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和独孤伽罗那么恩爱,为什么杨坚死前却愤怒的说:“独孤误我”?

历史一书生


杨坚确实说了句,独孤误我!但是前面还有半句!且看原文:

据史载,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翻译成白话文,皇上很恼火,抵在床上说:像畜生一样的人,怎么能够将国家托付给他呢?伽罗你误我!

杨坚和伽罗:

杨坚说了这句话后,有一系列布置,但都被杨广给扼杀了,后人就没有看明白,一个他爱的死去活来的人,一个死去一年多的人,耽误了他啥?

且看历史回放,历史的事件,要放到历史中去看,把时间推到事件发生的公元604年,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坚在说此话之前,发生了两件事。

杨广:

一是邮递员送错信;二是杨广非礼陈夫人。而且是霸王硬上弓的做派。这两件事的猪脚都是杨广,这两件事的后果都是如史学家所讲的皇帝“大恚!”,意思是超级恼火。你杨广到底想干啥?

两个不经意的小事,都撞在杨坚手里,虽然都是无意中,但是将杨广的秉性暴露无疑。

一是杨广不孝。

邮递员送错信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杨坚已经63岁了,感觉时日无多,指望着儿子杨广,能够好好的孝顺自己,人一上了年纪就特别怕死,却没料想这逆子杨广恨不得自己死掉,有书信为证,写的都是他死后的安排,让杨坚很是气愤!觉得自己养了一个不肖子孙!

杨广:

二是杨广胆大妄为,无视礼制。

那第2件事情就是杨坚,调戏杨坚的小媳妇儿,论辈分陈夫人是杨广的小妈,他都敢动手动脚,都敢霸王硬上弓,这对杨坚当政以来,一直推进了儒释道精神,极其违背礼制的,用皇帝的话说就是德政不修!

非礼:

三是杨广隐藏较深,包藏祸心。

通过这两件事儿,让杨坚看清了儿子杨广的真实面目,以前表现出来的勤勉,积极、上进,遵规守纪,都是装出来的,其实比他的大儿子杨勇好不了多少!只不过是隐藏的深一些罢了。

独孤皇后又做了什么事,让杨广有这种悔不当初感慨的事呢?

一是太子人选,废杨勇立杨广。

独孤迦罗在位时,看到大儿子杨勇,不修德政,骄奢淫逸,大失所望,于是动了废太子杨勇,而立次子广为储君的决心,刚开始隋文帝不同意,自古以来皇帝传承是嫡长子继承制,三国时期,刘备曾给刘表建议立幼不立长,自古便是取乱之道,隋文帝深知其中的道理,但他实妻管严,只能顺遂皇后废了杨勇,立了杨广,通过独孤误我此话,充分显示出隋文帝,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

继承人:


二是子嗣太少无人可选。

隋文帝病入膏肓之后,尤其是经历了邮递员投错信和杨广霸王硬上弓之后,对杨广完全失去信心,再看看自己其他的孩子,大儿子杨勇就是德政不修,骄奢淫逸、贪图美色,不堪大用,三儿子杨俊表现不错,但早死,四儿子杨秀行为乖张,性格酷烈,喜欢拨人皮玩,取人胆玩,又被贬为庶人,五儿子杨谅早有反心,佣兵自重。

仅有的5个儿子当中,没有一个可堪大任,绝望的隋文帝唯有抓狂埋怨独孤皇后,你都生了些什么东西,没有一个能用的。因此死前有此大怒之说。

独孤皇后:


三是对自己的江山后继无人的悔恨

看看自己的百年基业,看看自己大半辈子夺得的江山,无人可以继承,这时候隋文帝能想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当初为什么不多娶几个老婆,多生几个呢?

这个罪责,理应归在善妒的独孤伽罗身上,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况且她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先例,因为其性格善妒霸道,不让他宠幸其他美女,他出家不上朝进行冷战,反过来看,当时的做法是对的,独孤皇后是错的,江山继承人应该是多多益善,从中选拔优秀者继位,不然怎么发展守住江山?

