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静夜史


说起康乾盛世,民间自古就有无数话本演义对其间发生的事情或记载、或夸大地记载并且流传下来,其中康熙皇帝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更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事件之一。

其实自古以来皇子夺嫡就是皇室里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围绕新旧皇帝更替而衍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紧紧抓牢了满朝文武的心。自古新旧皇帝更替时不乏有安安静静的和平改朝,但是更多的还是腥风血雨。像初唐时唐太宗上位时“玄武门之变”、明成祖朱棣的篡位、“铁帽子王”之一的多尔衮与皇太极、顺治父子二人的皇位争夺等等无不充斥着血腥与诡计。皇位代表着万万人之上,故此无数皇子冒着身死的危险也仍旧要放弃唾手可得的王爷之位转而去争夺那无上的权势。

书说正文,康熙皇帝膝下育有整整三十五位皇子,可谓极度高产,但是只有二十五位皇子成长起来了,这其中,有九位皇子参与了皇位争夺战,他们分别是:皇长子(大阿哥)、皇太子(二阿哥)、皇三子(三阿哥)、雍正皇帝(四阿哥)、皇八子(八阿哥)、皇九子(九阿哥)、皇十子(十阿哥)、皇十三子(十三阿哥)、皇十四子(十四阿哥)。其中真正夺嫡的皇子只有五位:大阿哥、二阿哥、八阿哥、四阿哥、十四阿哥。最终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赢得了这场“战争”,“九龙夺嫡”事件才得以结束。

除去雍正皇帝之外,其余皇子也各有各的结局,我们来一一讲解。

大阿哥与二阿哥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皇位的争夺,二阿哥母亲赫舍里是顺治托孤大臣索尼的孙女,出身高贵,虽说有政治婚姻的嫌疑,但小两口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赫舍里康熙四年入宫,康熙八年生下嫡长子承祜,不幸早夭,到了康熙十一年,赫舍里再次产下一子,这便是后来的太子胤礽。胤礽平安落地,赫舍里却因为难产病逝。

康熙感念赫舍里的付出,打破满人不立储君的传统,将刚出生的胤礽立为太子,夫妻情深,可见一斑。

但这位身世坎坷的太子却十分不争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作”了,按理说只要他稳扎稳打,尽心尽力伺候好父亲,皇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但是他却因为品行不端两度被废,最终被康熙皇帝放弃,下场凄凉。二阿哥在雍正皇帝继位不久(雍正二年)就因病而死。

嫡长子失势,理论上来说,长子就是优先级最高的继承人,大阿哥胤禔就是这么想的。

理论上来说,存在这种可能性,胤禔的母亲出身纳兰氏,权臣明珠是她本家的叔叔(电视剧中将明珠设定为纳兰氏的哥哥,实则是谣传),出身不高,却也说的过去,而胤禔本人的条件也很不错,据传教士白晋记载: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但喜爱不等于独爱,年长不代表才高。康熙儿子多,选择也多,且在位长达六十年,好与不好,可以慢慢考察,这就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看似漫长,但只要有些行差踏错,就有可能出局,随着其他皇子的成长,胤禔长子的光环散去,逐渐失去了地位。

看到希望的胤禔不甘心失败,他处心积虑,剑走偏锋,寄望通过魇镇这种近乎邪门的方式来陷害太子,结果事情败露,被三阿哥举报,盛怒之下,康熙革去他的一切职务和封号,将其圈禁至死。

太子被废,长子失势,在群臣看来,最有希望的接班人无疑是八阿哥!

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卫氏,出身辛者库,地位低下,但他本人天生聪慧,备受康熙喜欢,年长些经常随扈身边,因办事得力,广结善缘,得到了百官的一致好评,就连康熙的哥哥福全,也对他夸赞不已。

但康熙却不这么认为,太多的权力斗争让他对身边每一个人都报以警惕,尤其是涉及皇权,时时刻刻不敢掉以轻心,在他看来,八阿哥能力出众,且善于笼络人心、示好群臣,有结党乱政的嫌疑,已经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长此以往,难保不会重蹈李渊覆辙。有念于此,他开始逐渐冷落八阿哥。

