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今年的德云社封箱节目安排?

苡居Ync66290


今年的德云社封箱,感觉郭德纲老了许多、嘴上少了以往那股咄咄逼人。于谦老师更是平添了许多皱纹,但临场反应速度还是那么快。对于“德云女孩”来说吧,有些缺憾——那就是小辫儿因复诊而缺席了这场盛宴。

“壮壮”阎鹤祥算是熬出头了,终于“摇号”摇到自己出演由郭德纲和于谦“捧哏”的经典相声《扒马褂》了。不过,和以往不同,这次节目前面加了个“新”字,也不再“扒马褂”了、而改成了“抢”手机。

觉得改得挺好,以往的《扒马褂》开始部分总是免不了把“于大娘”开涮一番,这次直接拿掉这段、变得雅气了一些、温和了一些。德云社名气大了,确实需要更好地爱惜羽毛,这是个必然的进程。

小辫儿虽然没来、搭档“一线天”杨九郎的戏份可一点也没少,和李鹤东、杨进民、侯震、高九成等合演了大段《双簧》,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要论“戏份”还是少班主郭麒麟多,不但跟陶阳唱京剧《未央宫》、还和栾云平合说一段相声。舞台风格也比以往稳重了不少,所以说阎鹤祥在《新扒马褂》中一开始就说:师父、您该让位了。

整场演出视频中,看不到一个送礼的观众,个人觉得这是个好开端。毕竟嘛,有些小演员极其容易被舞台“送礼”一事麻痹了自己、而忘记了走上相声舞台之本分。


岑詮


相声,作为北方市井文化的代表与传统文化的集合,融合多种曲艺、叫卖等草根文化精髓,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中,因幽默艺术不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笑眼看世界”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也出现了诸多名家。相声的形式也从 30 年代的“撂地”发展到了茶馆中的相声大会并随着广播电视与现代媒体走进千家万户。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声在中国已经盛况不再,已经变为了晚会中的鸡肋节目,笑料越来越低俗、落后、无趣,相声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精髓好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

但到了 2005 年,一个号称“非著名”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和以他为班主的社团“德云社”因为他们精彩的相声演出爆红于网络,并很快收到了大量粉丝的追捧,听他们的段子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潮流。在德云社之后,津京地区类似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如满座剧场、嘻哈包袱铺、北京相声第二班等,这些团体中的演员活跃在各类剧场中,为广大听众带去精彩的演出。可以说,德云社的走红不仅仅是相声重新振兴的第一炮,更成为了一种模式,带领着广大类似的社团走向了市场。但是,在德云社的发展与管理中,出现了很多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仅仅是今后相声社团发展的有利经验,更是促进这一产业发展的良药。

德云社是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简称,成立于 1995 年,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旗帜,是以弘扬北方民族文化、培养曲艺人才、服务大众为主旨的曲艺演出团体。旗下业务

主要分为 3 个部分:1.相声演出,一共有 4 支队伍:一二三队和青年队,主要演出场地是天桥剧场、张一元天桥茶馆、北纬路甲一号德云社剧场、北京北展剧场、三里屯小剧场、德云说书馆、广德楼茶馆。

2.德云华服,主打以传统风格设计的中式服装。 3.郭家菜,主打郭氏私房菜和北京小吃。 4.德云传习社,该社是由北京德云社创办的曲艺、戏曲类专业艺术培训学校。全社有现有演员 200 多人。

该社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 3 个阶段:北京相声大会(1995-2003),主要成员:郭德纲、张文顺、李菁、徐德亮、王文林、何云伟、邢文昭;早期德云社(2003年-2010年2月 20 日)主要成员在前一阶段成员基础上变为十几人;当今德云社,2010 年 2月 21 日,曾经以兄弟社团加盟德云相声联盟的“艺馨社”社员全部加入德云社,标志着德云社变成了独立的艺术机构。

郭德纲,人民曲艺艺术家,相声和电视剧演员、电视脱口秀主持人。 1973 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 8 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又师从侯耀文,得到多位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于梨园,这些经历对丰富他的相声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逐渐地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2005 年底,在网络与媒体的相互作用之下,郭德纲借势风云突起,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磨打锤炼,一跃成为现今相声界演员之中的佼佼者之一,现为北京德云社的班主,德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之于封箱节目的安排,纵观前几年情况,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听之乏味,弃之可惜,德云社小品也有很多经典之作,但是经典受欢迎的小品创作周期较长,导致在频繁的节目展演中,节目编排成了较大的问题,这也是观众对德云社视为鸡肋的原因。


工常修


阵容豪华强大,该到的演员差不多都来了,唯一遗憾没看到张云雷。听德云社有10年了,喜欢。


啊哈123


不管怎么安排,我都喜欢,支持德云社!


湖江海河


节目新颖,现挂不断,可谓是演员欢笑的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