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原因造成很多网友真的相信:当年指控伊拉克化武时,鲍威尔拿的是洗衣粉?

盗德高点


因为美国当年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已经被战后美英自己编写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证明是缺乏证据支持的,也就是说当初的美英联军在证据并不充分,而且还存在和平手段的情况下就悍然对伊拉克进行了侵略战争,所以当时鲍威尔拿的即便真是洗衣粉,也只不过是美国在联合国走一个过场,占领道德制高点而已。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上展示了一小瓶疑似化学武器的密封玻璃器皿,并声称这就是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原料,虽然当时鲍威尔说的很生动,但是加拿大、法国、德国、俄罗斯的代表仍然坚定地投下了反对票,这导致了日后英美绕开联合国单方面开启伊拉克战争。


关于美英的伊拉克战争动机,在战后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议的关键点就是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4年6月5日,当时正在被乌克兰问题而被西方谴责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的G7峰会时,接受了法国电视一台吉勒▪布罗的专访,当布罗谈到美国方面证实有俄军士兵进入乌克兰的时候,普京发表了那个著名的“洗衣粉”观点。

“证据?那就让他们拿出来吧。我们看到,全世界也曾看到,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在联合国安理会展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他拿出了装有不明物质的试管,里面搞不好是洗衣粉。”


在说到试管的时候,普京刻意的学了下当时鲍威尔晃动试管的动作。

而在普京表态之后,引发了全球网友的热议,虽然当时的热点是乌克兰问题,但还是有不少人因为表态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能拿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但是在战争结束11年后美国却迟迟拿不出来?


于是在2016年7月6日时任英国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主席约翰·奇尔科特公开《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之后,向世人终于揭晓了答案。

在这份长达12卷6328页的调查报告当中,详实的叙述了长达8年的调查过程。根据概要显示,英美当时的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并不准确也不充分,而且对伊拉克的武器威胁的评估根本就不成立,所以这为什么才是时隔13年之后英美仍然未能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直接证据的根本原因,因为英美当时只是为了急于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已。




(上图为《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概述摘要》封面)



也就是说,美国和英国在2003年对伊拉克进行战争之前,根本就没有掌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只是为了尽快通过联合国合理开启对伊战争,所以才发生鲍威尔展示玻璃瓶的事件。


而这时,民众才想起来2014年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也是从2016年开始,鲍威尔手里拿着洗衣粉的玩笑开始流行大江南北,作为对英美为本国利益一己之私悍然对其他主权国家发起入侵的霸权主义的嘲讽。


马克观察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前期,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大上拿出来的的确是洗衣粉,不信可以看下图啊!



哈哈开个玩笑,鲍威尔手中虽然其口中,声称是发现的伊拉克化学武器,但是小瓶当中具体是什么谁都不知道,那只是美国口中的指鹿为马。美国为了发动伊拉克战争,在伊拉克战争前夕,刻意炮制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舆论氛围。从而让萨达姆背上一个恐怖威胁的罪名,而美国可以入侵伊拉克,更改伊拉克政府的石油欧元结算。

而如今,萨达姆已经死了,伊拉克的石油结算已经由欧元改为了美元。而美国当时小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绕开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的赤裸裸入侵,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在的美国情报部门也已经宣称,当年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化学武器是造假行为。美国情报部门并没有拿出实质的证据,也没有掌握实质的证据,最终,怂恿美国小布什政府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然而,这些说辞都是美国政府的借口,根本目的还是想要结束萨达姆让伊拉克石油改姓美元。

如今看来,伊拉克战争就是美国的一场美元战争,面对这样的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过国际社会上对于美国的这种恶行,只有普京是最敢直面揭露的。在2007年,希拉里称俄罗斯是邪恶国家,有美国记者采访普京总统,普京说:2003年,科林.鲍威尔摇晃着一小瓶不明物质,说那是化武证据,里面搞不好是洗衣粉……!

对于普京这样的调侃,显然是在抨击美国,抨击美国那样一个毫无廉耻,只会指责他人,为了自私的目的,侵害一个主权国家。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003年的美国就是想要消灭萨达姆,从而控制伊拉克的石油改姓美元。毕竟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萨达姆用欧元来结算伊拉克出口的石油,这已经严重挑衅了美元的石油国际结算地位。美国绝对不能让伊拉克开这样一个头,否则海湾地区将会逐步抛弃美元。



这就像现在的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一样,其作为北约国家,美国是限制他们购买北约国家以外的武器。可是土耳其开了这样一个先例,对于美国军火商的销售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美国不断对土耳其施压,甚至断绝向土耳其提供100架F-35战斗机相威胁,但是也没能阻止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不过是土耳其购买军火并没有达到威胁美元的那种程度,还在美国的控制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土耳其的军事实力,和美国的盟友关系,都让美国不能对土耳其痛下杀手。



而当年的伊拉克则不同,萨达姆一直是美国想要除掉的一个目标。因此,在海湾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不断地对伊拉克进行所谓的核查与刁难,最终导致伊拉克疲惫不堪,最终也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而鲍威尔所钟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武器也只不过是美国的一个借口,至于那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谁也不会去调查?美国自己更不会去调查,就像普京说的,没准这里面就是装着洗衣粉。(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战前萨达姆用毒气打击库尔德人是事实吧?萨达姆一次又一次阻挠联合国原子能机构核查小组的核查是事实吧?伊拉克研制的大杀伤力武器在被查出后在联合国的监督下销毁的事是事实吧?有些人选择性失明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为了一个残暴的独裁者被绞刑惋惜?为垮台的暴君招魂?


