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孤独,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烟雨中的海洋


世间有百态,孤独,它也是。

若是放在十年前,孤独这个词,大多是形容一个人办事,但到了现在,则是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心境。

我想到了我的高中,高一会儿,我的稚气还未褪,思想境界还是停留在初中小学那会儿,什么人做任何事都可以挑起我逗比的一面,我可以变得很疯,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可有时候我又抑郁寡欢,不想去找任何人玩。

所以慢慢的,就没有多少人跟我一起玩了,明明在初中,我可是我们班的核心啊。我的初中班级里有好几个小团体,我则是我的团体里的核心,可到了高中怎么不一样了,都开始疏远我了,我的主动一面也慢慢被抑郁一面所覆盖。如果我不主动搭话,没有人会想到有个人正在一旁听得忍不住搭几句话,就连吃饭,我不主动则更是没有人一起。

我很难过啊,没有人跟自己玩当然难过啊,可我那自尊心又不允许我主动找别人。晚自修放学,宿管大爷会烤一锅的肉来卖,一袋五块钱的骨头夹肉被一个寝室的人分的一点也不剩,剩我一个人吃了一半,就很想哭,对他们说“我这还有半袋,你们要吗?”他们就连一句谢谢都不说接过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买过一袋。

慢慢的,我的心境就开始变化,从开始的受冷落,到后来的主动疏远他们,到了高三则是整日逃课回寝室,在手机上写下一个个字。可一直到后来很久,都没有人知道我有写文。

所以我的高中生活并不像柯景腾那样轰轰烈烈,反而平淡的出奇。没有遇到喜欢的姑娘,没有碰上几个交情可称铁的同学,在学业上更是磕磕绊绊,没有风调,也没有雨顺。

所以孤独这个词,用来形容我的生活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我的心境到后来。还是孤独吗?

人做任何事情都像是在奔跑,你往前跑,步子的摩擦力却是在往后。

到了高三,我已经能完全适应一个人的生活,刚开始偶尔有几个同学来搭话一起吃饭,但我不怎么说话,也憋坏了他们,慢慢的,我又是一个人了,一个人翘课,一个人上课。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他们不是我,所以也不知道当他们看似我孤独时我有多么的快乐。

这就好比当你因为什么事情跟父母闹掰了,他们不理解你,训斥你,你受不了甩门而出一样的道理。你的孤独就是你在一群人眼中你总是一个人,没有人愿意跟你一起玩,所以你就是个异类。

而我很喜欢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让我觉得很自由,我觉得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我在想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转世这个东西,那么我是不是都没到中年就自杀,因为古代普通人完全没有自由可言啊,整天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羁绊,没有自己的空间。有时候做个极端主义者也是好的,这样可以过上最满意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跟囚犯没有任何区别,让我做囚犯还不如让我去死。

而且我知道我跟他们不一样。

我身边的朋友都是活在当下,譬如去个公司,只想着这个公司给自己的福利有多好,未来升职加薪的几率有多大,却根本不会想到在那个企业自己存活下来的几率有多大,一点都没有远见。

我很庆幸一个人的生活,让我有空时就会想一些自己的事情,想一些跟自己不相干的事情,这是群居时所没有的体验。我开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不是最开始的见鬼也说人话,我相信如果我合群,这样的境界一定会到我穷困潦倒时才会明白。幸好,我在学校这个社会缩影里就已经学会了这些。

所以孤独这个东西没必要忍受,你要学会适应它,当你适应它,你就会享受它所带来的一切。


我念天真下长白


孤独是不是要用“忍受”来形容,要看对什么人。

对于夸夸其谈的人来说,孤独就是苦难;对于内敛沉稳的人来说,孤独也许是一种宁静。

泰戈尔说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我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孤独的人,身边的朋友没有很多,知心朋友只有2到3个,求学路之上,因为室友忙着做项目,曾经习惯一个人打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窝在宿舍。那时候的我也曾经迷茫,为什么我总是独来独往,为什么我总要忍受孤独?

