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楷书不属于书法,只是写字,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姜占平


不认同楷书是书法的是自己打自己脸,是中国书法的悲哀。是楷书是基本功,不喜欢楷书是因为最能发现问题,某些名誉书法家领导说老百姓能看懂的书法就不叫书法,这句话纯属在那扯几把蛋🥚。别自欺欺人了,正视自己,书法不是让你们赚钱的,不要带偏后人。



莱茵河畔的故乡


无论别人怎么评判楷书的地位,但是楷书所体现的深厚的功力,美学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说楷书是所有书法的基础,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我说一个基本事实你就不得不服。我们每一个人读一年级开始写字时那一笔一划写的就是正楷,当你读到三年级,三年的正楷已练就便开始转向行书,进而再过度到草书。再者汉字的书法,她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艺术与实用的融合,素质素养的体现,而正楷字是各种元素的源头。中华文化几千年,从古至今没有人把书法定义在什么字体上,只有人们从书法的角度去规范各种字体的正确写法,此为书法之正解。




康乐堂书法


字和书法是有区别的,正楷书法也是书法,但是有些正楷字的确不是书法。

印刷体、仿宋体、黑体字都是正楷,都是谁都知道不是书法。馆阁体自古以来就饱受质疑,绝大多数书法家认为馆阁体只是文字工具。不是书法。
书法讲究“精气神”
,讲究气韵生动。这种印刷体字没有“精气神”,就只是单纯的字。和黑体字一样。

区别正楷是字还是书法,首先看他每个笔画是不是活的,是不是有生命力的。其次看看整幅作品是不是活泼有气韵的。

一切死板的没有活力的都是只字而不是书法。哪怕他美如雕栏玉砌,依旧只是死东西。


这幅楷书笔法高古、每一笔有千钧之力,字形大小错落、活泼。这种正楷就是书法。


字画娱乐圈


有人说楷书不是书法,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完全正确,与历史的时间段有关系。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钟鼎文,秦小篆、汉隶书,直至魏、晋,最早的文字,都是写字范畴,或者说是以实用书写为主要标志的书法形式。

实事求是的说,唐以前,人们用毛笔书写汉字,多是办公、私信、书札,或者专门用于碑碣、造像和墓志铭文书丹。也就是说,那时候书法是日常实用为主的,宋以后,尤其是明朝开始,逐渐的有了以书法作载体,借以抒发情感的趋向凸起来了,艺术化的书写特征开始释放了,并且实用、艺术一直并驾齐驱。

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很难。首先,要懂得书法的概念,比如: 书法是以汉字为本体作为主要书法元素,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技术方法,表现艺术美感的一种文化现象。我是这样理解的。

由此及彼,如果想诊断某人写的字是不是书法,不能单纯的光看字体形态,关键点是要看书写技艺方法,也就是所说的书写一个字或一篇字的过程,重点核心技法是笔法动作,不在于写什么书体、字体。

楷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又比较庞大的书法系统。从魏朝开始,历代都有楷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楷书典型有: 魏碑、晋楷、唐楷、宋楷、元楷、明楷、清楷。

从流传下来的法帖看,历史上的楷书,主要有两大系列,一个是毛笔书写的小楷(也有拓本),另一个是刀刻的碑文体中楷(有少部分小楷)。

小楷字帖、中楷碑帖,是两个系列。不仅是字体大小规格划分标准,字体种类及其风格,千姿百态,各具造像,一帖一貌,不胜枚举。

小楷、中楷,它们的书写技艺方法、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以及载体材料与制作过程等方面,蕴含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由此可见,楷书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博的。

汉字书写技艺方法发展到今天,由于书写工具的革新,迫使毛笔退出了日常使用领域,导致毛笔书法的功能性迅速的蜕变,朝着纯艺术的方向发展。

可能有人会说,从晋代书圣王羲之起,就已经书法艺术了……的确如此,中国就一个王羲之。即使是《兰亭序》、《圣教序》,也不是纯艺术,只不过是书写技法相当的娴熟,有了情感的元素在里面,写字、书法的区别也正是在这个焦点上。

