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国演义》曹仁是福将,他对曹营有什么功劳?武功如何?

五金员工陈可为


在《三国演义》中说曹仁是福将,乃曹操语录,然而并非由衷赞誉,而是信口吹诩。

刘备在赵云截江夺斗后,赞誉赵云为“浑身都是胆”;孙权在甘宁百骑劫魏营后,赞誉甘宁道“操有张文远,孤有甘兴霸”;曹操在张郃投奔后,赞誉张郃道“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上述言论,或赞赏,或鼓励,定位纵使有拔高之处,也大体名副其实。

但是,曹操关于曹仁“福将”的言论,只是特殊情况下的自卖自夸。

当时曹操遭遇了三国第一狂人弥衡,头疼不已。弥衡是一个杠精,根本瞧不起曹操,在他面前说“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于是曹操当即夸赞自己麾下名将如云,皆当时英雄,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武有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又说

“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安得无人?”

夏侯惇屡次鲁莽冒进而被人啪啪打脸,竟然被曹操夸赞为“天下奇才”,可见,曹操说曹仁是“世间福将”,也并非是客观公正的定位,而是在弥衡面前的故意拔高吹诩。

曹仁之“福将”虽名不副实,但是曹仁的功绩,却是不可抹杀的。

曹仁自曹操起兵以来就跟随左右,立下了显赫的战功,积攒了深厚的履历。破袁术于寿春、伐陶谦于徐州、擒吕布于下邳、败刘备于樊城,后来在镇守南郡时抵御周瑜,在镇守樊城时抵御关羽,均取得了至关重要的战略胜地。客观的讲,曹仁可能没有张辽、徐晃、夏侯渊之帅才,但是他的守城能力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在演义中,曹仁的主要作战表现有以下几处:

1.官渡之战中,曹仁、史涣率人截击袁绍的运量部队,尽烧其粮,让袁绍大为恼火无奈;2.曹仁在樊城摆下八门金锁阵,可惜被徐庶、赵云所破;3.曹仁作为先锋驻扎在新野,中了诸葛亮计策,被烧的焦头烂额;4.曹仁镇守南郡,与周瑜纠缠,曾经名人防箭射倒周瑜,不过最后被周瑜诈死之际杀败;5.曹仁镇守樊城,被关羽水淹七军后,曹仁曾想弃城而走,最终坚持下来,等到了徐晃的救援部队;值得一提的是,曹仁释放毒箭,直接放倒了关羽,若不是华佗医治,关羽臂膀必定废掉。

那么,曹仁的武艺如何呢?

曹仁的武艺表现机会较少,乏善可陈,但仍可挤进一流武将末尾。

曹仁在武艺方面的表现,主要是在南郡一战。当时曹仁主张坚守不战,部将牛金主动请缨杀敌,曹仁应允了。但是牛金中了吴将丁奉的诈败诱敌之计,被围困在阵中。牛金左冲右突,不能突围。

曹仁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

凭此一战,曹仁至少稳居二流武将的排头兵,或者能够挤进一流武将的末尾,但是曹仁缺乏客观地单挑战绩,只能大致估值,应该与张郃、魏延、甘宁等人相当。


凤凰西游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都发现了,魏蜀吴三方的大将风格各自都有很大不同:

东吴出帅才。比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几个掌握兵权的大都督,他们都能从天下大势上考虑问题,胸中很有格局。而东吴善于上阵单挑厮杀的猛将却不多,能拿得出手的真没几个。

蜀汉出猛将。比如蜀汉五虎,李严、魏延、姜维、关平、关兴、张苞等,斩将擒敌、上阵厮杀没有什么问题,但比较缺少帅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不多。

曹魏方面比较均衡,不缺少能打善斗的武将,也不缺少运筹帷幄的主帅,也有各种脑子机灵,善于辅助配合的将领。很多将领即能单挑,又能领兵,比如张辽、张郃、夏侯渊,还有就是曹仁。

曹仁是个福将。大家记得,在《三国演义》的第23中,祢衡击鼓骂曹那一段,曹操向祢衡夸耀自己麾下人才济济: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

为啥曹操认为曹仁是个福将呢?因为曹仁在曹操帐下主要率领骑兵部队,经常受命在敌我双方盘据交错的地方穿插行动,每次都能安全来回往返,不受损失。还经常能遇到敌人的后勤部队,趁机劫夺粮草。每次曹操赋予的战斗任务,曹仁都能出色完成。战场乃是生死之地,谁也无法预料到随时会面临什么样的突发情况,除了聪明的大脑,敏锐的战场感觉,勇猛的战斗精神之外,运气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曹仁总能安然脱险,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地点,战斗效率很高。

