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历史「541工程」:四分指代号:5429,红峰机械厂|绛县大交镇

题记

曾经的山西晋南坦克基地:541工程,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一个总指挥部下辖的十八个分指(分指分指挥部的缩写,在541内部等同于外边所说的分厂)在中条山一字排开,横跨四个县。

当年的三线建设选址要求“靠山、分散、隐蔽”,因此绝大多数厂子都地处黄土高原的沟壑中。

今天文中所提的绛县续鲁四分指虽然一样地处山谷,但他所处的是山峪峪口,出门就是一片小平原。

寻扎我们的三线记忆

代号5429:红峰机械厂

[四分指]这个称号恐怕只有80年以前的人对这个词有所了解了,他具体的含义就是541工程第四分指挥部,简称“四分指”,后来虽然几经变革,“四分指”这个541内部专有的词却一直没有改变。

“四分指”当年的军工代号为5429厂,坐落于山西省绛县大交镇最东端的续鲁村。对外厂名为国营山西红峰机械厂,工地代号为7034。

四分指(国营山西红峰机械厂,代号5429)在1970年建厂初期属于541总指挥部下辖101车体厂二级指挥部,主要生产中型坦克车桥等机加工零部件,早起主要技术力量是源于包头617厂(内蒙古一机厂,现国家主战坦克生产基地)。

在1971年山西省军区批准541工程的分指挥部建立时,由于规模和人数比较多,四分指为师级军工单位。

四分指的厂区

四分指:背靠磨盘山,面对续鲁峪河

四分指(国营山西红峰机械厂,代号5429)的位置是541十八个分指中,除了后来增补的541电厂和509铁指以外,最为优越的了。

从现在的卫星地图上看,四分指的生产区犹如一把回旋标,插在磨盘山与续鲁峪河之间的峪口,而北偏西方向,则是家属院生活区。而峪口外则是中条山下少有的平原谷地。

四分指与位于翼城县庄里村的“三分指”(国营红泉机械厂5439厂),虽然不属于一个县,但距离很近,大约只有3公里。想来这个设计应该是为了方便三分指锻造的零部件,送到四分指加工。

其实像三分指和四分指这种布局,与一分指与二分指很是相似,这主要是应为根据当年的“大分散,小集中”的选址原则确定的。

这是1分指的大礼堂,还留着当年的标语

四分指:关于选址的坊间传闻

为什么四分指能占在续鲁这个风水宝地呢?

据坊间传闻当年,四分指最初确定在续鲁峪的山沟沟里建设,基建都已经开始。某一次,有位将军坐着吉普车到541工程视察,整日的在中条山中转,鞍马劳顿,颇受颠簸之苦。

某一天视察到4分指时候,顺着河滩一路颠簸往里开,将军正好内急,下车小解。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觉得挺适合建厂,于是就地画了一个圈“不要建大山里了,就建到峪口吧。”

其实当年的选址,虽然匆忙,但是否是如此简单的确定一个厂址?这事情恐怕是值得商榷的。

不过有此故事,也算是给四分指颇添了些三线的记忆趣事。

山下是一分指的?原谅没有更对的4分指照片

四分指:八十年代后的变革

进入军转民后,四分指也是开始了自寻市场的历程,当年也着实辉煌了一阵,那就是八十年代末生产华丰牌大巴车。

有趣的是,四分指生产的大巴车并非是5429厂里生产的(当时的厂名应该叫山西晋南机械厂),而是厂里的劳动服务公司(再早叫五七工厂)开始挑头生产的。当年华丰汽车在北方市场占有率很高,经济效益也不错,后来收编了两个车间,专门成立了华丰汽车联营公司,后来专门在侯马成立了:晋南机械厂华丰汽车有限公司侯马分公司。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华丰汽车也走向衰败。

目前四分指名字已经变成中信车桥,真心希望能发展起来。


5429铁路桥和屁股山

三线子弟:四分指曾经的世外桃源

如果从四分指的子弟的角度上看,四分指还是一个充满童年乐趣的地方。

且不说续鲁峪、磨盘山上的风景,山脚下就是我们三线子弟的乐园。

首先是磨盘山脚下铁路旁的明代大钟,那是当年修541专线铁路时在土里挖出来的。由于大钟实在是太大、太沉了,当年就放在铁路旁。那里曾是是四分指子弟最为常去的地方。几乎每一个在那生长的孩子,童年时都用手亲自丈量过那明代文物。

5429厂续鲁的明代大钟

其次就是横跨续鲁河的铁路大桥,无论男孩女孩,总喜欢放学后跑到那里看谁在铁轨上走的远,山洪爆发时到桥上去看洪水,当然少不了在铁轨上放个铁钉压小刀,或者放个石子看火车过后能否压成石头末。

值得一提的还有,从铁路桥远远看去,远处那山极像圆圆的屁股,因此被四分指的子弟们称之为屁股山。

【特别鸣谢】本文中【541记忆】与【541往事】两张图片原稿为绛县磨里镇80后小兄弟胡凯华提供。

小兄弟网名: 田园将芜I胡不归,看过他写的《窑洞》一文,极为情深意切!胡凯华小兄弟发图片给我时,嘱咐我有时间写一下磨里镇的风土人情,并说家乡想做民俗旅游,我答应尽自己微薄之力,等过阵静下心写一写那片曾经的第二故乡,以回报当年儿时在磨里镇偷老乡杏子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