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活动:世界战争史上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操作?

头条军迷大本营


说起印度人,坊间流传着一句话:虽然没亲眼见过三哥,但江湖上处处流传着三哥的传说。

关于印度人的传说,真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的开挂本领。百米高空舍命自拍,铁皮火车百人接力,上完厕所徒手吃饼……额,好像有哪里不对,但不管怎么说,在世人眼里,印度人就是开挂的代名词。

辣么,这么牛逼的印度人,在战场之上是不是同样战斗力爆表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印度人尽管在许多地方都能开挂,但似乎就是忘了点亮战斗天赋,简直堪称战场战五渣。

一战时期,德国仗着自己实力强劲到处约架,这让旁边的英法两国很是不爽,于是联合起来计划给德国一些苦头吃。

恰好当时德国在非洲有四块殖民地,更巧的是这四块殖民地刚好被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所包围,更重要的是,德国的这几块殖民地上只有土著的警备部队,战斗力非常弱。

这对英法两国来说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德国在欧洲疲于战斗,根本无力调兵保护殖民地,于是英法两国计划进攻这些殖民地,将德国人赶出非洲。

一开始计划很顺利,当地土著警备队根本无力抵抗英法军队的进攻,很快德国的三个殖民地吐寇兰、喀麦隆、和德属西南非全部失守,只剩下德属东非还在苦苦支撑。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英法两国最终却在这里栽了个大跟头,而且是栽在了一通骚操作上。

和其他三个殖民地不同,德属东非的守将是德国名将佛贝克,他很早之前就征集了很多的当地土著,将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军人,而现在正是需要他们守住阵地的时候。

相反英法军队这边,很多士兵是临时召集的印度人,因为英法不想牺牲自己国家的士兵,于是就从殖民地印度抓壮丁,这样的军队纪律性和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这些印度士兵一登陆非洲,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很多人不适应非洲炎热的天气而纷纷中暑,一枪都还没开就已经倒下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以基本是奄奄一息,毫无战力可言,而在同一时间,对面的德军充分发挥了地利优势,他们甚至设法激怒蜜蜂去攻击英法的士兵。

被蜜蜂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印度士兵还没回过神来,就发现德军已经率先发起了进攻,而那些非洲土著更是一边冲锋一边发出恐怖的声音。

就是这些奇怪的声音吓得印度士兵魂都没了,纷纷四散逃跑,像是见了鬼一样,完全不顾指挥官的命令,其中很多人甚至吓得直接跳海。

最终,十二名下级英国军官被印度兵给打死,而这一战英法的士兵伤亡800人,而德军毫发未损,更讽刺的是,开战前英法军队握有八比一的人数优势。

更搞笑的是,当时那些印度人逃跑后留下了很多的枪支弹药,这些装备都成了德军的重要补给。据说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发现德军大量使用英国的各种装备,都是印度士兵丢下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印度人,德军可能会更早弹尽粮绝了,这简直是真正的神对手,猪队友啊。


菲李


蒙古铁骑被称为“上帝之鞭”,它在蒙古高原崛起之后,迅速灭掉了游牧民资建立的西夏和金,而南宋军队的战斗力还不如西夏和金,蒙古军队灭南宋只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钓鱼城之战不仅让蒙古铁骑折戟沉沙,还让濒临灭亡的南宋王朝延续了二十年。

公元1235年,蒙古进攻南宋的四川。公元1242年,屡立战功的余玠被任命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负责四川的防务。余玠将自己的帅府设立于重庆,并设立招贤馆,广纳贤才。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冉琎、冉璞兄弟认为合州(重庆合川)上通三江、下达长江,既是重庆的天然屏障,又是通往夔门的必经之路,守川必守合州、守合州必先守钓鱼城。冉氏兄弟的建议得到了余玠的采纳,余玠派人根据四川的地理优势,依山修筑了二十座山城,从而形成了以江为线、以山为点、点线结合的山城防御体系。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一路大军进攻钓鱼城,王坚率领南宋的三千精兵和十万百姓共同保卫钓鱼城,蒙古大军迟迟不能攻下钓鱼城。蒙古大军见武的不行,就派前锋元帅汪德臣到钓鱼城下去劝降,不料被钓鱼城守军打死。蒙哥恼羞成怒,命令蒙古军队继续强攻,但进攻仍然失败。为了了解钓鱼城城内的情况,蒙哥命令士兵在钓鱼城对面的高地上修筑一高台,高台上立一架以派人爬上架顶观察。高台修筑好和架立好之后,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爬上去瞭望。真的是“nuo zuo nuo die”,枪打出头鸟,蒙哥刚一爬上瞭望台就招来了宋军的炮石和弓箭的招呼,蒙哥中炮身受重伤,不久之后死于温塘峡温泉寺。为了迷惑蒙古军队,王坚命令士兵将新鲜的鱼和面饼通过抛石机投送到蒙古军队面前,以表明钓鱼城内粮草充足,从而瓦解敌人的士气。

