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大师?大师和艺术家的区别在哪里?

熊大的人生时光机


能在一个行业被冠以“大师”的称号,都是对本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显然易见的推进和提升作用。

就拿绘画来说,能被称作绘画大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绘画水准登峰造极,并且,艺术修养非常全面,以一己之力极大影响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绘画进程。

其二,是独辟蹊径的坚定践行者,确立了个人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建立了个人完善的绘画理论,开创了一个艺术流派,并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让创立的艺术流派成为一个时期内重要的主流风格。

若概括性来讲,在绘画上要被公认为大师,要么是水平登峰造极者,要么是开宗立派者,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称作是大师。

当然,大师的封号不是个人自封,也不是一帮弟子后媒体给炒作出来的,而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被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共同认可出来的,是众望所归的人,靠成就说话的人。

艺术家和艺术大师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艺术家会的东西艺术大师都会,并且还会的更多,做得更好,在许多层面都做到了极致。

艺术家和艺术大师的主要区别如下。

其一,艺术家如果是60分的及格水平,那么,艺术大师就是满分的水平,从水平、层次、境界、格调等方方面面,都远远超过了艺术家。

其二,艺术家和艺术大师的影响力不在一个高度。艺术家的影响力往往局限在某个地区,出了这个地区,很少有人知道他。而艺术大师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了国界,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

其三,相比而言,艺术家的艺术目的没有艺术大师那么纯粹,情怀和格局也比不上艺术大师。

艺术家的主要目的是成名,再用名气争取利益,在艺术创作中,会迎合别人。而艺术大师创作时,从来没有或者很少想着怎么争名逐利,是抱着“艺无止境”的探索精神,来进入艺术创作的,就像后印象派大师梵高那样,画画前从没想过一幅画要卖多少钱,完全是画自己的心灵世界,也只有这样的艺术品,才具有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鸿鹄迎罡


这个问题本不是个问题,现在却成了问题。因为现在敢称“大师”的人太多了,“大师”满天飞,“大师”鱼龙混杂,真假难分。实际上,哪有那么多的大师呢?

通常在人们眼里,就艺术领域,被誉为“大师”的人,都是在某一时期站在艺术巅峰的人,或开宗立派,或承前启后,或引领潮流,或自成楷模。如古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欧颜柳赵”,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顾恺之吴道子张择端等等,都是无可争议的大师。他们的艺术不仅影响了当代,而且影响了后世两千年。



再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三巨匠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威尼斯画派三杰贝里尼、乔尔乔内、提香,十七世纪巴洛克艺术开创者鲁本斯、“明暗法”创立者伦勃朗等等,哪一个不是成就卓著彪炳千秋举世公认的艺术大师呢!


大师者,艺术界翘楚者,领军者,龙凤者。大师产生于艺术家之中,艺术家未必都能成为大师。大师永远是艺术家中的凤毛麟角,艺术家一直朝着大师的目标努力。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艺术一直在发展,在前行,大师代有人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可能还会呈现出大师辈出的盛况。如我们唐宋时期的诗词大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国学和文学大师,欧洲文艺时期和法国十九世纪的绘画大师,在这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出现了众多的璀璨夺目的艺术大师。但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寻迹,从总体上讲,大师还是为数很少的。因此可以说,大师绝对是某一时期某一艺术领域的顶尖人物。



灯影书画


大师和艺术家不好比较,每个行业都有大师,应该是艺术大师和艺术家相互对比。所以题目改成,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艺术大师?艺术大师和艺术家的区别在哪里?“艺术大师”是国家艺术之师、是民族艺术之师。是传递艺术主张、审美情感、民族精神具有反映时代风格的审美理想。



“艺术大师”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艺术风格。他们在风云变化的时代里,站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上,以自己审美情感、艺术手法创作出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通常是指在艺术领域有固定职业的人,并有一定艺术创作水平的人。有些艺术家往往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按照市场或领导指定的路线去走着并不是自己愿意走的路,有了一定地位或经济实力的艺术家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艺术风格,进行独特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当艺术家的水平或名望达到很高的时候,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大师了;艺术大师就是指艺术水平很高的人,当然艺术大师的作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的,因为艺术大师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作品中这些特色无处不在,使很多人看不懂和欣赏不了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


