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吕布时,为何要先勒死再砍头示众呢?

用户64589163


都拜刘备所赐。

吕布被擒后,不知曹操有意留之,求刘备求个情,刘备答应后对曹操说:

““明公若不忍,待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原和董太师的!”

曹操听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下令将吕布推出帐外立斩。

这哪叫求情?吕布气得大骂:“大耳贼最不可信,大耳贼不得好死,大耳贼害我,悔我当初妇人之仁没有活剐了你”!

刘备被骂得狗血喷头却不动怒,只对曹操又说了一番话:

“此人一世英雄,且对我有恩,又被朝廷封为左将军,所以,不得与俗夫一样受死,还请丞相按朝廷律法规矩施以仁德,也好保奉先一个全尸,不必判斩首之刑”

吕布听罢彻底崩溃了,嗓子更大声骂哑后被绑在柱子上,勒个半死后再松开绳子,然后再勒。

刘备看了一会儿,转身拂袖而去。

日落三竿,吕布才被绞死,头被关羽砍下来掛在了帐前辕杆上。

当天晚上,曹操头疾就犯了。当痛的最厉害时,他口中也大骂:

“大耳贼害我,你不得好死”。

再后来,徐庶进曹营虽一言不发,但曾给曹操写了一个折子……

“丞相,那种死法的人怨气重,会一直缠着杀他之人,刘备之言怎肯信之。那日他砍树送我就是在暗示,不给我找个能人,你能跑出我的视线?我这才回去推荐了诸葛亮”!

曹操不信:

“那大耳贼才是祸首,怎无事”?

“唉!诸葛乃神鬼之士,不过,关公日后必有难”!


骁勇34


其实勒死是比较体面的死法,这是曹操尊重人才的一种表现。

白门楼上,吕布被五花大绑推上来之时,瞧见了一脸憔悴的曹操,开玩笑道:“阿瞒哥,你瘦了!”

曹操哈哈一笑道:“你活着,我睡不着觉啊!现在,我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吕布继续说:“瞒哥,现在弟心服口服了,只要你放过我,愿效犬马之劳,你为主帅,我为大将,何愁天下不能平定啊?”

曹操犹豫了半晌,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转过头问了问刘备的意见,刘备来了句:“你难道想成为下一个董卓、丁允吗?”

曹操顿时醒悟,一摆手,让手下把吕布缢死了,勒死之后还枭首示众。

先勒死又斩首,曹操为何多此一举呢?一刀砍了不就完事了?

其实,这恰恰是曹操尊重人才的表现。

在曹操杀吕布之前,有两个人早先一步被杀了,一个是大将高顺,一个是昔日好朋友陈宫,曹操是如何处决他们的呢?


高顺是砍头,陈宫也是砍头,只有吕布是先勒死,再砍头。

这其实是对吕布的一种礼遇,在古代人死了,要留个全尸,因为只有全尸,才能进入六道轮回。曹操勒死了吕布,给了吕布一个全尸,不影响他下辈子托生。

然而,毕竟吕布杀了这么多弟兄,给曹操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倘若不砍了他的头,难以消解众将士心头之恨,所以又将吕布的头颅示了众。

之后,曹操又拿着吕布的头颅,到了许昌找汉献帝邀功请赏。

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一半秋色


吕布的本事在英雄多如繁星的东汉末期,依然是一个顶级武将存在,当时的武将与吕布单挑,无一人可敌吕布。

正是这样一名难得的武将,却在下邳被曹操给抓住了,正是英雄末路,令人叹息。曹操乃世之奸雄,吕布乃世之虎将,二者若能合二为一,恐怕天下已经是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曹操没有接受吕布的投降,原因有二:

第一、吕布弑主。吕布先是跟丁原,认丁原为义父,后来董卓派人去劝降,许了他高官厚禄以及赤兔宝马,吕布见财忘义,手持方天画戟,弑杀丁原,带丁原之头前去投奔董卓,以义父丁原之头,换来董卓信任,得到高官厚禄。

