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天涯明月灬


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广阔的土地,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就是他脱离了世界,被欧美这些发达国家排斥,脱离了世界就意味着倒退,俄罗斯被欧美制裁这么多年经济都没倒下已经算非常厉害了,虽然俄罗斯经济发展不起来,但是他的科技特别是军事科技是相当发达的,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军事强国


青春不再121318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能够让俄罗斯经济实现腾飞的必要条件太多,缺一不可。但是阻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因素,一个就够了。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因素不止一个。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经济发展每况愈下,逐渐滑落到崩溃的边缘,经济发展长期疲软。

今天的俄罗斯领土面积高达1707万平方公里,其军事力量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但是与俄罗斯的肌肉极不相称的是俄罗斯孱弱的经济。

作为曾经超级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时代的俄罗斯经济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展却举步维艰,虽然经历过短暂的快速发展,但今天俄罗斯的GDP也只是位列全球第14位(2017年),甚至比不上韩国和澳大利亚。

那么俄罗斯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苏联解体后遗症

苏联解体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是空前的,甚至到今天,俄罗斯的经济仍然受苏联解体的影响,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苏联时代,为应对帝国主义的封锁,斯大林在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应该说这种体制适应了国际斗争的需要,保证了苏联能够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下顽强生存下来。但是当国际环境缓和,苏联需要专心发展经济时,计划经济却成为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虽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都试图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最后都归于失败。不仅如此,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几位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走向越来越僵化的地步,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而苏联解体后,深受西方世界蛊惑,且对苏联模式失望透顶的的叶利钦开始了过犹不及的改革。

为尽快完成民主化进程,以及消除苏联时代的影响,叶利钦在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这直接导致俄罗斯经济环境迅速恶化。

休克疗法期间,苏联时期的大量国有资产被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少数既得利益者,培养起了一大批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

不仅如此,作为苏联解体的重要推动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大量收购关乎苏联命脉的军工企业,例如造船工业,将俄罗斯的军工脊梁彻底打断。

在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寡头的共同努力下,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保障。

在俄罗斯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情况下,不得不以出卖资源作为发展国家经济的主要手段,今天的俄罗斯仍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

出卖资源投入较少,但收获巨大,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这使得俄罗斯没有动力重建自己的工业体系,俄罗斯也最终沦为靠资源为生的国家。

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俄罗斯想要发展起来举步维艰。

2、西方国家的封锁

苏联解体前,西方国家支持叶利钦夺权并最终瓦解了苏联。在叶利钦瓦解苏联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曾承诺在苏联解体后给予俄罗斯3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而实际情况是,当苏联轰然倒塌后,西方国家翻脸不认人,叶利钦没有从西方国家得到一分钱。不仅如此,西方国家对于投怀送抱的俄罗斯同样选择了坚定地拒绝。

一直以来,美国对苏联的戒备都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一点并不会因为苏联解体,俄罗斯诞生而发生改变。作为苏联加盟国中最大最强的成员国,俄罗斯的存在始终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寝食难安。

所以即使苏联不复存在,俄罗斯经济陷入停滞,西方国家仍然没有放弃对俄罗斯的封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一起建立了独联体的国际组织。在苏联解体后的几年时间,这一组织很好地延续了苏联时期的经济协作。

但很快,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俄罗斯的进一步压制,这就是欧盟扩编和北约东扩。

欧盟扩编,将原属于苏联势力范围的东欧国家纷纷纳入欧盟的朋友圈中。在东欧国家纷纷投入西方怀抱之后,东欧的俄罗斯变得越来越孤单。加上北约东扩大量吸纳苏联加盟国,这使得俄罗斯可供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而在俄罗斯选择强势吞并克里米亚之后,西方国家再次掀起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可以说,俄罗斯的的态度越坚决,西方世界的封锁就越剧烈。

而只要俄罗斯的威胁一日不除,西方世界的制裁就不会停止,因此外部国际环境的恶化是俄罗斯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3、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

