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益生菌有没有副作用?

悦雨育儿


吃益生菌一定要遵医嘱,不建议长期服用。


一些毒副作用:

孩子如果有免疫缺陷,益生菌可能导致菌血症、真菌血症及脓毒血症的发生,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酵母真菌血症。重症疾病患者的胃肠道表皮细菌可能发生移位,如果患者同时有免疫功能受损则可能导致感染;当活动性疾病伴随黏膜溃疡或黏膜下层暴露时,应用益生菌会导致细菌移位及继发性菌血症风险增加。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应用益生菌不但不能降低感染率,反而可能增加病死率,故益生菌不适用于该类患者。此外,急性胰腺炎、黏膜炎症及氧需求量增加所导致的肠道灌注量不足也可能与益生菌有关。


另外选益生菌最重要的是看菌株,没有写菌株的益生菌不要吃,卫生部只规定了7种菌种适用于儿童食品,菌种后面都会标注菌株。

除了看菌株,还要学会看成分表:

一些益生菌成分里含有许多添加剂,比如香精、色素、蔗糖,牛奶蛋白等等,吃起来虽然味道更好,但是如果宝宝有牛奶蛋白过敏那就危险了,这无形之中是在提升宝宝的过敏风险呢!




儿科医生鲍秀兰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爸妈要知道什么是益生菌,简单说它是定植在人体肠道内、能改善我们微生态平衡的有益微生物。

益生菌的好处也一句话带过——人体体内因菌群失衡引起的很多健康问题,是能够借助益生菌等“外来物种”恢复平衡的。

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益生菌不能长期吃:

1、 医生开出的益生菌,属于药物,是根据宝宝的情况对症下“菌”的,像爸妈熟悉的“妈咪爱”,主要是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2、 吃益生菌首先要遵医嘱服用,然后要合理更换,也就是不要长期吃。

3、 药用益生菌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作用,比如宝宝便秘或腹泻。

4、 益生菌吃多了,会挤压体内正常菌种的生存空间,反而会造成新的菌群失衡。

5、 宝宝长期吃益生菌,肠胃会产生依赖性,就没法好好培养自己需要的其他有益菌株。

总之,3个字:遵医嘱。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益生菌相信宝爸宝妈们都很熟悉了,大家都习惯宝宝拉肚子时吃一点、便秘时吃一点、胀气时吃一点、免疫力低下时吃一点······这样看起来益生菌似乎“包治百病”了,事实上确实是这样么?难道就没有副作用了吗?

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TO)2001年对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量时,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

根据微生物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者促进物制备成的制剂,具有维持和调整微生物平衡、防治疾病和增进宿主健康作用----微生物制剂。平时人们吃的都是“含有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所以,很多人就直接称其为益生菌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并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2. 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还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3. 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益生菌能激活肠黏膜中巨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

4. 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肠道综合症、呼吸道感染、过敏、口臭、胃溃疡等,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宝宝需要服用益生菌的几种情况

宝宝感染某些细菌,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抗生素不仅火力强大,还格杀勿论,也就是说在杀死病菌的同时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有益菌、优势菌),所以需要补充益生菌,重新建立体内微生态屏障。重新恢复体内微生态平衡,保持其屏障功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抗生素会杀死益生菌这个特点,建议服用益生菌的时候,不要和抗生素一起服用,最好间隔2个小时。

2. 宝宝腹泻

当宝宝因贪凉、过量饮食等原因吃坏肚子引起腹泻的时候,大量有益菌排出体外,失去了制衡病菌的条件,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引发疾病。

如果是肠道感染,由于大量细菌、病毒等在肠道繁殖产毒,取代双歧杆菌,导致菌群失调,发生腹泻,正常有益菌大量排出,更加剧菌群紊乱,所以建议服用微生物制剂1~2周,重新建立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3.宝宝便秘可以吃,一定要选对菌株

有些宝宝便秘,可以服用微生物制剂。

首先要做好膳食治疗,多吃一些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培养排便习惯,早期配合药物治疗,推荐溶剂型的药物,如乳果糖,配合凝结芽孢杆菌,再加上按摩、热敷、捏脊等理疗措施,可有效地改善便秘症状,以防长期便秘导致“便臭中毒综合征”,影响儿童的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上述乳果糖为益生元,凝结芽孢杆菌为益生菌,都是微生态制剂。

4.部分乳糖不耐受

对于乳糖不耐受引起胀气、肠绞痛的宝宝,除了更换奶粉以外,也可以服用益生菌。益生菌作为一类有益微生物,可以产生一定量的乳糖酶,使牛乳中的乳糖得到消化分解,从而改善乳糖不耐受。建议选用含双歧杆菌或酪酸梭菌的微生态制剂。

怎么给宝宝挑选益生菌?