八阿哥也感觉得到了父亲的变化,尤其是“毙鹰事件”发生后,自知再无接班可能,转而支持十四皇子,希望借弟弟上位,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无奈康熙已经选定接班人,八阿哥的做法只能是泥足深陷,越陷越深。

最为诡异的是十四阿哥,也是后世关于康熙晚期九子夺嫡时期最大的谜团,据史书记载,十四阿哥聪明过人,才能出众,康熙十分喜欢他,其中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至康熙去世前,十四阿哥家的日常支出都是由康熙负责,这既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权,也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个儿子特别的喜爱。

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受封抚远大将军、大将军王,率军平叛。十四阿哥也不负众望,经过一番血战,荡平了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

饱受宠爱,又功高盖世,于情于理,十四阿哥都是康熙最属意的接班人,但这一切却在康熙去世以后发生转折,四阿哥脱颖而出,十四阿哥遗憾出局。

四阿哥得以继位,究竟是康熙的选择还是另有隐情,无从知晓,从现在公布的资料来看,合法继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毕竟要如坊间传闻那样,私自修改诏书,几乎不可能。

但也不能就此认定雍正继位毫无破绽,至少在隆科多单独受诏这一点上,就疑点重重。而彼时的十四阿哥领兵在外,无力申辩,也无法验证,只能看着哥哥登上皇位。

雍正继位之初,出于收揽人心的目的,对弟弟们尚且留些情面,待皇位稳固,立马启动清洗。

这其中,八阿哥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妻子儿子都受到株连,最终于雍正四年逝世;三阿哥由于只是在早期参与夺嫡,所以只是被雍正皇帝“发配”去守护康熙陵墓,逝世于雍正十二年;九阿哥与十阿哥因为是八阿哥的坚定支持者,不可避免遭到雍正皇帝清算,九阿哥在雍正继位不久就死于大牢之中,坊间传闻他是被雍正毒死的,而十阿哥虽然遭到囚禁,但他一直活到雍正去世以后,乾隆恢复了他的自由,无奈年事以高,不久病逝。

十三阿哥是雍正皇帝的“死忠粉”,也是雍正一朝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大臣,早在夺嫡期间,他就坚定的站在四哥背后,雍正继位后,对他宠幸有加,不仅加以重用,还将其封为世袭罔替的八位“铁帽子王”,奈何天妒英才,十三阿哥于雍正八年病逝。

除此之外,五阿哥没有参与“九龙夺嫡”,因此被封为王爷,荣华一生,逝世于雍正十年。

六阿哥早夭。

七阿哥由于当初打仗负伤,故没有参与夺嫡,被封为亲王,逝世于雍正十年。

十一阿哥死于雍正皇帝登基之前。

十二阿哥死于乾隆年间,算是高寿。另外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两人也死于乾隆年间,算是荣华富贵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十四阿哥与老八等人纠缠不清,好在他与雍正同父同母,亲哥哥不忍杀害,只是遭到囚禁监视。

从军多年的他,身体康健,一直活到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后,将其从圈禁中释放出来,无奈他年事已高,无力参与政治,乾隆二十年,与家中去世。

其余的皇子大都早折,没能活到九子夺嫡的时期。

都是同胞骨肉兄弟,却因为皇位而形同陌路甚至拔刀相向,这不能不说是封建皇朝畸形而变态的一面。


日慕乡关


根据统计,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15个儿子幼年夭折,9个儿子参与了皇位争夺,剩下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皇二十子胤祎、皇二十一子胤祹、皇二十一子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皇二十三子胤祁和皇二十四子胤祕共11人未曾参与夺嫡。

因为他们并没有参与夺嫡,因此并没有在雍正登基后受到打击压迫,都得到善终。下面我们一一看看这11人的结局。

皇五子胤祺在雍正十年去世,雍正还特地为胤祺立碑,称其“秉性和平”。

皇七子胤祐在雍正八年去世,曾被雍正晋封和硕淳亲王。

皇十五子胤禑在雍正九年去世,先被雍正封为贝勒,派去镇守景陵,后被封为愉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在乾隆二十三年去世,很受雍正和乾隆两代帝王的恩宠。

