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孩子是在一个普通高中当尖子生好,还是在重点高中当个普通生好?

静心141609413


我家孩子市重点中学上初一,小升初的那一年,我们娘俩儿每天刷题到十一点多终究还是考进去了,虽然才上一学期时间明显孩子有很大变化,以前推着学如今主动学习,学校各种实验模型制作都要求学生动手制作,反正就是各种比拼,虽然很累孩子高兴得不得了,一朋友普通中学重点班期末考试成绩比我家这普通班的少了五十多分,孩子数学102分班级倒三,班级平均分114,一个寒假孩子自己在家刷卷子就是为了不拖班级后腿,所以个人觉得重点中学的普通班都那么多人挤破脑袋想方设法考进去是有原因的,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孩子才会愿意学习的


西域苍穹下的猫咪


我是高一学生的家长,我以我女儿的经历告诉大家,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我女儿中考的时候,成绩恰恰就是在重点高中的实验班重点班和平行班的鸡头和凤尾之间。很不幸,她没有考进实验班,这个结果对孩子打击不小。和她实力相当的三个同学都没考上。其中一个同学找关系(必须相当的关系!)进了实验班。我女儿和其他二名同学去了普通班。他们三个自然的都和那个实验班的同学较上了劲!一定要和他一比高下!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她的每次成绩都在班里第一第二名,在级部里的排名超过了很多实验班重点班的同学,那个实验班的同学考了45名,妥妥的班级倒一,成为真正的凤尾,而他们三个的成绩都在他之上。

说到这里,您一定以为我的观点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了!可是,女儿比较幸运,在下学期选科的时候,实验班里的一个组合报名的同学没有满班,我女儿幸运的被选中了!顺利的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实验班!

接下来的日子,却是女儿艰难的开始,“妈妈,我要回普通班,我一刻也不想在这个班了!”“这个班像地狱!”“我感觉我要崩溃了!”“再待下去,我会得抑郁症的!”看到女儿哭的稀里哗啦!我渐渐摸清了事情主因,她不再是普通班里骄傲的“小学霸”了,而是实验班里排名18的普通生了!这让一向优秀的女儿受不了!感觉“低人一等”我问她学霸是怎么学的,“人家努力啊!”我说“你已经很努力了!”“不,人家更努力!”慢慢的适应了实验班的快节奏以后,女儿的状态越来越好,她暗暗的和她的同桌学霸较起了劲,同桌学到几点她就学到几点,尽量不打扰学霸,不会的题也是思考好久实在不行再请教人家。期中考试的时候,破天荒的考了实验班第六名!

无论是普通班还是实验班,都要努力的拼一拼!然后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用户3379867439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我前年教的学生,在我县,省一级示范高中读高一,班上45个学生,她每次考试就40名以后,后来就焦虑症,抑郁症。班主任出于好心,让孩子换个环境。她父母都是农民工,不同意转学。后来经过心理医生干预,叫转学,家长最后不情愿,但还是转学了。

回到农村学校,自信心恢复了,学习兴趣高了,她成绩全班一直前几名,后来担任班长,能力也得到锻炼。全市期末统考,她的成绩比原来县城的同班的中等生强。她只要稳住,上重点大学没有问题。

如果在重点中学,成绩中等,可以一直坚持。

如果每次都最后几名,那就不如去普通中学。

如果你工作年年最后,灰心丧气,怀疑人生,你也必然辞职。


平淡是真oymlq


宁做鸡头不当凤尾。

我孩子,初中在重点中学平行班,没有重点班,成绩中等。

中考成绩也是中等,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关系进中等重点高中,只能是普通班。另一个是,不找关系直接进附近中等普通中学的重点班。最终选择了后者。

三年高中生涯结束,孩子上了985。

对比,同班进了全市最好的2所重点高中的普通班的初中同班同学,我孩子的成绩在上游,有的初中是班上前列的,很多上了普通一本,甚至复读。

对比,孩子高中班级38人,仅有1人未上一本线,600分以上10人。这个比率,基本比重点高中的同等项目比率要高了。

孩子的学习状态,是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不像商品一样做简单的价格对比,学校和班级的重视程度,班上的排名,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的学习信心,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I天I平地I方I


这是一个典型的"鸡头"和"凤尾"的问题!一个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并不在于他是鸡头还是凤尾!而是取决于孩子的内心变化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个问题在我侄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3年,我侄儿通过自主招生考试,顺利考入了市里的重点中学,也分到了火箭班,大家对他都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只要有见面的机会,都要再三叮嘱"你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这所学校……",这话孩子已经听了很多遍了,每次都不加思索地回道:"知道了!",这三个字似乎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

高一上的期末成绩下来了,全家似乎都不高兴,全班68人,他考在第46名,于是假期里轮流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感觉孩子始终提不起精神,又害怕孩子压力过大,做出傻事来!哎!将就吧!顺其自然就行。

到了高一下期末考试,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在下降,这次是全班第50名,通过仔细了解才知道,孩子的压力太大,在火箭班里没有读初中时的优越感,每次都不是表扬的对象,很失落、很自卑,通常被人瞧不起!怎么办呢?

