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肉牛一定要在2岁前出栏。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一树繁华


正常育肥公牛,主要看你的品种选择,像国内目前改良最好的西门塔尔肉牛,400-500斤小牛基本可以在一年左右,达到一千四五百斤出栏,地方肉牛的长势相对较慢





山东莱州肉牛小葛


通常情况下,肉牛出栏屠宰年龄在1~1.5岁,也就是12~18月龄之间,最迟不能够超过2岁,也就是24个月。所以,肉牛一定要在2岁前出栏,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肉牛2岁前屠宰的原因分析

肉牛2岁前屠宰,这个说法是根据肉牛的生长特点来说的。一般肉牛的生长速度在1岁之前是最快的,往后增重速度放缓,超过2岁之后增重速度便会大幅度下降,而且从以长骨、长肉为主转为以长脂肪为主。那么,超过了2岁的肉牛还继续养殖的话,肉料比增高,继续养殖下去利润不仅难以得到增加反而有可能下降。所以,建议肉牛2岁前屠宰是从养殖的利润来分析的。

那么,很多养殖户养殖肉牛不是自繁自养,而是通过引进牛来育肥。这样,引进来的牛一定要注意年龄。如果都超过了2岁就没有必要继续育肥,如果是1岁左右,还可以继续养殖6个月在出售,或者直接屠宰。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准确判断牛的年龄呢?



牛的年龄判断方法

判断牛的年龄最精确的方法应当是看牙齿。刚出生的牛犊,只有2对乳齿,一个周之后内乳隅齿也长出来了;到了3~4个月,各乳齿都发育完全了;4~5个月,乳门齿开始磨损,门齿前缘呈现线状;6~9个月,各乳齿相继磨损,门齿和内、外中间齿都出现磨损,磨损面呈现横椭圆形,隅齿的前缘呈带状。那么,通常情况下,选择牛犊育肥都是选择6~9月龄这个阶段的,可以据此好好分析,选择牛犊的时候进行认真的对照。

如果是想养殖3~4个月就出售或者屠宰,那么则需要选择大一点的肉牛。那么,10月龄以上的肉牛可通过以下方法判断:

10~15个月龄,乳门齿、内中间齿的齿冠先后被磨损完;16~22个月龄,乳门齿根变短,而后脱落,到第18月龄的时候,出现1颗或者1对永久门齿;到了24个月龄,牛的永久门齿充分发育,达到了既定高度。



好了,以上关于肉牛一定要在2岁前出栏,有没有道理的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终归农村


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为什么有道理呢?

据测定,肉牛在2岁前增重最快,以长骨头和长肉为主,是料肉比最高的时候;如果肉牛超过2岁仍在饲喂,就非常不划算了,因为超过2岁的肉牛不但以长脂肪为主,而且,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料肉比很低,经济效益很差。所以,肉牛最好在2岁前出栏,以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想留种使用,最好也要在3岁前“处理掉”。因为超过3岁的肉牛光吃料,不增重,已经失去了养殖意义。

接下来借助这个机会我们聊一聊肉牛在不同阶段的饲养要点。

一、犊牛期

凡是6个月龄以下尚未断奶的犊牛都称为肉牛的“犊牛期”。在这一时期,犊牛的营养需求大部分都来自于母乳,因此,一定要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和管理工作,可多喂一些豆粕、豆饼等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较高的饲料,同时,要保质保量供应饮水,确保母牛能够给犊牛提供足够的乳汁。

另外,在这个阶段也要加强对犊牛的补饲工作,要在加喂优质牧草或青干草的同时,多饲喂一些精饲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母牛泌乳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犊牛的胃肠功能增强,是一举两得的措施。

二、架子期

6个月龄之后犊牛已经断奶,在这一阶段应采用散栏放养的饲养模式为佳。加强包括钙、磷元素在内的营养物质补充。在牧草方面,最好以青绿多汁的饲料为主,辅以足够的精料。以促使牛只快速增重。

三、育肥期

育肥期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牛只体重在700~1100斤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也称为育肥前期。在这一时期,牛只会以长肉为主,所以要多饲喂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饲料。而牛只体重在1100斤的这个时期被称为育肥后期,在这个时期牛只长脂肪会多于长肉,所以要多喂一些精饲料,以保证牛只对营养成分的需求。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总而言之,饲喂肉牛要讲究科学。当肉牛长到2岁时最好将之出栏。否则会影响经济效益,得不偿失。另外,在肉牛的不同生长阶段也一定要科学饲喂,只有科学饲喂才能提高养殖效益。


老胡说三农


大家好,我是农民小席,感谢提问!

有人说,肉牛一定要在2岁前出栏,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其实,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肉牛养殖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肉牛的饲料转化率最高的时候就在6月龄到2岁之间,并且肉牛两岁以后其增长速度也变慢了。所以说,肉牛两岁以后继续养殖既增加了养殖成本,还降低了肉牛的增肥效果。对养殖户来说,这也是最不希望的事,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所以说,肉牛养殖一定要在2岁之前出栏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农民小席


肉牛也不一定要在2岁前出栏。肉牛品种的不同所养的周期就不同。还有就是同所买的牛犊的月龄有关。小于6个月月龄的,养殖周期就会延长,而大于6个月月龄的牛苗,相对会缩短出栏期

根据品种不同出栏。
本地黄牛600公斤左右可以出栏。而引进改良品种,如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当体重达到 750~800千克,平均日增重效益低于饲料成本时应尽快出栏。

有的养殖户会根据当前市场行情价格高或者节假日消费旺季会提前出栏,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还有就是肉牛已养殖一段时间,随着养殖时间推进,肉牛进食量会有所下降,这个时候也是可以考虑出栏。另一方面就是虽然肉牛进食量大,但就是不长肉。养殖户群投入的饲料成本与肉牛生长不成正比。为了减少投入,也是可以考虑出栏。综合来看,养殖肉牛什么时候出栏没有一个大概的周期。一般从购入牛苗开始,一年出栏是比较理想的。


老铺子


这话还是有道理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般情况下,6月龄肉牛肥育期为10—12个月出栏为宜,12月龄牛肥育期为8—9个月出栏为宜,24月龄牛肥育期为5—6个月出栏为宜。肥育期过长,饲料消耗量大,成本增高;如果肉牛肥育期过短的话,会使肌肉大理石花纹减少,肉牛肉质达不到质量要求。

  肉牛出栏最佳时间:

肉牛生长发育规律表明,家畜在1岁前生长增重较快,1岁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特别是1.6~2.0岁以后生长更慢。以夏洛来牛为例,日增重从初生到6个月龄为1.18~1.50kg,而7~12月龄为 1.05~0.90kg。试验证明,年龄小的肉牛增重1kg需要的饲料量,较年龄大的牛要少。因此,从饲料总消耗量和资金周转及设备利用等方面考虑,饲养年龄小的牛较饲养年龄大的牛有利。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牧区,对犊牛实行4~6月龄断奶,夏秋季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冬春季在塑料大棚保温舍饲。一般在第 2年秋末冬初即犊牛生后1.5周岁、体重达到300kg左右时出栏比较合适。这时牛的增重速度较快,肉质细嫩,育肥消耗的饲料少,饲养成本低,适合在广大农牧区推广。同时,出栏的架子牛再经过3~4个月的强度育肥,在2.0岁左右体重达到500kg时屠宰,对养牛户和消费者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