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下的中国文学最不缺的是野草一样多的诗人,你怎么看?

忆余母兴化红膏大闸蟹


我赞成抱庸斋主的高见:诗的希望,诗的未来不在高堂,而在那些不为名不为利,只凭自己兴趣而作的草根诗人身上。

好多年了,好像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生时代的我就与诗词结缘。那年月懵懂生涩,时不时也出现“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僵态

走出校门,融于社会,多年的滚爬,磨尽了做作虚幻。再不心生浮哗,只是一腔心愿,真心生活,书写生活。

不强求名声,不困于利益。我只用心地走自己的路,写诗作词,抒发心志,颂善抨恶,乐观自己,高兴他人,潜移默化,感染世人。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领会生活的美,增加对人生世界的积极劲!


妙手慈航1221


我就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

没有花儿香,

没有树儿高,

但我始终生长在祖国大地的怀抱!

而且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所以我从不寂寞,

从不烦恼。

每一年,

温暖的春风把我吹绿;

每一天,

光辉的太阳把我照耀。

千万别小看我这棵小草,

没有我的衬托,

花儿能开得那么艳?

树儿能长得那么骄?

我的小草啊小草……


老蒋错话7632


爱写诗的人多,这是个好现象,这说明我们的诗坛后继有人,诗歌创作正趋于大众化,我们的诗歌创作正酝酿蓬勃发展的趋势。

这里我们应该从诗歌本身的规范化说起。创作诗歌,应该先了解什么是诗,诗有哪些特点,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向如何?

而不是拿起笔来,乱言成诗。把诗写成口号,写成词汇的堆积物,写成郁积于心的牢骚,写成求爱信…。

写出一堆让人读不懂的废话,还美其名曰:“朦胧诗!”朦胧诗真的是不着边际、不知所云吗?

我们看一下诗歌定义: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发展:《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

诗歌流派:

20世纪初以胡适的“尝试派”。

闻一多等为代表的“新月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

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

以艾青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

以穆旦、杜运燮、郑敏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派诗群”。

以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为代表的“蓝星诗群”。

以洛夫、张默和痖弦为代表的“创世纪诗群”。

以北岛、杨炼、多多、顾城、江河、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群”。

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

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他们诗群”。

以周伦佑等为代表的“非非诗群”。

以陈昂、刘懿为代表的春草派诗歌。

看看这些诗歌流派,我们是不是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到底哪个是正统,哪个属于现代诗歌的血脉。可能人们会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这就导致现代诗坛的混乱,也导致诗歌爱好者们拿起笔来,随心所欲,乱言成诗。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大事。

希望我们的诗歌创作不要自由得面目全非,失去诗所独有的魅力。



戈壁滩上的驼铃



高静环


记得数年前,我与某诗友在南京大众书局不期而遇,就草根诗友的问题,谈了半天。诗友很豁达,读诗写诗二十多年,诗作不下万首,先后整理校对十余次,然终无勇气付梓。临别,抱庸赠诗一首:水到宽江浪自平,云行高宇蹑无声。古今多少风流士,那得一一籍姓名。



回看今日诗词,诗人不缺,诗作不缺,尤为缺少的是古人作诗的情怀。诗心不纯,诗情不笃,多有挂碍,因此所作的诗终究流于俗套,形胜而质粗,斧凿之痕甚浓,难脱矫揉扭泥之味。殿堂之上,头戴大师之冠、身披学者之服的诗人,此流风更甚。侃侃而谈,却不谙诗者何物,所谓匠心大作,华丽之下污浊不堪,实在不足一观。反倒有些散隐江湖的草根诗友,常见性情之作。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人颇具诗情,这是历史,也是民族风情。诗人需要舞台,诗词需要土壤,后继无力乏善可陈的终极原因,还是诗歌被边缘、诗人很没落。对诗词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深,原创的好诗词却越来越少。



不要小看草根诗友,我认为诗的希望诗的未来不在高堂,恰恰在于远离名利场、只为兴趣一诗的草野江湖。


抱庸詩書


当下的诗人很多,会写字的都可以叫诗人。我们县有一诗词协会,他们把我拉进微信群里,很热闹,而且还很嚣张。有几个人,每天晚上就要写出很多首诗来。手机一咕噜咕噜叫个不停,浏览一下,这叫什么诗啊。我忍了几天,最后还是忍无可忍,退群拉黑。