野蛮成长165847063


吃瓜还是有层次的!

这转移个啥焦点,要害不在是否洗衣粉。蠢且有坑的问题。

说“保不准鲍拿的试瓶中装的是洗衣粉” ,是一个讽喻,并没有人真正相信鲍威尔拿的就是一管洗衣粉。当年为了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搬出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老黑理由。目的就是为了举证伊拉克拥有此类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鲍当场掏出了一个试管,这个试管后来被普京嘲笑为就是一管洗衣粉(今天把人家的国都灭了20年了,还没找到那瓶洗衣粉)是故。

—/////

拜商君语:道理在暴力面前,就是一个光着身子的少女,如果无法反抗美国,那就闭上眼睛好好享受。这不正是你们一贯的逻辑和作风吗?











曹和平


所谓洗衣粉肯定是不可能的,拿着洗衣粉充当化学武器,美国政府大概还不至于如此颠倒黑白。之所以会有很多人相信当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展示的一小瓶粉末状物质是洗衣粉,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很多人头脑当中的厌美情绪,美军进入伊拉克之后并没有发现大量化学武器,鲍威尔拿的粉末状物质确实像洗衣粉,普京首先开玩笑说鲍威尔当时可能拿着洗衣粉以及网络上的各种PS调侃图片。


(鲍威尔在联合国拿着小瓶粉末状物质)

所谓鲍威尔拿着洗衣粉的说法其实最早是源自于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一直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但是美国因为铁了心要推到萨达姆政权,所以它最终选择了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对于美国的行为俄罗斯很愤怒但是也很无奈,再加上后来美军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化学武器,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调侃说,伊拉克战争之前美国国务卿在联合国拿出的一小瓶粉末状物质说不定是洗衣粉呢。普京实际上是在开玩笑,但是他在全球毕竟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他洗衣粉的说法很容易就在全球传开了。


(普京调侃鲍威尔)

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民众都会把普京的玩笑话当真,比如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等美国盟友国家的民众就不会相信所谓洗衣粉的说法,因为这些国家的民众对美国都比较了解。把普京玩笑话当真的主要是反美国家的民众,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对美国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很不满,再加上美军后来在伊拉克境内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化学武器,所以很多人对于鲍威尔拿出的那一瓶粉末状物质是持怀疑态度的。既然不相信鲍威尔拿出的是化学武器,那用哪个词来形容那瓶粉末最合适呢?普京的一句“洗衣粉”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词了,所以普京的“洗衣粉”脱口而出之后就被广泛引用。

既然普京首先提到了“洗衣粉”这个词,随后网友也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很多人直接把鲍威尔拿着小瓶粉末的图片P成了他拿着洗衣粉的图片。不过你还别说,P过之后的图片看着还挺形象,所以很多不知所以的群众就真的以为鲍威尔当时就是拿着一袋洗衣粉。然而头脑清醒者就应该知道,鲍威尔根本不可能拿着洗衣粉跑到联合国展示,毕竟这是一个很正经的场合,就算鲍威尔想要栽赃萨达姆,那他也可以从带一些美国生产的真正化学物质装在瓶子里面然后说这是从伊拉克弄过来的。

(网友P出来的图片)

鲍威尔的瓶子里当初到底装了什么,这个或许只有鲍威尔自己知道,不过其实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美国当初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推翻萨达姆政权,所谓化学武器从来都不是美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所以美国在动武之前还警告萨达姆在48小时内必须下台离开伊拉克,美国可不是要求萨达姆在48小时内交出化学武器。另外无论是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还是美国总统小布什,他们在为战争游说议员的时候都是重点强调萨达姆政权的罪状,他们并没有重点提化学武器的事情,而且大多数美国民众和美国盟友国家的民众也不会太在意鲍威尔当初在联合国拿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李姓先生


萨达姆化武毒杀、暴力打压本国民众,死有余辜,

现伊拉克经济比萨达姆时代翻倍增长,且没有了萨达姆集团这个庞大的吸血虫集团,

化武是铁证,结果是天意🍎🍊🍓🍉


量子时光机


没人相信鲍威尔拿的是洗衣粉,那只是对他的一种讽刺。

当年美国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鲍威尔是以证据的名义拿着一个小瓶来到联合国,向全世界展示,证明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当时美国不仅仅是出示了这个证据,还有大量的所谓情报,还言之凿凿,这都是准确的情报,绝对绝对准确!这个小瓶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事实证明,伊拉克没有化学武器。美军占领伊拉克,把伊拉克翻了一个遍,还抓住了萨达姆,但是还是没有查到一点化学武器的踪迹。这证明,当初鲍威尔所拿的证据,一定不是来自于伊拉克的所谓化学武器。因此,他的行为遭到了嘲笑,他所谓的证据被讽刺为洗衣粉。而事实上,他到底拿了啥,还真没人追问了。而他这些年也销声匿迹,估计即使有人问,他也是脸皮一厚道,情报错误情报错误!


