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累,特别累,讨厌这样的我自己,总是讨好型人格,担心别人因为自己难过,我该怎么办?

fujunda


你好,这样的烦恼我也曾经有过,我想有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所以没必要过于担心。



首先,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之所以有这种烦恼的成因。我认为是过于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内心深处是个完美主义者,做啥事都想力争完美,害怕别人因我而受委屈。曾有心理学家Basco指出不允许犯错是完美主义者典型特征。因此,从你的出发点来说,我想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

但这样的人往往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不断的逼迫自己,这样会让你自己很累。千万不要让自己完美主义的性格变成一种负担,其实你需要的是内心净化,学会泰然面对任何情形。其实你的这个性格必然决定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在以后做事时注重好目标方向,把握好过程,适当的照顾好他人的思想情绪,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我想你会受到大家喜欢和爱戴的。


老老老老四啊


我就是这样的人格!

从小到大,我都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亲戚眼中的好孩子!勤快,懂事,听话!

但是没有人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小他们为我安排好了路,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可以左右我的婚姻!

没有人问我过的开不开心,幸不幸福!我从心里想反抗!但是当看到他们那种心疼的眼神,我有苦说不出,有泪不敢流。因为,我怕他们伤心难过!

所以形成现在的性格:累,自己扛,苦,自己吃。宁愿伤害自己,也不让家人难过!

其实这些年,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可以向家人表明我的想法,我想走自己的路!

我理解你!

如果你真的不喜欢现在的自己,试着去改变。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去告诉所有人,我不喜欢,我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自己活一次!


小鹿说情感


讨好型人格的产生

讨好型人格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有某种重要的东西,被外人拿在手中,而这个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被认可与接纳、尊重。

只要他依旧时刻强烈的渴望着被他人所认可和接纳,那么,他人手中就如同有了一条绳子,可以时刻的将你牵在手里,摆弄着你的世界。

这也就是讨好型人格始终觉得活得很累的重要原因:你始终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活着,被他人的态度牵引着控制着,从而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本质上并不属于自己。某种意义上,自己成为了他人态度下的奴隶。

我们如何改变讨好性人格?

具体该怎么办呢?要点在于,一个人首先必须做到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接纳与尊重,自我内部有了完全的勇气与信心去肯定和赞赏自己的价值,你才不会疯狂而渴望的从他人手中获取这种肯定与赞赏。于是,你从此开始成为了一个完全自立自洽的个人,不再热衷于时刻取悦讨好他人。


问题的主题已经回答完了,不过也许有朋友,有兴趣想问如何做到自我的承认、自我接纳与自我赞赏,欢迎诸位朋友在评论区加入讨论。

我是天之漢,持证二级心理咨询师,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希望能在评论区见到朋友你对此的意见^_^


天之漢


1. 建立原则,根据原则行事。符合原则的事就做,不符合不做,不过于纠结。

2. 善待自己,关爱自己,宽容自己。对于他人,你知道自己是个好人就行了,不必事事证明自己是个好人,不必事事牺牲自己为别人的问题买单。

3. 有选择性、非常慎重地交朋友,只要不违背原则,不怕失去朋友,甚至亲情、爱情、一切情。。。不要怕孤单。因为否则的话,当恶人知道你的这一弱点后,会在漫长的人生中反复压榨你,直至你抑郁、崩溃。

4. 学会自信自强,不怕孤单,学习、锻炼。。。自己一个人,不靠别人,也可以活得阳光灿烂。这样才能吸引到真正的友情,而不是以自己的柔弱,吸引人来偷走你仅存的阳光,把你遗留在阴影里。

善良的人应该活得更好,而不是被自私无情的人吸取身上的能量,踩在烂泥里,然后假惺惺关怀你,然后冷笑着离去。但是生活中充满了自私心狠的人,他们很容易盯上你这样的猎物。所以如果你不预备,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泥淖而不自知。


小老虎鲸


喜欢的就帮忙,不喜欢的就拒绝,你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去忠于你自己的感受,你自己喜欢吗?记住跟随你一辈子的是你自己,不是别人,而且很多时候别人也不是 那么的需要你去帮忙,只是他们想占这个便宜而已,当然这里指的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帮助的人,举一个从新情绪疗法的书上面给出来的例子来说,有人说你帮个忙,然后用枪指着你,这个时候你有三个选择,第一站起来用枪指着他,通常这个时候会同归于尽,第二个你逃跑,也可以逃避子弹,可是通常是背后被人来一枪,第三,原地不动,运用技巧消灭对方的敌意。为什么在这里我会用这个举例,因为有时候一些没必要的帮忙就是一种敌意,直接拒绝,两败俱伤,转身逃跑,失去朋友,运用婉转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你又没有得罪朋友又没有违背你自己的心。所以从原则上认同自己的感受,觉得这个事情即使没有你的帮忙他也是可以做好的,就可以了。


格格巫的汉堡包


讨好型的自己,看起来董事,在乎别人的看法、感受,不想别人会因为我们生气、失望!在这样子的性格下,我们很容易做出一些委屈自己的事情。比如明明自己不愿意陪朋友去逛街,但因为讨好型的性格,会勉强自己去;明明自己非常的繁忙,但因为讨好型驱使,仍然会接纳别人的求助;明明自己不想考这个专业,但因为孝顺、听话,而选择了长辈们的专业选择建议…

讨好型的性格,是过度在意别人,过度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这其实很多时候没有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会让自己处在一个内心冲突的状态当中,让自己感到身心疲惫!