王羲之的伟大功劳与卓越贡献,是他创树的书法体系,为后人研究古法用笔,探索书法创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仅此而已。王羲之,不是书协会员,也不是某大学书法专业科班研究生毕业的,书写技能是他那个时代当朝执政从业的公务员必备的职业技能之必需。因此,并不是所有古代用毛笔书写的汉字都是书法艺术。

写字、书法、书法艺术,只有现代人才这样的划分,是历史发展中留下的时代烙印。不要过份的故弄玄虚渲染书法神秘感,书法原本就是指书写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专业学科。

由此引发,按其书体、字体的功能与用途不同,分为艺术化的书写、实用化的书写,甚至还有其他表现方式……它们将分道扬镳,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各自安好。这是当代书法爱好者、书法家和专门从事书法教学工作者们,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研的课题。

实事求是的说,截止到今天这个时点,回望古今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文化现象,由于人们审美标准与书法理念的差异,对写字、书法两个概念,理解上是有所不同的。

我认为,不论哪种书体、字体,想辩别它是不是写字,是不是书法,不能光看字形外貌美与丑,主要看书写过程,一要看技术性,这是专业化的主要标志,例如: 书写姿势、执笔法、运笔法、笔画写法、结字法、纸法、墨法、章法等。二要看艺术性,这是书法家的基本素质,例如: 字里行间是否有艺术含量,用娴熟的技法加艺术手法表现高雅唯美的笔墨情趣……

以楷书为例,简单的说,凡是笔画起笔、行笔、收笔处,带有故意做作,附加一些不必要的、多余的所谓调锋法,以及描画式的笔法动作,这样的写法不是古法用笔技法,是近似印刷体美术字的写法。

比如,书写单个字的时候,写一画停一下,琢磨琢磨再写下一画,像摆积木似的,笔画之间没有笔断意连、呼应顾盼、相互引带,一个字不能一气呵成,整个书写过程中,行笔没有明显的节奏感、速度感的概念在里面,不管写什么风格的书体、字体,全都是一个速度(慢而匀),缺少韵律意识,逆势、顺势、提按、停驻、转折、中锋、侧锋……笔势变换不符合正常逻辑,这样的写法叫写字、画字,不属于真正的书法。

我一直以为,无论是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或用其它器具模拟书法(写字),不能以笔画是否棱角分明为分水岭,应该以字体结构布局和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技艺手段是不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是不是违背艺术伦理。

我们见到的古帖,都是用毛笔书写的(也有用刀直接刻出来的),笔画中起止处和转折的地方,那些棱角特点,是由于笔尖或笔锋的性能特殊,书写时笔锋受方向、角度和距离,以及快慢影响姿态变化而自然形成的,当然了,也有人为主观故意的因素。这个问题,只需用不同的笔,以相同的笔法动作书写某一个笔画,或写一个字,一个小小的实验就知道了。

所以,书法实验很重要,所有的问题只有潜心钻研,亲身体验,才能知道其中奥妙。对于自己没有涉及的领域,不熟知的事物本质与属性特点,千万不要凭空想象,信口开河妄下断语。

想了解更多的练字方法问题,请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有小视频可以看一看,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书法与写字教育发展动态,潜心专注书写技艺方面的课题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
——潘茂生•寄语

附: 本人书写练习,如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b040001866334559cfb\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近些年有一种现象,就是学书法不一定从楷书学起。所以在一部分人看来,楷书相当于写字,不能算是书法,这种观点是存在的。主要是接受了各种新潮的艺术思想,想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各种艺术观念的影响,觉得这才是艺术,才是创新。

关于楷书是不是书法的基本功,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问题在于是不是基本功,并没有否定楷书就是书法。


从结构技法上说,楷书给人的感觉是笔画工整、稳,能够很好地练习书法基本功,行草看起来比较“信马由缰”,但也不是乱写,轻重缓急都有其章法和意境。例如孙过庭最有名的草书《书谱》,整篇书稿都是在楷书基础上写就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都有楷书的基本功在里面。所以这样来考虑,楷书就不单纯是写字,而是书法了。


如果说,楷书不是篆书、隶书的基本功,这种说法也成立,因为篆书和隶书先于楷书成熟,是先前就已经形成了的、有自己独特的笔法,而楷书是汉代末期才刚刚萌芽,经历东西晋、隋到唐代才基本定型。


俊东说画


如果有人说正楷字不是书法,那是他根本就不懂书法!