黄智637


在艺术领域中,大师肯定是艺术家,但是艺术家未必是大师,一个人的某一项技术熟练到一定的程度便成为了艺术家,一个人的智慧升华到特有的高度才可成为大师,简单通俗的说,大师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智慧”,然而艺术家只是具备“德艺双馨”,


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所谓的大师寥寥无几,大师堪称“人杰”,有大师的时代,那样的艺术是纯洁而至高无上的,大师的艺术作品不仅有浓重的时代精神,而且还有深厚的人文思想,比如欧洲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他们三人为欧洲文艺复兴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只为提倡“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唤醒了昏昏欲睡的西方人“有神论”的思想,从而也促进了西方世界文化的发展,这样的大师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审美高度与眼界无人能及,



在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以最近的时间来说,可以称之为艺术大师的也只有徐悲鸿,在那个年代徐悲鸿的《奔马图》完完全全的体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他把西方油画艺术带回中国并加以创新,形成了蕴含精髓的中国油画艺术,


如果把艺术比作一条河流,那么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所谓的敢为人先、具有创意且勇于创新,也可称为艺术的“一代宗师”,而艺术家只是延续了大师的艺术理念,善于临摹模仿,偶尔在作品中添加属于自己的风格,仅此而已。


诗夜城主


郭德纲给过一个特别简单的标准:守墓人和开拓者的区别。

这个问题以郭德纲为例吧:

大概是04年前后的德云社,那时候全国说相声的基本都养活不了自己。这时候,德云社异军突起,突起的标志是:德云社能卖出去票。要知道,此前的那些大师们离开了电视台,小剧场还是卖不出去票的。

这时候,德云社作为全世界最憋屈的寡头,郭德纲需要通过做综艺、写剧本……各种办法来养活德云社。无奈德云社的相声真的特别优秀,再加上郭德纲那几年厚积薄发,整理了好多传统的相声本子。

这时候,郭德纲已经是一个艺术家了。因为对相声本门的功夫来说,他做到了全面把握,并且推陈出新,让人们都了解这么一门艺术。

然鹅,只有这个水平,老郭最多就是相声的守墓人。因为没人知道相声哪天就没有了,那时候他会的再多也没意义。

就好像一个人赶马车再厉害,等汽车普及之后,他那一套整体作废。

老郭真正成为大师,则是在13年以后。

那时候,德云社已经拥有了非常稳定的盈利模式,并且带动了整个相声行业的发展,让更多的相声演员回归剧场,让观众们爱听相声。

做到这个,郭德纲就做到了继往开来,他为这个行业找到了新的出路。可以说是相声界的普罗米修斯了。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此前的大师还包括,马三立、侯宝林)


酒骑风


什么叫大师?大师是在某一艺术领域里具有顶级水平的领军人物,而艺术家是某一艺术领域的优秀人物。

以绘画大师为例,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有许多彪炳千秋的大师级画家。古代的毛延寿、吴道子、王维、赵佶、张择端、赵孟頫、唐寅、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

现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吴冠中、李可染、黄胄……

这些大师的成功,除了他们天赋的条件外,更重要是他们继承了前人的绘画传统,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最终在这个领域有了很深的造诣,在业界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现在,社会上总有一些没什么大本事的人自称大师,这跟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大师是两个概念。

这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怕别人耻笑,经常以大师自居,到处招摇撞骗。进入网络空间,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什么猫王、虾王、花王、鱼王、牡丹王、……第一人、……第一才子……比比皆是。

书画是高档艺术品,要凭真本事!拿玩意儿说话!

要成为大师,首先,要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民,植根于自然,让自己的艺术浸润时代的色彩和气息;其次,要学习和继承老一代艺术家的爱国热忱、做人风范和做事态度;第三,要把功夫用到技艺的提高上,而不是走捷径,浪得虚名。

画家要以真正的大师为榜样,走出画室,美术生要走出教室,去了解和感受社会,拥抱自然,亲近民众,感受风情,这样,才能获得生动鲜活的创作源泉,激发无尽的创作灵感和火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绘画,是一门高技艺高智商的劳动,要有毅力、智慧和悟性,艺术家只有经过多年的苦功和修炼,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





袁洪智诗画


真正的大师从来屈指可数,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一旦“大师辈出”,“大师”之誉泛滥成灾,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有人基于利益的炒作;二是大家对文化艺术和生活失去了基本判断。

