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是十全老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a罗洪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帝王,在历史上,敢自诩“十全老人”的帝王只有乾隆皇帝自己了,十全就是完美无缺陷的意思。

乾隆皇帝之所以是十全老人,首先因为乾隆皇帝本身福禄寿俱全,达到了人生的十全十美,古代帝王寿命都很短,可是乾隆皇帝却活了89岁,没病没灾,乾隆在位63年当时的清王朝国力强盛,也没有外国侵略,他一生有17个儿子和10个女儿,经常去游山玩水,热爱养生的乾隆每天活得很滋润,这样幸福的生活也是在历代帝王中少见的。

另一方面,乾隆皇帝曾亲自撰写《十全记》,并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树碑于布达拉宫前,并以“十全老人”自称。“十全老人”是乾隆对自己文治武功的高度概括,总结了他一生所做的事情,乾隆做了哪些事情呢?

这十次功绩分别是:

平准噶尔二”分别发生在乾隆二十年和乾隆二十二年,这次平准噶扩大了清朝的疆域面积。

“定回部一"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平定新疆西部的大小和卓之战。这次大战之后,清朝重新统一了西域,将新疆完全纳入了统治。

"扫金川为二\

小聪历史客栈


承蒙邀请

乾隆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60年!其实其在位63年,为不超过其祖父圣祖康熙爷。在乾隆60年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嘉庆,做了三年太上皇。其在位使康乾盛世达到顶峰。晚年自己撰写十全武功。自封十全老人。并不是后人给他追赠的。下面我们说说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有哪些!

乾隆
二十年平准葛尔,平定天山以北准葛尔部达瓦齐割据政权及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平定天山以南布拉尼敦与霍集占的叛乱(史称大小和桌)

乾隆二十二年再平准葛尔,三月清军第三次两路出兵平叛。五月,阿睦撒尔纳的败死标志着平定准葛尔胜利结束!

乾隆二十四年平回部,二十二年年底,乾隆任命兆惠为定边将军,车布登扎布为副将军,负责平定南疆叛乱!

乾隆三十四年平缅甸,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乾隆任命傅恒为经略,再次大举征缅。沿途未遇缅军主力。深入二千余里,缅军首先提出议和,此时傅恒出关时三万清军因中瘴气仅剩下1万3千人,故未等议和,即版班师回朝!


乾隆四十一年再平大小金川,于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江第二次金川之战至此结束!

乾隆五十三年平台湾,乾隆五十二年,乾隆派一等嘉勇公福康安与大将海兰察出兵平乱。于当年十二月从鹿港登陆,与起义军决战于八卦山,结果清军大胜,先后收复彰化、嘉义,并于次年二月生擒林爽文!

乾隆五十四年平安南。乾隆五十二年广南王国亲王阮文惠攻打安南国。直捣其首都东京,安南国王黎维祁逃亡广西,并请求清政府干涉!乾隆认为百余年来黎氏王朝朝贡不断。清朝有“兴灭继绝”的义务,于是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八千,并集结黎氏王朝残余势力于1788年反攻。

乾隆五十六年平尼泊尔。乾隆帝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调索伦兵两千,金川土屯兵五千,进军西藏,反击廓儿客叛军。

乾隆五十七年再平尼泊尔。二月,福康安从青海草地进西藏,闰四月回合西藏官兵三千人进军,五月侵入西藏境内的廓尔客叛军!叛军败走!六月清军向廓尔客境内进军!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有些名副其实有些有些牵强附会!乾隆后期经济体制的败坏更加明显。闭关锁国更加封闭。各种叛乱不断,人民生活越来越艰难,清朝由此走进腐败和落后的深渊!