皇十七子胤礼在乾隆三年去世,在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乾隆还将雍正的第六子过继给胤礼。

皇二十子胤祎在乾隆二十年去世,在雍正时期先封贝子,后封贝勒,再被降为辅国公。在乾隆时期,又被封为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祹在乾隆二十八年去世,在雍正时期爵位从多罗郡王降为固山贝子,后来恢复爵位。乾隆皇帝将其封为和硕履亲王,并将皇子永珹过继给他。

皇二十一子胤禧在乾隆二十三年去世。他在雍正时期被封为贝勒,后再乾隆时期被封为慎郡王。胤禧不仅仅是郡王,还是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有”贤王“之称。

皇二十二子胤祜在乾隆九年去世,官至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在乾隆五十年去世,雍正年间被封为贝勒,后因为犯事被降为贝子,乾隆时期再被降为镇国公,后慢慢加封为郡王。

皇二十四子胤祕在乾隆三十八年去世,或许是因为年纪最小缘故,深受雍正喜爱,被封为亲王。

总而言之,因为这些皇子们没有参与皇位争夺,不是雍正的政敌,因此才得以善终。


大脚姑娘碎碎念


康熙皇帝一生中有三十五个儿子,由于康熙皇帝在位时间很长,导致自己的这些儿子全部都是羽翼丰满,对皇位最终的归属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就是九龙夺嫡事件,这件事情最终因四阿哥登上皇位结束。

他对没有参加党争的弟兄都是非常仁慈的,但只要当初与自己争夺过皇位,那么下场是很凄惨的。

大阿哥胤褆、与二阿哥胤礽刚开始争的你死我活,不过当时二阿哥已然贵为太子,不过由于品行问题被康熙两立两废,渐渐的退出了夺嫡的视野中。

不过就算其没有登基的可能性,自己在被囚禁的地方,还自认为是太子,患了很严重的失心疯,最终在雍正登上皇位后不久,病死在监狱中。

当时大阿哥自认为皇位就是自己的,别人根本没有一点机会,此时又出了一个八阿哥胤禩,大阿哥的实力渐渐的被其蚕食,所以准备发动最后一攻定高低的时候。

不料八阿哥提前动手,在皇帝的面前告发他,私自采购武器,私养大量府兵。导致直接被下大狱。

八阿哥认为自己的位置已然稳固了,但一直深藏不露的四阿哥出来与其相争。八阿哥刚开始对他与自己的争斗原本不放在眼里,原因是当时朝廷上很多人都是支持自己的。

但有两位重量级的大臣是支持四阿哥的,八爷党的几位王爷只能看着干着急,看着四阿哥一步一步的登上皇位,最终来清算自己。

雍正是一位赏罚分明的皇帝,登上皇位后,对于曾经有过对自己不利的皇子,全部诛杀、囚禁。根本不给一点还手的机会。

但如果没有帮助过自己,也没有参与过夺嫡事件的皇子,他是可以让这些人享受荣华富贵一生的。

大阿哥一直被康熙囚禁,雍正并没有对狱中的大哥下毒手,他在雍正十二年的时候病死。

二阿哥也是被康熙囚禁,在雍正二年的时候病死,死因是由于自己的失心疯。

三阿哥虽然参与了党政,当时是支持八爷的但由于其早早退出,雍正只是让其去守护康熙的陵墓,后病死。

五阿哥并没有参加过党政,所以被封王,后死于雍正十年,但并未受过苦。

六阿哥在五岁的时候病死。

七阿哥是一位统领过兵马的王爷,不过由于打仗时期的受了重伤,无法参加夺嫡。不过让雍正封为亲王,荣华富贵一生享用不尽,死于雍正十年。

八阿哥夺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八爷党的头号首领,在雍正四年病死不过在死前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九阿哥、十阿哥八爷党的忠实拥护者,被雍正清算,全部死于监狱之中。