继任王坚的是张钰,他就是神雕大侠杨过的原型。张钰以耕战结合、军民屯垦的办法坚守钓鱼城长达二十年,张钰被调离之后,统制王立继续坚守钓鱼城。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之后,钓鱼城成为了四川唯一的据点,王立在其义妹的策动下,以不杀钓鱼城中一人为条件向元军投降。

蒙古军在征战过程中,凡是遇到抵抗过的城市,城破之后必将屠城。然而钓鱼城这个弹丸之地却足足抵抗了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古军队长达二十年,最终没有遭到对方的血洗,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钓鱼城之战历经200多次战斗,并让蒙古大汗命丧于此。蒙哥一死,他的其他兄弟纷纷退兵返回蒙古草原争夺汗位,不仅让南宋获得了喘息之机,也迫使蒙古大军停止了第三次西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历史军魂


战争史上的“bug”当然得提提位面之子刘秀了,引来“陨石”灭了那位穿越者王莽。

先解释一下穿越者和位面之子。

穿越者王莽:因为他篡汉称帝后颁布了很多新政策,这些政策跟现在的某些政策类似,比如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等,所以被很多人称之为穿越者。



位面之子刘秀:因为他建立东汉的过程完全就是有如神助,尤其是他跟王莽的昆阳之战,他以不足两万人灭了王莽的“百万大军”,其中更是穿插了很多的神话色彩。因为他灭了穿越者王莽,所以很多人说他是时空之神为了阻止穿越者王莽改变历史而派出的空间之子。



回归正题。王莽篡汉建新,实行新政以后,由于新政水土不服,全国各地爆发了起义军。这里面最厉害的就是北方的赤眉军和南方的绿林军,由于北方的赤眉军看起来更牛逼一些,所以王莽决定出动一线部队去平叛,用二线部队去打绿林军。当时的刘秀仅仅是绿林军的一个偏将军。

王莽的二线部队由严尤和陈茂统领,但是兵符被王莽掌控制着,你想干啥都得请示他,要不然就是造反!当这批二线部队遇到绿林军后,被杀得大败。绿林军的首领刘玄在大胜得势之后,称帝复汗。王莽一下子就慌了,这得调集精兵歼灭啊。他着急忙慌的从北面调集一线精锐部队,就这样他觉得还不够,毕竟位面之子在对面,不能瞧不起人家。他又命令各地的郡守带领自己的精兵强将前来汇合,此外还征集精通63派兵法的人来当参谋;并且驯养虎、豹等猛兽,用于随军作战。总兵力达到四十二万余人,对外号称百万大军。这百万军由王邑和王寻统领。哼哼,此时的莽军还不知道位面之子的厉害,这时的王邑根本瞧不上那帮子绿林,轻敌要付出代价的。



公元23年,这百万大军抵达昆阳。昆阳守城的绿林军还不足一万人,昆阳守将王凤见到城下的这百万大军吓得不行。他下面这帮绿林,也是毫无斗志,都建议分散兵力弃城算了。这时候位面之子刘秀的主角光环迸发了,刘秀站出来稳定军心,并且号召他们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分散退兵早晚被灭,力劝大家守城。

入夜,天空异变,上空突降陨石,陨石直接对着莽军大营砸了下去,顿时莽军死伤无数(有没有宇智波斑的赶脚),莽军士气大落。这段在《后汉书.光武本纪》中有记载。这完全就是陨石的精确打击啊,至此位面之子的神力完全觉醒。随后刘秀带领十几骑外出求援。