龍游浅邸


回到正题,乾隆帝自称十全老人,他都干了什么事情?乾隆爷可以说是一位富皇帝,他爷爷,父亲给他留下大好江山,第一,他登基沒有外国入侵,第二,国内也算太平,真死三个五个的小百姓算什么,什么民间疾苦,沒有大冲突就算太平,一叶障目,乾隆爷只有享受,排出皇威,玩乐,为什么活的岁数大,会享受呗。


哪么他的十全是什么呢?根据乾隆爷自己写的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树碑于布达拉宫的《十全记》,其十全武功,是发动十次战争,其如下:1,1747年平大小金川,2,1755年平准噶尔部,3,1757年再平准噶尔部,4,1759年平回部,5,1769年平缅甸,6,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7,1788年平台湾,8,1789年平越南,9,1791年平尼泊尔,10,1792年再平尼泊尔。


综合乾隆的十次战争,大金川和小金川是藏族部落纷争,清政府 加以干涉,台湾是汉人林爽文的抗暴起义,这三项都是血腥对内镇压,不能称武功,平缅甸,平越南,平尼泊尔都是丑剧和败仗,更谈不上武功了,只有一项征服准噶尔汗国,开辟了新彊,可乾隆帝却分为三个,平准噶尔部,再平准噶尔部,平回部,无非凑足十项,显出了乾隆好大喜功虚荣浮华。



七星印月



125878215蜂獾


另一个是乾隆家族兴旺,后代众多,他一生养育了27个儿女,这些孩子又生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从自己开始往下算有7世孙。他是7世同堂。

乾隆不仅要处理政事,而且还喜欢写诗画画,一生写了4.5万多首诗,每天至少都要写一首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一位皇帝了。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是因为他自夸十全武功,包括: 平大小金川、平准噶尔、再平准噶尔、平回部、平缅甸、再平大小金川、平台湾、平安南,平尼泊尔、再平尼泊尔。

82岁的乾隆欣然命笔作《十全记》,记述他一生的“十全武功”,并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石为碑,史称《御制十全记》,乾隆帝并因此自称“十全老人”。

仔细研究一下,应该是9次:①1747—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战,②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③1755—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④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⑤1762—1769年的清缅战争,⑥1771—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⑦1786—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⑧1788—1789年的安南之役,⑨1790—1792年两次征战廓尔喀。

仔细研究一下,9次也不都是次次大捷,取得辉煌胜利:

⑴大小金川地不过千里,人户不满3万,明朝已臣属中国。从1747年开始到1776年结束,陆续用了29年,先后投入近60万人,耗银7000万两,阵亡的将士有3万多人,领兵大臣就死了4个,代价巨大,能算胜仗吗?

⑵平台湾,台湾汉人林文爽反清举事,与其说是武功,不如说是镇压民变。

⑶平缅甸,基本上是败仗,清军受缅甸的山林瘴气及地理环境所阻,很多死于疫病。缅甸为避免两面受敌而向清廷求和内附,将惨败算在武功上妥否?

⑷平安南,清军击败西山阮氏三兄弟军队,护送黎维祁到河内复位,中了阮氏在河内的伏击,数千兵士被杀。不过,安南人知道与中国为敌不能长治久安,于是阮氏遣使向清廷谢罪,并要求清廷册封,何功之有?

⑸两平尼泊尔,第一次是清军监军巴忠私下答应,每年给尼泊尔1.5万两赠款,尼泊尔就退兵了。后来清廷不认帐,尼泊尔再次侵略西藏。第二次尼泊尔后方受到邻近部落和入驻印度英国人的军事压力,不想两面受敌,便主动归附了清廷。

所谓十全武功,只有两平准噶尔和平回部算是名副其实,因为这3战役铲除了自康熙年间就为祸害的准噶尔部,且将新疆并入中国版图;其余武功不少是言过其实,甚至是打败仗的;为了凑够十全,将镇压民间起义的一些战争也纳入其内。可见乾隆自号十全老人是带有自我夸耀好大喜功的成份。

乾隆对外用兵是历来争议很大,虽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是也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和人力物力,致使国家的国库陷入了财政危机,老百姓的生活也非常贫苦,地方民间起义不断,整个国家从强盛逐渐走向了衰败,是中国封建历史最后辉煌的转折点。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王史论”

