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些劳力每年外出,有些面积的耕地闲置,国家有什么相应的政策呢?

齐鲁斋


农村土地闲置撂荒,国家早就有法律法规,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法规没有明确的执法者,把农村村委会这个土地发包方当做执法才,而发包方和承包方本身有着复杂的关系,根本没法担当这个执法者的责任,所以,导致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而没有人出面管理的问题。

不管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都明确规定了禁止土地撂荒的现象,根据规定,承包土地的农民,如果将土地撂荒以上,村委会有权中止承包合同,将撂荒的土地收归村集体,另行了包给其他本集体经济以内的成员,如承包期以内的新增人口等。

但是,农村村委会的负责人,都是本村人,和承包土地的村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老百姓说话叫“低头不见抬头见”,有时候还是本家当户,没有谁愿意去得罪人,而法律规定是可以收回,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收回,也没有规定如果不收回会追求什么责任,在此情况下,根本没有哪个村委会负责人会主动去收回农民承包的土地。

何况,在面上看来,中国的土地资源相当宝贵,但是,这些宝贵的土地,却不能给农民增加收入,粮食低迷,生产资料不断上涨,农民是不种不赔,少种少赔,多种多赔,这种情况下,不仅农民不把土地当回事,村委会更不把土地当回事。收回来又能做什么?重新发包?一是根本没人要,二是发包出去还会继续撂荒。所以,村委会当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爱种就种,爱荒就荒,何必去惹矛盾呢?

事实上,国家也发现了目前农村土地撂荒的严重性。改革开放后,不再把农民禁锢在土地上,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越来越多,种粮不挣钱,也加重了农民的外流,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力紧缺,更加重了土地的撂荒现象。这种情况下,国家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可是,勿庸讳言,目前这一政策收效甚微,农民种地不挣钱,大户流转过去就挣钱?好多流转土地的大户,只是钻政策空子,套取国家的补助资金,一旦无利可图,便又纷纷退租!

所以说,单纯依靠目前的政策法规,很难避免农村土地的撂荒现象,国家应该对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规定更严格的撂荒责任,对于土地撂荒者,给予罚款等更严厉的处理,同时要明确土地管理部门为执法者,并追究执法部门不作为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是,合理解决农民种地不挣钱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使农民种地有利可图,撂荒现象自然会终止。


齐东晏子


对于像题主提的这样的一个话题在我们豫东平原地带也是一年比一年严重了,即大部分的青年劳动力都选择出去打工挣钱了,而土地基本上都是村里的60岁以上的老人在种植。我们这里的乡政府根据目前的情况有这样两个处理方法:

首先就是把土地合大方。由于我们这里最后一次分土地是在1985年的时候,当时分配土地的方法我也是请教了我们村里的老生产队长。村里的土地按照二等田甲和乙类来分的,为了能够让所有的个家户都能够分到甲级的田地,所以我们这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是1--1.5亩地之间的地块,按照当年的耕种方式来说是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的。


现在随着机械化收种的普及,现在小的地块已经成为了影响我们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了。零星分散的土地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不利于机械化设备的进出,所以我们这里大部分的村庄都实施了土地合大方的方法,即一家人只有一方土地或者两方土地,这样的话就能够保证机械化设备的进入了,同时也减轻了咱们种地者的劳动力。

其次就是对于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由村委会统一把自己村的土地合并起来承包给种植大户。


我们隔壁村的就是这样做的,把自己村里挨大马路的将近200多亩地合成了一方地,统一承包给种植大户,这样的话不但提高了土地的承包费用,而且对于种植大户来说也更有吸引力。比如说我们这里分散的土地承包费用一亩地的价格在260--300元之间,而大方地的承包费用在600元一亩地左右。这样的话不但给出门在外打工挣钱的个家户争取了更高的收益,同时也为种植大户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豫东小农


农民外出打工,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家里承包土地和使用土地,不能撂荒承包经营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承包方将土地撂荒弃耕两年以上的;承包方违反《土地承包合同》的;承包方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发包方(村委会或村集体)有权中止承包合同并收回承包土地,另行发包给村集体其他成员承包经营。