十一阿哥并未活到雍正登基时期。


十二阿哥活到了乾隆时期,到了八十岁的高龄去世。

十三阿哥是唯一支持雍正的,被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可惜的是在雍正八年病死。

十四阿哥自成一派在雍正时期一直被囚禁,乾隆时期被释放,不久后病死。

十五阿哥被派到景陵,死于雍正十九年。

十六阿哥在乾隆三十年去世。

十七阿哥在乾隆六年去世。

十八阿哥于幼年去世。

十九阿哥于幼年去世。

除去上文中列举出的阿哥,剩下的大多都是乳臭未干的孩子,并不会威胁到雍正的地位,所以都很好的活了下去。

雍正对待没有参加当初夺嫡的兄弟,都是采取怀柔政策,都对他们不错,总的来说就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国布衣


康熙一生共生有35个儿子,除去英年早逝的,共有20个儿子长大成人,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故又称“九子夺嫡”。

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在这九人之中,共分为五大派系,分别是大阿哥的大爷党,二阿哥的太子党,三阿哥的三爷党,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四爷党,以及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八爷党。

后来这五大派在争斗中,大爷党、太子党和三爷党先后被康熙亲自废掉,其后四爷党则战胜八爷党,最后四阿哥胤禛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即雍正帝。



至于另外十一位没有参与夺嫡的皇子,分别如下:

五阿哥胤祺:宜妃郭络罗氏生,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和硕亲王,赐号为恒亲王,被康熙评价为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十年去世,享年54岁。死后被雍正立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七阿哥胤祐:天生有残疾(脚跛),所以不热衷于政治,平日只好读书。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雍正即位后,进封其为淳亲王,雍正四年病逝,享年51岁。

十二阿哥胤祹:定妃生,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贝子。雍正登基后,进封其为多罗履郡王。后因宗人府弹劾胤裪“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于是被降为固山贝子。雍正八年又恢复郡王爵,后又被进封为和硕履亲王。等到乾隆即位后,他更是成为军机处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去世,享年78岁。



十五阿哥胤禑:康熙三十二年出生,母亲为王密嫔(汉人),雍正帝四年被封贝勒,命守景陵。雍正九年去世,享年39岁。

十六阿哥胤禄:康熙三十四年出生,母亲为王密嫔(汉人),雍正即位后,先后历官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乾隆时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乾隆三十二年去世,享年73岁。

剩余的六人,分别是十七阿哥胤礼、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二十四阿哥胤祕。

这六个阿哥年龄都相对较小,在康熙去世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还不到18岁,甚至不少人连爵位都还没封,所以都没有参与到朝廷的权力漩涡中来。

在雍正即位后,先后都对他们进行了封赏,其所封爵位多为贝勒或贝子,后来他们在乾隆时也又陆续被提升为郡王或者亲王,基本都收到乾隆皇帝的优待,后他们大都在乾隆年间去世,算得是上是善始善终。


我是赵帅锅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按照古人来说68岁去世也算是高龄,据考证一生共生育皇子35位,皇女20位。在35位皇子中,序齿的只有24位,实际长大成人的仅有20位。


我们通常所说“九子夺嫡”那么参与储君争夺的皇子就占了几乎一半。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康熙生前一共两次大封皇子,风别是康熙三十七年和康熙四十八年,从分封情况多少可以看出一丝诸皇子的地位。


皇五子:胤祺,母亲郭络罗氏就是大名鼎鼎的宜妃,康熙非常宠爱,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就被封为亲王,在康熙诸子中还是比较有地位的,但是他却并未参与夺嫡,可能与他性格有关,康熙评价他“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继位后胤祺也没有受到打击,雍正十年去世,谥号“温”也比较能反应他的性格。


皇六子:胤祚,和四阿哥胤禛是一母同胞,比胤祯小一岁多,虽然序齿但是五岁夭折,没有机会参加夺嫡。

皇七子:胤祐,母亲是成妃,从记录来看成妃的出身一般,也并不受康熙宠爱,在康熙序齿靠前的皇子的母妃中,成妃是受封最晚的。胤祐在康熙四十八年受封为多罗郡王,在诸皇子中算是中等水平。胤祐在雍正元年晋升为和硕亲王,雍正八年去世。一生“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皇十一子:胤禌,一岁夭折。