1、选择适合宝宝的菌株

益生菌包含不同菌种,每个菌种下面又有不同菌株,益生菌的真正功效取决于菌株,而不是菌种。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要求添加的益生菌要精准到菌株,名单中显示嗜酸乳杆菌(NCFM),动物双歧杆菌(Bb-12),两种乳双歧杆菌(HN019,Bi-07),两种鼠李糖乳杆菌(LGG,HN001)这六种益生菌,是经过了大量临床试验,对于宝宝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除了嗜酸乳杆菌(NCFM)建议1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其他5种宝宝可以放心服用。宝爸宝妈们购买时,可根据产品说明,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菌株类型。

2、选择干粉状的益生菌

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制剂有干粉状、片状、胶囊状和滴剂,其中片状和胶囊状不利于宝宝吞咽,有哽咽风险,滴剂又容易失活,活菌数不好控制,因此干粉状的益生菌是活性最稳定,效果最好。

3、选择活菌数量足够的益生菌

判断益生菌有效的标准就是,在吃进嘴里之前一定要是活菌。目前临床使用的均为活菌制剂,死菌已淘汰不用了。

一般来说,益生菌的包装上面会标注活菌数量,宝爸宝妈们购买时一定要好好看标签,10亿、100亿为单位的数量是准确的,因为这个数量可以保证益生菌到达肠道时仍有活性,所以尽量选择活菌数量足够多的产品,效果更优。

4、选择高品质质量益生菌

选择高品质质量益生菌,最好选择国家认证大品牌。一方面保证益生菌制剂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另一方面保证里面的添加剂是安全的,不会有导致宝宝过敏的成分。

服用益生菌注意事项


1、不要空腹服用

空腹时胃酸浓度高,益生菌容易被胃酸消灭,导致达不到调节肠胃的作用,最好在饭后20分钟服用。

2、温水冲泡

益生菌最佳生长温度与人体肠道相近,大约37℃,所以服用益生菌

需要用37℃左右的温水或温奶冲开,温度过高会杀死益生菌菌群活性。

3、避免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

益生菌开封后即冲即喝,不要久放,冲泡后应该在半小时内喝完,不宜二次加热,久放和再加热都会使益生菌大量死亡失去活性。

4、根据不同的病症服用情况也不同

宝宝急性病如腹泻,建议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后再服1-2w,如为过敏,生长发育迟缓等需要调理生理功能和免疫状态,需要至少3-6个月才能见效,且主张多菌联合,换用不同菌株,以期达到良好疗效。

5、不能让用酸奶代替益生菌

酸奶不能代替益生菌,大部分酸奶中只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类菌株并不是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最多为一周。另外,酸奶含糖量和添加剂较多,不适合宝宝食用。



希望对各位孕妈妈有帮助~欢迎转发关注点赞 有问题也可在下面留言~另外也可以关注我们~获得更多育儿健康知识、免费的在线咨询。


有啦宝贝育儿


您好,这个问题有崔玉涛育学园来为您回答,点击上方关注,查看更多相关问题哦!~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益生菌是指对人体只有益而无害的活菌,所以如果仅仅是纯益生菌,那么对于宝宝是没有副作用的。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给宝宝补充的并不是纯的益生菌,而是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制剂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往往会添加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不一定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

因此,宝宝肠胃不适时,我们应该先让医生了解宝宝的情况,之后遵医嘱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制剂,只要严格遵医嘱、按照疗程服用,对宝宝的健康是没有不良影响的。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益生菌制剂以一种食补的方式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中毕竟是含有添加剂的,而且也要尽量避免自行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也不要擅自延长服用时间。最好是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进行服用。

这个问题就说到这,欢迎点击下方,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育儿干货知识哦!~


崔玉涛育学园


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疾病、使用抗生素、喂养方式、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菌群紊乱。菌群紊乱既可以引起感染等急性疾病,又与一些慢性疾病如过敏性疾病等有关,对儿童的健康可能产生长远影响。

