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

大美人小智慧


馆陶公主是谁?那是汉景帝的亲姐姐,是窦漪房和汉文帝的大女儿。平阳公主又是谁呢?他是汉武帝的亲姐姐,是汉景帝和王娡的大女儿。同样是长公主,为什么馆陶公主的权势远高于平阳公主呢?

馆陶公主有一个强势的老妈,平阳公主没有。

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漪房的长女,所以自幼就得到了窦漪房的宠爱。等到馆陶公主长大以后,嫁给了堂邑侯陈午,可惜这个陈午的命太短,所以馆陶公主跟他去到封地不久之后,便回到了长安,跟窦漪房住在了一起。

当时的馆陶公主已经生了一个小女儿,叫做陈阿娇。而窦漪房也已经荣升太后高位。窦漪房可不是一般女人,她亲眼见证了西汉开国到汉武帝成长的整个过程,是资历十分老的太后。所以她在朝中说话,那是说一不二的,就连她儿子汉景帝本人,都要礼让她几分。馆陶公主有这么一位老妈撑腰,自然是腰杆子很硬。

而平阳公主的老妈王娡,她也想像窦太后一样称霸朝堂,可惜她没有这个能力,为数不多的外戚力量,在汉武帝亲政以后,也陆续被他废除,所以王太后没有什么权势,自然也就罩不住女儿了。



汉景帝畏惧母亲窦太后,汉武帝谁都不怕。

汉景帝夹在了汉文帝和汉武帝之间,其实是有些尴尬的。他这辈子虽然平定了七国之乱,但是并没有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所以他没什么功绩可以跟他老爸和儿子相比。汉景帝本人的性格也有缺陷,因为他十分忌惮自己的母亲窦太后。

因为窦太后十分强势,所以汉景帝几乎是处处应允。在窦太后的强烈要求下,汉景帝不得不拔高自己这位长姐的地位,所以馆陶公主是因为汉景帝的懦弱才崛起的。而汉武帝时期就完全不同了,汉武帝谁也不怕,尤其不怕自己的这位老妈。

王娡的确想要让自己家族荣华富贵,甚至把她弟弟田蚡给搞到了宰相的位置之上,可是手段霸道的汉武帝,没多久就把田蚡给撤了,王娡也失去了干政的权力,所以平阳公主也无法仰仗自己的太后老妈作威作福了。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丈母娘,平阳公主可没有女儿嫁给下一任皇帝。

馆陶公主是十分有心计的,她早年便想将女儿陈阿娇嫁给汉景帝当时的太子刘荣,可是人家刘荣的老妈栗姬看不上这位长公主,或许是因为担心近亲结婚生的孩子傻,所以栗姬拒绝了这件事。所以馆陶公主十分生气,发誓要把刘荣从太子位上弄下来。

这个时候汉武帝的老妈王娡向馆陶公主抛来了橄榄枝,汉武帝年纪尚小,却也说出金屋藏娇的事情,这让馆陶公主大喜过望。所以在馆陶公主的努力之下,汉景帝果然将刘荣给拉下马,转而换成了汉武帝为太子。

随后汉武帝登基为帝,陈阿娇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的皇后,而馆陶公主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成了皇帝的丈母娘。平阳公主可没这么好的运气,一来她没有生下个女儿,二来汉武帝活的岁数也太长了,平阳公主压根就等不到下一任皇帝登基的时候。

馆陶公主一辈子只嫁了一个男人,平阳公主却嫁了三个男人。

从这两个人的私生活上就可以看得出,她们所想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馆陶公主这辈子就嫁了陈午一个人,所以她孑然一身,一辈子所想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延续地位和富贵。所以她在权力的钻营上十分卖力,这辈子就好像在为权力打拼一样,自然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

可是平阳公主却不同,她可守不了寡。第一次嫁给了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并且跟他生了个孩子叫做曹襄。曹寿死了以后,平阳公主随即改嫁给了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这个夏侯颇不是个东西,跟自己老爸的姬妾搞在一起,这在崇尚孝道的汉朝是罪大恶极的,所以夏侯颇畏罪自杀。

孤苦的平阳公主再次改嫁给了大将军卫青,这一次她再也没有改嫁过,她觉得自己一生都在寻找幸福的路上,最终不知道是否找到,至少是有了一个归宿。她的心思不在权势之上,又怎么能拥有权势呢?