在无数次独行的路上,看着路人三五成群的开心打闹,我在默默的为自己感伤。是我做错了什么吗?为什么没有人陪我?曾经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孤独而一蹶不振,我坚持每天跑步,坚持去图书馆读完想看的每一本小说,坚持一个人也要给自己的生活寻找乐趣。终于有一天我变得有一点享受孤独,享受自我解放的散漫。后来,随着学业的推进,室友们退出了科研项目,渐渐的和我走在一起,每天一起打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逛街,一起窝在宿舍。我也享受到了三五成群的快乐,有时甚至会有点小怀念自我解放的独行时刻。

再然后就工作了,来到了一个少有女性同胞的工作岗位,一瞬间,仿佛我又回到了初到学校读研的那段时间,一个人孤独的做所有与工作无关的事。怀疑,抱怨又回到了我的生活,我开始不断地给自己寻找朋友,联系一些本来就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们,一起相约出去玩。但是竟没有感觉很开心:一起逛街,发现消费观不同;一起看电影,发现价值观不同;一起聊工作,发现并没有什么交集。这个时候即使也是三五成群,却忽然有种孤单的感觉。

如欧阳修诗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于是,我不在刻意的给自己找伙伴,开始享受自己的孤独时刻,反而有时间练瑜伽、有时间听喜欢的音乐,看想看的电影,却不曾想,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有人一起坚持练瑜伽,有人一起畅聊音乐,尽管朋友依旧不多,但是对我来说已经够了。

所以,孤独并不一定是忍受,忍受孤独也并不意味着煎熬,也许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会找到隐藏的乐趣,发现不一样的美。


静酱思密达


孤独,向来都是寂寞的。忍受孤独,那是仁者境界。是完善到自我完善,是成长到自我蜕变的过程。



很多时候,忧郁,焦虑,惘然,恐慌…………还有外在的很多干扰直撞而来,你都得勇敢的学会面对,学会消化。什么都是生活给的,成长,勇敢,坚强,还有那忐忑不安的心境,学会了孤独,渐渐地你也就慢慢的懂了自己。



孤独,不是习惯了孤独,而是忍受着不能忍受的孤独。坚强是你唯一的法砝。眼泪是你最无用的东西。夜深人静地时候,孤独是你最好的伙伴,也是你最不好的生命过客。但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它的赏赐而才能成长。



感谢孤独吧,没有它,你的生命将缺乏五线普上的韵美旋律。人生中有些东西必须亲身经历才会有知道的美好与体验。觊觎了别人的那些这些东西,终将都会失去,且很不完美与光彩!



孤独,是生命给你最好的礼物。忍受孤独是成长成熟的蜕变。长期忍受孤独是自我坚强与自我修养的质的飞越。生命的美丽何倘不是如此!谢谢亲们关注。



笨笨的布谷鸟


我很认真的想回答好这个问题,可是我发现任何的语言用来形容孤独都是很苍白无力的,孤独是一种至高的境界,真正达到过孤并独的人,人生一定是在一个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孤是心的独,独坐高山,藐视天下的孤傲,它代表的是绝对的自信,勇敢,无畏,和无情,无法超越,没有缺憾,几乎完美的状态,孤是一种骄傲,骄傲到了无视一切,自成方圆,只能仰视,独一无二,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心灵达到那种境界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孤独从来不是孤单寂寞,它是心灵的共鸣,它可以在喧嚣中寂静,也可以在寂静中喧嚣,它不会被孤立,却可以孤立一切,它应该是对人生的一种明悟和理解。



人生来孤独,成长的路上每个人的心灵都在独自修行,看似繁花似锦,或许只是虚有图表,貌似有朋无数,其实走心的或许也只有一两个,人生如戏,戏里戏外,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心灵的释放融通只有真正孤独的人才能做到,令人向往,叔本华曾说过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而对于他的孤独,我感觉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孤僻,有形而无质,孤独可以大善,大恶,大喜,大悲,最后一定是心灵的升华,了解孤而不悲观,接受独而不弃众,孤独是生命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它或许会打开的是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门,得到心灵永久的宁静和释放,天地或许在孤独的人眼中也不过只是一个点,而宇宙就像是一个点的无限放大,有无限的可能。



我无法用华美的语言表达对孤独的理解,太有限了,那是一种意境,可以当它存在,也可以当它不存在,当然每个人的理解皆不同,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不喜勿喷,所谓的忍受孤独,字面上的理解应该是不喜欢孤单的独处,忍受不了那种孤寂的感觉,人有着欲望,有着责任,要懂得学着承受,也要懂的学会放弃,一个喜欢独处的人的内心世界或许单调了一些,少了一些色彩,但是留给自己思考人生的时间却会变的更多,收获也会更多,尝试学着接受就会喜欢上独处,享受独处带来的宁静和美好,真正无法忍受就努力去改变,其实一个人的路上也可以到处都是精彩,只不过需要用心的去体会和发现。



这个回答我写了几个小时,语言组织的还是如此混乱,水平堪忧啊,但我还是决定发出来,不断理解,不断进步,接受质疑,接受批评,感谢悟空这个平台,让我可以一边思考,一边学习。