其实,过度讨好,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可能还会让别人觉得我们很虚伪的,没有个性!

那么为什么会有讨好型的性格呢?既然有了这样一个性格,为什么我们又会觉得很累呢,很苦恼呢?这样子的自己又该怎样去调整和改善呢?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这些话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我设置,或者说叫自我概念,或者简单地说就是自我。讨好型、乖巧型,这也是某些人自我设置的一部分!我们的自我设置,其实是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不断地形成、塑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吸收了一些来自环境的相互作用,身边的重要的人的相互作用,而积累起来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讨好型的性格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打下根基。因为父母,会因为小孩不听话而惩罚他们,会因为小孩子不听安排,而威胁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爱!所以幼儿就会发现,只要我们讨好父母,顺从父母,听父母的话,我就不会受到惩罚,我就会得到爱…这就是讨好型性格的形成的早期原因!

讨好型的性格在后期也会得到一些巩固,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我们还小的时候因为听话乖巧,会得到老师的偏爱和表扬,这就会进一步强化讨好性格。


那为什么又会觉得讨厌这样的自己呢?

这其实又要讲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的机体评价和真实经验。

我们拥有一种自身的机体评价功能,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断的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不断地对互动中的体验感受进行评价,我们就能发现自己身体的真实感受!比如说我们在讨好别人的时候,是按照我们的自我设置去进行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快乐,很委屈。这就是我们的机体评价!机体评价进一步的讲就是经验,我们的经验是指我们在某一时某一刻对某一事物所抱有的主观精神世界,我们所独有的感受和体验。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讨厌讨好型的自己?原因就在于,随着我们的年龄不断的长大,我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智力越来越提升,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以前早期形成的一些自我设置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很明显的是,我们按照以前的自我设置,比如说讨好型的设置,我们会发现自己很不高兴,很委屈,会有情绪!因为那个自我设置和我们的机体评价,我们的真实经验是矛盾的,是不大相符的,这就会产生一个冲突,就会让我们觉得有情绪!但是我们又很难去改变自己原有的自我设置,这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讨厌!



其实感觉讨厌自己是良好的开端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以前形成的一些不合理的,不科学的自我设置,比如说过度讨好,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不是真实的自己,是需要改善和调整的。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意识到了,他又把自己的这种感觉给压制回去了。需要改变和改善自己,成就一个真实的自己,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感觉到问题之所在,感觉到不合理的自我设置所带来的痛苦!痛才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意识到痛了,我们才会去查找问题的所在!所以要恭喜您的是,你开始感觉讨厌这样的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就是一个你想要改变自己的一个信号!

那么,怎样改善和提升自己呢?

这个话题有点大,有条件的话,其实是需要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做个人成长和提升的!这里讲讲自己可以做的一些努力和方向。

第一,要相信自己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自我发展,自我救赎,自我实现的倾向力!我们有远离不舒适,趋向于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我们的内部成长力量,也提供了治愈的内部的资源,完全具有向更复杂,更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天然趋势。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有这种能力和天性!

第二,要充分运用机体评价和经验的科学作用

机体评价是不依赖以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面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的。我们对自己的经验保持开放,就会发现我们的机体是值得信任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要充满恐惧的去防备着我们的真实感受,真实经验。其实经验会非常令人满意的去实行自我管理。我们的机体感受和经验,在被充分的接纳的环境下,我们的人格一定会发生建设性的发展!

第三,敢于挑战不合理的自我设置

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挑战根深蒂固的不合理的自我设置。比如说,讨好型的自己。这可能有时候要拒绝朋友,反对父母,抵抗周边的压力,时常要在结果不明的状态下做出一些选择。这或许会有代价,甚至会是很高的,也会是痛苦的!但是这极为可贵。因为你尊重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值得你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去勇敢地做真实的自己,你也可能会发现以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别人也会更加喜欢真实的,有个性的你!


这需要非常多的实践,因为我们的自我设置根深蒂固,跟随我们很多年,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也要有勇气和决心,耐心去实践下去!

