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中遭炮轰为啥士兵不隐蔽反而到处跑?

用户3678821699187


首先,遭到炮击,隐蔽是没有用处的。枪炮不长眼,它可不会因为你躲在看不见的地方就不杀伤你。而如果有防御工事,有防炮击掩体就不需要跑了。

其次,你说的是战争片,是电影………而电影为表示战争残酷,当然会传达出士兵在被炮击时的惨烈,你也不愿意看到炮击开始,影片中人毛都看不到一个吧……虽然这并不合理。还有一个因素,当步兵遭受重炮打击的时候,士兵爬到地上就算不会被炸到,很多人也会被震死。所以,遭到炮击,找到掩体或是敌方炮口下的死角蹲起来躲避弹片杀伤,才是对的。


柯的草稿箱


战争片中遭炮轰为啥士兵不隐蔽反而到处乱跑呢?

说老实话,战争片中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无论哪个士兵,新兵或者老兵,实战中都无法判断炮弹的准确落点,也根本不可能逃出大炮的射程。而且论杀伤力,步枪弹的威力或许还能让你心存侥幸,毕竟还有命中率的问题,机枪弹就让人恐惧了,但是伏在地上还有机会活。但是炮弹的杀伤力就让你无处可逃了,炮弹的威力不一定要直接命中,它爆炸后的弹片传得很远,击中要害或者切破动脉血管,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战争片中士兵乱跑只是显示战争的惨烈,炮击的杀伤力之大,其做法不对。

挖散兵坑,战壕只能减少小口径炮弹的伤害,遇到日军的掷弹筒或迫击炮这种曲射炮就没有用,弹体能进坑或战壕。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战壕里挖“猫耳洞”,或者依据山体象朝鲜战争我志愿军那样挖“坑道”,并在掩体上加固。即使大口径炮弹,你也有很大可能幸存下来。只要大炮不是总对着你轰。而一般来说,大炮轰过后就向纵深炮击了,这种办法还是最靠谱。


南雷霆峰


这个要看是在哪个地方乱跑了,是在战壕里还是在地面上乱跑了,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哦。

那么来说说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1.如果是在战壕里乱跑侧不难判断,这些乱跑的士兵大多为新兵,不能说百分百,至少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另外两个就是军官啦,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分析一下:(1)新兵上了战场难免会有些胆怯,但炮弹落在不远处爆炸那声音那会面能不恐怖害怕么,不跑才怪嘞。(2)剩下那两位为什么是军官,因为自己的士兵在战壕里乱跑,第一很容易被炮弹炸伤炸死,第二也很容易影响别的士兵的情绪,第三就是乱跑的人多了影响整支部队的势气,所以这几个军官必须跑来跑去的挨个安抚。

2.那么来说说在地面上跑,地面上跑是为了更好的存活下来,当地面受到轰炸时只能通过跑到被轰炸过的地方才是相对更安全,原因是你这炮弹不可能总是往一个弹坑落,为更有效的杀伤敌人,炮弹射击参数设置肯定是不一样,所以每发炮弹的落地位置也不一样了。

所以在地面上四处跑是有讲究的哦,纯属个人理解。




乐呵了小刘


战争中,为了减少伤亡,作战双方都会在阵地修建大量工事。工事除鹿砦、雷场、观察所,战壕、交通壕、散兵坑、地堡、暗堡,还包括防炮洞,防空洞、坑道。导演出于剧情需要,或者不熟悉军事,影视中的工事,往往只有战壕。当遭受炮击,官兵只好在战壕内跑来跑去,躲避炮弹。其实,这是很不真实的情节。


风帆与浪


同一门炮按同参数连续射击,由于每发炮弹的装药量均有偏差,每发炮弹的弹头也有偏差,每次连射时由于火炮震动使参数也略有变动,各种因素综合一起,造成弹着点都会有偏差,特别是航弹,弹着点更不会相同,所以有经验的士兵在掩体被摧毁后都会跟着炮弹炸点寻找新的掩体。


天寒梦泽深6403554


“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有它一定的道理的,炮的后坐力和震动性及强,每个炮弹的落地都不在一个点上……!


李宗仁LZR


老兵是听着炮弹的着落点,可以选择从这个坑跳到那个坑,毕竟有误差。所以看着人就多,新兵就容易躲,结果就是死。新兵怕炮,老兵怕号就是这个道理。


用户7873796168109


这种情况一是炮弹来了反应不及时,惊慌失措,二是战争开始新兵没经过炮击,甚至没见过大炮,不知怎么样躲炮,你沒亲身经历不知大炮威力。弹片杀不死你也把你震死。


永不言败141058546


那是导演要跑的,还指挥怎么跑,就要让你觉得这些打仗的比看电影的人蠢多了,效果一流。

你的问,早就在导演的设计里。

所以,你的明白,看电影就图个乐,和真实的打仗两回事。


维清weiqing


山上的鬼,河里的怪,山上跑的依还在。动态中,人中枪的系数或许低于静态的中枪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