总结:馆陶公主一辈子钻营权势,平阳公主一辈子寻找爱情。

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漪房的长女,窦漪房是十分强悍的太后,所以在窦太后的关照之下,馆陶公主自然权势很大,而平阳公主的老妈王娡没窦太后那么强势。汉景帝是一个怕老妈的皇帝,所以处处都让着窦太后,也就使得馆陶公主能够在汉景帝朝拥有极高的地位,而汉武帝是一个强势的君主,他可不怕自己老妈,所以平阳公主并不能依靠老妈掌握权力。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丈母娘,帮助汉武帝登上皇位,女儿成了汉武帝的皇后,而平阳公主可没有女儿嫁给下一任皇帝。馆陶公主一辈子只嫁了陈午这一个人,所以可见她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就是保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拥有权势,而平阳公主一生嫁了三个男人,两次改嫁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爱情,最后嫁给卫青或许是找到了,但是也可以说明平阳公主无心于权力的角逐。

一个为了谋取权力,一个为了寻找爱情,这两个人的权势自然不可能相同。


江湖小晓生


首先馆陶公主是西汉第一位长公主,本来就备受恩宠。长公主的母亲历经三朝的窦太后,先后辅佐汉文帝汉景帝,武帝初登基窦太后在各方势力暗中涌动的时候保护了武帝,有这样的母亲长公主权势熏天也不足为奇。而且长公主也聪明,会来事儿。没事儿就给他弟弟(汉景帝)送个美女啥的,汉景帝和梁王闹矛盾她还在中间调和,她在哪方面都能说的上话。因为她给汉景帝送美女的事儿还得罪了废太子的母亲栗妃,本来长公主想把自家姑娘嫁给太子,但因为她给汉景帝送美女让栗妃很不高兴,觉得这会让她失宠,没答应。长公主恼怒异常,后来把姑娘嫁给刘彻了,由此在长公主和王美人(汉武帝母亲)共同运作之下刘荣被废,刘彻被立太子。这几面一方面是她俩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太子母亲作死,毫无政治智慧造成的。凭着立储出过的力她在汉武帝时期依然过得很好。自己守寡养了个小帅哥,整天出双入对如胶似漆,汉武帝去她家还称呼小帅哥主人翁,她的权势可见一斑。

平阳公主虽然是刘彻的亲姐姐,但母亲王美人可没有窦太后那么大的权势,再加上汉武帝过于强势,平阳公主并没有走进权利中心。但汉武帝去她家玩儿时看中了卫子夫,跟着也发现了卫青霍去病,这也算是对汉朝的贡献吧。


西风4601


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是西汉王朝两大皮条客。馆陶公主负责给弟弟汉景帝刘启床上送妹子,平阳公主负责给弟弟汉武帝刘彻床上送妹子。作为平阳公主和汉武帝的姑妈,馆陶公主刘嫖权势确实大多了。

一、馆陶公主充分利用了窦太后的影响

汉景帝时期,长公主就发挥着调解皇族矛盾无可替代的作用。汉景帝、梁王刘武、馆陶公主为母所生,也就是中国历史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窦太后。但这三人之间也有道不清的矛盾。窦太后宠爱小儿子梁王刘武,一直想让汉景帝立弟为储君,因此汉景帝一直防着这个弟弟,梁王也有这个心思,所以一直担心被哥哥干掉。汉景帝主张削蕃,重用酷吏,都遭到太后的反对。这一家人可以说也是弄得鸡犬不宁。而能协调他们之间的各种矛盾的只有长公主刘嫖。太后不高兴了,可以哄母亲开心。皇帝不高兴了,可以往他床上送妹子。梁王不高兴了,姐姐可以开导。就这么着,馆陶公主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救命稻草,这谁不愿意给他好处啊!最关键的是,她没有敌人。当年在汉宫里,找到了馆陶公主做靠山,你就飞黄腾达了。



这馆陶公主的心思可深了,早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政治铺垫。起初他强拉拢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妃娘娘,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但是栗妃是个醋坛子,他早就看不惯长公主往皇帝床上送妹子的事儿,所以这门娃娃亲一张开嘴就被回绝了。没这点情商还真不行,结果就是长公主联合美人王娡,唆使汉景帝废掉太子刘荣,立王娡的儿子刘彻为太子。于是这门娃娃亲就变成了汉武帝刘彻。看看这馆陶公主,典型的中国最牛丈母娘啊!找女婿只找皇帝。等汉武帝即位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的岳母,女儿成了大汉的皇后。不过,这些地位也要归功于窦太后,因为,景帝去逝后,大权一直在这位太皇太后的手里。作为皇帝的丈母娘和姑姑的双重身深份,又是大权在握的到太后的女儿,你想让它权势小,恐怕也很难吧!