今天的俄罗斯人口达到1.46亿,是世界上少数人口过亿的国家。

但是这些人口不是在快速增加,也不是在缓慢增长,而是在逐渐减少。

也就是说,俄罗斯正在经历人口负增长,这是比老龄化更恐怖的巨大问题。

人口负增长不仅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军队数量的不足,还意味着人口素质的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那么俄罗斯就永远不可能东山再起。

而人口之所以负增长,是因为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衡。今天的俄罗斯,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欧洲,是俄罗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然而这里的人口生育欲望最低。

而在除欧洲部分之外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虽然人口较少,但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生育的愿望,也没有能力进行抚养。

俄罗斯是典型的中高纬度国家,较高的纬度使得气候变得寒冷,人口生育率远远低于其他中低纬度国家。加上俄罗斯欲罢不能的酗酒传统,人口增长率始终不高,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长远发展。

而且寒冷的气候也使得俄罗斯纵然海岸线漫长,却缺乏优良的港口。再加上国际环境的恶化,俄罗斯事实上正在变得越来越封闭。

而封闭的环境也影响了领导人的战略眼光。今天的俄罗斯,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是其重心仍然是只占俄罗斯1/4的欧洲部分。在面积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俄罗斯领导人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人民生活贫困。

虽然我国北上西伯利亚进行开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出于防范我国人口的考虑,俄罗斯始终没有放开对远东地区的移民,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也长期滞后。

历史一再证明,任何国家在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时,其整体发展就会缺乏动力和潜力,而当下的俄罗斯正处于这样危险的局面中。

所以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俄罗斯是世界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没有理由如此贫穷。俄罗斯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任何客观借口都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本文将一针见血直指俄罗斯的积弊。俄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如下:

一,重政权,轻经济。

俄罗斯的集权体制是从前苏联哪里继承下来的。苏联时期,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以牺牲生活质量的方式撑起一个貌似发展得很好的经济局面。虽然有比较建全的工业化体系,但都分散于各加盟共和国之中。比如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其钢产量就占到了苏联钢材产值的一半,军工企业也占了苏联的三分之一。苏联后期,资源消耗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己经难以支撑整个国家,产业开始全面破产,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下去。俄罗斯是率先从摇摇欲坠的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继承的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产业体系。

叶利钦接管俄罗斯后,痛定思痛后决定实行全面私有化,但由于过急过猛,私有化变成了低价处理国有资产的简单操作,原来的官僚权贵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商人和大财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休克疗法”下产生的经济寡头。办什么叫寡头呢?因为这些大金主与官员相互勾结,互利互惠,亦商亦官,亦官亦商,通过操制政治来实现对经济的控制。

在这种状况下,叶利钦推行的西方化民主政治走向了失败。由于寡头们的腐败和无心发展经济,加上操纵政治,俄罗斯也被西方拒之门外。寡头们把一个民主化中的俄罗斯又拉回到了原来的权威专制的政治体制中。这些寡头们甚至还逼迫叶利钦提前辞去总统职务。但是,叶利钦毕竟是总统,他心有不甘,任命自己的亲信为统一俄罗斯党总书记并接替自己担任俄罗斯总统。


普京当上总统后,也曾经大力打击寡头势力,一些寡头被捕入狱,或离开俄罗斯。但是,如果把寡头们全部都收拾掉的话,俄罗斯的经济就会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普京没法,只好选择性地惩罚了一些过于张扬民怨较大的寡头。旧寡头是打倒了,但新的寡头又产生了,而且还成功渗透到了国家权力层。在他们的压力下,普京为了巩固执政地位,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政治治理的领域当中去。寡头们的能耐很大,统俄党很多议员就是他们自已或自己的代理人。而且他们还与亲西方反对派相互勾结,意欲合力“逼宫”普京。俄罗斯精英阶层严重的权力争夺让俄罗斯逐渐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俄罗斯不得不依靠与权力中心关系密切的能源寡头维持生存。