近年来,就有一些人对楷书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不知道这些人是何居心。说穿了,就是书法界顶尖上的那几个人,自己不会写楷书或者写不好楷书,就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所谓的“书法创新”和“书法是艺术而不是实用文字”。于是乎,各种花样百出的展览体和丑书就诞生了,而且已在书法界占了上风。



什么是楷书?楷书,字之楷模也!

楷书用笔精道,法度严谨,字的间架构搭配科学合理,既庄重,又神韵十足,它怎么就不是书法啦!

近年来,对楷书(包括“馆阁体")到底是不是书法,争议颇多,对于这些,我们不必去理会他。建议有志于学习楷书的书法爱好者,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决排除不良风向的干扰,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



另外,有人说楷书作品登不了大雅之堂,这纯属无稽之谈!

我认为,楷书不但登得上大雅之堂,而且还会为大雅之堂增辉添彩!


中州耕牛堂主


楷书是五大书体之一,当然是书法。有很多人不拿楷书当书法,但也有很多人把楷书当作书法的试金石,将其作为衡量书法水准的重要标尺。

(钟繇楷书)

不拿楷书当书法的人,主要的依据是:①楷书是入门基础,层次太低;②楷书规则很制式,机械呆板没味道;③体现不出太多的人文特质与艺术气象。基于以上原因,不少朋友在审美、鉴赏、收藏、玩味书法艺术时,对楷书比较忽略、轻慢甚至是鄙视。这部分朋友对书法多少有较为宽泛的了解,往往是只认行书草书的。

(王羲之楷书)


楷书曾有过无比辉煌灿烂的历史,钟繇创立楷书之后,有唐一代,将楷书成法,颜、柳、欧、褚、虞等大师大手横空出世,后世称其为唐楷。楷书在唐代已经被深耕细作到极致了。宋朝人玩宋意就不说了,赵孟頫也好,明清两代的馆阁体高手也好,包括民国的沈尹默,与唐楷比就是“小学生”,写不到唐楷的高度。今人更是。“二田”楷书颇负盛名,论造诣境界或勉可为唐楷提履,小技耳。今人的楷书作品,抱庸认为,目前还无人具备收藏价值,都是仿摩之作,格调更是低俗不堪。

(欧阳询楷书)


但这只是现状,将来楷书如何发展赓续,最终能达到什么境界,这个不好说,但要想达到或超越唐楷的水平,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故此,如今的书法家,终生玩楷书的极少,肯花大时间去研究楷书的很少,多少有一点“知难而退”的意味,反而是“规制”较少、“个性”空间大的行书、草书,更受书学者青睐。

(褚遂良楷书)


也正因于此,大赛国展兰亭杯的入围作品,楷书很少,收藏家们肯花巨资去收购珍藏的楷书作品也少,“一流”书法家登台亮相的作品一般也是“非行即草”,这就使得楷书艺术逐渐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于是乎,很多人便认为楷书已死,不是艺术了。

(柳公权楷书)


楷书当然是艺术,而且,今人对楷书创新的尝试,也应被理解。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我是一人。提问者从哪听来的,我想认识认识。

书法当然不只是写字,那么书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些人讨厌田英章能够讨厌到,愚蠢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以现在书法圈的种种,这个问题很明显是针对田英章。

有人说楷书不属于书法,只是写字。这种说法对吗?

我只想问,如果提问者完全不了解书法,正好看到兴趣上来,随便问问也就算了。提问者只要了解一点书法,那很明显:楷书不属于书法,只是写字。这句话是错的。

一句很明显是错的话,还要经过包装的问出来。不是带风向,就是带风向黑人嘛。

楷书不属于书法,只是写字。这句话的对错,为什么还要讨论。还有人若无其事的,感觉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点。太丑陋了,实在是太丑陋了。

你再不喜欢田英章,再讨厌田英章,也不能说出:楷书不属于书法,只是写字。现在很多“书法家”非常怕写楷书,你们写不好没问题,但是不能颠倒是非。

上图取自沈鹏楷书《千字文》部分。作为前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名誉主席的沈鹏先生也写了楷书。那么沈鹏先生写得楷书算不算书法。

哎,你们这么做法,那不是在否定沈鹏先生吗?连楷书是不是书法都问出来了,这不是让田英章更加敢说吗,不要这么愚蠢好不好?

