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人如何进行带猪消毒?

lygfire


对于日益严俊的非瘟病疫情及抗非瘟病毒的历程,越来越多的养猪业内人士对于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也有了不断的提升,但很多猪场往往在生物安全防控的认识与操作执行上出现偏差,认为每天对猪场的无死角消毒,给猪饲料添加消毒剂,甚至进行带猪消毒就是生物安全的最佳操行。那么,这里所提及的带猪进行消毒对于防控非瘟疫病毒是否有效?如确实需要带猪消毒又该注意什么?

非洲猪瘟疫病毒作为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本身不能自已攻击被感染宿主猪的细胞膜,而是通过接触上层皮粘膜而受感染,比如攻击具有分泌系统并且有粘液的口、鼻、上呼吸道,消化道等引起感染。病毒通过攻破被感染宿主猪的上层细胞组织,并触发炎症作用而引发猪只感染病毒。因此,对于保护好健康猪只的分泌系统上层粘膜的完整及炎症的消除,比带猪消毒来进行防控非瘟病毒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那么,如果猪场确实进行带猪消毒工作,会给健康猪只带来什么结果呢!下面锋哥就根据相关经验来阐述如下自已观点。

一、在带猪消毒的过程中,因为消毒剂本身散发出一种的刺激气味,这将引发猪只具有分泌粘膜功能的呼吸道、眼睛等器官的上层组织细胞的大量聚集,这就为非瘟病毒的攻击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从而引发非瘟。

二、在频繁的带猪消毒过程中,因猪只受到了惊吓,增加了外伤的风险从而引发炎症,由于伤口某类细胞的大量汇集,从而遭受非瘟病毒的攻击而引发非瘟疫感染爆发。在国内多起猪场瘟疫的爆发中,都是母猪最先发现被感染到非洲猪瘟疫病毒,这就是因为病毒攻破了母猪生殖系统的上层炎症细胞组织而更易引发感染。

三、在带猪消毒杀菌处理的过程中,采用液体湿剂带猪消毒无疑增加了猪舍的潮湿,在湿度严重的多雨闷热夏季,增加了舍内各种有害细菌的滋生,导致猪只染病引起体内抵抗力下降,从而更易感染非瘟病毒。


综合上述,锋哥认为非瘟病毒的防控不可轻浮于带猪消毒杀菌处理,而且有可能适得其反更易被感染到非瘟疫病毒。而对于猪场最有效的生物防控,必须重点针对猪场内外,通过道,带猪排泻物能接触到的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只有在猪场内有的放矢地加以生物防控,才能将防非瘟疫感染的工作事半功倍!


乡民锋哥


带猪消毒主要的问题是控制消毒剂对猪的伤害,同时要兼顾消毒效果。

带猪消毒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强酸、强碱、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消毒剂,慎重使用。容易对猪的皮肤,粘膜,眼睛等部位造成损伤。

(2)合理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的需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发挥作用,浓度太低,达不到消毒效果;浓度太高,对猪容易造成损伤。

(3)注意消毒方式

喷雾、洒水以及擦拭等方式,要避免直接对猪消毒,容易引起猪的应激刺激。

(4)掌握消毒的周期间隔

不同季节,根据养殖需求,控制消毒频率。短时间内,多次带猪消毒,对猪本身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