斗争的结果当然是普京取得了胜利,从2000年开始己经稳坐俄罗斯权力中心18年之久。普梅“权力黄金搭档”己走了血雨腥风般的十八年,权力不倒,但同时也错过了十八年的经济发展时间。2017年,俄罗斯的GDP才有1.6亿美元,其中能源出口产值占去了一大半。这是个悲哀。国土面积世界第一,自然资源世界第一,人口稀少的俄罗斯却成不了经济强国。俄罗斯至今还有一半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政治,小经济”的奇特国家。



二,外交受困,孤立无援。

从根本上说,西方并不希望俄罗斯成为一个可以与西方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和科技强国。即使是俄罗斯实行西式民主制度,西方也会想方设法弄垮俄罗斯。大政治,小经济的俄罗斯应该是西方最希望的。

对于俄罗斯的大政治外交政策,西方采取了联合剿杀的方式,所以俄始终无法实现地缘政治的突破(比如欧洲部分),也无分享世界性的话语权。有压迫就有反抗,剿杀对策导致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长期处于对抗当中。去年,就有十多个西方国家联合驱逐俄罗斯的外交官。这是明显的反俄联盟,俄罗斯也逐渐孤立于西方政治圈仍至所有的美国朋友圈。西方排俄的最好借口就是把矛头直指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西方认定普梅与西方对抗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永久权力。这无疑丑化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让很多国家对俄罗斯近而远之。

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对俄罗斯经济的伤害影响很大,最突出的,就是西方对俄罗斯关闭了市场大门。不只是西方,美国世界各地的盟友也从经济上对俄进行围剿,范围呈世界性。在这样的制裁下,俄罗斯的第一第二产业经济几乎停止了生长。

西方几十年的技术封锁对俄罗斯来说也是致命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民用科技几乎全部停止。资本封锁也是西方围剿俄罗斯的又一武器,因为投资俄罗斯的西方企业实体和个人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科技是经济的发展动力,资本是经济的血液,而这两样俄罗斯都处于劣势。

克里米亚事件后,G8国家又把俄罗斯踢出了G8,G8也变成了现在的G7。俄罗斯在世界上又一次失去了全球性的话语权,而且,与西方失去唯一利益的纽带。

西方希望俄罗斯会成为单一型的能源出口国家的目的达成了,但并不希望就这样放过俄罗斯。因为俄罗斯在军事上的实力始终让西方寝食难安。

外因非常重要,当然,这一切结局仍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的国内权力斗争造成的。因为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内因决定外因。重权力,轻经济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俄罗斯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需要自己救自己。


三,重军事,次民生,体制腐化。

外力不是决定经济成败的关键。俄罗斯经济上的主要失误不是外因造成的,而是因为体制上的障碍。绝对的权力容易造成绝对的腐败,俄罗斯也不例外。而且绝对的威权政治容易造成特权,特权又易造成民众与权力的对立。有人把俄久发展的原因归结于气候与广领土广阔非常可笑,因为领土广是天生优势,源非常丰富。但资源的有效开发需要市场,技术,资金。而这三样因为又是俄罗斯所欠缺而又被西方封锁了的。加上体制腐败和寡头们的垄断,最终自我丧失成长功能。



俄罗斯在军事上的投入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与西方存在军力争霸。当然,俄罗斯的大国雄心才是主要原因,大国情结所以的国家都有,但再强大的军事也不能当饭吃,民生大如天,民意大如天,俄罗斯还有一半的人口还为吃饱饭而发愁呢。今年普京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一千亿卢布进入民生领域,主要用来改善医疗、教育、交通等。普京还有五年执政时间,如果想再廷长执政时间,那也还得看他的心情,因为普京己执政几十年了,俄罗斯人民不习惯没有他。