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原)和合生元(原)。

1,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2,益生元是指能够刺激宿主肠道内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的物质。许多配方奶粉中也添加有益生元,作为药物在临床使用的仅有乳果糖。

3,合生元是指益生菌与益生元制成的复合制剂。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适用范围 在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上,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该吃哪种益生菌,该吃多少的量,如何才能对疾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要听从医生的指导。

1、推荐作为主要药物使用的疾病

(1) 腹泻病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

(2)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和布拉氏酵母菌药物。

益生元药物(乳果糖)对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推荐使用。

2、推荐作为辅助药物使用的疾病

( 1)肝胆疾病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母乳性黄疸,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

对肝病(包括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益生菌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防治高血氨,推荐使用乳果糖作为辅助治疗。

(2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推荐使用双歧杆菌制剂。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或喂养困难,使用双歧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药物。 (3 ) 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酪酸梭菌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4) 乳糖不耐受

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含有β-半乳糖苷酶,能够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减轻乳糖不耐受病人的症状。

(5) 炎症性肠病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制剂

新生儿降临人间之前,体内是没有微生物的,但是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从产道、空气、母乳、食品等来源中获得益生菌。

人体的肠道器官,为益生菌提供了适合的培育与繁殖的环境,益生菌与有害菌也随食物同时进入体内,形成微生态的平衡,也就是人体的健康状态。

在治疗疾病时害怕益生菌补充过量,或者依赖,其实大可不必。肠道内的面积是一定的,不管是有害菌还是有益菌,都需要粘附并定植在肠道粘膜上,才能存活。多出来的益生菌以及被抢了地盘的有害菌没有了地方住,随着肠道的蠕动和其他废物一起被排出体外了。

益生菌不会产生依赖,但也可致不良反应,合理应用很重要

1.益生菌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益生菌为多为活菌制剂,宜选用40℃以下温水或凉水服用。

抗生素可以灭活益生菌,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若需同时应用抗生素,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 2-3 小时以上。布拉氏酵母菌、酪酸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益生菌产品如含布拉酵母菌不应与口服全身抗真菌药(如氟康唑)同服。

益生菌产品打开包装应尽快服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活菌易失去活性。

2. 吃了益生菌药物有副作用吗?大家肯定会担心,吃下去的毕竟是细菌啊,真的不会拉肚子?真的不会发生感染吗?吃了吸收入血可咋办?

(1)对于病情较轻的病人来说,短期用益生菌是安全的,就算发生了一些胀气、腹泻和呃逆等副作用,及时停止服用,可以避免副作用的继续发展。

(2) 对某些高度免疫抑制或危重症患者,严重的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腹水,体内留置血管导管的患者而言,益生菌可引发严重的感染,如干酪乳杆菌引发脓毒症、布拉酵母菌导致真菌血症、鼠李糖乳杆菌 GG 导致的肝脓肿。

(3)最新研究表明长期应用益生菌能够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可以促进短链脂肪酸和丁酸盐的合成增加,而减少蛋白质的合成量,这些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还会影响婴儿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形成和导致二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

3,对于正常健康人益生菌的摄入方式有很多,很多发酵的食物,比如奶酪、酸奶甚至泡菜等里,都含有一定量的益生菌,可以达到基本需求,没有必要去服用益生菌药物。

综上所述,益生菌不是随便吃的,只有在需要时根据疾病选择品种和剂量服用,注意疗程,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干扰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让宝宝肠道菌群达到自然平衡。 小贴士: 益生菌不能包治百病;益生菌不是保健品,健康的宝宝没有必要服用,一方面,适当的外界刺激,可刺激提升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而不是通过外部免疫(如吃药);另一方面,过多的服用益生菌,可能会打乱体内的菌群平衡,从而导致其他疾病发生。父母们要根据宝宝自身健康需求和医生的建议,判断是否购买和使用益生菌。


心连心好月嫂


您好,目前认为,孩子生病时,使用益生菌虽然效果不明确,但是应该没有坏处。

益生菌是活的,达到一定数量后,对人体能产生有益效果的菌。但从定义上看,那肯定对孩子是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但是,虽然咱们知道益生菌好,却不知道哪种对具体的一个孩子好,因为每个孩子体内的菌都不一样,对别的孩子好的,对这个孩子可能就没有效果。

所以,现在都是通过大的统计数据,评估出好的菌,给所有孩子同样的治疗,比如,孩子急性腹泻,使用布拉酵母菌或鼠李乳杆菌,但是是否有效,不一定哦,还是看这个菌和孩子肠道的菌的关系如何。