曹仁有着出色的军事才华,他非常擅长防御,经常以弱敌强。周瑜拿他没办法,屡次进攻受挫,关羽也拿他没办法,水淹樊城,苦苦围攻,始终也拿不下来。

曹仁的武艺如何呢?他通常总是领兵,很少上阵亲身搏杀,咱们来看看曹仁的几次战斗,都是在《三国演义》的第51回中:

1.南郡保卫战,曹仁副将牛金出城迎战,被吴军重重包围,曹仁在城上看见,亲率数百铁骑前去营救,“徐盛迎战,不能抵挡”,曹仁杀入重围,救下牛金;

2.曹仁带着牛金突围,途中遇吴将蒋钦拦截,“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考虑到牛金被围受伤,曹仁应是主要战斗力);

3.彝陵被吴军攻取,周瑜兵围南郡,曹仁率兵出战,周泰挺刀来迎,“斗十余合,仁败走”(这属于诈败,为的是诱敌实行反包围)。

以后就是曹仁3次上阵厮杀的表现,可以确定的是,曹仁的武艺肯定远在东吴大将徐盛之上。

在《三国演义》第5回中,曹仁和弟弟曹洪最早到陈留去投奔曹操之时,书中说“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说兄弟二人武艺都不错。但我们看后来的种种战斗事迹,夏侯兄弟投奔曹操以后,夏侯惇总是冲锋在前,眼睛受伤之前,弟弟夏侯渊并没有单挑记录(只在濮阳城参加过围殴吕布的战斗),说明夏侯惇武艺高于夏侯渊,总是照顾他;而曹仁、曹洪兄弟则完全不同,弟弟曹洪总是冲锋厮杀,曹仁则很少打斗,说明曹仁的武艺并不如曹洪。

在《三国演义》第36回中,曹仁斗阵败于徐庶,夜间偷袭刘备大营,陷入埋伏,“赵云掩杀将来”,曹仁慌忙逃跑,到了河边又遇到张飞,“曹仁死战,李典保护曹仁下船渡河”;在《三国演义》的73回,襄阳之战,关羽诱敌出城,中途伏击,关羽横刀立马,拦住曹仁去路,“曹仁胆战心惊,不敢交锋”,斜刺里夺路而逃。这也说明曹仁与蜀汉五虎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巨大的。

以此推断,曹仁的武艺顶多也就是个二流水平,与李典、文聘相近,远不如夏侯惇、张郃、张辽等人。尽管如此,曹仁如果面对东吴阵营,轻松打败徐盛、丁奉、蒋钦和潘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馋嘴肥猫铲史官


不知道为什么罗贯中在小说中杜撰曹操评价曹仁是福将。还能是因为曹仁几次遇到的都是死局,比如周瑜围困曹仁,关羽围困曹仁,结果都是化险为夷的吗?真搞不清。但是曹仁对于曹魏的贡献,比起同级别的将帅,那可是实打实的摆着的。

曹仁是曹操族弟,从曹操起兵就跟随征战,一直打到曹魏开国,相当于打了个通关,与同样是与曹操起兵就跟随,并且地位军衔相似的将领,比如夏侯惇于禁长期在中央镇守,夏侯渊乐进一个阵亡一个病逝,曹仁真是从头到尾一生都是打仗,而且经历的几次打仗都是关系曹魏存亡的。

早些年平定中原就不说了,都是东征西讨,功绩都差不多,但是到了曹操赤壁战败,曹操留曹仁守荆襄开始,曹仁的责任就开始大了起来,他面对的是东吴的周瑜,和刘备的关羽,都是超S级的将领,荆襄如果陷落,曹操的许都那就岌岌可危,没有屏障了,因此几次曹仁都是和周瑜和关羽拼了命的。

208年,曹操战败北撤,留曹仁孤军守荆襄,周瑜率领几万军队围攻曹仁,而且将领几乎都是全明星阵容,比如程普、吕蒙、甘宁、凌统,而曹仁手下就个牛金和陈矫,陈矫还是文臣,并且兵马还少。就这样曹仁命牛金百余人拼命,曹仁自己亲自十余人几进几出,虽然最后弃守江陵,但也重伤了周瑜,使得东吴无法继续北上。