杨坚和伽罗:


综上所述,隋文帝的绝望遗言:独孤误我!是对自己百年的江山大业,无尽的感叹,并不是世人传说的有关爱情的传言。


刚日读史


杨坚之所以临死前说:“独孤误我!”是因为宣华夫人在他的病榻前,告诉他,太子杨广对她无礼,让杨坚一下子看清了杨广伪装的面孔。他很后悔当初听了独孤伽罗的话,废掉了太子杨勇,现在他自己身处病榻,想改变现状有点无能为力了。

一、悲催太子杨勇

杨勇是杨坚与独孤伽罗的嫡长子,此人好读书,文学才华出色。在隋朝建立的过程中,杨勇跟随父亲立下了不少战功。隋文帝登基后,杨勇被立为太子。

杨勇虽有才华和战功,但他有两个毛病,一是生活奢华,二是好色。这与杨坚提倡简朴的作风不符,与“女权主义者”独孤伽罗格格不入。

杨勇有个宠妾叫云昭训,替他生了三个儿子,自然云昭训的地位被抬得很高。这让独孤伽罗很不爽,在她眼中,除了嫡妻,男人就不应该跟别的女人生孩子!她要求自己的老公隋文帝如此,对自己的儿子当然也不能放低要求,所以独孤氏对长子杨勇独宠云昭训很不满意。

偏偏杨勇的太子妃心眼小,对云昭训的得宠很生气,结果把自己气死了!这下让独孤很恼火,她认为太子妃一定是被杨勇和云昭训害死的。

让杨勇雪上加霜的事,他自己做事也不检点,曾因为接受大臣贺拜违礼,让杨坚心里不痛快,父子间也心生嫌隙。

转眼间,杨勇把亲爹亲妈都得罪了!相反,他的弟弟杨广极善伪装和表演。老爸喜欢简朴,他就把家里弄得像老百姓家,老妈喜欢“一夫一妻制”,他就独守萧氏,还跟着老妈对太子妃的遭遇叹息。杨广的表现,让独孤越来越觉得还是老二更合心意,对老大也越来越不顺眼。于是独孤成天撺掇杨坚废立太子。

关键时候,一心投靠杨广的杨素给了杨勇最后一击。杨素乘隋文帝让他考察杨勇的机会,不断耍小伎俩,用语言激怒杨勇,惹得杨勇忍不住说出一些愤懑的话。杨素回头就添油加醋地向杨坚汇报,让杨坚对杨勇越来越失望。

随着独孤、杨广、杨素的合围,杨坚决心废掉太子,但杨勇不甘心,想见到父亲的面当面沟通,却又屡屡受阻。情急之下,杨勇被逼得上树呼喊父亲,希望得到见面。却又被杨素等诬为“失心疯”。就这样,杨勇连父亲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废了太子之位,还被囚禁起来。

在这件事中,独孤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她明确的态度,无论是杨广还是杨素,都不能轻易地陷害太子,杨坚也就不会被迷惑住。

二、“太子无礼”事件

仁寿四年,隋文帝患病,杨广侍疾期间,给杨素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假如皇帝驾崩,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当然里面肯定有不少犯忌的话。杨素写好回信,捎进宫,却误送到隋文帝手中,隋文帝看后非常愤怒。

本来如果隋文帝病得很重的话,杨广提前做准备也不为过,估计要么隋文帝的病没那么严重,或者两人通信的内容太“火爆”。

隋文帝的怒火还没来得及撒出来,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让他不敢相信的事,《资治通鉴》记载:

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儿!

杨广竟然乘着侍疾的机会,调戏父亲的爱妾!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隋文帝感觉上了独孤伽罗的当,准备重新召回太子杨勇,再行废立太子。

但隋文帝还没来得及实施计划,就被杨广隔绝在内宫,把他身边所有人全部赶走,不久,隋文帝就驾崩了!“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颇有异论。”

隋文帝驾崩后,宣华夫人什么结果呢?《资治通鉴》记载:

陈夫人与后宫闻变,相顾战栗失色。晡后,太子遣使者赍小金合,帖纸于际,亲署封字,以赐夫人。夫人见之,惶惧,以为鸩毒,不敢发。使者促之,乃发,合中有同心结数枚,宫人咸悦,相谓曰:“得免死矣!”陈氏恚而却坐,不肯致谢;诸宫人共逼之,乃拜使者。其夜,太子蒸焉。

心情大好的杨广,给宣华夫人送去了同心结数枚,当夜就强行临行了她!