莽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对昆阳城发动了攻击,昆阳守军誓死搏杀。莽军动用了各种攻城利器,始终没能攻破这几千绿林军防守的昆阳城。可见绿林军的战力并不低。几天后,刘秀带领几千兵马回援,并与莽军决战于野。昆阳守军看到后,士气高涨,开门迎敌,两下夹击莽军。莽军军心混乱,刘秀又选出3000死士,沿河往城西攻击莽军的主将所在。莽军主将王邑、王寻轻敌,只带很少一部分人马PK刘秀,结果王寻被杀,莽军大溃。此时位面之子的神力再度爆发,在追击溃兵的时候,大风骤起,暴雨随之而来,河水暴涨,淹死无数莽军,刘秀趁机掩杀,大破莽军,昆阳之战刘秀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敢问历史上谁有刘秀这般开挂的人生?



补充:

关于天降陨石,只有后汉书上面有过记载,其他的史书上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可见这一传说并没有让人信服。后面的暴风大雨,河水暴涨,这个在其它史书上倒有记载,这完全就是运气爆棚,好运气在战场上就是一场bug。另外刘秀用不足两万人大破王莽的42万大军,可以说是战争史中的“神操作”了!

我是铁血军史1927,专注于科普军史知识,传递正能量,欢迎各位评论与关注!


铁血战史1927


世界战争史上的神操作,淡然小司找了一下关于战争史上的特别案例,其中最能让人惊叹的往往是那些不合常理的出牌,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样的军事作战就是“大纵深穿插作战”,这在二战时期被广泛运用,而发挥到极致的还是我们在朝鲜战场上给麦克阿瑟深深上了一课,什么才是世界上“大纵深穿插作战”精髓。


然而,这样的“大纵深穿插作战”却不是西方国家第一个运用,而首先运用这样“大纵深穿插作战”的却是拥有近3000年的军事作战理论的中国古代军事家,他就是伍子胥和孙武。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06年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攻打楚国,亲自上阵,率吴军三万军队水路进发,从水路绕过在江淮一带的楚国重兵,与唐蔡联军会合,三国联军沿淮水继续西进。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吴军却突然舍舟登陆,舍弃自己最擅长的水路进攻,由向西转而向南,改从陆路进攻楚国。


楚国本是在淮河以南的国家,但是其都城郢却是在汉水的沿岸,而汉水是由北向南方向的河流,最终汇入长江。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按正常的用兵原则来看,吴王阖闾所率领的吴国大军,本身就擅长水路进攻,那么应该很显然是沿着淮河逆流而上,到达与汗水相邻的位置在取道汉水南下,这样就可以直捣楚国的都城郢。

正是按照这样的担忧,楚国才在淮水与汉水交接处的桐柏山、方城一带布下了重兵,准备在这里和吴军决一死战。然而吴军却在伍子胥的带领下,却突然放弃了吴国水路的优势,反而在淮汭登陆,改走旱陆。这样的举动也确实让很多人琢磨不透,让楚军的准备完全落空。伍子胥利用这样一个大穿插,直接避开了楚军的锋芒,直捣楚国的心脏郢城。最终楚国灭亡,楚国国王被抓。而后来就是“卧薪尝胆”了,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



伍子胥和孙武为何会有这样出人意料的军事穿插呢?纠其原因还是,伍子胥根据吴楚两国的各方面形势所做的军事调整。①楚国国土庞大,军队资源强大,久战必然对吴不利,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吴军就必须快速取胜,直捣黄龙,这样才能速战速决,以免自己被拖垮。②伍子胥建立了一直快速反应部队,大概为3500人,身穿轻甲,手执短剑,在淮汭上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楚国北部大隧、冥阨、直辕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这样让楚国来个措手不及,根本无法招架。③吴军的快速反应部队的大纵深穿插作战,已经让在桐柏山一带的楚军在回师南下救国来不及反应。吴军的快速穿插已经到达了郢城之下,最终郢城已破,援军未到,楚国休矣!



其实,伍子胥和孙武能够开创人类战争史上的大纵深快速穿插作战,也是由于吴国本身的军事实力导致的。春秋和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集中爆发的时代,这里诞生了众多的学术学派,而兵家也是其中最重的一派。伍子胥和孙武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典范,为我们中华军事文化留下了很多旷世精髓的产物。《孙子兵法》这样被世界公认的军事著作就是孙武所著,而伍子胥却演绎了很多经典的军事战例。总统来看还是中华文明古代的军事智慧更加强大,而在中华文明史上这样不合常理的“神操作”也不仅仅是这一例,而这也我们古代军事家智慧的结晶!




