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驱逐舰052D或055大驱,1130近防炮密集发射时能否识别我国的战机不误伤?

hejus1211


左面F–14战斗机、右面苏–30战斗机,它们在200公里外不进行“敌我识别”根本分辨不出来敌友,非常容易造成误伤事情的发生。

现代军队当中己方的装备平台,比如:战舰、飞机、坦克...都要安装敌我识别装置,这是因为现代兵器在超视距(50公里外)以外是很难分辨的,并且现代装备包括导弹在内,行驶或者飞行速度都很快,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敌我识别器”,较远的距离根本判断不出是敌是友,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只能是将难以判断目标击毁!
这个就是飞机上所用的问答器,也叫:“敌我识别器”,图片上的这个叫做“机载问答机”,顾名思义就是飞机用的,通俗的说它的使用方式是:我问什么你要回答正确才行,比如说:发现一架接近的飞机,问答器发出询问:土豆🥔,并且使用编码形式发出一串询问码,如果对方飞机回答:马铃薯🥔,那么回答就是正确的,是自己人...如果对方回答:地瓜🍠,完了,是敌人!就要击落。“问答器”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问答器”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装备,更是高度保密的装备,是绝对不能落到敌人手里的,否则敌方就会掌握编码程序,知晓己方装备之间怎样进行“敌我识别”信息沟通...会对己方构成极大威胁!1976年苏联飞行员别联科驾驶米格–25叛逃到日本之后,苏联的“敌我识别信息”被美国和日本搞个一清二楚(算是严重泄密)...被迫几乎将所有飞机和战舰的“问答器”更换了一遍,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具体到1130近防炮有没有可能击中我方飞机的这个事情,大可不必担心!因为1130近防炮射程很近的,只有3000米左右,已经处在目视距离了,飞机那么大标志、涂装、外观...都很明显,是没有误伤的可能,并且1130近防炮防空的时候军舰上空被“清空了”没有飞机,或者我方飞机被通知要远离1130近防炮的射程之外 。
不过历史确实有近防炮将“己方飞机”击落的事件发生,图片上的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夕雾号驱逐舰”(朝雾级3号舰)就用“密集阵”近防炮击落过美军的A–6E“入侵者”攻击机,事情发生在1996年,当时美日正在举行联合演习,其中一个演习科目是:“夕雾号”使用近防炮击落来袭的“导弹”...当A–6E拖曳着靶标通过“夕雾号”上空时,舰上的“密集阵”突然间提前3秒钟开火,一举将“入侵者”击落!
好在A–6机身抗打击能力较好,两名美军飞行员弹射后跳伞逃生,被直升机救起...要是换成一般飞机早就空中被撕成碎片了,飞行员会当场死亡!

事后查明,是“密集阵近防炮”的火控计算机出现了故障,加之日方“密集阵”操纵手没有采用:自动/手动双模式控制,造成了这次演习事故。

总之,近防炮拦截来袭目标的距离很短,己方飞机不在这个区域就会相安无事,当然这需要舰队的编队进行充分的:指挥/调度/协调,才行。


皇家橡树1972


1130近防炮的主要任务是近距离的反导并不是防空(中远程反导由舰上的中远程舰空导弹负责),是军舰反导的最后一道防线。在052D或055的雷达或其他传感器侦测到有反舰导弹来袭并自动识别来袭导弹的类型、判断和计算出来袭导弹的方位、速度和弹道时,舰上的武器控制系统会自动对来袭导弹进行打击。再说,所有的飞机都装有敌我识别系统,052D和055舰上的雷达会自动识别和确认目标的敌我属性。所以,1130近防炮是不会向自己的飞机开火的。


sailor72


近防炮的目标是来袭的导弹,基本都是在一公里以内了。

飞机在一公里以内基本上都没有办法发射导弹。导弹本来就是远距离攻击武器,能在5公里发射不会等到4公里。

所以不存在敌我识别问题。而且战时自己一方的飞机都尽量扩大防御圈范围,都在十几公里以外。龟缩在自家航母身边根本起不到防御作用。几公里内是护航军舰的火炮和导弹的防御范围。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怎么样不误伤?世界上还没有那种近防炮密集发射时能分的清敌我,就算系统分的清,但是发射出去的炮弹可分不清


光神闪烁


这是国防秘密,知道也不能说,不要套取情报。


天马行空143129813


近防炮的火控系统都有敌我识别系统,误伤机率无限接近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