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导师,您们觉得选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还是荣誉满身的教授呢?

知返小书童


两种导师情况各有利弊,如何取舍要由你自己决定,不过我可以将两种导师的优劣势列举一下,你看看你自己更适应哪一种模式。

年轻的副教授

优势

第一、比较容易接受创新性的想法

年轻的导师思想没有完全定性,所以更能接受新兴想法,甚至是会主动与你探讨创新性的研究,导师本身也喜爱这种有想法的学生。

第二、处于事业上升期,比较容易出文章

这是优势,也是众多学生抱怨的原因,抱怨的部分稍后再提。导师也需要评职称之类的,而这些离不开论文的加成,所以这个时期的学生会比较累,但相应的也比较能出文章,这样对导师和学生是双赢。

第三、导师与学生年龄相近,比较能够体恤学生、理解学生所思所想

当然,这一点是相对的,不包括那些自私自利的导师,这一类导师只考虑自己是本性问题,与年龄大小无关。

不过大部分年轻的副教授因为刚刚脱离学生身份,所以更能理解学生的痛点,也毕竟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有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劣势

第一、年轻的导师富有创新性,但创新不一定成功

年轻的导师探索为知全新领域的欲望比较强烈,但既然是未知,用现有的手段研究,失败率肯定是比研究已有的要高,但是学生的时间有限,本来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任务,一旦失败,费时费力,甚至有可能不能顺利毕业。

但说到创新,一旦成功,那得到的回报也是很大的,综合考虑的话,风险大,有很大的失败率,但一旦成功,回报满满。

第二、真的太辛苦了

就像之前说的,这样的导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导师急需要相对数量和质量的成果评职称、评头衔,因为着急,所以导师很容易过了那个临界点。一旦过了那个临界点,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可劲的压榨,会让学生产生弃学的念头。

荣誉满身的教授

优势

第一、导师人脉强大

中国是个人情世故的社会,尽管不想将其带入学术中来,但不得不说,若你是某个领域大牛的学生,在同等情况下,无论是继续从事科研还是工作,你比其他学生更有优势,甚至只是比你厉害零星半点的,你的优势也是要胜于他的。真的,不要小看这点优势,有时候就是这些优势,让你可以打败别人,获得一份很不错的未来。

毕竟,在相关领域,谁不会卖大牛一个面子。

第二、经验丰富,让你少走弯路

既然已经称之为大牛了,那这样的导师在该领域肯定是已经是权威了,作为他的学生,你的很多想法,导师只要一看就知道可行性大不大。当然,导师也不可能百分百预测你的想法能不能成功,具体的还要结合实际实验。但他可以根据你的阐述,知道你的想法有没有可能成功,有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劣势

第一、导师很忙,你大部分时间要自我安排

大牛是真的很忙,他不可能像年轻导师一样长期驻扎在实验室,时时跟进学生的研究进度,纠正学生的错误,甚至有学生入学了半年一年才能见上导师一面,很多时候都是电话、邮件之类的方式处理学生的问题,与学生布置任务。

这样的话,学生的时间要自己安排,自主性更强,但同时也考验学生的自制力,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导师没时间监管,所以长期不来实验室,就此颓废了。

第二、相较于年轻导师,不怎么能接受新的观念

大牛在自己的领域是权威,但他没有太大的精力去开拓新的领域,特别是一些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他不怎么感兴趣。

学生一旦想要往相关领域去研究,若是开明的导师会同意,但帮助的方面有限,而一些比较固执的导师可能会直接否决学生的想法,强逼学生研究他擅长的领域。不过这也正常,既然你报了这个导师,没道理研究这个导师不擅长的领域。

但学生成为该导师学生之前可能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研究,他试过之后发现真的不适合,那这个时候就很尴尬了。

总之,两种导师各有利弊,年轻的副教授胜在创新性强,更能接受新事物,虽然辛苦,但是成功多;大牛威望更大,对你借助导师的人脉很有帮助,也因为大牛的能力强,学生可以少走弯路。

所以,该怎么抉择,就看你自己怎么想的了。


天蓝水紫


读过研究生的同学都很清楚,研究生笔试一结束,有些学生就开始着手选择导师,当然这是针对笔试结束后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能过过线的学生来说的,由此可知,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对于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如何才能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导师,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个人发展方向:如果打算硕博连读或者是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那么就需要选择一个老教授。优势:老教授有博导资格,成熟的研究平台,完整的科研团队,明确的研究方向,这些条件对于博士来说非常重要。你可以读博不用转导师,在你硕士的基础上继续研究,随便用实验仪器,有了疑难问题可以请假师兄师姐,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好发文章,没准发出的一篇文章,审稿人就是自己研究团队里的成员。如果自己没有读博的打算,那就年轻有为的副教授也可以,接触机会多,年龄差距小,沟通交流容易。