神碼人生大国观察


俄罗斯发展不起来,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彻底革命或者变法。

关于革命或者变法是发展的关键。就像汽车没有安装发动机,而是采用人力推动,没有任何作用。当年英国使者马尔戈尼访问当时的清朝,回国后说“中国只是善于驾车的人驾驶了一辆破马车”。就得体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就注定发展不起来。


这些都是有例可循,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都是如此。当年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为何可以在几百个国家中保留下来,就是通过不同程度的变法来实现的,至于最后被秦国灭亡就是因为他们先实行的变法已经落伍,要么就是不彻底,但是秦国却是例外,就算商鞅死了,但是后来的君主也在始终如一的坚持变法,这便是秦国一统的根本。

如果变法不彻底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如“洋务运动”没有彻底革命或者变法最后还是没有发展起来而最终失败。

国外的变法也可以引经据典。如美国,“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这都是变法改革;以及法国的“法国大革命”;亦如英国的“宪章运动”。这些都是成功的变革或者变法。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俄罗斯没有发展起来,是不是就是因为其继承了苏联时期的体制或者发展模式,没有变法或者革命,或者这些都没有彻底的进行。下面我们可以对具体的一些俄罗斯面临的问题来分析一下。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被叶利钦指定为接班人时说过一句话“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现在我们看看这些问题是否解决了。


政体方面。俄罗斯的全称叫做俄罗斯联邦他有88个实体组成。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多的实体中央要怎么样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以保证权利的下方而大方不做大,这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苏联时期,由于中央权利过大,地方没有权利时常被最高领导人“关禁闭”经济发展不起。那现在有没有变化呢?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交替执政的时候,引进了法国的总统制,但是为了其他势力对俄罗斯的瓦解,总统的权利比法国总统权利大的多。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俄罗斯相比以前是在发展的,不过借鉴苏联解体的经验不敢下方权利过大。

经济方面。首先说“冷战时期”苏联就真的很强大嘛?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几十个“暴发户”(苏联)和一个发展实业的企业家(美国)比较。结果可想而知。这里有人肯定会说我说法过激,但是大家想清楚一点,除了美国苏联怕谁。这里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暴发户”一味的体量取胜,所以即使再穷,体量大就很大。(如印度)但是一旦一个一个来看,就是穷的叮当响。

再看现在的俄罗斯从1990年的597卢比(百万)到2016年的85880554卢比(百万)。进20年他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却低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增加,特别是2015年增速负的33.8。当然了除了经济发展单一(苏联留下的)以及国外的制约,主要是俄罗斯没有完全对外开放,没有完全融入全球经济化。最近几个俄罗斯正在重组国家的轻工业以及农业的基础,目前取的了较好的成就。



贪污腐败。俄罗斯的官员正在重拳出击,目前有了较好的效果。

接下来是最重要一点。由于俄罗斯苏联解体后的最大实体,有巨大的人口与资源,有发展成超级大国的潜力,所以一直受到了西方的各种制裁。我敢说说如果不是普京“强硬手段”早就衰败不堪了。

所以综上所说,俄罗斯不是一直发展不起来,只不过发展艰难与缓慢是你不能想象的。政府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人民安居乐业。发展不好的话。人民的支持率不会达到百分之80多。


树先生776


关于俄罗斯经济的问题,其他答主回答的,都很全面,但是也有失偏颇。俄罗斯多年来经济不振,固然有苏联的产业结构问题,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一点——俄罗斯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个经济强国。这点无论是从留里克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抑或是沙俄,苏联都如此。



经济学上有一个基本概念——人口密度越低,发展经济越困难。

这个概念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却是一个固定的真理,原因是人口密度低就均摊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全中国所有的高铁网络中,唯一盈利的就是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京沪线的高铁每2~3分钟就会开一趟,每年运送数亿乘客。高铁开动的频次多,上座率高,自然就能平摊了高铁的建设成本。所以京沪线成为率先在全国盈利的唯一一条高铁线。