石隙甘泉


相信"洗衣粉"一说的原因是战后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于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证明了。由此,不少人相信鲍威尔手里拿的就是洗衣粉,即使不是洗衣粉也是类似于洗衣粉的其它不明粉沬。总归,是美国人故意造假无疑。



但是奇怪的是既然美国人在联合国大会上刻意造假,那么占领伊拉克后搞个一吨半吨化学武器栽脏萨达姆也并非什么难事,这对于中情局来说易如反掌,怎么最后会落得个"洗衣粉"打脸的局面?

鲍威尔在联大摆晃"洗衣粉"瓶子是为了忽悠联合国出兵攻打伊拉克,证明伊拉克有化学武器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就联合国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使伊拉克真有化学武器也不可能出兵攻打伊拉克,因为有一票否决权。类似的事后来在叙利亚也上演过,美国指责叙利亚有化学武器甚至扬言要动武,俄罗斯出面制止,并在其协助下消毁了大量化学武器。



在伊拉克没有找到化学武器无疑站在了舆论制高点上,那么,美国的白色粉沫不是造假怎么来的?不是洗衣粉又会是什么?而"洗衣粉"这句成为经典的话还要应归功于普京,是他在一次公开谈话中如此调侃讥讽美国人的,要是别人这么说恐怕也不会如此流传甚广。对于美国人来说,联合国不出兵只好自己出兵,其实有没有化学武器根本不是什么关键。

美国出兵的目的就是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小布什最后给萨达姆的通谍是48小时内下台或流亡海外。如果目标主要是化学武器,那就应该是48小时内必须交出化学武器,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国家相信萨达姆有化学武器。在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连续十年的调查中伊拉克时而配合,时而拒绝配合,甚至多次驱逐联合国核查小组出境,这被普遍认为是萨达姆作贼心虚。



联合国因此不只一次出台了制裁伊拉克的决议,甚至发展到了石油换食品的地步。但对于战争,始终存在着两种态度,在联合国很难达成一致。俄罗斯是坚决反战派,力主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投否决票无庸置疑。自然后来没有找到化学武器成了反击美国最有力的证据,用"洗衣粉"描述不失为最大的智慧。

究竟鲍威尔手里是什么东西已无关紧要,人们也无意于深入追究。于是,相信洗衣粉也就成为了必然的逻辑,不然还能怎么样?至于以色列摩沙迪提供了白色粉沫,那只不过是传闻,哪里有洗衣粉更形象更具感召力。


吉祥如意170587193


看了美国人…李姓先生评论…其结论是…“所谓洗依粉是决对不可能的,拿着洗衣粉充当化学武器,美国政府不会如此颠倒黑白。”

…观析美国人带路党…网络V李姓先生之评论,让人感到为美国利益工作者大有人在,更让国人清醒认知…什么是公知、第五纵队、带路党…

结评…

美国在联和国拿小瓶洗衣粉充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据…侵略伊拉克…早以是国际公认事实。…当时参与侵伊帮凶…英国首相布莱尔…多年后以公开承认这一事实,…美国媒体也公开报道了该"洗衣粉”事件真象过程,美英入侵伊拉克十几年…在伊拉克挖土三尺也没有找到所谓的"洗衣粉”…

结评…

…观网络评论…带路党、第五纵队、真实存在,…这些败类时时为美国洗地…变着法为美国利利益宣传…


zhangguomin169894370


1983年10月19日,伊朗革命卫队和库尔德民主党伊朗陆军分队的几个师在伊拉克北部靠近苏莱曼尼亚的东部边境地区开始进攻。由于伊拉克防线开始崩溃,伊拉克开始积极使用芥子气,这样对伊朗军队和库尔德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伊拉克军队从1983年开始进入有计划地频繁使用化学武器的阶段。

1983年全年,伊拉克用毒共34次。促使伊拉克军队较大规模地频繁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伊拉克在地面战场连续失利,失去了战争主动权,被迫退入本国作战。伊朗军队的攻势已经直接威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形势危殆,关系国家安危。伊拉克为解除困境、挫败伊朗军队的进攻而借助于使用化学武器。

……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以前主流媒体也经常报道,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愚昧。

假设您有亲朋好友经常去中东地区,可以向他们了解更多情况,毕竟经历过的人体会更多,也请您介绍一下,在此致谢。

至于美国人用什么理由去发动战争,那是国与国利益之争,毕竟人类社会还是斯文的丛林法则。

一个谎言如果能得到3份收益,要弥补这个谎言带来的贻害最少需要10份这样的收益,把真实、客观、全面、科学、理性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