第二:研究方向:每个学校的导师介绍里都会清楚的把老师的研究方向放上去,选择时尽量选择一个和自己所学知识接近的研究方向,这样在后续的研究中也容易进入状态,如果研究方向不一样,第一导师没有实验平台,第二老师不清楚你研究方向的内容,没法指导,最后结果就是,自己随便鼓捣两三年毕业了,也没学到多少知识。

上面所说的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有一些老教授,不硕博连读的学生,他一般也不会接受,除非你个人非常优秀。


wxqing999


个人意见:找导师时,尽量不要选太年轻的导师,不要选与自己年龄相差很小的导师。导师如果太年轻,也许学术优异,观念很新,可是,他自己正处在学术繁忙期,不一定能够充分顾及教学。他的教育经验可能还不够,教育能力还有待提升,不一定能够成为很好的导师。而且,师生年龄如果太接近,怎样把握师生关系的度,是不那么容易做得恰如其分的。

师生之间有一定的年龄距离,相处可能会更自然些,导师通常会有更多的时间与热情来辅导弟子。

导师的学术地位、名气之类固然很重要,这样可以给弟子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导师的人品如何,导师与学生相处时是否有亲和力,师生间是否能够相处自然、愉快、顺畅,这恐怕比他的名气更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和未来成长。

如果摊上了一个很有名气、可是望而生畏、对学生很冷漠的导师,恐怕会苦不堪言。

反之,导师哪怕不一定是“名家”,但是,为人非常可亲、可近、可敬,那就是学生的莫大福分。

我在读历史系本科期间,有幸遇到一位比我年长很多的恩师——王老师。他虽然在学术上不算顶尖地位,但是,人品极佳,向我授业中,与我相处中,他自然展现出崇高师德,毫无架子,谦和风趣可爱,非常有人格魅力。王老师深深影响到我的文化观与人生观。我在历史学习中对于历史人物留下的随笔札记的留意,对于风土民情杂史资料的关注,很大程度就是来自王老师的亲切漫谈之中。如果说,我在言行举止及思想方面有那么一点进步与自重,很大程度要归功于王老师的不言之教。他已经离开人世许多年,可他始终是我心中的丰碑,令我在人生征途中时时产生神奇的前进力量。

人生有几位恩师足矣!

望年轻学子们能够遇到各自的恩师!


晓帆轻舟


荣誉满身的教授也是从年轻的副教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选择两种导师各有利弊,选择什么导师要结合自身情况。

年轻的副教授的优势是时间多,学生少,愿意在学生身上下功夫,从实验指导到论文修改,因为导师比学生大不了多少,平日里称兄道弟,一起打球吃饭,关系融洽。而且年轻的导师正需要论文评职称,跟着年轻的导师更容易发表论文,也更容易毕业。复试选导师时大家都盯着名气较大的导师,对副教授的关注程度较小,对于初试分数不是很高,或者感觉复试成功率把握不大的同学,选一个副教授成功率更高。


对于荣誉满身的教授来说,一般年龄较大,优点是关系网强大,资源多,方便以后推荐工作,缺点也很明显,大老板事情多,时间少,没有时间指导,给你资金,给你实验室,想做什么自己琢磨,对实验的干涉也少。这种导师更适合自学能力强,创新能力高的学生去选。

年轻的副教授一般是硕士导师,尚不具备博士生指导资格,对于有意攻读博士的学生选择一个博导以后会省去很多麻烦。凡事有利就有弊,选择名气大的导师,毕业要求也高,除了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外,一般情况下课题组还会设置单独的毕业要求。

最后,无论是选择年轻副教授还是荣誉满身的教授,导师的人品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考研小秘书


我是研途小贴士,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先来说说两者优缺点,看完之后,你应该会有答案的。

年轻有为的副教授

一般在高校任教的老师的职称都是从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样往上评级的,那对于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而言,他对科研肯定是非常大的热情的,一定会努力想增加自己的学术成果的,毕竟有评职称的压力和动力在那里,那这样的话,对于学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加入这类课题组的话,导师一定会非常认真的教授你科研的各种相关知识,让你快速的成长起来,开展学术科研工作,这样的话,你能很快的得到成长,得到锻炼,你的进步是神速的,所以你出学术成果也会非常快,和这样导师合作是个双赢的过程