随后,吕布又再一次弑主,杀了第二任义父董卓,口号是匡扶汉室,最终落得了一个“三姓家奴”的不光彩称号,直到今天,针对吕布仍有戏谑之词——“人中吕布,专杀义父”,可见吕布的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

第二、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了徐州境内,曹操举大兵攻打徐州,发誓要杀了陶谦报仇,入城之后还放任士兵屠城,尽失徐州人心。

这时候,吕布趁虚而入,进攻曹操的根据地衮州,让曹操收尾不能相顾,抢夺了曹操许多地盘,曹操与吕布战,被吕布大败,差点将曹操杀死。

当时的曹操心灰意冷,比赤壁之战时还要颓废,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争霸天下,准备投奔袁绍,可见当时的曹操已经失去壮志,若不是程昱劝阻,恐怕曹操就此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了。

由此可见,吕布对曹操的伤害有多深,曹操对吕布的恨,就有多深。有着深仇大恨,同时又有被反噬的危险,曹操自然不能容他。

先缢后砍

曹操世之奸雄,若是威胁到了自己的安全,吕伯奢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杀之;若是对自己有帮助,杀了自己大儿子和典韦的张绣他也能容下。从这样的案例来看,曹操不能容吕布,深仇大恨为次,主要是因为吕布对他的威胁过于大了。

既然确定了不受降吕布,那么曹操对待仇人自然不会手软,当时陈宫被抓,求仁得仁,处死了之,毕竟陈宫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对吕布却没有那么痛快,曹操下令,对吕布采取了“枭首”的刑罚。

所谓的“枭首”,就是砍头悬于城门示众,对被砍头人进行羞辱,对其他人进行警示。吕布在被枭首之前,先被缢杀。

为什么不直接砍头呢?因为曹操对吕布怀恨在心,觉得直接砍头太便宜了吕布,给他这么痛快的死法,难解心头之恨。所以在砍头之前,先采取缢杀的形式将吕布勒死,勒死与砍头有一个很大不同,砍头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勒死是一个慢慢折磨的过程,勒死的人在死前非常痛苦,这才是曹操想要的效果。

那么勒死了为什么还要砍头呢?还是因为曹操恨吕布,在古代,都讲究在死后留一个全尸,得以入土为安。如果只是勒死了事,那么吕布就留下了全尸,这样的结果是曹操不想看到的,曹操勒死吕布只是想让他痛苦,但是却不想给吕布留下全尸。

所以,勒死吕布之后还是要砍头,砍头虽然不能让吕布痛苦,但是可以让吕布身首异处,同时可以将吕布的头悬挂城头,进行示众,对吕布进行羞辱。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曹操觉得自己解气,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


综上,曹操将吕布勒死再砍头示众,是为了增加吕布的痛苦,最大限度的让自己解气报仇,一雪前耻。


野史日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算是对吕布的一种优待

古人讲究死亡。如果死亡是见血的死,基本都是一种侮辱。

比如斩首,虽然肉体痛苦不大,但人活生生的被看成两截,实属羞辱。

至于分尸和凌迟就更别说了。

所以,对于有一些身份地位的人,一般让他们死亡是不见血的。

比如皇帝赐你自尽,多是赐毒酒、让你上吊甚至堵住你七窍活活憋死,这都是还不错的死法。

曹操杀吕布,本可以直接斩首,但却选择缢首然后砍头。

这其实是一种优待,因为缢死至少在活着时保留你的全尸,而且痛苦较小,一般二三分钟就死了。

然而,因吕布屡次和曹操对抗,枭首示众也是必须的,所以死了以后还是要砍头。

至于说缢死是想让吕布多受痛苦,属于没常识的说法。想要让一个人痛苦死去,方法多着去了。

比如腰斩,比如杖刑活活打死,都是汉代通行的刑法。

其实,这样对吕布也不是曹操有什么好心。主要曹操要表示自己的所谓宽厚,以争取天下而已。


萨沙


三国时期,武艺高强的将领不在少数,吕布却是众望所归的第一猛将。也正因为如此,他数次背主,却能安然无恙。吕布后期背叛朝廷,与曹操为敌。曹操率兵亲征吕布,围攻三月,最终擒获吕布。曹操杀吕布时,并未将他痛快杀死,反而先将他勒死,然后砍头。这是为何呢?