寻根拜祖



我是千夜,我来回答。

杨坚临死之前高呼“独孤误我”,是因为他后悔立杨广为太子。杨坚跟独孤伽罗是真恩爱,当年独孤嫁给杨坚时只有14岁,新婚之夜她就对杨坚提了一个要求:“誓无异生之子”,意思说杨坚的儿子只能是她生的。这个要求对古代男人而言,是比较苛刻的。杨坚爱重小娇妻,一口答应了。后来他一步步从北周重臣变成隋的开国帝王,一直践行着这一诺言。


杨坚的五个儿子都是孤独伽罗所生,独孤的影响力从后宫渗透到前朝,她跟杨坚起居同息,在宫中并称“二圣”。杨坚畏于娇妻,鲜少宠幸其他女人。孤独皇后凭借一己之力,成功引领起大隋“拜大奶教”的风潮。所谓“拜大奶教”,就是唯正妻独尊,大臣有宠妾灭妻的,独孤后就有本事让杨坚疏远他。满朝文武都不敢公然找二奶,只要有上进心的,都立起来“爱正妻”的人设。

没眼色的触中孤独皇后的霉头,分分钟失宠与皇帝,这包括太子杨勇。杨勇是杨坚和伽罗的长子,继承皇位本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他不懂得讨好老妈,疏远了独孤给他安排的嫡妻太子妃。他宠爱小妾,跟小妾恩恩爱爱生了儿子不说,还不懂怎么回事保不住正妻,太子妃莫名其妙地被毒死了。孤独皇后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一心夺嫡的杨广,号准老妈的脉。他跟正妻萧妃很恩爱,萧氏本是南朝皇族之后,美貌如花。杨广用心经营跟正妻举案齐眉的良好形象,孤独皇后越来越讨厌大儿子,越来越喜欢二儿子。再加上杨勇生活奢侈,没有会装穷装朴素的弟弟那么会讨老父亲欢心,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孤独皇后力挺杨广,终于在她去世之前,最能讨她欢心的儿子,被立为太子。杨勇被废为庶人,杨广继位成隋炀帝。杨广继承大位,也是一片腥风血雨,有一种说法是他授意心腹干掉了正在生重病的父皇杨坚。当时杨坚在仁寿宫养病,他发现杨广跟大臣勾结把持左右,顿时发脾气,要招被废的杨勇进宫。杨广得知后,对杨坚痛下杀手。


传言杨坚发现杨广的异心,高呼“孤独误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肯定后悔改立太子。他听信孤独后,立了善于伪装的杨广,放弃长子杨勇。其实孤独后对一夫一妻的坚持并没有错,她用自己的审美影响满朝文武对正妻的态度,也是因为杨坚对她的爱重。

不是孤独误杨坚,而是自古帝王家无情,罢了!


千夜看世界


隋朝的江山,成也独孤,败也独孤,难怪杨坚死前发出“独孤误我”的话语。也许隋文帝,已经预感到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会断送在儿子杨广手里。

奈何当时杨坚已经病入膏肓,有力无力了。作为大隋的开国皇帝,杨坚做得也得尽职尽责,除了忙于军国大事,其余的时间就是与皇后独孤伽罗,忙着生继承人,二人前前后后生了10个子女。

杨勇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子,出生没多久便被立为太子,生心单纯善良的他,却被废除了太子之位,全因母亲独孤伽罗的缘故。独孤皇后更喜欢的是二儿子杨广,所以不断给丈夫吹枕头风,后来杨坚做了废长立幼的决定,惹得朝堂上下大为震动,于是杨勇便被弟弟拉下了太子之位,后来杨广登基称帝后,马上停蹄下旨诛杀了自己的哥哥。

杨广凭什么能够得到独孤伽罗的青睬呢?杨勇究竟在哪些方面输给自己的弟弟杨广呢?