Linda陈萱


人渐渐长大,渐渐惧怕孤独,渐渐合群躲避孤独。在生活中,总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一次又一次聚会,在觥筹交错间,推杯换盏时,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慢慢失去自我。曲终人散酒醒后,空留空虚落寞冷。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但是,在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人始终要脱下伪装,学会享受孤独,与自己相处。

独处时内心的悠然,也是修行的必然。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

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孤独那绝美的心境。

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与生命,灵魂,宇宙对话。

人唯有在独处时,心灵方能游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精神往来,发现世间万物之美。而花鸟鱼虫,明月清影皆可为灵性之友,成为广漠人生里的点点诗意,欢喜而真实,远胜于在人群中虚假的狂欢。

独处让人清醒,让人看清自身的渺小。看清生命的真相,不为浮名所迷,不被虚利所惑。远离混沌,心无挂碍,自能不困于得失,不困于成败,心清净了,人生自然清澈如水。

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的岁月,而一生无论跻身多少热闹,看遍多少繁华,终将抽身出来,独自枕着岁月细数似水流年。


心缘缘心


1.忍受孤独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即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性,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炼就更加强大的能力,走向更大的人生高度。因为人生之路没有人会陪你走完,父母也总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以你的人生路只能靠自己。正所谓“耐得住寂寞,方守得住繁华。没有一颗忍受寂寞的心,怎么会创造巨大的成就哪。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著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忍受宫刑,忍辱含垢,强忍孤独发奋完成了永垂青史的著作,可谓振奋人心。



1.1

2.著名画家梵高一生孤独,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他在生前从不被人理解,被认为画画的疯子,但死后他的化作《向日葵》被拍出了天价。可谓孤独造就了他对世间景物的敏锐洞察力,从而更加专心的创作美。

3。《向日葵》充满了鲜艳的色彩,尽显太阳的光辉,象征着一种激情,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存在。
4。据说这是他精神病时期的作品,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的橙黄色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

画家视频


孤独,是人类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对生活的群体产生很强的依赖情感。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就会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赖感而出现不满足的情绪,有些人在孤独中离群索居,形单影只,内心煎熬。初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压抑,导致心理失衡,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刻,是孤独的,是无助的,既然是司空见惯的心理状态就不要焦虑和恐惧,因为孤独是起伏跌宕的人生给你的最高馈赠。所以,当孤独来临时,去体味它、享受它,细心品尝孤独的滋味,你会发现,孤独,可以让你更好地审视一下生活。其实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人本身就会表现出孤单的状态,这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大多数忍受孤独的人,并不是自己情愿离群索居、孤单一人的。他们有的是在坎坷难行的人生道路遇到了挫折和不幸,因而或感叹生活艰辛和苦难,埋怨命运不公和刻薄,或痛恨世态炎凉,责骂人心不古;有的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寻,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因而也不愿去关心同情别人,事不关已不近人情;也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徒见别人生活优越,收入丰厚,因而自惭形秽,悲观自己经济窘迫,才智平庸,不敢也不愿意过多人际关系交往。总之,忍受孤独的结果都大致差不多:把自己转向孤独的控制之下,陷入无边的寂寞伤感之中。


鹈鹕心理


孤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所以,孤独者是自成世界、自成体系,表现出一种“圆融”的高贵,他们没有一个缺失的遗憾。

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者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圆融的状态,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并非是受到情欲诱惑责任束缚的那个别人眼中的人,那个自己展现给外界的人,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处。

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观察、学习出现的各种客观事物,并且能够从中得到无限的刺激和快乐。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没有声音却有思想,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是一种深刻的诠释,是不能替代的美丽。能从忙碌中解脱劳顿,能在静夜里独对心灵,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并且自得其乐,哪怕他面对的是生与死。

孤独有时候也是一种财富,是一种境界。

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对一个群体产生很强的热爱感情,进而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当一个人被别人排除在外的时候,他就会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赖感而出现不满足的情绪,这种迫切的满足感即为孤单的体现。其实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人本身就会表现出孤单的状态,这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真正的孤独不是温饱后的无病呻吟。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没有声音却有思想,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是一种深刻的诠释,是不能替代的美丽。
喧嚣里的独行客也是孤独的。也许越是纷繁越成空,越是孤独越丰富。一个人未必孤独,人多时,也许更茫然。月亮仅一个,却有众星捧,走在人海中,不知谁人懂。因此,才有了喧闹中的慨叹,热烈中的冷观。
独处时,才有时间思考;静思时,才有机会感悟。
能专心,方能深入。耐住寂寞、忍受孤独,也许才有奇迹的诞生。那些超前的理论学说,往往都在长久煎熬后,方被后人体悟和理解。很多科学发明,也经历了痛苦挣扎,才被人们认可和推广。那近乎黑暗的埋没,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
融入喧嚣,就难逃纷扰,经常身心疲惫、憔悴不堪。为功名利禄明争暗斗,为爱恨情仇恶性角逐,几多不害他人,又几多不被人害?殊不知,厚待别人方能善待好自己。