218年,曹操汉中战败,关羽乘机大兵围困曹仁,荆州数城反叛曹仁,曹仁内忧外患,独守孤城,后来先锋庞德被斩,左将军于禁七军被淹,曹操几乎欲迁都北上,曹仁自知必死无疑,曹仁斩马起誓,与城共亡。最终坚持到,吕蒙偷袭,徐晃来援。最终守住了樊城,不仅避免了曹操迁都,并且还为后来夏侯尚夺取荆州三郡六县奠定了基础。

这也只是举了两个最重要的例子,曹仁论功绩应该在曹魏能排上第一。

受到《三国演义》和一些游戏影响,比如小说中少有曹仁与人单挑的杜撰,游戏中曹仁的武力值也都是在80多而已,所以很多人认为曹仁武功一般,但是根据《三国志》中记载:

“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曹仁传》

这简直就是赵云七进七出的翻版,当然赵云那个是虚构的,曹仁这个是真实记载的,你说曹仁武功如何。


曹老师xixi


不是有人,说曹仁是“福将”的,正是曹操自己,那为什么曹操这么说,有依据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看曹仁在小说中的武艺如何了?可以说,最早跟随曹操起兵的宗室大将中,夏侯惇,曹洪,夏侯渊,曹仁,就属曹仁的单挑战绩最少,由此估计武艺最低。甚至,在最早跟随曹操的名将之中,乐进都比曹仁的战绩好,李典则和曹仁差不多。



夏侯惇的武艺其实不差,而且和顶级名将都打过,比如吕布,关羽,赵云等等,也打败过高顺这样的一流武将,武艺能在强一流;曹洪步战拖刀斩杀黄巾军两大高手之一的何曼,又曾经和马超打了四五十回合输了,因此曹洪的武艺接近强一,一流肯定妥妥的;夏侯渊三十回合平手杨昂,后拖刀斩杀;杨任杨昂联手打不过许褚;不过,夏侯渊又和黄忠二十回合平手,考虑到黄忠“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所以夏侯渊的实力在一流左右;只有曹仁,没有多少单挑记录,更不用说典型的单挑场次,唯一的单挑就是十回合诈败周泰;不过,以曹仁在江陵之战出色的表现,武艺也能在弱一流左右。

小说中曹仁武艺不算出众,但是却为曹操做了不少事情,比如:

参与讨董战争;

曹操攻打徐州,兖州失守,只保留鄄城,东阿,范县;曹仁屡战,不能胜;《第十一回》

曹操征徐淮,留夏侯惇,曹仁等守三城;《第十二回》

曹操接汉献帝,和西凉军交战,让许褚,曹仁,典韦带三百铁骑冲阵三次,试探实力;《第十四回》

曹操起兵十七万征袁术,留曹仁守许都;《第十七回》

官渡之战前期,曹仁总督大军屯于官渡;《第二十九回》

参与接应偷袭袁绍粮食的曹操五千精锐;《第三十回》

曹操进军河北,留曹仁,荀彧守许都;《第三十一回》

曹仁在樊城不听李典之言,两次败给单福(徐庶)之计,折了吕旷,吕翔,还失了樊城;但是,曹操由此得知刘备有高人相助,抓了徐庶之母;《第三十六回》

火烧新野,曹仁,许褚等人败于诸葛亮的计谋之下,好在全身而退了;《第四十一回》

火烧赤壁,曹操狼狈逃窜,留守江陵的曹仁不敢远离,派出兵马接应到了华容道涉险过关的曹操;《第五十回合》



江陵之战,曹仁解救牛金,打退了徐盛军,冲散了蒋钦军;随后,曹洪曹仁诈败诱敌,射中了周瑜;《第五十一回》

潼关之战,曹仁用粮草车结阵,被马超火攻破之;《第五十九回》

襄樊之战,曹仁死守樊城,好不容易于禁,庞德七军来援,却被水淹了,一死一降;《第七十四回》

曹仁听从满宠之言,还是守住樊城,反而关羽攻城时受了箭伤;《第七十五回》

曹丕三路伐吴,曹仁军在濡须被朱桓打得大败;《第八十五回》



综上所述,曹仁的武艺不及两夏侯惇和曹洪等人,但是出场率和功劳几乎是最高的,以曹仁弱一流的实力和“擅守不擅攻”的特点,能在高频率的作战中,全身而退,也算是“福将”吧。特别是让曹仁失败的对手,徐庶,诸葛亮,周瑜都是顶级谋士,朱桓是后起之秀,败在他们手下也算不亏。但是,樊城之败,曹仁打探清楚了徐庶的底细,导致曹操用其母威逼徐庶离开刘备,这一波并不亏;最关键还是北伐襄樊,曹仁硬是抗住了关羽的进攻,这才是莫大的功劳。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曹操说的“曹子孝世间福将”,水分也算不大了。