1、女人

身为太子的杨勇,身边也是妻妾成群,今天宠幸这个,明日宠幸那个,这让皇后独孤伽罗心中大为不满。她追求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所以不让丈夫杨坚宠幸别的女人,即使后宫三千佳丽,杨坚只能远观。

是否专一是独孤伽罗评断好男人的一个标准,显然长子杨勇不合格。次子杨广,怎么做呢?与妻子举案齐眉,别的女人再漂亮,他也不多看一眼,所以杨广因为“专情”,在独孤皇后那得了一个很高的印象分。

2、衣着

杨坚喜好节俭,即使当了皇帝后,依然保留着良好的习惯,穿的衣服都是极为朴实无华的。太子杨勇每次去皇帝觐见父皇时,身着华丽服饰,杨坚心中大为不满。小儿子杨广,仿佛杨坚肚子里面的蛔虫,穿的衣服比他父皇的还在陈旧,于是杨坚再度征服了杨坚的心。

3、孝心

杨坚每每外出打仗时,都会隔三差五给杨坚和独孤伽罗寄来家书,倾诉思念之情,还对父母嘘寒问暖,把自己塑造成孝子的形象。果不其然,先是独孤伽罗上当了,后来杨坚也上当了,然后就是杨广成为了皇太子。

杨广成为皇太子之后,渐渐露出真面目,特别是好色的本性,趁父皇杨坚病重期间,杨广竟然将主意打到了宣华夫人,就是杨坚宠妃的身上。

宣华夫人于是向杨坚告状,杨坚意识到自己原来一直被杨广,这个虚伪的儿子蒙蔽了,所以发出“独孤误我”的愤慨,不久杨坚就驾崩了。

杨广直接登堂入室,宠幸了父皇的女人,宣华夫人,再后来直接败光了杨坚和独孤伽罗留给他的家业。


红颜逸闻


杨广意图猥亵宣华夫人

在仁寿宫中养病的杨坚自重新立太子杨光之后,生活更是过的潇洒自在了!

结果,由于长期与宣华夫人,荣国夫人的缠绵导致文帝陛下身体每况愈下!

结果有一天,身为太子的杨光前去探望父亲病情时候,忽然看到了让他热血喷张的一幕!

此时的宣华夫人正在房间内洗浴着,那婀娜多姿的身姿,那美丽的脖颈,还有那莹莹玉若的手臂,无不在吸引着年轻壮硕的杨光!

于是杨光大踏步的进入宣华夫人寝室中,对宣华夫人要进行那不堪入目的事情,

杨光撕下宣化夫人的衣服,刚要对宣华夫人进行猥亵的刹那,

宣化夫人不知道重哪里来的力量一把推开了杨光,跑向了杨坚所在的宫殿中去

逼杀父亲杨坚

而杨广自然知道宣华夫人的跑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立即命令心腹手下宇文述赶紧集结人马,控制皇宫,

宇文述,自不多言,纠集齐早年重南方战场留在都城的5000精锐迅速控制了皇宫!

接着杨广便发动了一场震惊千古的政变,

他让手下去逼迫自己父皇杨坚传位于他,由于本就是体质虚弱看到有人拿刀威胁着他的文帝

瞬间气血上涌!

这才有用尽了全身力量说出了那句:独孤误我!之后便结束了他的一生

而这句话意思,不言而喻

要知道杨广的太子之位就是这位独孤伽罗一手运作而来的!

那杨坚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独孤伽罗看错了人,致使他现在才有刀斧加身的一天


道尽风流事


\t杨坚临死前,之所以说独孤误我,其实是因为他对隋炀帝杨广非常不满。杨广本来不是他们的接班人,后来在独孤皇后的坚持下,隋文帝杨坚废掉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继承了帝位。

\t隋炀帝夫妻俩都是演戏的高手,博得了父母的欢心。

隋炀帝本人的确是雄才大略,早在南下灭亡陈国的时候,就已经体现了出来。但是他面临了一个更李世民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他有一个哥哥在前面碍事。

他哥哥杨勇虽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主,但是也老实本分,足以把江山传承下去。但是急切地想要做皇帝的杨广,自然是不能让老哥这么轻易就接过皇权。

一方面杨广自己表现非常出众,他不仅敢于上战场建功立业,而且显得十分孝顺,常常侍奉在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身边。

\t另一方面,杨广的老婆萧皇后也出力不少,自从杨广打算夺嫡以后,萧皇后就开始布置一切。每次独孤皇后来到杨广府上的时候,萧皇后就会装作十分简朴的样子,这一点完完全全征服了独孤皇后。