淡然小司


说到战争史上的“神操作”,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靖难之役中的白沟河之战,这一战朱棣简直如有神助。朱棣当时深陷李景隆六十万大军重围,命在旦夕之间,然而谁想一阵旋风刮过,竟然把李景隆的帅旗给吹断了,直接导致数十万南军陷入混乱之中,朱棣绝地反击、反败为胜。

△白沟河之战

白沟河之战背景,六十万南军VS十五万北军

靖难之役爆发之后,朱棣可以说是愈战愈勇,再加上不少敌将临阵倒戈,尤其是在击败耿炳文率领的十三万南军之后,可以说是声威日隆。然而,相对于拥有整个国家为后盾的朱允炆来说,仅在北平一代取得优势的朱棣,仍然处在绝对劣势。

△靖难之役

似乎是被耿炳文的战败所刺激,为了尽快剿灭朱棣叛军,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炆以李景隆为帅,重新募集五十万大军,力求以绝对优势兵力扑灭叛乱,甚至亲自到江边为李景隆践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面对李景隆的数十万大军,朱棣自知不敌,于是一面令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精锐兵马先救永平,后突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逐将大宁八万守军和朵颜三卫起兵拢至麾下,兵力大涨之后,逐回救北平。双方在郑村坝展开激战,燕军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溃逃,损兵折将十余万。

△朱允炆

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认为李景隆兵败乃是权柄太轻之缘故,于是授其“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再次筹措兵力,令其挥军六十万再度北上。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六十万大军直指白沟河(北拒马河)。四月二十日,朱棣率领十五万燕军渡过玉马河,驻于苏家桥。白沟河之战爆发。

朱棣如有神助,一阵风导致南军惨败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二十四日,白沟河之战正式打响。李景隆的先锋平安曾跟随朱棣出塞作战,因而对朱棣的战法颇为熟悉,于是设下伏兵。朱棣燕军到达之后,平安伏兵四起,翟能父子也率兵一同合击,燕军初战失利之下只得撤退。谁知此事南军郭英部突然也赶到战场,并在燕军的必经之路上埋设地雷,导致燕军损失惨重。

△李景隆

四月二十五日,双方展开决战。翟能、平安率军绕到燕军后方,前后夹击燕军,燕军顿时陷入不利。朱棣眼见形势不利,于是亲自率军杀入阵中,同时令丘福率军冲击李景隆的中军,但由于南军数量实在太多,并未获得成功。

由于双方兵力相差实在太大,混战之中燕军危急无比,朱棣本人更是差点被翟能刺伤。危急直下,朱棣纵马来到河堤之上,举起马鞭向远方招呼,假装招呼援兵,李景隆见状果然生疑,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也恰好于此时率军来救,这才使得燕军形势稍有缓解。

△朱棣

不久,南军再度发起进攻,燕军形势仍然不利。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股旋风突然刮起,竟然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要知道,战场上帅旗倒下一般仅有两种情况,要么主帅战死,要么主帅投降,李景隆此时突然投降显然不太可能,那么便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李景隆战死了。于是乎,在看到李景隆帅旗消失之后,南军顿时陷入大乱。

朱棣眼看机会难得,立即率军绕至南军后方放火,大呼“李景隆已死”,南军混乱之下顿时大败,翟能父子也被朱高煦阵斩。郭英等人则率军向西撤退,李景隆眼看局势不可挽救,只得率领残军向南撤退,更是有十多万南军直接选择了投降。

△这一战朱棣如有神助

白沟河之战堪称靖难之役的转折点,此战之后南军已经很难再威胁到北平,而朱棣的势力也终于不再仅限于北平一地,开始向山东发展,更为可怕的是,接连损兵折将,使得朱允炆的兵力出现了问题,最终迫使其不得不抽调京营,使得南京周边出现兵力空虚,最终导致朱棣偷袭南京得手。


香茗史馆


我就说说几个中国战争史上的神操作!