那如果用上益生菌后,有害吗?目前认为基本没有害处的,益生菌也就是一种菌,到肠道内,如果能留下来改善肠道菌群最好,如果留不下来或者留下来长的不好,最多没有效果,不会导致孩子肠道损伤。

但是要注意,对于早产儿或者体重特别低的孩子,或者病情重的孩子,使用益生菌要注意点,因为有报告说他们使用益生菌后,这些菌通过肠道进入血液,导致了菌血症。但是大家不用害怕,绝大多数孩子使用益生菌是安全的。

综合以上,目前认为,虽然效果不明确,但是有些孩子确实用上后,疾病改善比较明显,一般都没有副作用,所以还是可以试着使用的,万一有效呢。


儿科医生孔令凯


不会有副作用。食用有益菌应该成为常态。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机体并非是我们自身独有的细胞构成,实际上我们体内的细胞有90%是细菌细胞构成。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和微生物共生的系统,谁也不可能无菌。

根据对我们身体健康有益或者有害,我们将细菌笼统的划为两个类。一个是“益生菌”(又称有益菌),另一类就是“致病菌”或称之为“有害菌”了。细菌和细菌,甚至真菌和病毒都会相互抑制,体内好的细菌多了,我们的健康自然就多了一层保障。

益生菌不仅仅是对肠胃功能有帮助,我们很多器官都需要益生菌的保护。尤其是整个黏膜系统都遍布细菌。在此我就简单列举乳酸菌。乳酸菌也是现在市场上益生菌类产品中最主要的成份。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比如乳糖)发酵成乳酸,乳酸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如果女性乳酸菌缺乏,妇科炎症发生的概率要高很多。因为乳酸菌所产生的乳酸会杀死致病的葡萄球菌。

人体的消化功能离不开两个重要的条件。一个是酶,也叫做“酵素”,这是人体可以自身合成的营养组合体,能够消化食物。另一个条件就是细菌。自身消化能力弱,组成“酶”的能力不足,就要高度依赖细菌的帮助。食物在肠道里,益生菌不够,就会给致病菌创造增殖条件,为它们提供食物。酶、细菌将食物消化分解之后,是通过肠粘膜吸收的。

所以,养成每天补充有益菌的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好办法。面包店里有酸奶卖,家里也可以自己制作。不要把益生菌看得太过神秘,没有什么,我们身体里有,也必须有。为益生菌创造好的繁殖条件,就是类似于我们传统所说的“扶正祛邪”。


开心猫母婴


我是黄圆媛医生,专注于儿童营养和儿童保健领域。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分享相关知识。 想要了解儿童呼吸道/过敏/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专业资讯,关注我的微博:黄圆媛医师


益生菌,这一概念来源于希腊,意思是“对人体有益”。是指可改善宿主(人或动物)肠内微生态的平衡,并对宿主有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从1857年发现开始,对于益生菌的研究就进展得如火如荼。

斯米尔诺夫博士说过,益生菌正将成为 21世纪的抗生素。这是因为它们的有效使用,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医学观点以前抗生素那样对疾病的方式。


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缓解不耐乳糖症状、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预防生殖系统感染、预防和治疗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胆固醇、帮助吸收营养成分等作用。正常的益生菌群和人体之间能共同形成对抗外来疾病的屏障,同时,益生菌能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蛋白质和酶,产生的乳酸有益于人体对维生素D、钙、磷、镁的吸收,产生的半乳糖也有利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儿童的生长发育期是正常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而益生菌对儿童有着重要作用,一定要重视。


微生态菌群附着于胃肠道黏膜上皮上,所以胃肠道能保持健康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甄别好坏,有选择地吸收食物营养,排挤有害菌。给大家讲解我是怎样用益生菌和中药结合治疗小儿积食的。

小孩子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生长发育比较快,假如喂养不当的话,食物多了堆积在胃里会损伤肠胃功能,在中医上讲叫做小儿积食,但是小孩子在发育中又需要摄入大量食物来提供营养,脾虚不能运化食物,一直处在积食的状况下胃粘膜会受到影响,有灼热感,容易导致反胃呕吐、咳嗽,甚至胀气会冲到扁桃体导致发炎。小小积食,危害很大!