皇十二子:胤祹,母妃定妃万琉哈氏,但是从小被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贝子,由于苏麻喇姑精心教育的原因,胤祹并未介入皇位争夺。值得一提的是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直到乾隆二十八年,87岁高龄去世。雍正朝平平淡淡,乾隆继位封为亲王,负责管理礼部和宗人府,乾隆对其非常信任,礼遇有佳。

皇十五子:胤禑,母亲为密嫔(康熙五十七年册封),出身较低没有资格抚养皇子,所以胤禑由德妃抚养,康熙年间没有封爵,直到雍正四年才受封贝勒,被派去给康熙守灵,雍正八年晋封郡王,雍正九年去世。




皇十六子:胤禄,和十五阿哥一母所生,雍正元年被过继给亲王博果铎一支,继承亲王爵,乾隆继位初期比较受重用任总理事务大臣,食亲王双俸。乾隆三十二年七十三岁高龄去世。

皇十七子:胤礼,纯裕勤妃所生,康熙一朝没有封爵,但是由于一些影视剧,十七阿哥果郡王名声要响亮一些。胤礼在雍正朝备受信任,先后被封为郡王,亲王,对比他的出身和特殊的待遇,在“九子夺嫡”中他很可能是胤真的坚定支持者,乾隆三年去世。


皇十八子:胤祄,八岁夭折。

皇十九子:胤禝,三岁夭折。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为襄嫔,雍正八年才被晋封为贝勒,一生主要工作是为雍正守泰陵,乾隆二十年五十岁去世。

皇二十一子:胤禧,喜好书画,雍正十三年被封为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皇二十二子:胤祜,谨嫔所生,雍正十二年封为多罗贝勒,乾隆九年病逝。

皇二十三子:胤祁,雍正八年第一次被册封为镇国公,雍正十三年被封多多罗贝勒,乾隆四十九年直到死前一年才获得了郡王的虚衔,仅挂名不拿俸。

皇二十四子:胤秘,康熙序齿皇子中最小的儿子,康熙六十多岁老来得子,比乾隆还小五岁,雍正十一年和弘历,弘昼同时被册封为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去世。


大老二爷


九子夺嫡是清朝历史非常著名的一大事件,指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其实当时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分别为:长子胤禔、次子胤礽、三子胤祉、四子胤禛、五子胤祺、六子胤祚、七子胤祐、八子胤禩、九子胤禟、十子胤䄉、十一子胤禌、十二子胤祹、十三子胤祥、十四子胤禵、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禄、十七子胤礼、十八子胤祄、十九子胤禝、二十子胤祎、二十一子胤禧、二十二子胤祜、二十三子胤祁、二十四子胤祕。

但只有9个年龄稍长的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终四皇子胤禛在夺嫡争斗中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成王败寇,皇权争斗失败后的皇子大多下场悲惨。


大阿哥胤禔终身囚禁,郁郁而终。

二阿哥胤礽也即曾经的“太子”,也是被雍正终身囚禁。

三阿哥胤祉被削爵。

八阿哥胤禩是雍正帝夺嫡之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最后下场也最惨,被雍正帝剥夺爵位,削除宗籍,并被改名“阿其那”,最终囚禁而死。

九阿哥胤禟是八爷党,八爷党在雍正继位后被打压严重,九阿哥胤禟在雍正称帝后被削除宗籍,并被加以械锁,改名塞思黑,最终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十阿哥胤䄉也是八爷党之一,最终被圈禁革爵,在八爷党中算下场好的了。

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帝的铁杆,在雍正帝夺嫡之路上发挥中重要的作用,雍正继位以后,加封胤祥为怡亲王。

十四阿哥胤禵是雍正帝的亲弟弟,为同一母所生,但他确实八爷党之一。虽为亲生兄弟,但他们的感情却并不好。最后雍正帝继位后, 可能也考虑到毕竟是亲弟弟,胤祯被打发去守皇陵。


小毛哥财经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按照古人来说68岁去世也算是高龄,据考证一生共生育皇子35位,皇女20位。

在35位皇子中,序齿的只有24位,实际长大成人的仅有20位。

我们通常所说“九子夺嫡”那么参与储君争夺的皇子就占了几乎一半。

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生前一共两次大封皇子,风别是康熙三十七年和康熙四十八年,从分封情况多少可以看出一丝诸皇子的地位。