一,宋蒙钓鱼城之战,飞石毙蒙哥。

蒙古大军所向披靡,携胜利之威向钓鱼城扑来,岂料这是一个硬骨头,久攻不下。1257年2月3日,蒙哥汗率领蒙古军渡过“鸡爪滩”后,亲自率军攻城,一直打到七月,一无所获,7月21日,气急败坏的蒙哥亲临一线战场,为蒙古军呐喊助威,岂料此时钓鱼城内飞石袭来,正中蒙哥,蒙哥没几天就伤重不治而亡。这飞石一击,可以说改写了中国史与世界史,蒙哥死后,南宋又苟延残喘了二十多年,蒙古帝国的内部状况也因其亡而面临巨大分化,帝国史都改写了。

二,宋辽澶州之战,宋军床子驽射杀辽国名将萧挞凛。

公元1004年,宋辽之间爆发战争,辽国元帅萧挞凛孤军深入,一直打到了黄河边的澶州城,让北宋举国震惊,大宋天子宋真宗接受寇准提议,决定御驾亲征……

就在决战将至时,11月的一天,萧挞凛视察战场,岂料澶州城上的宋军大杀器床子驽瞄准了他,直接远程击中了其额头,当晚便死于军中。

这一次远程击杀影响是深远的,失去主帅的辽军士气大跌,进退两难,促成了宋辽之间的和谈,而后,澶渊之盟订立,宋辽百年和平到来!

三,于谦领导的京师保卫战,瓦剌也先吃瘪而退!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英宗被俘,大明王朝面临严峻危机,危机时刻兵部尚书于谦整军备战,力挽狂澜。也先以英宗要挟明朝不成,遂于十月携英宗进犯京师,岂料诸事不顺:十月十一日,在彰义门先锋部队被击败,俘虏被明军夺走了一千多人;十二日,瓦剌军被于谦的虚虚实实的策略迷惑,夜里还被明军偷袭,折了数百人;十三日,德胜门,瓦剌军乘风雨攻城,岂料中计,遭明军埋伏,被神机营的火器和明朝军民的弓矢火箭等打得哭爹喊娘,大败而回,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等将中炮身死,瓦剌大受打击,也先然后转攻西直门,依然未能得逞;十四日,攻彰义门,在城门外的街巷又中埋伏,遭到火器弓弩的打击,被击退,此时明朝监军太监率数百骑兵抢功打乱了明军阵势,瓦剌反扑,追到了德胜门下,本以为天赐良机,哪知当地居民纷纷爬上屋顶对也先大军砖头石头招呼,恰巧于谦派出的援军赶到,瓦剌军只好败退。

也先在京师各门吃瘪,中路军在居庸关也受挫,得知明军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断,遂带一部分人携英宗撤退,于谦发觉后,命火炮集中轰击也先军营,炸死瓦剌军一万余人。明军各路追击,瓦剌大军打败,退回关外………

这一次的京师保卫战,火器是一大亮点,绝对出彩!依托城池,以战待守,少数兵力做诱饵,待敌中计迫近,就以火器招呼,敌乱之际,步骑反击。


吐蕃国护法国师鸠摩智


说个神操作啊:

香港尖沙咀街头,两个黑帮火拼现场,一个出来打酱油的幼儿园小朋友因为黑帮成员瞪了他一眼,就向两个黑帮同时出手。结果挺到火拼结束——未卒。

当然,题目是说战争史上的操作,那么就得说这个国家 干了一个和上面描述相同的故事,甚至比上面说的小孩更坑。

从地图上看,还是有这么一个国家的——圣马力诺。然而如果在小比例地图上看,圣马力诺也就是一个像素的大小。

国家大小怎么形容,W君教大家来说——印出张一比一的地图都耗费不了一吨纸的国家!

然而这个只有61.2平方公里的小国,不仅仅硬肛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二战中先后对轴心国以及盟国宣战,竟然没灭国!


在一战时期,当意大利于1915年5月23日向奥匈帝国宣战时,意大利的国中国圣马力诺宣布中立,对此意大利政府表示不满。圣马力诺派出了20人参加战争,其中10名士兵直接参战,10名士兵作为红十字人员在圣马力诺建立红十字医院。这样由于医院的存在圣马力诺整个不会受到攻击。这样圣马力诺就利用国际法躲过了战火危机。


到了二战,圣马力诺依旧宣布中立。但纽约时报坑了这个国家。

在1940年9月17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关于意大利和埃及的战争这篇文章中,由于编辑笔误将意大利境内的一个叫赛波加(Seborga)的准公国宣战参与对埃及的攻势写成了圣马力诺(San Marino)。当时圣马力诺就慌了,如果警察算武装力量的话,圣马力诺的武装力量也没有超过200人,根本无法和强大的盟军抗衡。于是惴惴不安的圣马力诺马上致函给英国,说自己没宣战。信是去了,但是英国没鸟他们。

随后在英军对意大利的无差别轰炸中,包裹在意大利领土内的圣马力诺还是挨上了几枚重磅炸弹造成了35人死亡。圣马力诺又向英国抗议,这时候英国人拿出了纽约时报,你丫不是对我们宣战了吗?