在一个群落,掩埋得越深,就越难找回真实的自我。只有一个人的世界,才能真正袒露活脱脱的自我。

不会享受孤独,就不会享受人生。
学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才能享受孤独的时光,默默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遗憾和美好。
挤一点时间,品一杯香茗,做一次思考,那是何等的惬意?
能从忙碌中解脱劳顿,能在静夜里独对心灵,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
暗夜里,独守一盏心灯,凝望苍凉无垠的夜色,便没了痛苦,没了压抑,静静地品味着那份空旷开阔和寂静清远的孤独。漫步于自我的心灵旅途,就把平日里那颗焦躁的心融入了如水的宁静,在追忆和反思里淡品人生,在夜的最深处,触摸飞舞的灵魂,让虚无变得富有,这又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他追求的不是人生的喧闹,而是一个人的惬意。笑看世态万千,不必多言,他已是无冕之王。这样的人,虽败犹荣!

xiao熊qq糖


忍受孤独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是一个人敢于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的表现。只有内心力量强大的人,才可以做到忍受孤独。那些无法忍受孤独的人,往往被身边的东西所羁绊,比如社交、工作、学习等等。看似丰富多彩的生活,可能并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样子。这些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来填满自己的需要的人可能他的内心,是寂寞的,是孤单的。

孤独,也就是自己跟自己相处,你就会从各个方面看到真实的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照顾真实的自己,在当下这个社会,我们很少会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能做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反而在所谓孤独的时候,是能够安然享受这部分时间。当我们习惯于忙碌的时候,往往就会迷失自己,往往不太清楚我们到底在为什么忙碌?

与其说忍受孤独,不如说有些人是在享受孤独,他会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享受不被外界纷扰所烦恼的状态。孤独者所享受的状态,他的快乐的源泉来自于他自己。所以这种状态是比较稳定持久的。而容易被外界所诱惑所吸引的人往往比较容易动摇,所以他的状态可能是会跟随着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波动的。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体会到孤独的感觉,但我们往往急于逃避,没有去正面的了解他。当我们注意到自己孤独的时候,不要着急,脱离这样的状态,不要急着去找人陪伴,而是去体会一下这样的感觉,去感受一下内心的自己,让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流露出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那么我们就能越接近真实的自己。所以,应该感谢生活给了我们孤独的时间。


鹈鹕心理陈小康


享受孤独是成长的标志。

当年各家各户孩子都多,可计划体制,物资匮乏,大人都去为活命忙碌,连孩子也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去多关心,可兄弟姐妹之间互帮互助,与邻里朋友打闹玩耍,几乎不会有孤独这种体验。

这也是我们这代人和父母之间最大的矛盾,无法互相理解。因为从80年我降生就注定是在独生子女为主的童年生活。每家就一个孩子备受关注,小孩子之间打闹每每最后都是大人之间互撕。原本互助的邻里关系越来越生分。而没有兄弟姐妹的我们,青春期的时候没有可以互相说心底小秘密的同龄,被强制被孤独。



当年觉得孤独是如此的难熬,常常独自一人偷偷抹眼泪。可时间能冲淡一切,慢慢的随着年岁增长,发现其实孤独已经成了常态,这个世上大多人都是孤独的。虽然每天工作生活在北京到处都是人,可几乎都是冷漠的面孔,除了工作上的话术,日常生活中却越来越沉默。智能手机解决了我们社交,倾诉的需求,可这种互不见面的方式却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寂寞。

这个状态是可怕的,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不想在继续这种状态,却没有去主动参加社交,而是把自己逼入更加封闭的环境,停止上班停止社交,完全的一个人过起了死宅的生活。鲁迅先生说得好,你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经历了最黑暗孤独的那段岁月,才发现,现在这种孤独根本就是幸福。光明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绽放,勇气就是在退无可退的悬崖绝壁迸发。当经历了真正的苦难,才知道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去拥抱孤独吧,他是你成长必须经历的磨练,是幸福门前的走廊,你要做的就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