当然,这大汉的江山也不容她一直横行霸道,窦太后归西后,汉武帝亲政,馆陶公主没能再阻止刘彻废皇后,逐步退出了汉朝的权力中心。可她也没闲着,晚年还找了个年青小白脸董公子,还真对得起她的名子。不过她也惧怕汉武帝,知道这娘家侄子不比她娘家兄弟一样心善,分分钟就可以弄死她,最后主动认罪,哀求成全,也算痴情一片,更显城府之深。


二、平阳公主却从未有机会涉及权力中心

这平阳公主不怎么懂政治,她只关心风花雪夜。早年嫁给曹寿,但没落下给汉武帝拉皮条。一不小心给大汉拉出个皇后卫子夫。她运气一直没那么好,嫁个曹寿,怎么说也是名门之后,偏偏早早就成了寡妇。好不容易自己亲妈当上了太后,奶奶却监国掌权。那窦太后一心为刘氏江山,岂能容得她们这些外戚。等奶奶死了,弟弟太强势,又没她什么事。


人生也是有转折的。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名歌妓,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之后,迅速,成为汉宫里的红人,她的弟弟卫青本来也是平阳公主府上的家奴,也因此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后来,卫青官拜大将军为大汉帝国立下汗马功劳,成为皇帝身边的宠臣。正好汉武帝想给姐姐再找个姐夫,大将军卫青便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当年的家奴娶了自己的主人,多么励志的故事!

看似平阳公主的地位大有Pk姑姑馆陶公主当年的架势。但是,势力如日中天的卫氏集团遭到汉武帝的猜疑。手握重兵的卫青选择明哲保身,主动退让。平阳公主也知道她这个弟弟不比别的帝王,为了江山社稷他什么都干得出来。于是,平阳公主从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卫氏牟利。

馆陶公主心机重、心谋政,凭借太后的威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平阳公主心在家,并未过多涉足权力,况且又生在汉武帝这样一个霸道总裁时代,其权势根本不能和馆陶公主相比。


牧渔子


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是汉景帝的女儿,两个人在年龄上最在很大的差距,馆陶公主得势的时候,平阳公主还是个小孩子。但是在武帝中期,平阳公主的权势明显要高于馆陶公主:一是因为陈阿娇的皇后之位被废,做为母亲的馆陶公主不能再母以女贵;二是母亲窦太后去世,馆陶公主失去倚重;三是平阳公主是武帝的姐姐,馆陶公主是武帝的姑姑,自然是姐弟关系更近一些。

(馆陶公主剧照)

但是纵观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的一生,相比较而言,馆陶公主的权势确实高于平阳公主,也更风光一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出生不同,母亲的地位决定子女的权势。

馆陶公主的母亲是西汉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窦漪房,也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历经了从高祖到武帝七代君王,是一位非常有权威的女性,特别受景帝的敬重,而且在朝廷上下颇有权威、说一不二。文帝去世后,馆陶公主做了母亲的贴身小棉袄,特别是丈夫陈午去世后,馆陶公主就把家搬到皇宫与母亲同吃同住,照顾起居、聊天解闷。所以馆陶公主在母亲的庇佑之下,很快滋长权势。

反观平阳公主,母亲王娡并不特别受景帝宠爱,而武帝即位之后,开始收拢皇权,有意的打压外戚势力,致使野心勃勃的王娡无法成为第二个窦漪房。另外平阳公主有两个妹妹,还有一个流落民间的姐姐,即便是母亲王娡真如窦老太后那样不可一世的权威,也不一定会额外的照顾自己。所以有个厉害的娘很重要,做为她的女儿更可以少走弯路。


(平阳公主剧照)