曹操对吕布恨之入骨。先勒死后砍头,既让吕布身受痛苦,又让他死无全尸。吕布与曹操作对已久,两人积怨很深。昔日,曹操向东攻打陶谦时,他麾下谋士陈宫叛变,迎吕布攻打曹操地盘。吕布本就勇武绝人,又有陈宫作为内应,果然一举攻下兖州。曹操知晓后,率兵攻打吕布。吕布派骑兵破坏了曹军阵营,曹操不得不冒险突围。在此途中,曹操还烧伤了左掌。后来,吕布又攻打刘备所守的沛城。刘备败退,曹操派去救援刘备的夏侯惇也被吕布手下击败。曹操这才亲自率兵攻打吕布。吕布三番五次与曹操作对,曹操早已对他怀恨在心,自然不会让他好过。

对吕布行如此酷刑,曹操是在警示臣下不要背叛自己,同时震慑敌人不要轻举妄动。曹操此人虽然重利轻义,却对仁义之辈青眼相加。关羽曾投入曹操账下,但他始终心系刘备,曹操却对他礼遇有加。相较之下,吕布算是劣迹斑斑。吕布本是丁原部将,却因他人挑唆而害死主上。后来,吕布又拜董卓为义父,可司徒王允仅用一招美人计便让他与董卓反目。其后,吕布又依附过袁绍与张杨。吕布数易其主,也屡次对主人反戈一击。曹操借吕布之死来敲打下属,不要有不臣之心。同时也是对敌人进行警告。

习武之人身强体健,吕布极有可能在被勒时假死,砍头是为了以绝后患。吕布被擒获后,他曾要求松绑,曹操却并未应允。曹操认为捆绑吕布如同捆绑老虎,必须要紧。吕布也曾向曹操进言,表明愿为曹操所用,助他一统天下。曹操颇有心动之意,刘备以丁原董卓之死来劝谏曹操,曹操才打消此念头。吕布虽然是不可多得的武将,但若不能全心为自己所用,无异于引狼入室。曹操断不会如此行事,他既然有杀吕布之心,就不会给自己留有祸患。

曹操让吕布惨死,也是为让昔日的属下陈宫明白,谁才是真正值得追随的霸主。陈宫原为曹操谋士,但却因曹操害死名士一事而对他心怀不满。陈宫趁曹操出兵在外地时,引吕布入兖州为主。曹操将陈宫引以为心腹,却被他如此出卖,心中定然不甘。后来吕布战败,陈宫随他一同被擒获。曹操曾心有不舍,劝他再度出仕,却遭到拒绝。曹操如此自负之人,原属下却宁肯跟随吕布也要舍弃他。曹操心有怨怼,他如此杀死吕布,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英雄。

吕布之死,虽然让人感叹,却实在是应得。他有陈宫为谋士,却不能很好利用。自己武艺高强,但为人优柔寡断,又听信无知妇人之言,最终只能落得如此下场。


邓海春


因为这在古代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先勒死在中国古代叫缢首,后砍头示众叫枭首,枭首并不是一种处死的刑罚,而是死后使用的一种刑罚,所以在古代两者并存是很正常的。

勒死是世界上曾经广泛存在于各国的死刑,但在西方和中国的含义完全不同。在西方勒死的方法一般是把绳索套在脖子上,然后抽掉垫脚板,或者直接从高处推下,由于一般是死于颈椎脱臼,死后都会大小便失禁。并且会长时间悬挂在那,非常的不体面,所以一般只用于平民。而贵族者一般会被斩首,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就是被斩首的。