反观杨勇这边,除了吃喝玩乐,虽然并没有做什么太超越身份的蠢事,但是不做事其实就等于是做了最蠢的事情。对手那么努力,你却纹丝不动,不下台才怪。

最终在独孤皇后的坚持要求下,杨坚终于点头,把杨勇撤了,改立杨广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了。

\t杨广做了太子以后,对隋文帝的妃子动起了歪心思。

杨广虽然有雄才大略,但是一般雄才大略的人,都比较好色。杨广本身也不例外,他喜欢一般女人也就算了,但是他所喜欢的,居然是隋文帝的妃子。

独孤皇后在世的时候,隋文帝是不敢找小老婆的,但是现在独孤皇后已经去世了,再也没有人拦着隋文帝了。这个怕老婆的皇帝一口气找了好几个妃子,总算是享受到了皇帝的特权。

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 太子无礼!---《资治通鉴》

\t可是隋文帝找妃子,那也不是随随便便找的,他肯定是比较喜欢漂亮的。所以宣华夫人陈氏就进入到了隋文帝的视线之中。

\t陈夫人是陈宣帝的公主,地位尊贵,长相又十分俊美,自然是被丧偶以后的隋文帝看中。可是看中宣华夫人的不仅有隋文帝,还有他的儿子太子杨广。

杨广早就看上了陈夫人,所以想要强行跟陈夫人发生关系,结果遭到了陈夫人的拒绝。这个时候陈夫人将这件事告诉了隋文帝,隋文帝才会破口大骂杨广。

可惜不久之后隋文帝就去世了,所以压根就没机会废掉杨广。杨广兴奋之余,送了一盒同心结给当时惊魂未定的陈夫人,陈夫人虽然不肯,但是为了活下去,只能认命,据说杨广在当天晚上便宠幸了陈夫人。

\t杨广期待隋文帝去世的事情,被隋文帝给知道了。

隋文帝岁数逐渐增大,而且总是生病,在当时来说,63岁的隋文帝已经是很长寿了。所以杨广就写了封信给杨素,意思就是隋文帝随时都有可能去世,他们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才行。

\t哪曾想送信的人,可能脑子抽了,居然把这封信送到了隋文帝那里。隋文帝看了以后,大为震怒。他认为杨广这是诅咒他早点死,心里十分气愤。

\t后来又得知了宣华夫人这件事,两件事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隋文帝终于忍不住了,这才打算召见长子杨勇觐见。

这意思就很明确了,杨勇进宫是要继承皇位去的,杨广眨眼之间就会被废除。所以杨广本身也是做好了造反的准备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想到隋文帝居然死掉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政权交替的情况还不够明朗的时候,老皇帝突然驾崩,这等于就是把皇位白白让给了杨广。

就算是杨勇有一百张嘴,那也不可能把皇位给说回来。人家杨广是隋文帝钦定的太子,自然是有合法继承权的。

\t隋文帝除了对独孤皇后的怨恨外,对自己也充满了怨恨。

隋文帝万万没想到,自己和皇后亲自筛选出来的继承人,居然是这么个东西。他心里十分苦闷,自己当初为什么就瞎了眼,选择了杨广呢?

其实他更苦闷的是,他的儿子实在是太少了。主要原因是他的老婆实在是太少了。作为一个开国帝王,像隋文帝这种情况的,实属罕见。

\t他是天生的怕老婆,所以独孤皇后活着的时候,他只有这么一个老婆。那也就只能跟这个老婆生孩子了。所以隋文帝在年轻的时候,能够生育的时候,只有一个老婆,也就没有那么儿子了。

“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岩曰: ‘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 ‘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颇有异论。”---《资治通鉴》

成年的儿子当中,只有杨勇和杨广稍微出众一点,所以隋文帝只能从这两个人当中去选择。杨勇平庸无奇,杨广奸诈无比。看样子,这俩货都不是合适的继承人。

所以隋文帝就恨自己怕老婆啊,如果年轻的时候,能够多找几个老婆,多生一些孩子出来,那他的江山也不至于落得无人继承的地步。

结论:隋炀帝杨广真的如此不堪入目吗?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关于隋炀帝的英明与昏庸,我们现在只能通过现有的历史资料来寻找答案。从《隋书》中,我们或许认识到了一个昏庸淫乱的隋炀帝,但是从他所做的那些历史事件上来看,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开科举选拔人才、亲征吐谷浑等等这些,完全不像一个昏庸淫乱的皇帝,所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看这句话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这句话我查了一下,是来自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编纂的,跟隋炀帝时期,相隔了几百年的历史。在隋朝和宋朝之间的几百年历史中,并没有正史是记载了这句话的。