二、性格不同,命运也不同。

馆陶公主对权势有很强烈的欲望,她就是一个不甘人后的女人。为此,她隔三差五的给景帝往宫里选送美女,刻意的巴结这个做皇帝的弟弟。既然有姐姐的投其所好,做弟弟的那有不开心的道理,所以姐弟二人关系非常融洽,馆陶公主自然没少得到景帝的恩赐。即便如此,馆陶公主还不满足,她还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所以她首先找到了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毫不讳言说要将女儿嫁给刘荣为妻。馆陶公主本以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情,没想到在鼠目寸光的栗姬这里碰了钉子。所以她又找到武帝的母亲王娡,聪明的王娡与其一拍即合,武帝即位后,馆陶公主如愿以偿,母女二人显贵一时。


反观平阳公主是一个对权势并不上心的女人,总是一副漫不经心、淡泊名利的样子,换句话说就是很知足常乐,所以她并没有刻意的奉迎武帝。直到武帝到自己府阺做客的时候,平阳公主才将美女卫子夫介绍弟弟认识。武帝虽然把卫子夫带回宫中,但是转身就忘记了,直到一年多以后他才又想起那个从姐姐府上带回的美女。而当平阳公主改嫁大将军卫青之后,依然过的很低调,从来没有主动的谋权争力。如此一来,夫唱妇随,也在朝廷树立了很高的声望。

总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所谓的权势和富贵,在某一个时间段确实很钟情于某一个人,但并不是永恒不变。馆陶公主虽名声大噪、显赫一时,甚至间接的影响了西汉的历史,但是在景帝面前受宠,并不代表在武帝面前得势。所以她的人生注定就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一朝在天堂,一朝入凡间,而平阳公主的一生虽波澜不惊,但她过得很恬静从容,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以娓娓道来的姿态走完平静的一生。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皇后之女。她是窦皇后的亲生女儿,是汉景帝刘启的姐姐。平阳公主是汉景帝和王皇后之女,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汉武帝文治武功的成就很高,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也对姐姐平阳公主很关心敬重,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都是长公主,但馆陶公主的权势却要远胜于平阳公主。


那同样是长公主,为何西汉的馆陶公主权势远胜于平阳公主呢?

首先,她们虽然都是长公主,但是在辈份上,馆陶公主是刘彻和平阳公主的姑母。而馆陶公主同时也是刘彻的岳母。

同时馆陶公主的母亲是窦氏,窦氏是汉文帝的皇后,而后又经历了汉景帝和汉武帝,在汉景帝时期窦氏为太后,汉武帝时期窦氏为太皇太后。窦氏生前在汉景帝、汉武帝时期,不仅尊为太后、太皇太后,同时她也掌握着很大的权利。

汉武帝虽然后来成绩很高,但是在窦太后在世时,还是颇为被压制。掌握大权的窦太后的确很有能力,她匡扶幼主,对大汉颇为有功。而馆陶公主是窦太后的女儿,窦太后对馆陶公主很疼爱,汉景帝对他这个姐姐也很关心,封她为馆陶长公主。


后来刘彻登基为帝,并娶了陈阿娇为皇后,陈阿娇同样深得方式掌握大权的太皇太后窦氏的疼爱。

此时馆陶公主不仅是太皇太后的爱女,而且还是汉武帝的岳母,同时馆陶公主又尊称为大长公主和窦太主,馆陶公主是汉武帝一朝唯一的一位大长公主,在当时她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馆陶公主能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因为她母亲窦氏的原故,窦氏为汉文帝皇后,后又经历汉景帝、汉武帝二朝,而她又有很大的权利。那作为她疼爱的女儿馆陶公主的地位,肯定是有所帮助的。


而平阳公主则不同,她虽然也受到了弟弟汉武帝的敬重,她母亲王太后对她也关心,但是汉武帝觉得乱天下、朝政的根本,就是外戚专政,所以在汉武帝晚年为了杜绝外戚专政,于是就做出来立子杀母的事情。当然这是后来发生了事。

因为汉武帝不想外戚专权,同时汉武帝很有志向,他想打败匈奴,而最主要的就是要先集权。只有有了权利才能做出有作为的事。所以汉武帝很排斥王太后干预朝政。从而王太后虽然贵为皇后,却没能像窦太后那样掌握大权。如此王太后也就给不了平阳公主如馆陶公主那样的权势。