最后,希望所有受内心矛盾的困扰朋友们,勇敢地做自己,不再自我回避,不再自我掩饰!对自己的经验保持开放,不再歪曲和否认自己的经验!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明白自己要什么,我们的自我实现就会越来越清晰!


慕梓聊心理


我觉得吧,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变得好的。我以前也是这样,不敢拒绝别人,总是迁就别人,明明是自己不想做不喜欢的事情,也为了别人的想法而答应。觉得特别难受,但是,后来好一段时间后,自己才慢慢改变过来,学着先开始去分辨要是对方跟自己感情不是特别好,就拒绝吧,反正只是普通感情没有别的利益挂钩,可以适当看情况拒绝,不要委屈自己。如果对方跟自己感情很要好,我相信对方也不会为难你,知道你的性格,知道朋友之间是要互相理解体谅的,所以,在不委屈自己的同时,去分辨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才去做,是朋友的自会理解你。生活,要开心,不要悲观,会迎来自己想要的。


黑品诺Monet


所谓的讨好型人格,在日常生活当中,还真为数不少。

这种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心底善良,为人热情慷慨,比较少私心的人。常给人的感觉是乐于助人,值得交往的好人。

但是,这种好人却常常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让自己经常处于身心俱累,又无法自拔的状态。进而又自我谴责,自我矛盾。

当你发觉自己的这种性格给你带来麻烦,让你活得很累,开始自我检讨和反省之时,就是一次修正生活轨道,改正自身性格弱点的好时机。

请记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种爱讨好人的性格并非什么道德缺陷,只是在答应人家或帮助他人时没拿捏好尺寸,欠缺考虑,造成麻烦;而麻烦多了,自然身心俱累。

一个人性格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基因,也有后天环境培养。最近流行一句话叫“基因强大”,动不动就套上“基因强大”。

但在这方面的性格问题上,基因没那么强大,是你对自我认知上有误区,形成讨好型人格绝非一朝一夕,更非与生俱来。讨好型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从讨好人中得到过好处,也因此吃了亏,是不是?要深刻反思行为,从小处着手,每件事情上争取进步一点点,别指望一蹴而就。

同样,替人着想,帮助他人是美德,但如果过了头,可能适得其反。把不该你想的事也代人想了,不该帮的事也帮了,不管这个人是外人,还是自家老婆、孩子,他们都有其自身之责,万不可“越俎代庖”。

一个成熟的人,应承担起照顾好自己的责任,也应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平衡好两者关系,才会有健康的人格,有健康的人格,才有美好的生活。


莫道君行早243


讨好型的人对于别人的负面反馈往往吸收消化很快,他们一贯的会采用别人都很强,很好,而我很弱,很差的模式来解释一切事情。


所以在讨好型人格的内心里会认为:“我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事情,而必须依赖别人的判断和对我的评价才行”。

本质上,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是把自己放在一种弱者的位置上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因为在讨好者的内心里,他们会认为“我都这么弱了,我都这么自我贬低了,我不会攻击你,只会捧着你。你也就不好再来攻击我,嫉妒我了吧,因此我就安全了”。


他们害怕自己表现的强大和美好时,会引发别人的攻击性。为了避免冲突,他们提前缴枪投降。


讨好型人格只要不走极端,也不用太在意。都会随着时间慢慢不药而愈,害怕的东西迟早会面对,讨好的人迟早会离你远去......


但是在未来还未来的当下,人们却会因为讨好型人格异常痛苦。还好,方法总比问题多,讨好型人格只要做到两点:不害怕、不自卑,就可以无视它。

不害怕是指除了生命之外的事情不怕它来。有问题解决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最近看到一句话:


跳出舒适圈是为了去更大的舒适圈。


你害怕某一件事,你硬着头皮把它干掉了,你害怕的事情就少了一件,你的舒适圈就扩大了一点。


当然,干掉之前需要自己做全面的思考,考虑事情发展的不同概率,以及退路。


不自卑是指去了解自己的一切并给出中肯的评价。自卑自信是一个从小背诵到大的话题,是个烂的不能再烂大街的话题,随便什么人都会喊口号,要自信、不要自卑。


自卑其实是对自我认识不足,如果外界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稍微出现一点偏差,就会被无限放大,自我怀疑。


想象一下,把时间拉长,在人生的尺度上看,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是你想要成为的人,别人也会被你引导,也同样认为你是这样的人。划重点:所以,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重要的,别人的眼光是不重要。


了解更多心理学方面的资讯和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 泛心理学院

泛心理学院


🍂 做人,人品是最硬的底牌。以宽容之心待人,以义气之心处友,以慈悲之心立世。知感恩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受人尊;受人尊者,必有品。

做人,要有诚信。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人不诚而无交,心不诚而无品。诚实守信,做人的本分。做事要有始有终,说话要言而有信。再贫穷,也不要欠钱不还;再富有,也不要随意欺骗。

         🌸 ♦️早安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