我们读研究生,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得到很好的科研训练,能够有学术成果,这样对于以后评奖学金是有相当大的好处的,读博的话更是需要很多的好成果。总之一句话,在这样的课题组,能学到很多东西,成长很快,学术成果很丰富。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太辛苦,可能真的就是苦行僧了,但是熬过去了,未来也是不错的。

大牛级别的教授

一般像最高学术称谓的院士,以及其他国千、长江学者等称谓的大牛级别教授,他们课题组的优势是平台特别大,这样的课题组科研氛围特别好,研究经费很充足,学术资源特别多,学术人脉圈特别大,课题肯定也是非常多的,但是不足的就是,这样类型的教授,他是非常忙的,整年都在外面开会和参加各种学术论坛和讲座,可能一个学期都难得见几次面,所以得到他亲自的指导的机会就比较少,很多情况都是自己在科研中摸索,更多的是向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请教,这就要求你自己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如果你是此类的话,可以选择这种导师。

其他的因素还要看这导师的人品啊,性格啊,也要去了解清楚。所以最好是你根据你自己的特性去选择相应类别的导师。


学途小贴士


看到这个话题,我就在回想自己当初考研的时候是怎么选择导师的。哈哈,我是看官网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师觉得颜值好高,又看了一下成果和方向,刚好是自己喜欢的方向,于是我就选了她。

关于选导师是选年轻有为的副教授还是满身荣誉的教授,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研究方向。问自己自己是否有比较中意的研究方向,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这样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充分调动积极性,能让你有饱满的热情去开始你的研究生生活。哪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中意的最靠拢,就选择哪一个。

二、分析自己的性格看适合哪位导师。一般,年轻有为的副教授因为年轻,对待工作热情饱满,到处都会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而且年轻的副教授为了他自己的以后,肯定很认真负责,跟着他会学到很多东西。荣誉满身的教授经验都非常丰富,相对年轻有为的副教授来说年龄偏大,成熟沉稳,对待学术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三、适当从侧面了解两个导师的大概情况。现在的高校中,很多导师都有自己的研究内容,因为安排比较满,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来带你这个研究生,甚至常年在国外,一年都难碰一个面,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其实,无论选择哪位导师,自己都必须要加油。导师只是起个教育和引导的作用,所有的成绩都得靠自己努力一步步获得。

加油!


考场小公爷


两者各有利弊。

选择青年导师,青年导师为了职称或者其他荣誉,可能对你的课题给予更多的指导,对你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更好的帮助。另外,一般青年导师很多都是博士毕业没几年,也经历过硕士博士阶段的困惑,烦恼,迷茫以及快乐,自然也会感同身受学生的感受。另外,青年老师一般都不会有摆架子,脾气也比较小,更愿意和学生沟通交流。然而,青年老师的名气小,合作企业也少,毕业找工作时候,推荐工作的机会自然也少了。

能够升职到教授,不仅仅代表他的学术水平在研究方向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代表他积累了一定的人脉。相对而言,教授的空余时间较少,对学生的指导自然也少了很多。有的教授都是让课题组年轻老师或者博士帮忙带自己的硕士学生。有的特聘教授长期不在学校,每年博士学生都有可能只是见三四次,更不用说硕士了,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提指导。当然,也有一定好处。教授的名气较大,合作的企业也多,学生毕业时候推荐的机会自然多了。

对于有继续深造打算的硕士,当然是找个教授好一点。不论是去其他学校还是本学校继续读博士,教授推荐的一句话顶你发好几篇论文,还有就是毕业之后,教授可以推荐你去其他学校任职。


疏醉狂图


15号公布初试成绩,接下来就是复试了。然后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导师。是选择年富力强的副教授还是荣誉慢慢的教授呢?