\t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司马光臆想出来的事情。他认为隋炀帝是昏君,所以有可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资治通鉴》的故事性非常强,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这段故事的可靠性其实并不高。


江湖小晓生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我来回答:

杨坚和独孤皇后一生如此琴瑟和谐,为何杨坚死前却说出这种怨恨的话呢,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天大的秘密,且听我仔细说来。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增加,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在美国学者迈克尔所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独孤伽罗的祖辈为依附拓跋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父亲独孤信在北魏六镇起义时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位列西魏八柱国、大司马,北周时进太保、卫国公。因容貌俊美风流,号“独孤郎”,留下“侧帽风流”典故。

母亲崔夫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郑州崔氏,为北魏永昌太守崔稚长子崔彦珍之女。清河崔氏是中古时期首屈一指的汉族政治文化门阀,世代重视德业儒教和文化传承,人材辈出,家族成员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立下过汗马功劳。



匈奴、鲜卑等民族有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由于礼法束缚较弱,北朝妇人发挥才能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独孤伽罗就是从这种风气里产生出来的杰出人物。同时,其母崔氏又为小伽罗烙上了深刻的汉文化印记。清河崔氏是一个学识深厚的文化世族,家族的文化教养在伽罗身上也有相当程度的体现,史载文献皇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独孤伽罗身上既有父系游牧民族之独立英气,亦有母系汉文化之博雅谦和,本身便是民族大融合之时代产物,是汉化了的鲜卑人。

伽罗生长的年代,国家分裂,战争频发,社会动荡。她出生于政治核心家族,这一切让聪慧的少女视线超出闺阁,锻炼出了不一般的勇气和胆识,并开始关注这个特殊时代的天下局势与命运走向。



杨坚不但是一个雄材大略的皇帝,而且还是一个爱妻狂魔,他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四十余年同甘共苦、用时光和真诚酿制的爱情,像陈年的红酒,历经千年沉淀,仍然柔糯醇香,沁人心脾。

北周孝闵帝元年,刚出嫁月余的新娘独孤伽罗尚沉浸在初为人妇的娇羞之中,政治的冷酷阴影便笼罩了她。其父独孤信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政斗失败被杀,一夕之间,她从八柱国顶级家族的贵人之女沦落成了父母双亡、家族零落、形只影单的罪人之女。17岁的杨坚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牵连,不但毫无仕途前程可言,而且生命也时常受到威胁。但是杨坚努力用双肩护住14岁无助的小娇妻,他发誓爱护她一辈子:“初,高祖与独孤后甚相爱重,誓无异生之子”。



根据史书记载,杨坚和皇后关系非常亲密:“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遥想千年之前,因为“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的文帝下朝时,看到早已在等着他回去用膳的爱妻温柔甜美的笑容时,也情不自禁以微笑回应。不用多少言语,只这夫妻之间含情脉脉一笑,大概文帝满身疲惫就自动消散了。从这里也看得出,即使做了皇帝,杨坚也不愿按照礼仪规矩和爱妻分居,他们夫妻像从前一样,同寝共食,长年如胶似漆形影不离。隋文帝和皇后宵衣旰食之余这温馨甜蜜的生活小片段,那一刻的情景凝止了千年的柔情。



独孤皇后通达书史,聪明过人。在平常生活中,她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学问不凡。隋文帝对这位爱妻是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所以,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隋文帝的主意,哪些是独孤皇后的的主意,而她的政治影响力也不仅限于影响隋文帝而已。