但因为中国讲究孝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恰恰和西方相反。只有地位比较高的人才能有机会享受缢首,而地位比较低的平民才会被处以斩首。所以我们在古装片里常会看到,太监托着条白绫对后宫嫔妃或大臣说:“皇帝开恩,给你留个全尸”一类的剧情。

并且中国的缢首又和西方的不一样,一般是弓弦向前,然后执行人在身后旋转弓身,随着弓弦越来越紧,受害人慢慢窒息死亡。因为吕布身为一方诸侯,曹操是不可能用斩首这种刑罚处死吕布的,所以会用缢首给吕布最后的尊严。

历史上除了吕布,像名将岳飞也是在风波亭被缢首而死,明末的桂王也是被吴三桂用弓弦缢死的。

而枭首是一种死后的惩罚,我估计和中国人相信人死后有灵有关,就是告诉你就算是你死了,照样还是要受罚,就像商鞅也是在死后被五马分尸一样。

而我们平常说的砍头,实际上叫做斩首或斩刑,是对平民或犯比较严重罪行的大臣才用。而且一般实际是类似切的方式,不会把头完全切下,之后也会将其尸身缝合后再下葬。

只有在死后把头完全切下,挂在高处给众人观看,才叫枭首,所以也叫枭首示众。中国古代传说枭也就是猫头鹰,出生后会把父母吃掉只剩下一个头,所以得到了枭首这个雅称。

在裴注《三国志》中记载:“於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可见像陈宫和高顺这类有身份的敌将应该也是被缢首后枭首,并不存在曹操对吕布有什么特殊感情在。

而这种将敌将缢首后枭首的行为,在古代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他的目的一是给皇帝和大臣们检查,敌将确实是死了,如果没有这一步,或者敌将尸体被毁找不到了,那么以后很有可能随便出来一个人又冒充造反就会很麻烦。第二也是为了震慑,告诫其他有异心的人。吕布应该就是前两种。

还有第三种就是纯粹的羞辱了,可能凌迟加枭首,斩首加枭首,就是让犯人死后继续不得安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王莽。死后被枭首示众,头骨被保存到了晋惠帝时才因大火焚毁。


潘不安讲究史


吕布的英勇是天下闻名的,就是在他战败的时候,他的武将想叛变,也是趁着吕布靠在柱子上睡着的时候用绳子将他捆起来,根本不敢与他正面对抗。

曹操当然知道吕布的英勇,因为他去刺杀董卓的时候就害怕吕布当场冲进来把他给杀掉。所以对于曹操而言,吕布一直是他非常畏惧的对象。

杀吕布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害怕吕布没完全死掉。所以他就得保证杀吕布的时候不能出现一丝的闪失,害怕再松开绳子斩首的时候,吕布会因为假装死而冲过来杀掉自己。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曹操这个人非常的爱才。曹操对于吕布的武艺也是非常的欣赏。在古代,如果被斩首的话,那就被叫做死无全尸,是非常凄惨的事情。所以曹操决定用绳子勒死,在吕布死的时候给他留一个全尸,死后再去对吕布进行斩首,这样也能保存下吕布英雄的名节,表示对他的敬畏,同时也能报了自己对吕布的仇恨。


DD解读


在古代中国,死刑多种多样。同样是杀人,但不同杀法是分别很大的,勒死或称为缢杀,属于比较仁慈的刑法;而像腰斩、车裂、凌迟就属于极其残酷的行刑。判断死刑人道与否,主要有两个标准:其一,是否痛苦较轻;其二,是否保留全尸。如果符合以上两条标准,那么就属于比较人道的杀法。

我们来看看曹操杀吕布,是先勒死再砍头。在行刑时采取的是痛苦较轻且保留全尸,尽管死后也砍了头,但那是另一回事了。应该说,曹操尽管杀了吕布,但还是给予敌人某种程度的尊严。

为什么说绞杀算是给人尊严呢?