不过,我最近在网上,我看到一首诗,很有意思,一个马屁高手的诗,成为了网红诗,发出来与大家分享。诗名叫《与领导一起尿尿》

与领导一起尿尿

刘傲夫

厕所里立便器

只有两个

我正尿着

领导进来了

与我并排

站着开尿

气氛有些沉默

我觉得这时候

应该说点什么

我说,领导

你尿尿

也尿得

这么好




飞飞猫说话


意思如象和人民种花一样吧?种花栽花与外界景色不同有不同生荐区别,诗歌,诗词就象天空中云朵云雾,鸟儿在空中飞斤行燕舞,虽然几句话,它是比喻,比如,象征,描写,春节春天四季,动物与人物的表情,动态,而以动物,人物,花之鸟描会,描述,所以各种其样,各种其色,不过不比写文章,它特别深渊代形象,生动,活跃气氛,写一个鸟一座山,一片工地,……都描述美丽的风景,动人必感带节奏而动情形容,形象,无言不为诗,无形不成体,有诗才有才发,描绘天下景美,换起世界杯。


田恒金542


野草?

野草一样的诗人?

首先,我不是诗人。

只是爱写上两句,

打油诗;

藏头诗,

顺口溜。

你怎么看都行。

我只想问:

你可以写诗,别人就不能?

你可以说话,别人就不行?

我不知道一百年前,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

是不是这样?

我还想问:当代有多少“孔乙己”?

到这里,写非诗非词的句子:

野草原生不装饰,

从未读书不懂诗。

生来根扎破崖上,

有点雨露就痴迷。

生来,不看眼色!

死去,无须人知。

生生不息永远在,

不管东风南北西!





罗时光1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类型中,如果说,哪个文学类型能够贯穿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哪个文学类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哪个文学类型能够老少皆宜?

我看唯有诗歌了!

从某种程度,或者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滚滚不息整个民族文化长河中,最璀璨、最耀眼、最美丽的那一朵浪花。

即使在世界上文学史上,一提到中国文学,给外国人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在中国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唐诗了。

所以,中国从古至今都是诗的国度,从来不缺少诗人,更不缺少喜欢诗,热爱诗的人民群众。

有些人把民间写诗的的人称为野草,我是不赞成的。因为诗歌一开始并不是贵族的专享品,而是发源于乡野里巷,兴于农夫田翁的劳作吟唱之余。你去翻一翻《诗经》三百篇就一目了然了,那些作者大都是贩夫走卒之徒。

解放之后,在八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经历了一个诗人辈出,全民读诗、赏诗、爱诗的高潮期,也涌现了一大批至今都影响深远的优秀诗人,如脍炙人口,令大家如数家珍的汪国真、舒婷、席慕蓉、海子、顾城等。这些诗人都深刻影响了几代人,在他们心中和他们的精神世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而诗歌走到今天,却因为金钱至上,权势的熏染,成了一些高高在上的人的附庸风雅,成了一撮小众所谓文人墨客的圈子里的文字游戏,更有甚者,还出现了一些不伦不类的什么梨花体,什么下半身写诗!简直是在亵渎诗歌!

然而可喜的是拥有四亿多读者的头条,有几十万名草根作者在孜孜不倦的写作,而写诗的也不下十万之众,而读诗的人民群众更是每天不下千万的浏览次数。这里面也不乏佳作连连的高手,如珍妮原创、几行微情书等。

所以高手在民间,诗人在头条。


灿烂晨跑


人都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也就是说人从娘胎生下来只能会哇哇乱叫,从哇哇乱叫通过娘的母乳喂养,通过娘哺育,娘的教养才一步一步的学会走路说话的。文化知识也是从一才学会二的,不是天生下来就会读懂百家性,三字经的。如果谁一生下来就会写文章,写诗句,那才叫怪才,也叫怪胎,跟一般人生的不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因为野草在旷野深山久经风刮日晒,经的世面广,见的事情多,就不怕狂风暴雨的冲击,才一步一步的再不断学习,在进步。人是不论文化水平高低,而是在于不断探索,也就是活到老经到老,不是老师给教个一字划一横,二字加一横,就会自咵其谈自已什么都会了,这样的人才是最最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