大师是什么?从本意上讲,指的是伟大的教育者。符合这一本意的人,极其稀少。孔子肯定是这个意义上的大师,苏格拉底也是。创办雅典学院的柏拉图、开宗弘法的释迦牟尼以及基督教的核心人物耶稣,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师。

之后,“大师”的用法变得宽泛,例如佛学大师、儒学大师、艺术大师等等。故而《辞海》的编撰者认为,学业上或技艺上造诣极高的人均可称为大师。但我认为,这个定义有很大的偏误。因为这个定义,完全忽略了大师原来包含的教育之意。一个学业技艺上造诣极高的人,假如他完全没有承担教导之责,或者没有被人学习效仿之处,那这样的人只能叫高人而已,不能称为大师。

事实上英文中的大师(master)也是如此。master来自拉丁语magister,原本的意思也是伟大的教育者和领导者。现在西方人把精通某种技艺的人称作master,并不一定有多少崇敬之意,跟现在汉语中对大师的滥用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大师,他与艺术家的区别在哪里。答案就在“教育”二字上。一个高明的艺术家,未必是一个伟大的教育者或垂范之人。而大师,必然兼具两种特质——造诣与典范,二者不可缺一。


西闪


当今社会下,由于“大师”一词泛滥,什么样的人都自称大师,现在某些时候似乎都把这个当作一个贬义词。但是回到正轨上,我们来说说什么人可以称为大师。

大师是在某个领域中对整个领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也就是说是一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师呢?例如在学术上的大师应该在学术上具有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在学术上是多面手,并且有重要的学术著作,如钱学森。又例如在科学界的大师王选,他先后发明了激光汉字编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这些发明都具有创造性的贡献,其成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作用,这才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那么什么样的人又能称为艺术家呢?

艺术家毫无疑问实在艺术层面上的,也就是说在从事艺术创作或表演而卓有成就的人。例如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梅兰芳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舞台,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不仅发展和提高了京剧的演唱和表演艺术,还成立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称为“梅派”。不仅如此,梅兰芳先生还培养了100多名学生,他给中国京剧表演的确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才所谓真正的大师。


从上面两段叙述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明白大师与艺术家的区别。一是领域范围不同,大师的领域范围要比艺术家更广一些,大师是包括艺术范围;二是层次不同,大师的层次要更高一点,能称为艺术家的不一定能称为大师,但是在艺术层面的大师一定可以称为艺术家。这就是二者的区别,当今社会自称为大师和艺术家的人越来多,作为旁观者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轻信打着“大师”旗帜的江湖骗子。


鸭仙之


抛开教科书和辞海上的定义,我认为大师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座高峰,属于高山仰止的那种。

而艺术家则不同,他们集聚在艺术的山脚下或者山腰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是上不去哪个山峰的人。

比如西方的艺术大师乔尔乔纳,他开创性地将西方油画中的神体回归到人体,代表作品就是《沉睡的维纳斯》。

今天我们看到这幅作品,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在那个时代,他开创了时代的先河。并由此开始,带动了一大批艺术家走向了探索人性解放的道路。

也可以说,由他为开端,真正意义上地诠释了艺术本质:追求人性的本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从此以后,西方的绘画艺术真正进入到了探索创新的新时期。

之后,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印象派大师马奈、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现代主义大师毕加索等等,不断地涌现在西方的艺术史册上。

中国古代曾经有很多大师,诸子百家时代,那也是大师辈出的年代。

孔子、王阳明、李时珍,当属中国本土的大师。

之后,自民国年间成长起来的那一批艺术家中,也还有几个算得上大师,但当代中国,却是没有大师的。如果有人自称是大师,或者被人吹捧成大师,那实在是脸皮够厚。

开创性的成就,能够启迪后世,并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这几个指标是一个大师所必须配备的标准。

试问,现在有这样的人吗?

所以,当我们现在看到那些留个长头发,穿个古装,留个长胡子的人动辄称大师的人,身边还围绕着一般捧臭脚的人,只能说,这真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布谷公社


大师是乳胶漆,粘乎乎的,当心被粘住,甩都甩不掉。

有二个大师头称,是装穴的。

有三个大师头称,是大街上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