证据。

03加快速度

很多人不是很理解,明明柜台上有时候都没有客户在办业务,而ATM机前面却排了那么长的队。

其实这个时候,你是可以到柜台上进行操作的。一般银行不会有明文规定金额小就必须在ATM上面办理。

但是你可以想一下,如果全部都在柜台上面办理。而柜台的员工办理一个业务的速度是远远不如ATM的,那么就会出现即使排了很长时间队都无法办理的情况。

ATM可以让银行一天的业务办理量增加很多。

04要因地制宜,正确引导

其实在一些大城市里面,很多人都习惯自助操作,不喜欢拍那么长的对等待,那么这个时候在ATM上操作就很容易了。

但是在一些小的村镇里面,很多人都不会操作机器,只能在柜台上面办理业务,这个时候柜台工作人员耐心接待很有必要。

或者是有专门的人负责引导客户学会ATM的操作也很好,我所在的村镇里的银行,保安大叔就是专门负责做这个事的。

综上:自助操作是好,但是很多人不会操作的时候,能够有人接待或者是引导操作才是最合情理的。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欢迎关注,一起解锁更多财经挣钱知识吧!

易将学财


目前很多银行都有出台相关的规定:存款低于1万元,取款低于2万元(部分银行是存款低于5000元,取款低于1万元),需要自己到ATM机子上办理业务,柜面不予受理。

为什么这样?

银行之所以出具这条规定,主要原因在节约人工成本。现实中每个银行的柜员每天可以办理的业务量是有限的,业务量越多,所需要配置的柜员也越多,而柜员是需要持续性支付薪资的;反之,对于ATM机子的投入是一次性的,而ATM机子可以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如果用户习惯于使用ATM机子,那么就可以大大降低柜面的业务量,毕竟柜面仍然是以存取为主要业务的,这样银行所需要配置的柜员数量就减少了,银行的薪酬成本相应的下降,所以推广ATM自己其实与推广手机银行的其实是一致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运营成本。

除节约人工成本之外,提高用户的体验度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个别银行在早期设立时,预留的柜台数量不足,开业后,即使全部柜面配满人员仍然无法应付每天的办理的业务,所以通过ATM机子可以进行分流,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毕竟等待一两个小时不是每个客户都有这么耐心的。

选择

当然了,虽然很多银行都写了存款低于1万元,取款低于2万元到ATM自助办理,但是这个并非说就是硬性的规定,如果用户不愿意选择在ATM机子办理,仍然可以通过柜面办理,即使是几百元的,柜面也无法拒绝,如果柜面拒绝受理,你可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投诉。现实中除非是柜面当前的等待办理业务的人数太多,否则对于大部分柜员而言,只要你到柜面了,基本不会拒绝为你办理业务的。


鲤行者



银行作为公共服务窗口行业,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是自身职责,要求取款低于额度就必须到ATM ,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或年轻人来说,没有毛病,但对于老年客户来说,就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说句实话,在微信支付宝出道之前,即使年轻人也非常依赖于银行物理网点,稍微懒惰一点的,2万以下好歹也要去窗口凑热闹,结果被“友情提示”哄到了ATM 存取款,我们认为银行的行为值得提倡,毕竟银行花巨资(单台也是几十万)列装ATM 和存取一体机等自助设备,目的就是要对客户进行有效分流,以减轻柜台压力,缩短客户等候时间,提升客户体验。而现在世道却变了,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诞生,非现金支付方式席卷而来,年轻人再去银行的,可谓屈指可数,哪怕是小额现金的存取,也完全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搞定。那问题来了,既然年轻人不去银行用ATM 和存取一体机,随着第二代社保卡的推广普及,“2万以下现金存取到ATM ”的提示还不是主要针对老年朋友。



从银行业务自助办理角度来说,老年朋友因为年龄大,记性差,以及平均文化素质低等原因,无疑是使用ATM 的弱势群体。在县域乡镇地区,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很多老人仅限于使用电视遥控板,手机都不会,叫他怎么操作ATM ?其次,因为涉及到钱,心理也害怕捣鼓出错,畏惧心理很重,因此大多数老人对ATM 是排斥的,甚至反感的。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既然银行需要充分发挥ATM 和存取一体机的效能,但也不能忽视老年客户的利益。怎么办?这就需要银行对老年朋友在使用ATM 和存取一体机时,提供必要帮助和辅导。一句话,帮助辅导的服务和人员要到位。有些时候,无论大堂经理还是保安,客户一进门就问“取多少钱,银行卡还是存单存折?”,三言两语就将持卡客户“分流”到ATM ,结果没有银行工作人员指导服务,老年朋友只有傻傻的等,或胡乱捣鼓,或请他人帮忙等等,很容易造成密码泄露,即使保安帮忙也存在重大风险,不知银行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其结果,仍然导致客户抱怨和投诉,偏离了提升服务质量的导向。