开皇末年,独孤皇后在废长子皇太子杨勇立次子晋王杨广的储君决策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隋文帝夫妇曾对长子皇太子杨勇寄予了很大的期待。但杨勇向来行事率性、不拘小节,与隋文帝夫妇一贯严正的作风相冲突。杨勇喜好声色,而东宫没有嫡子,尤其是不善待太子妃引起了独孤皇后强烈不满。杨勇这一系列行为严重违背了独孤皇后重视嫡长、重视世家门阀联姻关系、保证宗法权力的稳定过渡的政治理念,其后太子妃暴死更是加深母子裂痕,独孤皇后开始虑及身后权力转接的大政。



夫妻俩向来喜爱的次子晋王杨广,才智出众、素有抱负。杨广不仅在平陈统一战争中表现突出,之后在镇守江南期间为稳定刚刚统一的江南局势颇有成效、政绩突出。杨广“阴有夺宗之计”,苦心经营多年,他虽位高权重,但始终表现得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由此赢得了朝野赞颂和隋文帝夫妇的欢心。在皇太子和晋王表现此消彼长的权衡下,独孤皇后终于狠下心来,利用自身强大影响力策动了开皇世的易储大政。上以动至尊视听,下以揽权臣智力,竭其权智终至完成其“外预朝政”的最大之作。



在公元604年的时候,杨坚卧病在床,而他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就开始准备自己的身后事。这个时候他召见了很多的大臣还有太子,而在这个时候杨坚却接到了一封来历不明的信,打开一看,好家伙,竟然是杨广想快点继承皇位,所以就托杨素打听,而杨素逐条回复,这可是大逆不道的大罪。

而这封信被人一不小心落到了杨坚的身边,杨坚这才捡到,差点当场气死。后来宣华夫人要出门,杨广还想要对“小妈”无礼,并且被杨坚给知道了。杨坚捶床大怒,杨广是个畜生,怎么能够把国家大事交给他?而且这个时候杨坚还怪到了皇后独孤的身上,大呼“独孤误我”,明明是杨广的毛病,怎么怪到了独孤皇后的身上。

后来杨坚在知道杨广的德行之后,想要把杨广给废了,但是杨广怎么可能让到手的皇位就这么丢了?所以在第二天,杨坚就稀里糊涂的驾崩了,史书上也是一笔带过。



从以上可以看出,杨坚是非常依赖独孤皇后的,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政治上。皇后的政治手腕和政治韬略,有可能在杨坚之上,杨坚的治国方略和重大决策,有很多可能取自于独孤皇后,但独孤皇后给足了杨坚面子,杨坚是表面的皇帝,独孤皇后是幕后的真正的皇帝,确实能拿出意见和主意的是独孤皇后,但是这些事只是他们夫妻俩之间的秘密,是不能对外人道的!!!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五色土聊历史


杨坚不但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还是一位异常优秀的丈夫,他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四十余载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肝胆相照,酿制出了甜美的爱情,史载: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二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心心相印,为后来夫妻和睦相处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那为什么杨坚临死时却喊出了“独孤误我”的话呢?

这要从废立太子说起,杨坚的接班人,太子杨勇生活奢侈,喜好声色,而且率性而为,不懂得节制自己,这与崇尚节约,从一而终(独孤在世时)的杨坚截然不同;更要命的是东宫没有嫡子,且杨勇与太子妃关系并不和睦,这让独孤皇后强烈不满。



后来太子妃无缘无故地暴病身亡,独孤皇后联想到身后权力转接的大政;显然,杨勇的行为没达到独孤皇后所认可的太子德行标准;她遵循太子立长立嫡的传统、重视世家联姻关系所以才与丈夫立杨勇为太子,但目前杨勇的倒行逆施行为给了要保证宗法权力按传统制度稳定过渡的独孤皇后当头一棒。


而次子晋王杨广,才华横溢,智力超群,素有大志,文武双全;不仅在平陈统一战争中叱咤风云,蹶功至伟,而且在镇守江南期间也卓有成效;且杨广工于心计、“阴有夺宗之计”。

但为人虚伪至极:他严以律己,为当太子苦心经营了多年,尽管位高权重,但始终艰苦朴素、远离声色,而且礼贤下士、谨言慎行、谦虚低调,由此赢得了朝廷元老的重臣赞颂,隋文帝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太子和晋王表现的迵然而异。独孤皇后思前虑后,终于当即立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启了杨坚易储大政的模式,使废长立幼成为现实!