但是如果在乌鲁木齐到拉萨之间修建一条高铁的话,那这个高铁可能100年之内都不能盈利。为什么呢?因为两个城市人口都很少,沿途的城市也很少,乘客少自然票务收入很低。收入低就均摊不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自然国家也就没有动力修建这样一条高铁。

而俄罗斯的情况与中国西部区是很像的。



俄罗斯土地面积超过了170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1亿400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8.8个人。每平方公里8.8元什么概念?中国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是144人。而中国人口虽然多。但人口密度在世界上依然不是顶尖水平,相比于日本和欧洲一些小国,中国的人口密度仍然不算很高。

1亿4000万人,也就是比中国广东省的人口多一些,但是却分布在了,几乎相当于两个中国的土地面积。这就导致俄罗斯的交通成本相当高。苏联历史上和俄罗斯历史上之所以轻工业不发达,就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巨大的交通成本面前,只有运输中工业产品的效益才是高的。而轻工业产品在高昂的交通成本面前显得得不偿失。


苏联式的发展就是利用剪刀差压榨农业而发展工业,这种政策从斯大林时期一直到戈尔巴乔夫为止,从未改变。其实从方针上看,苏联模式并没有什么错,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提高国家的国力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苏联人似乎走错了道路,他们的重工业过于集中在了军工水平上。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发射了礼炮国际空间站,此时的苏联科技达到了顶峰,超级核弹,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应有尽有。T72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苏27作为划时代的歼击机即将出世,世界上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都汇聚在了苏联。


但是就这样一个国家,居然解决不了最基本的轻工业问题。比如70年代的莫斯科有一种紧俏商品,居然是暖水壶。最顶尖的科学家连国际空间站都能设计出来,居然解决不了暖水瓶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苏联人没有这样的本事,只是完全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里。70年代的苏联电视,需要提前预热一小时才能观看电视。而电视机的最长待机时间是四个小时,如果看电视超过四个小时的话,就有爆炸的风险。当时的苏联人自嘲说:“苏联人生产的电视应该送给敌人”。

事实证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有些产业升级的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如果再想重新捡起轻工业的话,已经不太可能。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将轻工业向海外转移。日本承接了第一批的产业转移机会。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开始逐渐走向了高精尖的高科技产业。韩国和台湾承接了日本的产业转移。此时就是所谓的亚洲四小龙时代,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逐渐崛起。其实他们也只不过是承接一些早已被发达国家抛弃的轻工业。而到了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崛起,中国开始吸引韩国和台湾的轻工业,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当时就是我们所说的,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747的时代。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生产的都是皮鞋服装等低廉的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

到了现在,我们已经明显可以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一些需要大量人力的工厂,开始向海外走去,富士康等,企业开始在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检查。


而俄罗斯完全丧失了接收轻工业转移的机会。当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人经过多年来的发达国家生活,他们已经难以接受了那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俄罗斯稀少的人口相比于中国,韩国等国家的稠密劳动力实在是没有什么竞争优势。没有轻工业的基础,让俄罗斯到现在为止,在民用工业方面依然是一塌糊涂。甚至如果你去过莫斯科旅游的话,你会发现连莫斯科的特产都是中国义乌小商品城生产的。

除此以外,资源诅咒也是俄罗斯发展不起经济的另一个原因。

资源既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诅咒,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资源丰富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呢?因为卖资源换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比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等海湾国家。他们靠着所谓的真主赠与的石油,一夜之间成为了大富豪。但是他们在科技和工业方面简直是一塌糊涂。由于有了石油,他们没有任何进步的动力,除了花钱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想法了。阿联酋皇室和卡塔尔皇室还比较有想法。着力发展设施品,旅游业。为资源枯竭之后做准备,而沙特皇室有了今天不想明天。整个国家坐在石油上吃老本。