农民进城打工,家中承包土地可以流转给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其他成员承包经营。但必须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明确土地流转双方权利、责任、义务,土地流转租金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日期,土地流转租赁期限。土地流转必须土地流转双方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共识,村委会不能干涉或强制农民流转土地,村委会只能做为“见证人”在场。土地流转协议最好两年一签,最多不能超过5年,超过5年的,要到土地登记机构登记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为了确保流转方和受让方的利益不受影响,土地流转不能超过5年以上,超过5年双方利益无法保障。农民外出打工,家中土地可以委托村集体其他成员耕种,可以口头约定或书面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义务。总而言之,农民外出打工,家中土地不能闲置、撂荒,如果闲置两年以上,村委会有权收回,另行发包。


农民进城落户定居下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暂时保留,村委会不会收回,但村委会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劝其有偿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进城落户农民可以有偿退出农村土地“三权”,可获得一次性补偿,土地上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固定资产可以折款补偿。退出土地面积由村委会另发包或由村委会竞价发包给村集体其他成员。农民外出打工,其承包经营土地可以投资入股经营,可以流转,其流转租金和股红归打工农民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侵占。因此,农民进城打工,可以将土地作为股本(股份)加入合作社、股份制企业生产经营,千万不能撂荒、闲置了。农民进城打工了,村委会不得收回其土地“三权”,不能强制中止(或单方面中止)《土地承包合同书》,在土地承包期限内,村委会无权收回进城打工农民承包土地。


因此,农民进城打工,将家中土地闲置两年以上的,村委会会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收回的土地,村委会可以挂牌竞价发包、流转方式向有意承包方发包,村集体成员有优先承包经营权,如果村集体无人承包,可以向社会竞价发包、流转。

以上纯属长江老农个人观点和所见所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评交流,分享观点。祝大家鼠年大吉!


长江老农


现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青壮年人从事农业生产。于是大量的耕地闲置,甚至荒芜,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粮食是国家最基本的战略物资,而粮食的生产土地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国家台了众多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土地的使用行为。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

按照我们国家的《土地法》和《土地承包法》的归定,耕地是不能闲置,荒芜的。如果长期闲置耕地两年以上,村集体可依法责令其耕种,甚至可以收回土地,从新发包。但是在现实的执行中,困难相当大,或者说根本没法操作,执行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换句话说就是为执行不了呢?常见的原因如下。

①现在耕地闲置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地方甚至是整个村都荒废了。这种现象就造成了法不制众的尴尬局面。所以基本上就没人管。

②有些地方,闲置的耕地的现象虽然比较少。但闲置的耕地零星,偏远,没有规模。缺少开发的价值。即使村集体收回,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最终还是只有闲置荒芜。这是典型的没法管。

③耕地是农民最要的生产资料,更是国家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如果按《土地法》的规定收回,肯定又会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恐怕这就是不能管了。

针对这一系列的情况,为稳定国家的农业发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台了一系的政策措施进行疏导,特别是最近确定的三权分离(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土地承包权归承包人,土地经营权归经营者)的原则。以及土地承包关系将长久稳定不变的原则,更为我们解决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指明了方向。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①流转

根据《土地法》及三权分离的原则,土地的承包人可以将自己的承包地,有偿流转给其他个人或单位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农民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丢下“鸡肋”放心外出务工。更可以让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合法有效的得到土地,全身心的投入生产。

②有偿退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的农民已经彻底的溶入了城市。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再需要土地。这些人是可以考虑有偿退出耕地。根据《土地法》的规定,耕地是可以挂牌出售或者转让。当农民有偿退出土地后,他们的土地会以土票的形式集中起来,那些需要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可以通过专门的土地交易所购买这些土地(地票),用于开发。

③合作入股

耕地是有价值的,同其他的物品一样,也可以折价入股。国家也鼓励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和农民一起开发利用土地。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在不接受上两种形式的情况下,有的单位或个人也愿意以这种方式获得农民的土地。当然既然是股东,那么肯定就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作为不太懂法的农民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一些潜在的问题,以免造成损失。

总结,土地长期闲置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但让所有的农民都回家去耕地,也是不可能的。更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国家鼓励农民通过合法的流转,租赁,转让,合作经营,有偿退出等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承包耕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新方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天数茫茫A


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里,我们整个山东你找不到一点闲置的土地,没有一点撂荒 ,我们也是打工大省,外出人口众多,但是土地都有老人耕种,所以我们这里没有撂荒和闲置,大家舍不得。

我们某省有撂荒现象,根本原因是懒,不务正业,喜欢开直播,他们认为直播才是正业,所以开直播的成群结队,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学生,全是直播大军,就连80多岁的老人也是天天群魔乱舞,嫣然成了正经事,很多人感叹,直播真能经济振兴吗?