这事就彻底激怒了圣马力诺,旋即就将宣战的事情做实了。但是呢圣马力诺没有兵,只能宣而不战。这也是二战中向我国宣战的一个国家。

再后来意大利投降,圣马力诺被英军占领,圣马力诺就随着意大利向日本和德国宣战。

但问题是,这个大小不足北京朝阳区1/7的“国家”太小,并且地理位置也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于是就在两大集团面前狂秀了一下存在感。虽然向所有国家宣战了,但是依旧在二战这个领土绞肉机面前保持了战前61.2平方公里的领土完整,竟然没什么损失。当然虽然英国占领了圣马力诺2个多星期,圣马力了诺提出战争索赔,然而英国的态度依然像面对纽约时报的错误由于藐视而不予理睬,所以圣马力诺也没在战争中得到啥好处。


秀波骚操作,大抵如此。


军武数据库


哨兵小虎第515条回答。

世界战争史上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神操作,但要说到“不可思议”,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没想到,也让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蒙在鼓里的事情,小虎认为只有一件事:“冷战时期的U-2飞机被击落事件”。


(艾森豪威尔总统↑↑↑)

一、冷战阴霾。

1.二战后,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相互敌视。由此引发了长达20多年的军备竞赛。

(北约、华约实力图↑↑↑)


2.1955年2月,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U-2飞机试飞成功,最高飞行高度2.5万米,航时10小时,航程7200余公里。并由美国总统亲自批准生产,中情局专用为其收集情报!

3.1959年9月中旬,为了缓和美苏多年的紧张局势,赫鲁晓夫访美,两国约定于次年5月1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和平会议。

(赫鲁晓夫↑↑↑)

二、U-2来了!

1956年7月4日凌晨,苏联西南防空指挥所发现一批不明目标,高度2.4万米,随后令所属歼击机部队、高炮部队以及地空导弹兵转进一等。

然而,听令起飞的米格-19,17500米的升限,连“不明飞行物”的尾烟都没看到就败兴而归。随后,高炮兵更是疯狂的向天空开火,然而18000米的射高,对于这架“黑色幽灵”来说,更像是欢迎自己的节日礼花。

就连苏联的杀手锏防空导弹萨姆-1,三枚齐射,射高21000米,“不明飞行物”依然从容不迫。。。

(萨姆-1导弹↑↑↑)

三、“美国人的明星”。

气急败坏的赫鲁晓夫,脸色铁青的国防部长朱可夫把少校机长、高炮团长、地导营长统统撤职查办!

然而,“不明飞行物”就像上瘾了一样,一次、两次、三次。。。苏联的空防竞形同虚设,军官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国防部长都换成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朱可夫元帅↑↑↑)


很快,克格勃就掌握了“不明飞行物”的信息,搞清楚了“U-2”在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的部署情况,甚至还搞到了一张“U-2”在2万米高空拍摄的高尔夫球场照片。

看到照片后的赫鲁晓夫,对国防部长痛骂到:“亲爱的达瓦里氏马利诺夫斯基,再这样下去,美国人就会把你和情人在花园幽会的照片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了,你就成为美国人的明星了!”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四、赫鲁晓夫的恨。

显然,苏联人的防空武器拿“U-2”毫无办法,赫鲁晓夫几次想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然而却无法开口。

到时候面对各国记者,总不能说:“美国人飞的太高了,苏联的防空导弹打不着”。那岂不是把苏联人的脸都丢尽了!