古人讲究一个身之发肤受之父母,绞杀可以说是不见血的,不毁发肤。因此,君主在赐死臣子时,经常送出三尺白绫,意思就悬梁自尽,留下个全尸。与绞杀相比,斩首显然要血腥得多,一个大活人,脑袋被活生生的砍掉,这是很残忍的。在十九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有一回看到行刑的血腥场面,震憾了内心的良知,此后余生,他都不遗余力地反对死刑。

因此,曹操用绞刑处死吕布,在古代算是仁慈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曹操颇爱吕布之才,一心想招揽他。

作为三国时代最勇猛的战将,吕布也知道自己的价值,被曹军俘虏后,吕布还比较泰然自若。被押到曹操面前时,吕布还笑着对曹操说:“从今以后,天下可以平定了。”

应该说,吕布的表现还是让曹操颇有惊讶与意外,确实是有一些大将风范。吕布又说:“明公所顾忌的,不过是我吕布而已,现在您已经收服我了。倘若由我率领骑兵,您亲自率领步兵,安定天下,易如反掌罢了。”

直到这时,吕布仍然相信曹操不会杀他,他还是了解曹操的,曹操爱才如命。所以吕布也不跟曹操对着干,没有宁死不屈的表现,而是讲现实。曹操还是有收降吕布的打算,因为吕布之骁勇,举世无双,曹操还有许多敌人,若是能得到这样的勇将,显然会如虎添翼。

但是这时候,刘备却插了一句话,最终要了吕布的命。刘备对曹操说:“明公难道没看到吕布是怎么对待丁原与董卓么?”这句话,一下戳中吕布的死穴。吕布再骁勇,也离不开反复小人的本质,以前他干掉自己的领导丁原、董卓,难保以后不会把曹操也干掉。

这句话,还真提醒了曹操。最终曹操还是选择杀掉吕布。由于吕布是名满天下的壮士,曹操出于惜才之心,不想让他死得太难看,于是采用绞死的手段,算是仁至义尽了。


君山话史


在中国古代,武将被杀害以后,很少有能够保留全尸的。就连义气冲天的关二爷,在死后也难免被“枭首”的命运,导致死无全尸“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军队里面敌将被俘虏以后为什么会被“枭首”呢?

军队里面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人的军功,而军功就是凭借首级来确定的,一场大战下来,获得的首级越多,所立的军功就越大。

这是自秦朝商鞅变法以后,历朝历代根深蒂固的军队惯例,也是最直观、最公平的统计方法。

在吕布被俘以后,能够先“勒死”再“枭首”,是曹操的特别“优待”。

从吕布被俘后曹操的表现来说,曹操对于吕布还是很看重的,并且对于吕布的投降非常的心动。

当然,曹操作为一代奸雄,对于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声也是非常的忌惮,也是拿不定主意,左右摇摆。是在刘备的劝说之下,才坚定了处死吕布的决心。

所以曹操给了吕布一个特别“优待”优待。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曹操为了安抚人心。

吕布投降以后,吕布的麾下既有拒不投降、从容就死的勇士,像陈宫、高顺。也有投奔曹操,想要谋取一个前程的张辽,更多的当然是吕布麾下的“并州狼骑”。

为了安抚人心,曹操给吕布选择了相对比较有尊严的死法,缢死。

果然,后来张辽在战场上、在曹操麾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曹操麾下的一员大将,甚至在死后能够在曹操的宗庙里享受祭祀,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待遇。