对于资源型国家在资源枯竭之后的局面,可以看看委内瑞拉。世界第一大储油国,不是沙特,也不是阿联酋,而是委内瑞拉。查韦斯时期,委内瑞拉曾经靠着出口石油,过过一段很舒服的日子。但是2015年以后,国际石油暴跌,委内瑞拉随即陷入了危机。到今天,没有任何外汇收入的委内瑞拉,已经变成了人间炼狱。

而俄罗斯恰巧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从苏联时期俄罗斯赚取外汇的主要方法就是出口资源。由于商品没有竞争力,苏联生产的商品除了卖给华约国家之外,在西方国家几乎是没有任何市场的。但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却是所有国家都需要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之所以能够富裕起来,就是因为受中东危机影响,国际油价高涨。



苏联解体以后,虽然苏联留下的工业被俄罗斯败光,好在土地里的石油和天然气还在。俄罗斯可以继续靠着销售石油和天然气过日子。现在的俄罗斯也的确是一个资源出口型国家,靠着往欧洲销售天然气向中国销售石油。来赚取外汇,赢得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但是既然,靠着卖资源也能过日子,俄罗斯人就没有什么动力去发展工业呢。长久来看,售卖资源的国家是饮鸩止渴。是难以长久持续的局面。

国内人口不足,产业基础不好,加上资源诅咒是俄罗斯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2018年俄罗斯的GDP已经排在了韩国之后。而韩国只有区区的5000万人口,也就是俄罗斯的1/3,土地面积更是不到俄罗斯的1%。与中国相比,当年的红色巨兽现在GDP已经不到中国广东省高了。而且以目前普京的统治集团利益而言,他们对发展俄罗斯经济似乎也没有太大兴趣。对外炫耀武力鼓吹俄罗斯民族主义,整个国家躺在资源上面吃老本就是普京这个任期最大的愿望。长远来看,俄罗斯的经济在未来似乎还没有什么转好的希望。


小约翰


看了大家的回答,大家回答的都是为什么俄罗斯经济目前不好的原因?但是题主问的是俄罗斯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其实在整个俄罗斯联邦发现的过程中,除了苏联时期通过计划经济,经济发展有些畸形好转之外,整个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都没挤进过世界前列!目前俄罗斯的GDP与广东省相当!



下面我将试着回答为什么俄罗斯的经济在历史上一直很糟糕并且仍然如此。当然,一些原因是文化因素,因此变化非常缓慢,但有一个更为内在的原因。 基本上,当你看任何一个国家时,通常需要权衡:你的国家越大,人口密度越低,发展经济就越昂贵,因为基础设施成本成倍增加(有时是指数级) 。另一方面,你很可能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即使在以前没有资源的大沙漠国家,你现在可以获得非常便宜的太阳能)。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大国希望以与资源较少的国家相同的方式发展其经济,他们需要通过将大部分利润从自然资源投入建设基础设施来抵消更高的基础设施成本。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利润需要转向基础设施,或者较小的国家不需要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但基本逻辑表明,如果规模较小的较不密集的国家在基础设施上花费相同的人均费用,他们会很快落后。


以美国为例:即使它不直观,而且大部分投资都是在50多年前完成的,美国迄今为止是所有国家中最大的公路和(货运)铁路网络规模(维基百科)。在一些州,还有大量的运河和渡槽基础设施,至今仍在使用。纽约地铁和国家电网等其他大型项目也为经济带来了重大推动。 不幸的是,在其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俄罗斯未能在这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列宁的电气化计划和跨西伯利亚铁路是值得注意的例外)。

在过去,美国是建造最多项目的国家,现在是中国,但俄罗斯仍然远远落后。它的主要道路(少数几个除外)属于第三世界水平,其铁路基础设施看不到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投资人均投资。虽然互联网连接在许多领域都令人惊讶地好,但覆盖范围却存在很大的不平等(美国也有同样的问题)。