更有甚者,哪怕柜台空无一人,柜员也拿着“友情提示”作挡箭牌,对持卡客户2万以下的现金存取视而不见,高冷拒绝。我们在想,银行在大力提升ATM 效能的同时,是否又在大量浪费人力资源呢?一个合理的方案应该是,当柜台没有客户办理业务时,应该对持卡客户进行弹性服务,能处理多少算多少,不仅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也让客户感到银行是在用心服务,而不是走形式,喊口号。


龙门山财经


银行最大运营成本之一就是人工,银行员工高收入是众所皆知的,18年招商银行以平均57.68万元的薪资荣登银行员工薪资榜首位,6家国有大行的平均员工薪酬为28.26万元,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员工薪酬为47.72万元。

这么高的薪酬待遇,是很不合适办理几千元和万把元业务的,简直就是浪费,因此银行为了节省人工成本,纷纷引进各种辅助设备,让客户自己办理取款存款和汇款业务,目前银行营业部都有自动存取款机和存折补登存取款机器,目的就是减少客户排队,减少人工使用。

人工办理业务程序较为复杂,像客户取款,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刷卡或者刷存折,让客户输入密码,接着是点钱,打印纸质凭条,让顾客签字收回核对,办理一个业务需要好几分钟,如果碰到老人,有的小心翼翼,在窗口还会慢慢点钱,效率是很慢的。

而机器就很快乐,刷卡或者刷存折,输入密码,钱就哗啦啦出来了,根本不需要核对,拿钱就走,也就是分把钟的时间。人工办理一个业务的时间在机器上或许可以办理三五个同样业务了,

因此各家银行根据自己的性质和特点,会在某些地方提醒存取款两万以下在柜员机自助办理,一方面是提高办理业务效率,另一方面是减少银行人工成本,未来自助业务办理会更加普遍,网上业务会更加的简单,引导更多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和网上办理业务,只有像贷款和大额现金业务、新开户业务需要到营业部办理。


杜坤维


有的人对银行高高在上的态度有反感,认为这条和“离柜概不负责”一样是冷冰冰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是银行倡导的方式,并不是强制措施,对于特殊情况,仍然可通过柜台办理。比如存取金额不是100元的整数倍,或者使用存折办理业务等等。

记得银行刚刚启用ATM的时候,作为一个IT工程师,我也琢磨了很长时间,比如银行卡的正反面问题,取款机和存取款机的问题,触摸屏和键盘的问题,常用金额和自己输入的问题,当时都有工作人员在旁边引导,全靠自己摸索效率确实不高。

等到熟悉以后,只要柜员机能办的,我就再也不到柜台办理了。但是,很多老年人对柜员机确实不了解,他们有的使用存折,需要长时间排队,有的使用银行卡,需要工作人员指导才能使用,但是银行没有拒绝他们到柜台办理业务的权利。



有一次我陪父母到银行取退休金,他们用存折,只能等柜台办理,等了2个多小时,银行还不设卫生间,到外边跑了两趟。后来让他们都办成银行卡了,最初我帮他们取,后来他们自己也能在工作人员协助下自己操作,我父亲现在已经年过八十,还学会了网上交水电费和发微信红包,过年过节都会在家庭群里给晚辈发红包。

由此可见,无论是像我一样的IT人士,还是像我父亲一样的老年人,使用柜员机都需要简单的培训才行。所以,柜员机是比较方便的,只要你学会了,就会喜欢用,但是需要银行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引导,在这方面,有的银行比较到位,有的银行就很差,用户评价不一。