一人有感

当代任何人写得楷书都不完美,事实上任何人写楷书都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楷书四大家的楷书都是有取舍的,其实每个人的字都是取舍的结果。

楷书四大家,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写出其他3家的基础笔画,他们的字最终成型,都是取舍的结果。

田英章的字不是楷书的唯一,现在不是以后也不会是。想办法把楷书练好就行了,不要扯一些谬论。

书法说到底是写字,字好不好才是关键。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1月1日沪。


一人笔记


楷书是第一书法。



用户3990379055615


楷书是汉字五大书体之一。

汉字从篆书体系演化到隶书体系,产生了草书楷书和行书。

篆书和隶书使用的时代是唐代以前,楷书行书和草书使用的时代是唐代和唐代以后至今。

我们今天仍然在使用楷书,楷书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楷书也产生了书法艺术大师。例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徐浩、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等一大批楷书大师。

以上我们还是仅仅从唐代以后算起的。如果把唐代以前的魏碑魏楷加上,那楷书艺术大师就更多了。

不过,我们从唐代开始,就没有在学习和研究隶书和魏碑,所以,楷书也就在元代以后,再也没有产生过大师了。

书法是艺术,当然不能没有楷书,书法是艺术,也不是行书就是艺术,楷书就不是艺术了,中国书法史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如果我们从泛楷书的原理来说,篆书、隶书、魏碑都是楷书,这些书法是艺术,为什么楷书不能算艺术?

那么,楷书是写字是怎么回事呢?楷书是汉字发展到唐代以后的统一书法。

唐代以后都以楷书我标准,尤其是官方文件文案都要用楷书写出来,这种书法叫做“馆阁体”。馆阁体确确实实是“写字”而不是书法。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说。比如说,在一份文件中反复出现同一个字,馆阁体的要求是你要写的一模一样,笔画 粗细要匀称。

但是,书法艺术的楷书就绝对不会这样写,虽然没有严格规定和强迫,但是,书法家是不会这样去写的。

比如说,欧阳询的《九成宫》这篇碑铭中就出现33次“之”字,如果用馆阁体的书法来写,这33个“之”字,写的一模一样才叫没毛病呢!

但是欧阳询是大书法家,他的这33个之子,全部写的一个和一个不一样!

这是刻意吗?不是,这是书法家情感的变化波动,书法家通过对一个一模一样的字,写出不一样的感情,是一种自我的肯定,也是自我情感的抒发,也是战胜自我的一种挑战。

你想一想,一个相同的字,是写得一模一样容易,还是学的不一样容易?而且,“之”字只有三笔画,笔画越少,越难以调整变化,尤其是楷书,调整变化的空间是更小而不是更大。

我们不是说因为一个相同的字写的不是一模一样,就是一种艺术,而是说,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抒发,如果没有一种自由的抒发,大家所见都是一模一样,还有欣赏的趣味吗?

艺术就在于有欣赏性,如果一览无余,味同嚼蜡,怎么会有艺术?

馆阁体不是书法艺术的原因在于,馆阁体书法的字,是用来阅读文章的,不是用来欣赏书法的。

例如,给你两本小说,一本是草书抄写的《红楼梦》,一本是馆阁体抄写的《红楼梦》你说你会选择那一本书作为阅读《红楼梦》的本子呢?

楷书能不能成为书法艺术?当然可以,事实上,我们很多楷书也是在生活中作为艺术使用的。

例如,写对联经常会用到楷书。艺术重在有情感的成分。

楷书是从隶书脱胎出来的,隶书“一波三折”的基本书法原理,在楷书里面仍然存在。例如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都不要齐头齐尾的笔画,而是有“一波三折”的起伏提按变化的。

此外,楷书也不是千篇一律。例如,欧阳询颜真卿写了那么多的碑,居然没有一个碑上的字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楷书的艺术性。

我们有些人写的楷书,那真是千篇一律,像这样写楷书,真的不是楷书艺术,而是楷书的写字,因为,艺术与千篇一律永远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