当然平阳公主虽然权势不如馆陶公主,但是汉武帝还是对平阳公主而关心的。而平阳公主后来嫁给了卫青,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他战功赫赫,在当时的大汉朝,卫青可谓是仅居于汉武帝一人之下的军政首脑。平阳公主既然嫁给了卫青,那她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中孚鉴


对于你这个问题,咱们首先来说说馆陶公主刘骠,她是汉文帝和窦漪房之女,也是汉景帝同父同母的姐姐,在汉文帝时期封馆陶长公主,他也是文、景朝唯一的长公主,在汉武帝时期,尊称大长公主、窦太主,是武帝时期唯一的大长公主,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在景帝时期,由于太后幼子梁王要回封国,不能长留在京城,所以一直陪窦太后的都是馆陶公主,她又是汉景帝的亲姐姐,又经常给汉景帝进献美女,所以汉景帝对她也非常好,馆陶公主仗着这俩人宠爱,在宫中成为了一个不了小视的人,所以她在景帝时期权利很大。

再说平阳公主她是汉武帝的同胞姐姐,她最初的封号是阳信公主,后来因为嫁给平阳侯曹寿,才称为平阳公主。曹寿死后平阳公主嫁给夏侯颇,后来夏侯颇畏罪自杀,她又嫁给卫青。但是她的权利为什么没馆陶公主大的,那就是因为汉武帝是一个霸气、独裁的皇帝,为了权利汉武帝什么都可以干的出来,所以平阳公主应该是看明白汉武帝是不会让任何人分享她的权利的,所以权利才会小,这也和皇帝的性格有关系。回答完毕。


师哥八卦


馆陶公主与平阳公主真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她们都是长公主,也都是皇帝的姐姐,一个是汉景帝的姐姐一个是汉武帝的姐姐。 馆陶是个利欲熏心的女人,她为了自己能长期占据权利顶峰,她不但长期给弟弟景帝提供美女,最后搞得景帝48岁就一病而亡,还不顾近亲之嫌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后来的汉武帝,武帝登基后还一如既往地给武帝搜寻美女,好在武帝可能比较节制,身体也不像他老爸那样差,没有早亡。馆陶丧夫其实是不早的,他遇见董偃的时候应该也有40多岁了,而一向热衷于为皇帝某性福的大长公主对于自己性福的追求自然也是极其热衷,终于丧夫后又偶遇美少年,干柴烈火一发而不可收。从董偃13岁开始被馆陶供养到18岁成为公主的床上客时馆陶应该年近50了,到最后董偃30岁就去世而馆陶又过了几年才死来看馆陶应该活到了将近70岁,对于古人来说寿命不短了,但若是她没遇到董偃的话至少可能得早走10年。可以说小帅哥董偃折了自己30年的阳寿来延长了馆陶长公主10年的寿命。 而平阳公主则没那么幸运了,与馆陶遇董偃前只死了一个丈夫不同,平阳在下嫁卫青前已做过两回寡妇了,虽然说她比卫青也年长了有15岁左右,但至少与馆陶与小情妇董偃相差了30岁的畸形恋相比他两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卫青为人低调诚恳,以至于他居然被自己的小侄子霍去病抢去了大将军头衔也能十分坦荡,更为难得的是在霍去病死后卫青依然得不到武帝重用的情况下他还能一如既往的低调做人,不再争强好斗。虽然看上去嫁了个好丈夫,但平阳是不幸的,她比卫青早去世10多年,可能也就40几岁就去世了,虽然历史上都没有馆陶和平阳的生卒年份,但根据推算很有可能是当姑姑馆陶还活着的时候侄女平阳已经离世了。不得重用卫青虽然行为上不那么争强好胜了,但心里一定是不好受的,只不过不表现出来罢了,于是他对自己最亲近之人平阳公主也不会有啥好脸色,肯定长期冷落她。而平阳不是馆陶,她是个如此贤惠的妻子,即使是公主也定然不会出轨去寻欢,郁郁不得志的卫青于是无形中伤害了她,一直得不到满足的平阳也就过早地离开人世了。而丧偶后的卫青的人生也更加消沉,10多年后48岁的她也与他的妻子兼主人到地下去团聚了。所以馆陶权力比平阳大!



物流哪些事


因为妈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