“十全老人”是乾隆晚年自己给自己的称号,是对他自己“文治武功”的高度概括,这里主要指他的“十全武功”,分别是“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前后加起来一共十次战役,乾隆便觉得自己功劳很大,于是自封“十全老人”。其实,这些战争里面大多数是凑数的,有好几场是损兵折将,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来大概看一下。


两平金川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公开叛乱,乾隆3次派兵攻打大金川,损兵折将,用了两年时间仍未将其打败,后来莎罗慑于清政府的强大权威,认为再打下去自己迟早要败,于是便主动请降,乾隆找到了台阶下,从金川之役抽身。1749年,大金川土司再度起兵叛乱,乾隆又分3次派兵平定叛乱,最终平定大小金川。之后,清朝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两平准部

乾隆十年(1745年),准葛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去世,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发生内讧。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当时的贵族阿睦尔撒纳因争权失败,为了保住自己,便投降了清朝。而后,清政府将阿睦尔撒纳封为双亲王,但其并不满足,并与1755年起兵反叛,乾隆知道后大怒,与1757派兵攻打,阿睦尔撒纳战败后逃往沙俄,后因天花而死。在此次战争中,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天山南北两路的控制,为统一新疆奠定了基础。


平定回部

当时与阿睦尔撒纳一起参与叛乱的还有小和卓,兵败之后投奔新疆回族西部的兄长大和卓,而后二人一起发动叛乱。1759年,清政府出兵平叛,由于大小和卓的统治不得人心,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政府里应外合,最终平定了叛乱,杀死大小和卓。经此一役,清政府完全统一了西域,正式命名为“新疆”,自此,新疆完全并入中国版图。这场战役应该说是乾隆一生中最有含金量的一次。

平缅甸

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甸开始蠢蠢欲动,经常骚扰清政府的边境,这可惹怒了乾隆,心想:“你一个小小的缅甸也敢挑战天朝的权威”,于是,乾隆于1769年2月大举出兵缅甸,但是因为水土不服,加上在热带丛林里遇到瘴气,还没遇到缅甸军主力,清朝的军队便已损失过半。而这时,缅甸王也因惧于清政府的权威,主动提出议和,但是议和未开始,清政府早已班师回朝。这次战争,清朝一方可谓是损失惨重,但乾隆依然脸皮很厚地将其纳入“十全武功”之列。


镇压台湾人民起义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因台湾人民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以及残酷压迫,于是,在当时天地会首领林爽文的带领下,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曾一度壮大到三千多人,但此次起义,被乾隆派兵残酷镇压,起义失败后,首领林爽文被押解到北京凌迟处死。

平安南

乾隆五十二年,当时清朝的宗藩国安南发生内乱。广南王国阮氏攻打安南王国,安南国王黎维祁兵败出逃到广西,请求清政府援助。作为清政府宗藩国,看到小弟受欺负了,乾隆当然不能不管。于是派兵主动出击,攻打安南,但战事拉拉扯扯,毫无进展,清政府没占到任何便宜。最后,还是阮氏一族同样是慑于清政府的强大权威,主动受降请和,这场战争,清政府无疑失败了,但乾隆好面子,依旧将其纳入“十全武功”。脸皮真够厚的。

(记录乾隆十全武功的金川御碑)

两平廓尔喀

乾隆五十七年(1788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当时属于清朝管辖),因不明原因起兵攻打清朝。乾隆于1792年派福康安率兵反击,起初战事较为顺利,大败廓军。而后深入追击直达今尼泊尔首都,但因领军者轻敌冒进,最后反而导致损兵折将,损失惨重。1793年正月,廓尔喀与清朝议和,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来认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以上就是乾隆所谓的“十全武功”,而他也因此自称“十全老人”。

如果您喜欢我写的,麻烦大家点个赞或者关注吧,谢谢大家!