绞尽脑汁,赫鲁晓夫想到了“克格勃”。

五、和俄国人欢度佳节。

1960年5月1日,四国巴黎会谈的前两周,也是国际劳动节,苏联人在莫斯科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纪念活动。

美国人鲍尔斯中尉也于当时凌晨2点整被叫醒,他的上司上司谢尔顿上校像他祝贺到:“又该轮到你去俄国旅游了,全美国只有你能和俄国人一起欢度佳节。”

凌晨4点半,天热微亮,鲍尔斯在探照灯的指引下从巴基斯坦白沙瓦机场起飞了,不知不觉,“U-2”又出现在了苏联防空军的雷达屏幕上。



(飞行前的鲍尔斯中尉↑↑↑)

六、再也回不去的“U-2”。

很快,赫鲁晓夫的卧室电话响了,他咆哮到:“一定要把他给我打下来”!

紧接着,米格-19起飞,萨姆-2则扬起了头,整装待发!

(萨姆-2导弹↑↑↑)

此时的鲍尔斯发现了一个怪现象,米格飞机居然追到了他的高度,他心中大惊,赶紧开大加力,爬升到了“2.1万米”的高空,在他的心里,这是个绝对安全的高度,别说是米格,就是苏联的导弹也休想达到这个高度。

然而就在鲍尔斯以为万事大吉之时,飞机突然一震,鲍尔斯回头一看,机尾冒火,以为是发动机爆炸后熄火了,等他再次发动引擎,才觉得大事不妙,飞机加速下坠,他急忙发出“小狗68”的暗语。

最后,为了逃生,他弃机跳伞!在一片苏联国营农场里,鲍尔斯被工人们围住,并主动投降!

(接受审判的鲍尔斯中尉↑↑↑)

七、百思不得其解的马利诺夫斯基。

防空军立即将消息报告给了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欣喜若狂,得意自己的“萨姆-2”终于漂亮出鞘了。

参加阅兵的赫鲁晓夫听到消息后,别提多高兴了,向游行队伍挥动的手也举的更高了,挥动的更有劲了。

(参加阅兵的赫鲁晓夫向群众致意↑↑↑)

待“U-2”残骸运回莫斯科,赫鲁晓夫立即前往视察,马利诺夫斯基不失时机的为“萨姆-2”部队请功,然而赫鲁晓夫却摇摇头:“导弹部队的功劳并没有很大啊!”

这下马利诺夫斯基是彻底的“百思不得其解”了。

八、克格勃的功劳。

原来克林姆林宫实在难以忍受“U-2”的这种猖狂行为,便密令克格勃,看能否从“U-2”身上想点办法?

此时巴基斯坦的一名优秀青年默罕默德·贾尼兹·汗进入了“克格勃”的视野,他曾在列宁格勒学习过“米格”飞机的驾驶,又是一名受过克格勃训练的谍报人员。

很快,默罕默德便在白沙瓦机场谋得了一份扫跑道的低贱工作,而他也按照约定时间,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趁哨兵换班之际,用一颗带有磁性的小螺丝替换了U-2飞机高度表上的一颗螺丝。

(白沙瓦机场↑↑↑)

就这样,U-2在进入苏联领空后,以为自己高度已经达到了2.1万米,而实际高度也就不到1.8万米,最终被苏联发射的14枚萨姆-2击落。

九、最后的结局。

自此以后,美国人再也不敢派“U-2”进犯苏联的领空,而赫鲁晓夫也因为人赃俱获,让艾森豪威尔颜面尽失。

多年以后,克格勃的一名重要官员叛逃到美国,这个关于“U-2”的谜底才得以被击落。

而在苏联被判了17年监禁的鲍尔斯中尉也仅仅被关押了17个月,便被用作筹码,交换了被美国逮捕、监禁的“克格勃”鲁道夫·阿伯中校!

(苏联著名间谍鲁道夫阿伯↑↑↑)

题外话:我是哨兵小虎,谢谢你的阅读。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关注。多谢了!


哨兵小虎


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神操作:萨拉热窝事件,一位19岁的“热血青年”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一发冷枪,结果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令枪,这一枪引发的血案造成3000多万人伤亡,成为爆发一战的导火索。

历史还原来看,这位塞尔维亚热血青年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确确实实只是一次偶然事件,而且是一次巧合事件,甚至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夫妇一天之内被2次暗杀,第一次暗杀没成功但又人为了,但是,但他不长教训。去医院又偶然的走错了街道,恰好被满腔热血的青年人普林西普撞见,然后这位青年毫不犹豫的掏出了手枪,斐迪南夫妇卒!