于是我给孩子联系了一所普通高中,转学后,好好地给孩子进行了沟通,帮助孩子重树自信,孩子比以前更刻苦学习了,在高二上的期末考试中,成为年级第一名,比第二名多50多分,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他的内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此成绩保持到高三,顺利考入了四川大学!

这个真实的案例说明鸡头和凤尾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重点中学的孩子考入名校的比例大,主要看孩子能不能适应这个环境,适应了如鱼得水,不适应时,换个环境也是不错的选择!


Lance课堂


我是西部农村出生的,04年中考成绩676分,当年县一中录取分数线656分,省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672分。如果我选择县一中,成绩属上游,学习压力会小很多,但我选择的是省重点中学,成绩差不多垫底,从小没有上过校外的辅导班、兴趣班,在才艺等方面与同学之间差距也很大,并且离开山区到大城市上学各种不适应,压力相当大,调整心态和适应环境就花了一年时间。12年弟弟中考成绩683分,经过我建议选择了县一中,学习、生活压力小很多,高考成绩也比我好。


LXGVSWCY


说几个实际的例子,我一同村孩子,母亲早逝,老爸辛苦拉扯三小孩很不容易,升高中时,可以以国赛成绩进省内任何一所高中,后来本县四中,一所县内三流的高中校长亲自上学生家里劝说孩子家长可以免除所有学习费用并提供奖学金1000一学期,他的农民老爸当时就一口应承,后来两年后学校以其他一高三退学学生学籍高二报考,提前录取到人民大学,现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全额奖学金硕博连读。我三哥的儿子,三嫂癌症去世,为治病我们全家耗了六十多万做移植手术也没救到,上高中了学费确实紧张,他的升学成绩是全县两百名内可以进省示范高中,还是镇上四中厚道,还是那个校长亲赴我家,还是一样免所有费用入了四中,孩子也很努力三年后以省内7000多名考上西北工业大学。大学放弃本校保研,现在上海一研究院项目经理。其实学生的学习天赋高到一定程度又很用功,老师就显得没那么重要,而学习天赋只是过得去的还是上重点高中吧,毕竟老师的能力在那里呢,比如我女儿学习天赋还可以,上的也是省内重点高中,最后上了深圳大学。


问道知行1


宁做鸡头,不当凤尾。我有亲身体会。我的老二(二儿)中考失误,离重点高中差一分,他的同学也是差一分,用四千块买到重点高中。老二也要我买,我没有同意,当时我家三个读(一大一高一初)我和老婆都是农民,实在没办法,只好到普通读。老二在重点,他的同学在重点高中读普通班(都是差分买进的学生)高考后老二考587,他的同学考343,又不想读专科,只好在普通高中复读,苐二年考取三本。我老二之后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他的同学大学之后做销售。


麻铁930


我小孩在县级一所重点高中就读,成绩都在班上排40名左右,一朋友的小孩在普通高中读,每次都在班上拿二三名,我还经常拿朋友的小孩说教自己小孩,就是今年我无意对朋说起,你小孩那么厉害,考到重本肯定没悬念了,又抱怨自己孩子在班排名不前等等!她对我说那还不一定分数基本都是500分左右,听她说完,我默默不出声,因为我小孩的成绩跟她小孩相差不多,所以说还是宁愿在重点高中就读,毕竟师资,学习氛围等等都比普通高中好!


深谷幽兰72241


这是个经常谈及的话题,来聊聊我高中时的学霸吧。

他中考分数非常高,能够去市一中。我们都是农村的,能够去市一中读高中,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可以这么说,整个镇里一年也没几个能够去市一中读高中的。

他呢分数够了,录取通知书也来了,不过呢,是自费。意思就是说,各种学费杂费课本费住宿费饭费,都得自己拿。

毕竟他家里条件一般,于是最终决定去我们县一中读高中。而县一中开出的条件也非常优越,三年学费住宿费课本费等等全免,每学期还给五千元奖学金,这笔奖学金呢足以够他饭费了。

就这样,他在我们县一中开始了一路狂奔的学霸人生。

高一一年,无论哪科成绩都是第一名,可以说,提起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各种竞赛活动呢,学校也是首先让他去参加。高二更是如此,于是机会就来了。

那时要评省三好学生,人家各项都是全年级第一,成绩和人品都没得说,自然落到了人家身上。当年的政策呢,如果高考后上省内大学,这个省三好学生是可以加分的。所以,当时我们别提多羡慕了。

高三一年,人家稳扎稳打,成绩前三几乎没有动过。很多时候,他就是我们的老师,有时候数学老师讲不出来,讲不明白的习题,人家却能够找到好的方法,给我们讲出来。

学校器重,各科老师都引以为荣,有什么好事,自然想到人家。当然,我们也没有什么异议。

高考了,人家正常发挥,考到了南开大学。要知道河北考生能够上南开大学,得有多难!!!

而据他说,有一个跟他中考分数相当的同学,去了市一中,结果呢,面对市里孩子,心里可能有些自卑吧,毕竟穿着什么的比不过人家,在高中时,成绩也是时高时低,最终高考的时候,也就刚刚过了二本线。

当然,也有例外。大家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事情呢?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