王不二说史


具体的所谓十全真的可以找度娘。乾隆真的是十全,人家五毒俱全,加上他也干了一些事情,五五开,正好十全。五毒之首就是重用和珅,纵容官场腐败,一个贪官富可敌国居然是儿女亲家。五毒之二就是好大喜功做好了的做坏了的,或者实际上并没有做好的事都吹成“功”,五毒之三是名为“太上皇”实则把持朝政不放权到死。五毒之四是到处游荡,花了许多冤枉钱,大有隋炀帝第二之势。跑到安徽天柱山还吟诗一首呢,一辈子写了许多诗,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没有。五毒之五就是闭关锁国,既没有引进外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又没有引进外国的先进武器和技术。正是有此五毒,所以从乾隆皇帝开始,是大清帝国走向衰败的开始。


兴海亭


乾隆皇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其在位时间达到了六十年,而且在退位之后还做了三年的太上,才驾鹤西去!

乾隆帝与其爷爷康熙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一生也是政绩颇丰,其中以乾隆帝十次大型军事行动最让其自傲,因而乾隆帝称这为十全武功!以此来夸赞自己的功绩。而且其在晚年时亲自撰写了《十全记》,记述他一生的“十全武功”,史称《御制十全记》。乾隆帝并因此自称“十全老人”。 并创造了十全县。



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说法:“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其中我们挑几场著名的战役来说一说:

稍微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多多少少应该会知道大小金川战役,虽然大小金川偏居一隅,人口稀少,但是确是乾隆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钱粮最多的一场战争!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29年之久!投入兵力多达60万之余,花费钱财更是多达7000万两!是乾隆十全武功中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


其中平准葛尔与定回部这两场战役,我觉得是乾隆十全武功中最值得称道,也是最成功的两场战役!

这两场战役清军都是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并且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乾隆帝虽然十全武功多有水分,且晚年执政颇有争议,但是其在位时期政绩确是有目共睹的,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排的上号贤明君主,所以十全老人这个称号我觉得虽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是乾隆帝也确实对的起这个称号!


鱼乐说说说


乾隆皇号称十全老人,更多的是吹牛皮,自卖自夸,来展示自己有所作为,很能干。乾隆在晚年的时候,开始以十全老人自称,想给他自己增添点光彩。

乾隆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开始评价自己,列出了十大武功,借由这十大武功来,把自己装饰成十全老人,“十全”意思就是十全十美、圆满。当然啦,这肯定是要表达出他自己是自己的一生是很好,很OK的。

那么这十全主要是哪十全呢?根据记载乾隆她自己所说的十全武功指的是:两次平定准葛尔、一次平定回部、两次大小金川战役、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平安南之战、征缅甸之战、两次征战廓尔喀。这些加起来一共十次。乾隆他老人家一生打了许许多多的仗,列为“武功”的仅仅这十条。单单这样想,这十大武功应该很厉害吧!但实际上,这十大,水分多、实力弱,有自我夸耀之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所说的十全武功,其实更准确的说,只有三个:两次平定准葛尔,一次平定回部。这就三个。因为这三次军事行动解决了康熙雍正所没有解决的西北叛乱。将新疆真正意义上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至于乾隆所说的其他的七次武功呢?基本都是名不副实、以假乱真,有的只是镇压普通的民变,有的是自己损失惨重、悲惨的胜利,有的甚至是打了败仗,硬要说成是自己的得意之仗。像平定台湾的叛乱,台湾的天地会成员林爽文在台湾进行反清运动,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仅此而已。但这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在乾隆晚年又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搞得东南沿海是纷繁复杂。再比如,平定缅甸这个是最失败的。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一场败仗,却硬要说成是胜利。清缅战争来来往往打了十几年,前面几次基本都是失败,最后一次,在通往缅甸的路上受到地形的影响,很多人都中了瘟疫,连统帅自己也死了。是后来缅甸“良心发现”,感觉自己和大清国不是一个级别的,害怕乾隆会不停的来讨战,于是才主动乞和。你说如果让你来想,你会猜到缅甸认输的原因是这样吗?只是乾隆为了面子,硬要说缅甸是打输的,给自己长点脸。这也真是醉了!

总之,乾隆号称十大武功,十全老人,很大程度上是名不副实的。但就维护国家统一来说,又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这些“武功”,可能就难以有中国今天的领土版图了。


简单平凡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