不同的需求面临不同的选择。如果你想硕博连读或者是硕士读完后继续读博士,那选择荣誉教授比较好,因为这类教授一般既是硕导又是博导,对想读博士的同学来说非常方便,因为和硕士不同,读博基本上是老师说了算。

年轻的博士副教授和荣誉教授各有优势。

年轻的副教授,一般刚毕业没多久,研究方向应该也都是最新的。如果是大牛弟子,还有老师的资源可以利用。同时,年轻人本来就有冲劲,副教授还面临着升教授,升博导,所以对自己的硕士指导这一块应该没问题,经常能见面,经常能讨论,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回复。缺点就是第一,一般来说他不是博导,要读他的博士基本不可能,第二,发表文章时要面临着第一作者署名的问题,因为导师评职称需要,第三,年轻人的资源比不了教授,教授的人脉和资源肯定更丰富一些

而荣誉满身的教授,资源丰富,项目很多,他同时,很多精力用来跑项目,跑关系,真正投入到科研上的精力有限,他更类似于老板。这类教授硕士博士众多,而且博士是他的主力军,而且由于他的学生太多,真正知道学生的时间未必很多,一年当中你也未必能见几次,一般,硕士都是由博士来指导。优势是第一读博方便,第二找工作的时候可能有推荐机会,第三如果以后在高校,申请项目和发表文章时有更多机会。

尺有所长短有所长,两者各有优缺点,按照自己的本心选吧。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2019年考研成绩即将放榜,很多同学已经开始纠结选导师的问题了。的确,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至关重要。他(她)决定了你未来的走向,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你的未来。

那么,如何选导师呢?这主要是看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了,不同的导师研究方向不同,你对什么方向感兴趣,就选择那个方向的导师。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首位,再去考虑其他的因素。现在的问题是该选年轻积极的副教授还是颇具盛名的大牛教授作为自己的导师,其实各有利弊。

首先我们看年轻的副教授,一个老师很年轻,他的积极性和精力相对会较高。副教授一般一年只招两三个学生(以我学校来说),带的学生人数少,可以给予每个学生指导。老师的精力旺盛,学生有事有问题可以随时去找他。每当我们在课题上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去找他。他悉心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因为年轻又是副教授,他们也想成为教授、大牛,所以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在带学生、发文章等方面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充满激情、不觉疲惫。周一到周五,基本全天都在办公室,有时周末也在,所以遇到问题去找他会比较方便。有时还可以手把手教你做实验。缺点可能就是,过于年轻、副教授头衔不高、影响力不大、人脉关系不广。

再说说颇具盛名的教授、大牛,如果选择大牛作为导师,也有很多好处。别人既然评上教授,说明知识是比较渊博的,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比较高。跟着这样的导师读研,你会进一个比较大的课题组,接触到的人也会比较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提高,视野更加开阔。我们都说平台很重要,的确,如果跟着大牛做研究,你的平台相对比别人高,对于你以后得发展也有好处。通常教授、大牛他们的人脉关系比较广,你也可以间接用到这些关系。对于自身发展有好处还是很多。缺点就是,大牛带的学生多,不一定能给予你指导。平时很难见到这些大牛,他们都很忙。

所以,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导师,副教授与教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敲敲小黑板


先分享一个寓言故事。

一只兔子在森林里写论文,狼好奇的凑过来一看,兔子的题目是《论兔子如何打败狼》,狼大笑,“可能吗,你完全是在搞笑,有论据吗?”

兔子什么都没说,指了指身后的山洞。

狼好奇的走进山洞,一会传来一阵阵惨叫。

一只狮子剔着牙,从山洞走出来。

“要什么论据,关键看导师是谁。”

上述寓言故事,不是开玩笑。

一,学术性研究没有对错,关键看从什么方向讨论

学术上的研究,正反方向都可以讨论,比方说《论兔子打败狼的战斗性研究》,或者《论兔子打败狼的无效性分析》,什么样的题目都可以,关键是提供充足的论据,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这些论据特别不好找到,有的时候,论据是不支持论点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研究生阶段一直在做实验的原因。

二,研究方向符合主流价值观,不违背基本原则

当找到充足的论据的时候,还要符合基本的原则,不能违背基本的原理,学术研究不是华而不实,靠标题吸引流量的事儿。

如果不能得到主流学者的认同,论文发表或者答辩过关都很难,这样的研究方向得不到支持。

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研必须长时间沉淀和积累

搞科研或学术研究,不是年轻学者能短时间超越前人的。承认确实有牛人,年纪轻轻获得诺奖,但这样的人是少数,相信你要选择的导师是这样的牛人概率不大。

四,学术界是有泰斗的,泰斗就是行业权威

至今,还没见过学术界的泰斗是年轻人,年纪轻轻能做到研究领域的头把交椅,多数研究必须沉下心,熬年头熬日子熬论文熬研究,不然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短时间无法完全消化形成自己的东西,研究成果也出不来。

之前看过某领域的研究文章,该作者前几年是讲师,发的文章很一般。过几年混成副教授,再发的文章有点深度。如混成教授,新发的文章已经是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