大多数俄罗斯主要城市仍然作为独立的实体运作,并且难以摆脱持续的贫困,因此重大发展主要限于莫斯科 - 圣保罗。彼得堡与其他一些城市(叶卡捷琳堡,索契,新西伯利亚和其他城市)做出了贡献,但主要是这些拖累了该国人口的3/4其余部分,这些人口贫穷,前途黯淡。 如果俄罗斯可以计划和执行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使其赶上欧洲和美国(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互联网等),那么经济发展将会很好。当然,这还取决于减少腐败,改善人身安全(主要城市的一个巨大问题),人口增长以及一系列文化变革,即使现在开始也可能需要数十年。


笑小小生


俄罗斯经济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综合因素影响所导致。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说,就目前俄国经济发展而言就是处于结构调整期。

前苏联是仅次于美国的一个超级大国,无论科技或工业生产足以和美国抗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以后,十六个加盟共和国分灶另过,各自寻求生路。

俄罗斯是前苏联内最大的也是核心加盟国。兄弟国家相继独立出去以后,原有的经济体系被打乱,甚至被拆解得七零八落。昔日具有完整链条的工业上下游生产供应渠道被截断,大部分产业成了孤岛。以俄国造船为例,原有的舰船生产企业都集中在黑海沿岸,苏联解体后都留给了乌克兰。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中国所买的辽宁舰,该航母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量,由于受技术和人财物的制约,不得已乌克兰以废铁将其出售。

俄罗斯在叶利钦执政时期,期望西方国家的援助,采用了一些激进的改革措施,什么“休克疗法”、什么将国有资产一分了之,其结果是大量国家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成了垄断俄国经济的寡头。而普通百姓生活每况愈下,民不聊生。西方人袖手旁观,根本不理叶利钦如何叫苦不迭。

普京总统成为俄国领导人以后,面对叶利钦所留下来的烂摊子和千疮百孔的经济局面,首先打击经济寡头政治,稳定社会政治局面。对西方国家的指手划脚敢于亮剑。对于前苏联加盟国投靠西方后的挑衅行为毫不留情,收拾格鲁吉亚,两次车臣剿匪战争,为普京站稳脚跟加分不少。

由于普京不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套路出牌,美国人心里自然不高兴。对俄国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压和制裁。

因此说,俄罗斯在普京总统带领下经济发展已有较大的起色。但远远还没有达到一个大国应有的水平。这里面影响因素是多方的,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既有该国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所造成的。(2019/12/17)


吉祥如意


俄罗斯,自1991年苏联分崩离析,经济一落千丈,在美国“休克疗法”的“帮助”下,嗯,结果真的休克了。2011到2013年,由于世界石油价格飙涨,俄罗斯经济一路高奏凯歌,但2014年开始,油价下跌抑或震荡,俄罗斯经济又被打回原形,并且至今一直在恶化。

这就是传说中的荷兰病,即过度依靠资源出口拉动经济(具体什么是荷兰病,北玄武已经在之前问答中提到,感兴趣可以翻看,不赘述)。

俄罗斯石油储量超过沙特,居全球第一,天然气储量也是全球第一,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显然是一本万利,于是俄罗斯国内大量资金转入油气行业,一方面促进了油气业的繁荣,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其他行业资金的匮乏,从而严重影响力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俄罗斯,油气这么赚钱,资本进入其他行业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当然其他行业发展不起来。只扩大油气生产就好了,技术不进步照样赚大钱,如此,技术进步也受到了抑制。

这在油气价格高涨之时其实也没什么,卖油卖气赚大钱其实也还好。但是问题是,油气价格下跌 怎么办?显然会严重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并且,俄罗斯油气大部分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开采成本不低,一旦价格走低,其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不得不提,近几年油气下跌或在不一直走高,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为了打压俄罗斯,劝说沙特等国增产的结果。