皇五子:胤祺,母亲郭络罗氏就是大名鼎鼎的宜妃,康熙非常宠爱,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就被封为亲王,在康熙诸子中还是比较有地位的,但是他却并未参与夺嫡,可能与他性格有关,康熙评价他“心性甚善,为人敦厚”。

雍正继位后胤祺也没有受到打击,雍正十年去世,谥号“温”也比较能反应他的性格。

皇六子:胤祚,和四阿哥胤禛是一母同胞,比胤祯小一岁多,虽然序齿但是五岁夭折,没有机会参加夺嫡。

皇七子:胤祐,母亲是成妃,从记录来看成妃的出身一般,也并不受康熙宠爱,在康熙序齿靠前的皇子的母妃中,成妃是受封最晚的。胤祐在康熙四十八年受封为多罗郡王,在诸皇子中算是中等水平。

胤祐在雍正元年晋升为和硕亲王,雍正八年去世。一生“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皇十一子:胤禌,一岁夭折。

皇十二子:胤祹,母妃定妃万琉哈氏,但是从小被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贝子,由于苏麻喇姑精心教育的原因,胤祹并未介入皇位争夺。

值得一提的是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直到乾隆二十八年,87岁高龄去世。雍正朝平平淡淡,乾隆继位封为亲王,负责管理礼部和宗人府,乾隆对其非常信任,礼遇有佳。

皇十五子:胤禑,母亲为密嫔(康熙五十七年册封),出身较低没有资格抚养皇子,所以胤禑由德妃抚养,康熙年间没有封爵,直到雍正四年才受封贝勒,被派去给康熙守灵,雍正八年晋封郡王,雍正九年去世。

皇十六子:胤禄,和十五阿哥一母所生,雍正元年被过继给亲王博果铎一支,继承亲王爵,乾隆继位初期比较受重用任总理事务大臣,食亲王双俸。乾隆三十二年七十三岁高龄去世。

皇十七子:胤礼,纯裕勤妃所生,康熙一朝没有封爵,但是由于一些影视剧,十七阿哥果郡王名声要响亮一些。

胤礼在雍正朝备受信任,先后被封为郡王,亲王,对比他的出身和特殊的待遇,在“九子夺嫡”中他很可能是胤真的坚定支持者,乾隆三年去世。

皇十八子:胤祄,八岁夭折。

皇十九子:胤禝,三岁夭折。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为襄嫔,雍正八年才被晋封为贝勒,一生主要工作是为雍正守泰陵,乾隆二十年五十岁去世。

皇二十一子:胤禧,喜好书画,雍正十三年被封为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皇二十二子:胤祜,谨嫔所生,雍正十二年封为多罗贝勒,乾隆九年病逝。

皇二十三子:胤祁,雍正八年第一次被册封为镇国公,雍正十三年被封多多罗贝勒,乾隆四十九年直到死前一年才获得了郡王的虚衔,仅挂名不拿俸。

皇二十四子:胤秘,康熙序齿皇子中最小的儿子,康熙六十多岁老来得子,比乾隆还小五岁,雍正十一年和弘历,弘昼同时被册封为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去世。


一点点历史



康熙朝诸子争位也是有章可循的,当然,在康熙六十一年还没成年的自动就出局了,这就不消说了。


首先,汉妃所出的阿哥都不会被康熙帝考虑。


比如康熙帝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禄母亲是汉妃王氏,所以他们两人其实就自动告别皇位争夺了,康熙帝在这方面也非常注意。


比如顺懿密妃王氏,她于康熙二十九年就入宫了,三十二年就生下了胤禑、三十四年又生下胤禄,更为关键的是她在康熙四十年又生下了十八阿哥胤祄,从她生育记录也能看出她确实深得康熙帝的喜爱,而且十八阿哥胤祄夭折的时候,康熙帝悲痛欲绝,并且迁怒于当时太子胤礽,甚至成了日后胤礽被废罪状之一。