这本来是一次偶然事件,但这时候欧洲帝国暗流涌动,以英、法、俄这些老牌强国为代表的要巩固自己的帝国位置,为以德国为首的新型世界强国要重新瓜分利益,并找了奥匈帝国、、土耳其、意大利(一战刚开始意大利就倒戈了)作为自己的帮手。

这时候瓜分世界利益的矛盾可谓相当严重,比如德法矛盾就无法调和,法国想从德国手里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但是明显实力上打不赢德国,德法又在争夺北非摩洛哥这块殖民地沸沸扬扬;德国和英国也矛盾多多,英国一直都以打压欧洲大陆强国为国策,保证自己在全球第一帝国的地位,而德国这个新兴强国认为世界殖民地应当重新分配,甚至从新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因为德国的存在与强大工业实力支撑,英法这对老冤家居然走在了一起,两国签订协约,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英法走在一起让德国芒刺在背,于是与奥匈帝国、土耳其、意大利达成同盟协议。后来英国又利用德国和沙俄的利益矛盾,于是拉了沙俄进来。于是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做好了准备!

对于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留下了非常详细的记载:1914年6月28日 ,普林西普看见访问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立即拔出手枪,离他不远处警察发现遇冲过来阻止,但被疑似普林西普的伙伴给撞倒。于是普林西普的枪声响了,奥皇储夫妇一命呜呼,事后普林西普被捕而另一个青年乘乱逃离现场!

此次刺杀行为仅仅只是一个热血青年的盲目行动,目的是自己的国家土地波黑被奥匈吞并了,为报国也好,为复仇也好,反正并非职业杀手故意刺杀。但谁也没想到就这么一次偶然事件,最后两大集团谁也不肯让步。首先就是奥匈帝国进军塞尔维亚,目的恐怕是想将整个塞尔维亚吞并扩大地盘;然后沙俄不干了,沙俄说我和塞尔维亚都是斯拉夫人,我们都是一个民族的兄弟,于是沙俄向奥匈帝国宣战。德国则履行自己的诺言,支持自己日耳曼大兄弟,于是向沙俄宣战。这下法国不干了,法国说我和沙俄签订协约了,你德国打沙俄,我就打你,德法就是世仇,法国显然想乘乱沙俄参战夹击德国,收回自己失去的领土。于是德国出兵比利时,英国不干了,一战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爆发了!萨拉热窝事件就是这样慢慢演化为列强发动战争的导火索,惨烈的一战让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英国国王、德国皇帝和沙皇这仨是表兄弟,比利时国王是这仨国王舅舅,结果几个外甥打仗舅舅倒血霉了。一战性质说白了就是新兴世界强国挑战老牌帝国,结果挑战失败,但冷不防的突起来一个美国、日本和中国!


狼烟火燎


世界历史上那些意想不到的神操作?最神奇的那自然是1894-1896,为期两年的埃塞俄比亚战争。意大利这么一个资本主义列强,竟然被阿比尼西亚(埃塞的旧称)摁着打。


意大利军人1.1万人死伤,4000人被俘。埃军死亡在4000人-5000人之间,受伤6000-10000人。

战争初期,意大利打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

好歹也是工业国打农业国

1895年1月,被大量火炮武装的意军连续8次击败各地封建主,毕竟埃塞俄比亚皇帝对国家掌控的不是很牢,欧洲沉迷于挖墙脚无法自拔,周围一大圈的英法以比殖民地的,


感受到局势不妙的埃塞俄比亚,开始战争动员到年底,动员了12万人。 发誓要和意大利决一死战,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埃塞俄比亚虽然也进口了一大批武器装备,但是,军队素质还是比不上意大利的,

但是 只要领导人足够坚毅,还是能够让对手付出血的代价的1895年12月7日,埃军在安巴阿拉吉发动突袭,歼灭了大批意军。

顺道提一句,埃塞俄比亚的主要人口可是非洲黑叔叔。对比一下,清贼吉尔丢人.....


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收买的向导可能是有点路痴,成功将意大利拐进了一处洼地。

而在这个时候,埃塞的十万大军已经饥渴难耐了8.2万名装备步枪和利剑的步兵、2万名长矛兵和8000名骑兵,(咋滴还真以为就靠着长矛打败的意大利啊?埃塞俄比亚的军方日常前往欧洲国家深造的。

结果就不用说了吧?十万打一万多点....

意大利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