作为一个大国,不应该只靠卖油卖气过活,因为你得跟美国争天下,靠资源过活,这是像沙特这样的二流国家才干的事,它可以选择跟美国混,没有问题,反正也没啥全球利益。俄罗斯不一样,不是跟美国混,而是要和美国争。反过来说,你俄罗斯就是想跟美国混,人家美国也不敢要这么大一小弟,乐意不乐意,俄罗斯都必须跟美国争。

不靠油气,摆脱荷兰病,话虽如此,但是资本具有逐利性,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必须在俄罗斯国家主导下,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油气行业的资金逐步转移到其他行业才行,当然也不能全转走,毕竟油气这块也算俄罗斯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北玄武


很多人都会把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归咎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在我看来它却不是根本原因。

说到根本原因肯定还是要从内因找起,内因才是决定性的。

俄罗斯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寡头经济,在解体前后那些年,钱与权的勾结让国家财富与利润大蛋糕聚集于少数人手中,这成了俄罗斯尾大不掉的难题。即使这些年普京一直在想办法想做出一定的改革,但是由于力度不够(伤筋动骨的改革对一个大国来说是存在很大风险的,搞不好就有奔溃、动荡的可能)效果不大。

久而久之,在长期执政者的周围也聚集起了新的利益团体,他们支持当权者,当权者也需要他们的支持,自然就有形成了利益的闭环,想改革,就不容易了。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靠的是引进来、走出去,靠的是依据国情时刻调整,靠的是一代又一代领导的接续努力,政治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故而形成了极好的互动。反观这些,俄罗斯是没有的,毕竟没有变化是不合适的。上面不动,想实现大刀阔斧的改革,难!


小溪解局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走得不是怎么好,不仅是卢布贬值,俄罗斯国内物价飞涨,总体经济在持续低迷过程中,所以,俄罗斯百姓的生活过得比较艰苦。于是,有人就认为,这是俄罗斯2014年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遭到了西方的制裁,所以,经济才发展不起来的。

但事实上,俄罗斯经济这么多年发展不起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只是加重了俄罗斯经济的衰退,俄罗斯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内因在作怪。现在看来,俄罗斯经济要想摆脱低迷,除非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有未来良好的发展前途,否则俄罗斯将会在军事上称得上一流国家,而在经济上将一直沦为三四流发展中国家。

首先,俄罗斯现在是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寡头,能源寡头,军工联合体控制了俄罗斯经济,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各种经济改革无法推进,民营企业根本无法做大。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商业就比较落后,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不思进取,社会也无法进步。

再者,俄罗斯有天然气和石油全球第一,导致过度依靠资源出口拉动经济。2014年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之时,俄罗斯经济表现良好,百姓生活过得富足,而近几年,由于国内油价下跌,再加上美国的制裁,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而正是由于俄罗斯过于注重能源领域的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投资就越来越少,甚至趋于恶化。

除了过度依赖能源出口来拉动经济外`,俄罗斯在国际油价低迷的情况下日子更不好过。因为,俄罗斯油气大部分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开采成本不低,一旦价格走低,其利润空间非常有限,根本无法与沙特竞争。不得不提,近几年油气下跌或在持续下跌,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为了打压俄罗斯,劝说沙特等国增产的结果。

最后,以俄罗斯这样单一的经济结构要与美国抗衡,显然有些自不量力。如果俄罗斯真的像沙特那样的二流国家依附于美国,也就算了,而俄罗斯偏偏又是一个大国形象示人。不是跟着美国混,而是要跟美国争夺全球利益,那么,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必定会打压和制裁。所以,这几年俄罗斯经济难有起色就是这个原因。

俄罗斯经济长期低迷,主要是国民经济被几大寡头所把持着,他们不重视发展商业,使得俄罗斯商业相对落后。而如果仅靠能源出口来发展,就无法制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造成了俄罗斯贫富差距拉大。同时,国际油价高位时,俄罗斯富人一掷千金,而国际油价低迷时,俄罗斯百姓又要过苦日子,而以这样的较为单一的经济结构,如果再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那经济衰退肯定会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