可即便康熙帝如此钟意王氏,但是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才册封王氏为密嫔。


而“嫔”在清室后宫制度里属于第五等级,相当于外命妇中的郡王妃。王氏给康熙帝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康熙帝钟爱的十八阿哥,可是康熙帝对王氏名分的给予是非常吝啬的,由此可见康熙帝对汉妃控制之严格。


既然康熙帝对汉妃控制都这么严格,汉妃生的孩子自然也自动出局了。


其次就是生母卑贱,且生母品级不高的阿哥也是被排除在外的。


比如康熙帝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他的生母虽然是满人,但是由于他母亲万琉哈氏出自正黄旗包衣人家,所以他也等于是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了。



康熙帝在这方面真的很像唐太宗李世民,他一方面把漂亮女性纳入自己后宫,但是另一方面又特别挑剔这些女性的出身,凡是出身寒微的,康熙帝是特别看不上。


如万琉哈氏是康熙二十四年生下十二阿哥的,可是她一直等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康熙帝册封为定嫔,当时她已经58岁了。


当然,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康熙帝第八子胤禩的生母卫氏也是包衣出身,为什么八阿哥就可以争夺皇位?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八阿哥是被康熙后宫四妃之一的惠妃抚养的,这就使得他身份高一档,比如雍正帝,他母亲德妃虽然出身不高,但是他可是从小被康熙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抚养的,所以雍正帝可以看做是孝懿仁皇后的半子,身份自然不同。


第二个原因就是历史上的康熙帝特别喜欢卫氏,康熙帝对他的后宫妃嫔管束很严格,可是唯独对卫氏例外,还专门让卫氏从良嫔升为良妃。


所以胤禩尽管生母出身一般,但是他和十二阿哥还是不一样的。


第三类出局者就是有先天缺陷的。


比如康熙帝第五子爱新觉罗·胤祺,他虽然生母高贵(宜妃),但是他从小是被孝庄皇太后抚养长大的,九岁以前都不会汉语,最熟练的是蒙古话。


康熙帝当时已经在有意无意压制科尔沁蒙古势力在清帝国的扩张,所以是肯定不会考虑胤祺这样亲蒙古的儿子继位的。



再比如第七子爱新觉罗·胤祐,他因为有残疾(脚跛),所以也就自然而然丧失了皇位继承的资格。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些没参与皇位争夺的皇子,除了极个别以外,大多活的很舒心。


未参与皇位争夺康熙帝皇子结局:


皇五子胤祺,封恒亲王,雍正十年去世,享年54岁。


皇七子胤祐,封淳亲王,雍正八年去世,享年51岁。


皇十二子胤祹,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去世后,享年77岁。


皇十五子胤禑,封愉郡王,雍正九年去世,享年39岁。


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乾隆三十二年去世,享年73岁。


皇十七子胤礼,封果亲王,乾隆三年去世,享年41岁。


皇二十子胤祎,封贝勒,乾隆二十年去世,享年50岁。


皇二十一子胤禧,封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享年48岁。


皇二十二子胤祜,封贝勒,乾隆九年去世,享年34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封贝勒,享受郡王待遇,乾隆五十年去世,享年73岁。


皇二十四子胤秘,封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去世,享年58岁。


兰台


康熙三十五子。序齿二十四子,夺嫡九子,外十五子。未序齿夭折十一子。

我们先来看看“九子夺嫡”是哪九子。

大阿哥胤禔,诅咒太子,甚至要替康熙杀掉太子,谋求储君之位,被康熙监禁,卒于雍正十二年。因为康熙前四子皆夭折所以为皇长子。

二阿哥胤礽,太子,两立两废,雍正二年,幽禁中死去。

三阿哥胤祉,历史本来有自己的三爷党,比如李绂,电视剧《雍正王朝》略有提及,李绂监考案发后第一个找到就是胤祉。后来自动退出。雍正登基后被发配为康熙守陵,后来被幽禁去世。