当然,不管如何,吕布都不能免除被“枭首”的命运。

最终吕布、陈宫、高顺三人的首级被一起送往许都,成为了曹操夸耀功绩、彰显武力的战利品。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把吕布勒死后砍头,可以看做是曹操为了让这位世之骄雄体面的死去的一种人性化的方式,虽然吕布反复无常,心怀二志,曹操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 ,但毕竟吕布也算是堂堂一诸侯。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军”,善用一重近百斤之长矛,在名将云集的汉末,吕布虽勇猛寡谋,但打仗极其凶悍,在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


吕布早年跟随并州刺史丁原,丁原视他为亲近心腹,吕布却受人挑拨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董卓由于擅自废立,日恐人加害于己,所以拉拢吕布贴身护卫自己,对他厚待不绝,二人誓同父子,司徒王允设计离间二人关系,借吕布之手诛杀董卓。

董卓死后 ,其部属李傕和郭汜杀入洛阳,吕布不敌败逃,依附袁术,不得用,转投袁绍,又招猜忌,不得已投好友安国将军张杨。在汉末地方诸侯中,吕布的为人可谓令人不齿,悖主行凶,反复无常,谁牛就依附谁,难怪袁绍会厌恶到派刺客刺杀他。


但吕布的运气很不错,虽然为人不太地道,却有陈宫这样的忠义谋臣。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比起与刘备的关系要差的多。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因父亲曹嵩死在徐州,大军讨伐徐州牧陶谦,吕布趁火打劫,联络陈宫等人攻入兖州,占据濮阳,此后在长达两年时间里吕布与曹操都厮杀胶着在一起,数次陷曹操于不利。但终究是曹操更胜一筹,落败的吕布又依附于接任徐州牧的刘备,结果乘刘备与袁术作战时夺取了徐州。

在陈宫的帮助下,吕布混的越来越好,建安三年(198年)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沛城失守,刘备妻儿都被虏走。此时曹操正在厉兵秣马与河北袁绍一决雌雄,为了稳定后方,决定除掉吕布这个心腹大患。曹操大军来伐,吕布慑于威势欲降曹操,但陈宫等人有负于曹操,极力反对吕布降曹,但此时徐州城已被曹军团团包围,昔日的盟友袁术又不肯出兵相救,吕布坐守孤城数次突围而不得。


三个月后,曹军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将士多有投降者,陷入绝境的吕布在白门楼看到曹军攻势凶猛,无奈要求部下其首献于曹操,众将不忍,于是吕布出城投降,然吕布虽降,而其心可诛,且反复无常,凶悍狡黠。由于其勇猛过人,曹操命人把他绑缚严实,吕布请求绑松点,曹操却说“捆绑老虎不能不绑紧点。”吕布又说“明公所担心的人不过是在下,今我已臣服于明公,明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明公率领步兵,何愁不能统一天下。”曹操听后颇为心动,刘备却劝说:

“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据《三国志》

这话一出气的吕布当即破口大骂:“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陈登、高顺拒不投降,也一同被杀,只有张辽领兵向曹操投降。曹操下令将吕布、陈宫、高顺的首级送往许都彰功,然后下葬。

吕布反复无常,无忠诚可言,刘备一语中的,曹操即便惜其勇猛,但面对这样一个悖主谋逆的莽夫,杀了才不会留下后患,可是为什么不是直接把吕布枭首了了事,而是先谥杀后枭首呢?


笔者分析,曹操也是重才爱才,吕布虽然好勇寡谋,但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时代,吕布也不失为列侯,他自领徐州牧,袭扰曹操后方,与刘备、袁术、孙策都打过硬仗,甚至打的刘备、夏侯惇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是一个令曹操头疼的人,曹操花费数年才平定吕布之患,可见吕布作为曹操的对手是合格的。

堂堂徐州牧,直接枭其首,显然不符合曹操的作风,古人对死刑犯,可谓酷刑迭出,什么车裂、凌迟、枭首等等,但最温柔的处决,莫过于赐鸩酒和谥杀。曹操先谥杀吕布然后枭其首,一来是能让吕布体面的死,二来就是要震慑对手,跟我曹操对着干结局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