公元604年,卧病在床的杨坚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开始召集诸多元老重臣商量身后事,莫名其妙地、杨坚接到了一封来历不明的信,内容是杨广迫不及待要登基,就托杨素打听宫中、朝廷的相关事宜,且得到了杨素的逐条回复,这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差点把病入膏肓的杨坚气得能跳“广场舞”了;后来自己的爱妃,杨广的“小妈”宣华夫人还遭到了杨广的无礼轻薄,杨坚知道后,捶床大怒,于是喊出了“独孤误我”的声音。


希望星晨58298869


隋文帝杨坚和他的妻子独孤皇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对模范夫妻,保持了一夫一妻相守,在中国帝王史家中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他们都是关陇集团出身,杨坚的父亲叫杨忠,是十二大将军之一,而独孤皇后的父亲叫独孤信,是八柱国之一。

按原始出身来说,独孤信的地位是高于杨忠的,所以说杨坚能娶到独孤皇后,也算是一种高攀,也许正因为如此,在结婚之时,独孤皇后就叫杨坚许诺一夫一妻相守,永不背叛。



等到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死了以后,独孤皇后也秉承了自己父亲的作风,非常强势,而且独孤皇后特别聪明,在杨坚夺谋夺地位的过程当中出谋划策,大胆提议,独孤家族给予杨坚莫大的支持,最后杨坚终于改朝换代建立了隋朝。 在杨坚当了皇帝后,独孤皇后仍然对自己的老公教导有加,每次杨坚上朝时,独孤皇后都要和他同车,下朝的时候独孤皇后又要来接他,可以说二人几十年保持着初恋时的蜜月状态。 但这样也给杨坚带来了一个麻烦,那就是自己身为帝王啊,很难去亲近其他女人,不像其他帝王那样拥有三宫六院72嫔妃。 皇后这样的一种强势态度,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杨坚和独孤皇后共生了10个孩子,五男五女,太子本来是他们的长子杨勇。


但是杨勇的能力有限,而且生活作风有些不检点,他不和正牌妻子同房,而是和一个地位较低的姑娘生了儿子。这令讲究出身地位的独孤皇后非常生气,对杨勇越来越厌恶。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此时他们的二儿子杨广抓住机会,在母亲面前不断的说大哥的坏话,而且表现出众,无论是生活作风方面还是工作态度方面,都超过了自己的大哥杨勇。独孤皇后越来越喜欢二儿子杨广,就不停的在杨坚面前说二儿子的好话。

杨坚也感觉到了大儿子的无能和堕落,看到了杨广的良好表现,于是他就废掉了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后来独孤皇后去世,杨坚自由了以后,又找了宣华夫人自己的妃子。后来,隋炀帝杨坚生病,太子杨广调戏鲜花夫人,宣华夫人非常生气,就去告诉了皇上。杨坚非常生气,于是就说了,独孤误我,意思就是皇后把我给误导了,杨坚在这个生病之余,要求释放杨勇重新立为太子。但是这件事被杨广知道了,于是他先下手为强,将自己的父皇杀死,然后登基为皇帝。


历史中简堂谈古说金


独孤伽罗是关陇集团另一大门阀独孤家的嫡长女,母亲出自河北大族清河崔氏,算得上是一等一的贵族出身,杨坚虽然是皇帝,但妻子的家世并不比他差,两个家庭算是势均力敌 门当户对,所以独孤伽罗在皇帝的政治决策中有着很充分的发言权。

杨坚晚年,废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做了接班人,其中独孤伽罗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倒不是做父母的偏袒小儿子,而是因为杨勇性格粗疏,喜好声色犬马,不拘小节,不但性格不讨父母欢心,而且杨坚夫妇也担心他做不好守成之君。所以最终废长立幼。

杨广年轻时克己复礼,把自己塑造成大隋王朝的五好青年,还立下了平灭一国的大功,父母很满意,在夺嫡之战中胜出。

但杨广本质上不是个好鸟,当上太子后就开始放飞自我,杨坚病危的时候,杨广进宫伺候汤药,乘机调戏父亲的妃子;还和外臣研究老爹死后该如何稳定局势。杨坚知道后,很心寒。于是发出“独孤误我”的悲叹。可惜为时已晚,很快杨坚就被杨广派人杀死,杨广即位,即为赫赫有名的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