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道菜证明你有苦过?

晨晨东方夜谈


白菜粉条炖鸡头:

小时候那时家里都穷,那时候农村谁家里个大彩电,是很不了起的,都会去他家看电视!!那时候也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吃猪肉,能把肚子的馋虫喂饱喽。。

我们那时候平时吃饭,都是我妈在菜地里种的大白菜,那时候到了冬天,大白菜收了,都是跺起来,这一吃就是一冬天,有时候天气好了,还会搬出来晒白菜。

大多数一个星期的时候,都是我妈去镇上集市买五六个鸡头,【那时候鸡头也没听说有毒,什么的】,也便宜呀,回到家直接洗干净了,把鸡头剁成一段段的,大白菜切块,那时候吃油都是炼的猪油,放在大瓷罐里,什么时候炒菜挖着吃。

大锅里挖一勺猪油,一勺大酱,放入鸡头,大白菜,在来一把粉条子,【以前的粉条都有大疙瘩头,还是弯的】,添上水,直接炖半个小时,那时吃个鸡头真是香,恨不得把骨头都吃到肚子里。

现在我们生活水平好了,可惜呀。吃啥啥不香,吃啥都不合胃口喽!!!




馋嘴史大厨


我是90年的,当时对于60后70后80后来说我们算是很幸福的人了,条件比他们好很多,经常听60后的爸妈说他们那时候吃的是地瓜渣丸子,谷糠丸子条件好的就地瓜片配菜汤!对于我们90后来说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我们那时候吃的是白饭配霉豆腐,配炒酸菜,或者炒芋头丝。在校当寄宿生的时候我们会炒其中的一个菜带到学校吃可以很久,这样就不用在学校买菜了。我就得最能证明我苦过的就要数这霉豆腐了。

霉豆腐的做法是自己家黄豆来做的游浆豆腐或者买游浆豆腐(游浆豆腐是靠前一夜的豆浆发酵成酸浆再加到煮开的新鲜的豆浆中制作的),游浆豆腐做好后把豆腐拿到锅内煮开煮透,再放到沥水篮中沥干水分大概沥一天左右,待水沥干果拿一个竹篮放上一块白纱布把豆腐切成小块再裹上纱布把篮子放在通风的地方,气温比较高时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了,气温较低时要10天左右,当豆腐表面出现红霉为最佳品质,喜欢吃味道比较重的可以多放几天,待霉好后辣椒粉加盐和味精放到盆里把霉豆腐一块一块的裹上辣椒粉再放到玻璃瓶里,喜欢的可以当茶油,这样就可以吃了






chrry霞


我最苦的日子不是小时候没饭吃的时候,而是89年至93⃣️年,我一个人拿工资,老公读研,请一个小保姆带孩子,老公妹子在我医院实习,每天在我家吃饭,五个人呀,买菜等天黑了去买一块钱一堆被太阳晒了一天的茄子青椒,一斤肉分成五砣,我至少三年没吃过肉,菜里几片肉省给他们吃,吃的油是我一个闺蜜给的,当时的油票现在还在,在我的印象里这是我最苦的三年,老公还抽烟,这些苦只有我自己记得。


咖啡力人


灰菜吃过吗?吃多了脸肿。1995年我妈带我和我姐来到威海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路边有很多灰菜,我妈说58年大饥荒她们吃过,于是我们天天放学跟妈妈去路边野地里掐灰菜回去炖着吃,吃完第二天眼都是肿的,没办法没有吃的还要接着吃,后来妈妈四处开荒种地,第二年我们终于不用吃灰菜了。再后来妈妈找到了工作,闲暇之余依旧四处开荒,劳作不停,别的小孩放假到处玩,我就跟着妈妈拿着镢头去刨地,都是过穷日子穷怕了。现在母亲已经故去,每天想起她我的心里就酸楚万分,悲伤不已!





海阔天空129708546


我有苦过的那是酸菜,我生于六零年代末,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每到冬天我的母亲就腌了好多的酸菜,而且每顿饭都炒酸菜,我的老妈呢又是山西人,还特别爱吃面食,爱吃醋,所以吃到肚子里感觉酸酸的,总想吃点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吃这口酸菜有时还挺想念,也挺想念妈妈



莱昂部落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苦日子,我80年代初出生于江西的一个小山村,那时候虽然饭能吃饱,但是真的没有好菜吃,几个月都难吃到一次肉。记得小时候没菜吃不下饭的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酱油拌饭。那时候酱油没有老抽和生抽之分,应该算是老抽吧。煮饭的时候拿个碗,里面放半碗酱油加点猪油和盐,放在饭上蒸。等饭熟了以后就用酱油拌饭,真的,在那个年代吃起来津津有味。

想想现在的小孩子有多幸福,鸡鸭鱼肉都不愿意吃,每次吃饭还要求着他们吃。所以我们还是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虽然现在也有高房价高物价看病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是起码吃的比以前好多了。





佛山宝哥


咸菜,我的答案是咸菜。也不能说苦过,我对咸菜有种特别的感情。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5岁的时候,爸妈就到上海打工,是爷爷奶奶帮我带大的,每年暑假寒假我都会到上海去。去的时候都特别开心,但走的时候又特别舍不得,那年我妈妈狠下心,决定让我在上海借读一年。我记得那是98年,光借读费就得800块。我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主要靠种地为生。可想而知经济压力有多大。我没有选择吃食堂,因为一个月要90块钱伙食费,所以我选择每天带饭,因为价格条件不是特别好,经常会带些咸菜。那个时候外地人在上海特别稀奇,像个稀有动物似的,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会有很多同学还有他们的家长,非要看一看我吃的是什么。“又是咸菜”,这句话我经常听到,虽然当时年纪小,但是自尊心备受打击。记得有一次中午。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本来一种方法就可以的,我非要用两种方法去做,目的就是拖延时间,等同学的家长走了,我再吃饭,不想被他(她)们看到我吃的是啥。我习惯性躲在角落里吃饭。偶尔带一次有肉的饭,我都会有一种找回自信的感觉。把肉放在一边,炫耀一下,到最后再吃。