四阿哥胤禛,九子夺嫡的最后赢家雍正皇帝。

八阿哥胤禩,九子夺嫡拥护者最多。雍正年间遭到雍正清算,被改名为阿其那,雍正四年病逝。


九阿哥胤禟,八爷党,雍正年间被清算,又改名塞思黑,在监狱被折磨至死。

十阿哥胤俄,八爷党,幽禁到乾隆年间被释放,后病逝。

十三阿哥胤祥,四爷党,铁帽子王,雍正登基后依然殚精竭虑,辅佐雍正。雍正八年病逝。

十四阿哥胤禵,八爷党,雍正同母弟。雍正登基后不久被圈禁,乾隆年间被释放,后病逝。



非夺嫡夭折十一人,未序齿(没有按年龄大小排序)

承瑞,承祜,承庆,赛音察浑,长华,长生,万黼,胤禶,胤禹,胤禨,胤禝,胤禐11人全部于3岁以前夭折,未序齿。

其他十五子

胤祺,未参与夺嫡,为人敦厚,被封和硕亲王,雍正十年病逝。

胤祚,雍正同母弟,6岁不幸夭折。

胤祐,未参与夺嫡,为人谨慎小心,被封为多罗淳亲王,电视剧《雍正王朝》四大铁帽子王逼宫都罗的原型可能就是他。

胤禌,11岁病逝。

胤祹,和硕亲王,乾隆二十八年病逝,一生起起落落,确是78岁高龄去世。

胤禑,未参与夺嫡却备受康熙喜爱。雍正年间被派去给康熙守景陵。电视剧《雍正王朝》守景陵史实来源于这里。雍正四年去世。

胤禄,比较低调,继承和硕靖亲王爵位,乾隆三十二年去世,73岁。

胤礼,因《甄嬛传》大火,果郡王。乾隆元年去世。


胤祄,8岁病逝。

胤祎,乾隆二十年去世,心中对雍正不满而不敢言,多次称病抗旨,所以爵位最高贝勒,甚至被降为辅国公。雍正死后被乾隆派去为雍正守陵。

胤禧,不喜政事,醉心诗词书画,略有建树,乾隆二十三病逝。

胤祜,九子夺嫡时还是个娃娃,乾隆九年三十二岁去世。

胤祁,一生低调,被雍正封镇国公,乾隆五十年去世,73岁。


胤祕,序齿二十四子,最小的一位。对于最小的弟弟和最小的叔叔,雍正,乾隆都没有为难。他乾隆三十八年去世,和硕諴亲王。


红雨说历史


康熙,八岁登基,14岁执政,传奇的一生,除鳌拜,平三藩,平葛尔丹,修漕运,整吏治,六下江南,做了61年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育有35个儿子,但成年序齿的只有24个,因为在位时间长、导致康熙晚年皇子们都已经气候,自成一派,发生九子挣帝。

康熙儿子们的最后结局

儿子(35人)

皇子:承瑞,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祜,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庆,1岁殇,未序齿。

皇子:赛音察浑,2岁殇,未序齿

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

皇子:长华,旋殇,未序齿。

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谥曰密,为理密亲王

皇子:长生,2岁殇,未序齿。

皇子:万黼,4岁殇,未序齿。

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

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

皇子:胤禶,1岁殇,未序齿。

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

皇六子:胤祚,幼殇。

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

皇八子:胤禩,廉亲王。

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

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

皇子:胤䄔,1岁殇,未序齿。

皇十一子:胤禌,1岁殇,无谥号。

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

皇子:胤禨,2个月殇,未序齿。

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

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

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

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

1、皇长子胤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胤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大阿哥胤禔,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禔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2、皇二子胤礽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3、皇三子胤祉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4、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5、皇五子胤祺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胤祺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6、皇六子胤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7、皇七子胤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胤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8、皇八子原封廉亲王胤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9、皇九子胤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胤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10、皇十子胤䄉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胤䄉与胤禟、胤昷皆党附胤禩,为世宗所恶。雍正元年,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胤䄉赍印册赐奠。胤䄉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胤禩议其罪。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11、皇十一子胤禌早夭。

12、皇十二子胤祹 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13、皇十三子胤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14、皇十四子胤禵 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15、皇十五子胤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16、皇十六子胤禄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17、皇十七子胤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18、皇十八子胤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19、皇十九子胤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20、皇二十子胤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21、皇二十一子胤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嫔陈氏生。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22、皇二十二子胤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23、皇二十三子胤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24、皇二十四子胤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胤秘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