为了解决这些积食的症状呢,我发明了一种积食方,里面中药部分以消食药、健脾药为主,都是选取最好的道地中药材,加了很多的消化酶、脂肪分解酶(分解肉类)、淀粉分解酶(分解糖),我还加了一些专门针对肠胃的益生菌,平衡肠胃功能,保护胃黏膜,一些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像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这些积食方里面都有放。

保加利亚菌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增强免疫力、抗癌、抗肿瘤;双歧杆菌对于调理改善肠胃紊乱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增加我们肠道粘液的厚度来抑制病毒细菌;嗜酸乳杆菌的主要菌种在小肠,可以释放乳酸、抵抗一些有害的细菌,因为我们从胃到小肠要做吸收,到大肠要做排便,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乳酸菌要在消化上能够对我们有帮助的。


积食方在不同的时间段吃,功能性的效果可能会有一点不同,例如晚饭吃的太饱了,要消化这一顿的食物可以放在睡前吃;有的孩子比较容易厌食,不吃饭,体内的酶比较少,就可以饭前半小时吃,帮助产生更多的消化酶。益开食弹性很大,饭前饭后吃都可以的。而且大人小孩子都是可以吃的。

坊间有很多品牌的菌,其实菌种越多不代表越好,因为必须要认清是不是真的都是有益菌,也要根据宝宝的症状和情况和来选择,看着很多菌种,可不小心吃下去有致病菌、条件性的致病菌,反而对身体是有伤害的。所以正确选择益生菌品牌才是最关键的!


下面是我即将出版的新书《谁动了我的小鼻子》,在我的微博有最新的众筹消息,希望能帮到家长们。



父母堂为您科普

益生菌的副作用较为罕见,偶有肠胀气发生。若作为腹泻及便秘进行治疗使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家长需注意的是,有些益生菌制剂中添加了其他成分,如乳糖等,对于先天乳糖缺乏的宝宝是需要禁用的。

另外,益生菌服用量因人而异,一般成人每日建议不超过500ml,儿童可适量饮用,一岁内的孩子不建议大量饮用(建议在医生医嘱下使用为宜)。益生菌类食物或药物可在两餐之间与果汁、牛奶等同服。不能与抗生素类一起服用,时间间隔至少两小时。选择日期最近含有益生菌的酸奶,酸奶不能加热少主,也不可微波炉加热,否则杀灭其中的乳杆菌会失去原有的保健作用。故而酸奶只能冷饮,或放温水中温热后饮用。

除益生菌制剂外,家长平时还可给孩子添加以下3种食物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1.味噌

味噌是通过大豆搁置、发酵后做成的,此过程中会产生益生菌。一汤匙的味噌咸味非常浓郁,因此不宜多给宝宝吃。日常烹煮食物时可用一小勺味噌代替食盐,或做味噌汤。

2.酪乳

是由乳酸菌发酵进而培养出益生菌,一杯低脂酪乳也可提供人体所需钙质28%。直接饮用或做成酪乳水果色拉给孩子食用。

3.奶酪

有些奶酪中含有益生菌可以在肠道存活下来,为其肠道健康做出贡献。这些奶酪都是由乳酸菌将牛奶制作成酥酪,并发小数天或数周甚至数年而形成,这一过程中也造就了益生菌的产生。


父母堂


益生菌本身就是定植在人体肠道,正常来说对人不会有副作用,一个关键的信息点,就在于品质如何的益生菌,即参考该益生菌的配方是否添加有对宝宝过敏的成分。只有知道这个,我们才能判定益生菌的好坏以及是否对宝宝有副作用。 例如宝宝对一些大分子蛋白过敏,有些益生菌里面就添加了牛奶,这就会导致过敏,产生副作用。

再来说一下如何挑选适合自己宝宝的益生菌

看品牌,价格

一般大厂合生元或者性价比流传比较广的妈咪爱,金双歧。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益生菌,厂家大,规模效应,基础的量给够就行。枯草杆菌,双歧杆菌配合基础维生素,不会出问题。

但是有些小厂小作坊,收到生产环境影响,菌群可能会被污染,活性也大大收到影响。

鉴别诀窍:看菌株,看配方

一些好的配方如舒敏诺,专利的GL-104来源母乳的罗伊氏乳杆菌,性价比高,现在比较流行,除了它的基础维生素,还有DHA,磷脂,其中的水苏糖可以帮助减少宝宝便秘,保护肠道,减少肠粘膜损伤。配方越是全面,效果越好。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