吃咸菜不能说我苦过。我只是对咸菜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它让我学会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也让我懂得,做父母的不容易;也鼓励着我,要努力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小虎哥的世界


初中的时候在学校寄宿,炒一瓶酸豆角或者酸萝卜吃一个星期,顿顿吃。湖南大冬天在学校只能洗冷水澡,没热水供应,女孩子来大姨妈清洗一下都只能洗冷水。冬天睡个凉席,没垫被。想起那个时候冬天都难熬,一晚上冷的缩成一团浑身酸痛。后来学机灵了,跟同学拼床睡,一个人的被子用来垫一个人的用来盖,总算能睡个安稳觉。在家里面也没有垫被,只能垫稻草,还有就是一个月都见不到几顿肉,老爸去县城买那种鸡骨架回来炒剁辣椒吃,虽然只有骨头上面粘着一点点肉,但是那时候真的觉得已经是最好吃的菜了,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亲眼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很了不起!


用户3653080210874


大家好,我是喜食笔记,我现在回答的是:“用一道菜证明你有苦过?”


我是一个80后,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在县城长大,据说我刚出生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吃过点苦,在家里睡觉都能把耳朵冻了,随着一点点长大,关于吃苦的记忆还真的不多。

对于用一道菜证明苦过,感觉这个苦属于相对的,我见过大冬天站在东北街头卖水果的,手都冻裂了还依然笑呵呵的说自己过的挺好,也见过每天坐在办公室无所事事,不愁吃不少穿的人感觉自己过的很苦。

对于我个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条件的改变每一个阶段的某一道菜,可能让我自己感觉苦过,这个苦不一定是经济条件带来的苦,也可能是劳累之苦,心苦,孤独之苦等等。

给大家讲讲我吃的证明我“苦过”的菜。


首先,从小学说起,因为那时的记忆就比较清晰了。


那是吃酸菜炖粉条让我感觉很苦,虽然现在很爱吃。到了冬天,本来就挑食的我回家天天都得面对炖的粘粘乎乎的酸菜。

长大了才搞明白那是因为家里没啥吃的,一大锅酸菜,上顿吃,下顿吃,绝对不断,一口大锅酸菜没了加酸菜,汤没了加水,当然了想加肉得等到过年、过节。

当然小学时候还让我感觉很苦的就是吃热面,我们那一种非常出名的小吃,大人孩子都爱吃,家附近就有一家最出名的热面馆子。那时家里条件刚有好转,偶尔也有了零花钱,就攒起来跟小伙伴们去吃碗热面。

财大气粗的小伙伴们都点1块5一碗的,家里条件相对比较差的就只能点一碗1块钱一碗的,比高配的热面少两半茶叶蛋,遇到不爱吃茶叶蛋的发小就是我那是最幸福,感觉最不苦的时候。

初中后一直到高中,家里条件一点点好了,我想大声的说我没吃过苦。


一直到几年后出国,才又让我感觉很苦,当然那时不是因为经济上的苦,长那么大第一次坐飞机,还是一个人横跨半个地球。到了地球那边,每天吃着国内孩子们最爱吃的洋快餐,开始感觉很幸福,一个月不到每日拿着汉堡都想吐。

从来没离开过家乡,没离开过父母,第一次感受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那时最苦的还不是吃洋快餐,让我感觉最苦的,反而是比较好的一顿西餐。

在学校礼堂打工,当天是婚礼宴席,中午12点开始上班,一直工作到午夜12点,足足站了12个小时,第一次干活的我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礼堂负责人对学生一向很好,把婚礼的美食给我们在场的学生每人留了一份。

一起去的同伴在收拾完,趴在后厨吃这顿丰盛的婚礼宴席时,边吃边哭,现在想想我还不算苦,同伴比我更苦,都吃出眼泪了。

下班后回到家已经是凌晨1点了,不敢躺在床上,吃着最不爱吃的一种口味类似薯片的小吃给自己提神写论文,那时觉得最苦的就是自己,现在想想有的吃就不错了,还不够苦。


长大了工作后,吃过一盘回锅肉感觉自己很苦,回国后工作也比较顺利,做过外企白领,做过地产公司中层,但总想着自己创业。

于是脱离眼前的舒适圈去四川卧底打工,后厨的伙食没得说,天天各种川味美食,凌晨起来干活,中午下班,午饭经常是回锅肉,那时吃着回锅肉装着打工仔,浑身弄的油腻不堪感觉自己很苦。

结语


吃过的菜感觉自己苦过,每个人对苦的定义都不相同,有的认为吃树皮是苦,也有人认为吃香的喝辣的也是一种苦。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知足,只要家人在一起,有书读,有文章写,有肉吃肉,有菜吃菜,都不感觉苦。

我是喜食笔记,感谢你关注我的小故事,今天我回答的哪道菜让我感觉吃苦可能有些与众不同,希望所有人都能摆脱吃苦,一起加油!


喜食笔记


大约1998年,是父亲失业的期间,有段时间他每天给我做咸菜大葱汤就米饭。就是家里腌制的咸菜和我们南方人用只用来来做配料的大葱炖汤,这道菜里最奢侈的料就是上面漂浮的一层菜籽油花。

2019年8月19日晚上,父亲离开了我们。那段日子,那道菜我一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