类似的自助设备使用,我发现三甲医院做得都比较好,自动挂号机前总有穿制服的工作人进行咨询、指导、协助,非常人性化,银行应该学习一下。


互金直通车


这个问题,银行的确有这个规定,但是各行在执行的细节上并不完全一致,的确有些银行,机械地执行这一所谓规定,引起群众的不便和反感。

实际上银行引导用户到ATM操作并不算错,这样一来节省银行的成本,二来节省储户时间,对双方都有好处。

但是,对于到ATM操作这一行为,个人认为银行应当是建议、引导而不是强迫、强制。因为储户的情况很复杂,有些储户,特别是老年储户,对于ATM操作有先天的恐惧感,他们不愿意(或者压根不会)到ATM操作,银行也应当允许其到柜台取款。

例如,笔者曾经遇到一个老年人到柜台取款五千元,工作人员要求其到ATM取款,老年人说是自己眼花的厉害,不方便到ATM操作,希望在柜台取款,但是柜员执意要求其到ATM取款。双方争执很长时间也没有结果,实际上有争执的时间,老人的款早就取出来了。

还有一次,有储户取款一万元,好不容易排上号,柜员要求到ATM取款。储户讲已经排上了取出来不就行了?后来也是争了一回,最后储户把取款额带了一个零头,才算是取到了款。

因此,建议各银行灵活掌握这一规定,遇到不适合ATM操作的储户,不能机械地强制他们到ATM取款,这样的话,很容易引起储户反感。


淮北日月升


银行对取现低于一定额度取现行为,要求储户在自助终端上自助办理。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市场行为,一个正常的经济组织的理性选择调整而已。背后的主要驱动力还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效益的追求。

银行不是福利机构,虽然具有一定的国家信用在背后,但是银行也实实在在的属于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组织。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每天为了应付大爷大妈取现退休金而配置大量的人力成本,从经济的角度和资源优化的角度显然得不偿失。从大处说,这不利用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举个例子吧,我曾经在证券公司做客户经理,主要工作就是对接银行相关业务。对银行的工作比较熟悉。下面这组场景你来看看,就知道为什么银行有这样的规定。

地点:成都市东一环某工行网点,网点级别三级网点

该网点周围一公里之内属于成都最早的国营企业职工聚集地,每天早上网点8.30分开门,但是开门前一定排队,特别是没有的8号,因为这天养老金到账。

银行职员全部到岗,开始办理业务一般在8.50上下,一个柜员平均办理一笔普通业务员就两三分钟,但是由于该网点老年可出居多,几乎每一个客户需要5分钟,一个小时办理12个客户,中间包括柜员喝水上洗手间。一天下来理论上可以办理96个客户,该网点4个窗口,一个授权窗口不对外,一个对公,两个对私,换言之该网点每天办理小额存取款业务最多300笔,我经过无数次的观察,每天排号基本上就320左右关闭。问题是这320笔业务给该网点带不来任何收益。因为养老和社保之类的是一些特殊原因,他们只是代为发放而已。

这样的场景在十年前的各银行网点比比皆是,每天只有10%的业务属于能带来效应的业务,90%的业务是无用功。

这样例子已经很清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你觉得呢?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还真是,我们去银行取款,如果低于某一个额度,不让我们在柜台取款,让我们去ATM机取款,这个额度一般是几万块钱,不同的银行稍微有一点差异。这样做合适吗?我认为是合适的。比如说你去银行取100块钱,占用柜台的资源,还有很多人排队办理其他的不能自助办理的业务。

取款可以自助办理

现在银行都有ATM取款机,而且不止一台,如果我们只取几千块钱,没必要去柜台排队拿号,直接去ATM机取款就行,这样提高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也提高了银行的效率,不浪费银行的资源。

但如果你取款几十万,那必须去柜台,ATM机里也没有那么多现金可以取款,另外大额取现,还需要提前去柜台提前预约,让柜台准备现金。

移动支付发达,银行在弱化网点功能

2019年各大银行都在裁员,裁得最多的就是柜台人员,因为移动支付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很多业务都能在网上办理。如远程开户、转账等,对私业务当中,除了取现金以外,基本上所有的业务都可以通过网上办理,让用户养成自助取现金的习惯,可以节省银行的运营成本,以后银行之间的竞争就是金融科技的竞争。减少网点支出可以让银行更focus在金融科技投入上,可以推测以后银行的网点会越来越少。很多业务都可以通过网上办理,特别是在特殊的时刻,比如现在足不出门就可以办理很多网上银行的业务,那么对于提升效率非常有帮助,比如现在国家统一要求尽量不要出门,如果有家银行能够尽量的支持所有的线上业务,那这家银行的竞争力是不是会更强?关键时刻是不是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