目前我们当地没有发现撂荒现象,大家都是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的种地,年轻人打工老人种地,大家舍不得,毕竟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现在种地跟玩似的,直接给你送到家,怎么会闲置呢?

现在很多合作社,很多农民直接把自己的地承包出去了,自己也好安心打工,这种现象目前很多,农民也乐意,确实是个好办法,国家也大力支持,这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彻底把农民解放出来,让一部分人种地,年轻人都去上班,确实是个好办法。


大海传媒


在高山地区的地方因为山高地陡沟深,十年九旱种地基本没有保障,所以导致耕地荒废,外出打工比种地的强,希望跟踞地里的条件能种经济林的鼓励种经济林,三之五年见效果,政府在这三之五年多朴偿些,有的山区种不成经济林的,就种生态林,谁种谁管,由林业局一个季度检查一回后由林业局发放补偿金。

在平原地区的都是罐水浇地,因为水费比较高,化肥也高,地少,每户就是八之十亩,还东一块西一块浇水也不方便,一年下来投资的钱都收不回来。所以导致水地也荒废,还是外出打工比种地的强,希望能把水费降低,化肥农药等降一点。




柴玉林往


近十几年来,因为城市的大力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钱,农村有很多耕地自然而然被闲置了下来。在以前农村的耕地都是祖辈上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而到了这一代土地竟然闲置了起来。让农民的心里不仅有些心疼,那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或者国家有相应的政策,能改善一下这种局面吗?


闲置耕地处置办法

1.流转给种植大户:很多农村个体户因为资金不够,或者没有特定的经济作物,或者人口不足,不能进行农作物种植。所以你外出打工,闲置的耕地最好的、最直接的就是流转给当地种植大户,可以获得一些租赁金额。其实还是有很多种植大户的,这样能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还能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

2.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闲置耕地的方式,而且挣的钱比直接流转给种粮大户挣的多一点,也更人性化一些。但这要看你们村上有没有这种搞农民合作社的,获取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年底的分红。

3.给代种植的人合理利用:你不想在家里种庄稼,但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在家或者家里有老人就出不去,所以只有在家务农。你可以把你的闲置耕地给这一类人,提前说好年底庄稼收成卖了,按照百分之几给别人。


畜禽养殖学堂


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明确了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2014年,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五年内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

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这是国家相应的政策,同时鼓励有能力的个人把农业做大做强。



呆呆不呆


我们四川这边现在就有很多这种情况,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家里都是老年人和小孩,所以闲置的耕地很多。

但是前几年也有老板去承包,他们大多都是用来种各种药材,因为我们这边都是丘陵种农作物不能机械化,靠人工是种不出大面积来的,所以都是用来种药材,不知道是土质还是技术的原因最终也没种成功。

最近这两年又开始有人去承包做鱼塘,现在就我们村只要能做成鱼塘的基本都弄成鱼塘了,感觉还可以,现在钓鱼的人也比较多,老板除了把鱼养了去卖之外,另外还吸引了不少垂钓爱好者。


燕儿姐的创业历程


国家提倡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但是对于土地闲置并没有什么强制措施,这也于实际情况有关,因为农民承包到土地之后,有自主经营的权力,农民不种地了,总不强迫他们去种吧,所以就会出现有的土地有人耕种,有的土地无人耕种闲置的情况发生。

不过闲置土地,总归不是好事,因为土地闲置着就不能产生收益,无助于农民家庭增收,所以如果不想在家种地的话,可以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出去给他人经营,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还可以给家庭带来收入。

土地流转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承包权还在自己手里,不用担心说将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就失去土地的问题,很适合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家庭。

而且土地流转出去之后,还有利于规模化经营,这对于农村的发展很有利。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将土地闲置着,没人耕种能产生经济效益吗?能给家庭带来收入吗?但是把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发展某项产业或者某项项目的话,土地就能产生效益了,发展的好的话,说不定大家就可以不用外出务工挣钱了,在家门口就可实现就业,从而可以促进整个农村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不管国家对于耕地闲置出台有没有相应的政策,只要能盘活利用闲置的土地总归是好事,如果自己不想耕种的话,就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吧,这就属于盘活利用土地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