大飞熊骑士


《三国演义》中曹操称曹仁“世间副将”,但读过小说后觉得曹仁屡战屡败,平庸又胆小。

曹仁一生有哪些战绩呢?曹仁在曹操刚起事就一直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征战无数。

随曹操讨伐董卓。征袁术、吕布、张绣,官渡之战。曹操平定了北方后,派曹仁率军攻刘备,刘备有智谋之士徐庶,曹仁败。夏侯惇在博望坡失利,曹操率军南下,曹仁任前锋中诸葛亮火烧新野,大败。后来火烧赤壁,曹仁引军接应曹操。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乘胜进取荆州,与镇守南郡的曹仁大战,曹仁中东吴军士诈降之计,被周瑜杀败。后曹仁随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平定汉中,并南下抵挡孙权的进攻,此后负责镇守襄阳。汉中之战后关羽攻打襄阳、樊城,曹仁死守樊城,命弓弩手用毒箭射中关羽右臂。曹仁坚守住了樊城,等来了曹操派遣来的徐晃,终解樊城之围 。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回到洛阳,不久后病逝。

看了曹仁的历次作战,感觉真是败多胜少,是一个很平庸的人。仔细琢磨,其实曹仁追随曹操征战多年,肯定建功无数,只是曹操手下名将众多,光芒太盛。

一、曹仁不为人们重视的功劳

有很多人认为杀关羽的是马忠,死周瑜的是孔明。但仔细回想一下,关羽和周瑜的死都是和曹仁有关系的,虽然书中交代是乱军中被曹仁部队飞箭射中,事实就是曹仁带给周瑜、关羽的伤势最后间接要了二人的命。对曹操来说的确应该说是福将。

曹仁信念坚定,守樊城一战,那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守。樊城守卫战没给关羽可乘之机,关羽也在此战中受伤,不久够被东吴所杀,吴、蜀联盟宣告瓦解。曹仁确实是曹魏福将。

二、曹仁的武功

曹仁总能从必死之局里全身而退,哪怕是跌跌撞撞的逃出来,这说明曹仁的武功不弱。最后濡须战败病死。

在崇尚武将单挑的演义小说中,曹仁有点胆小,单打独斗不多,是一个注重文韬武略,能清醒分析大局局势的武将。至于个人武功,我感觉和曹洪,乐进,于禁,李典等差不多。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HZ南星


在《三国》中曹仁是曹魏名将,立过很多战功。其实曹仁的贡献非常大,而且击败过很多知名大将,例如马超、周瑜和关羽等人。

曹仁可是曹操最放心的将领,用他打仗,十把有九把都能赢,我们先来看看曹仁曹司马的具体战绩。

下面一一介绍曹仁的战绩。

曹仁于曹操起兵时与曹洪一同前来投奔,并随曹操一同参与讨董战役。

从征袁术、吕布、张绣,参加官渡之战,多立功勋。曹操平定北方后决意南征,曹仁率军先攻刘备,并列八门金锁阵以敌刘备,但阵法却被徐庶所破,因而败绩;樊城亦被刘备所取,曹仁败回。夏侯惇在博望坡失利后,曹操亲率大军南下,曹仁为前锋先至新野,此时刘备已将新野军民迁出,曹仁率众入城,中了诸葛亮的火计,急奔出城,又在白河中遭到水攻,其军大败。

此后曹操于赤壁遭受火攻大败,曹仁引军自荆州前来接应。赤壁之战结束,周瑜乘胜进取荆州,与镇守南郡的曹仁大战,曹仁用曹操遗计诈败引周瑜入城,随命放箭,周瑜中箭败退。

然此后反中东吴军士诈降之计,被周瑜杀败。后曹仁随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平定汉中,并南下抵挡孙权的进攻,此后负责镇守襄阳。汉中之战后关羽进取襄阳、樊城,曹仁死守樊城,后于战中命令弓弩手放箭,射中关羽右臂。后曹操遣徐晃来援,终解樊城之围 。

曹丕称帝后封曹仁为大司马。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回到洛阳,不久后病逝。




夏洛不烦恼


曹仁,字子孝,(168年一223年)曹操从弟。自幼练习弓马,为人放荡不羁。曹操起兵时与弟曹纯、族弟曹洪领兵响应,随曹操南征北战,为曹魏建立立下了丰功伟业。。。在曹操军事集团,夏侯惇曹仁地位崇高,不但是宗室兄弟,而且是忠城功高。曹仁跟随曹操灭表术,平吕布,破陶谦,败刘备,都是身先士卒,勇猛善战。200年官渡之战,曹仁率兵深入袁绍领地,断其粮道,袭击袁绍粮草重地乌巢,使袁绍惊慌失措,一战即溃,官渡大捷曹仁立下了大功。。。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刘琮不战而降,曹操训练水军,准备顺江而下夺取东吴,留曹仁守南郡,稳定荆州局势。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曹操引军北还。东吴大都督周瑜率军来夺南郡,曹仁令部将牛金领三百人袭击吴军,被陷入重围,曹仁在城楼望得清楚,率十几骑冲入吴营,左突右击,如无人之地,救出牛金,吴军惊为天人。曹仁与周瑜僵持一年,最后南郡襄阳被诸葛亮派兵袭取,曹仁退守樊城。。。曹操赤壁之败后,出兵陇右,打败了马超韩遂,收服了张鲁,占领了汉中。随后刘备争夺汉中,历时两年,曹操损失了大将夏侯渊,于219年以曹操失败告终。同年关羽从荆州发起襄樊战役,关羽兵峰尖锐,将曹仁死死地困在樊城,曹仁日夜巡查,尽力坚守。曹操令于禁庞德发七军来救,被关羽全歼,有人劝曹仁弃城而去,曹仁拨剑怒曰,我身为上将,尚不惜命,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以坚众将士之心。关羽掘水淹城,曹仁率将士据高防守,死守待援。曹操得到七军被歼消息,震惊不已,准备迂都避关羽锋芒,司马懿蒋济谏言不可,速援樊城,联合东吴袭取荆州,火速令徐晃率兵解樊城之围。徐晃与关羽交战,关羽因手臂有伤不敌徐晃,关羽率兵退却,曹仁从城中杀出,樊城之围乃解。。。曹仁为三国时期第一善守大将,有勇有谋,武力跟五子良将一个档次,属一流大将。曹丕称帝后,曹仁为大将军,在濡须口被东吴将领朱桓战败,于223年忧郁而逝。曹仁一生胜多败少,为曹操攻城掠地征战四方,劳苦功高,长期为曹操坚守一方,使曹操安心用兵,经营全局。是曹操名符其实的福将。




刘坤忠120


曹仁虽然不能大胜仗,但是很多时候却是能给曹操带来惊喜的福将,也许这就是曹操器重他的原因。

翻阅史料可得出结论,曹操重要曹仁有三点,其一曹仁很厉害,《傅子》曰:“曹大司马(曹仁)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张辽,我们一般认为他是曹魏帐下首席一等一的猛将,昔合肥一战,以步卒八百破吴兵十万,威震逍遥津,时人称其一战,古今未有。而《傅子》在论及曹仁勇武之时,居然认为其比之张辽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历史上的曹仁勇猛非凡。

其二,资格老,是曹操当年的左右手。曹操领兵,曹仁紧随其后,破袁术,攻陶谦,击吕布,平黄巾,曹仁几乎参加了曹操集团早期这些大规模的战役,并常以前部先锋扫荡敌军主城周边城市,翦除敌军的羽翼,歼灭外援,很好的策应了曹操主力兵团作战,多次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如建安三年,曹操征讨张绣退还之际,张绣派军追击,曹军不利,士卒皆丧气,独曹仁起而激厉将士,军心甚奋,曹操壮其所为,最终击破张绣。

其三,破刘备,一战成名。官渡之战前夕,袁绍趁曹操主力在官渡于自己对峙时,暗中向黄巾军旧部刘辟策反,并派遣刘备率军配合刘辟出袭濦、强诸县,县众多举而应之;,使自许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后又派韩荀于西路试图切断曹操西路的补给线,这样以来,前有强敌,后方堪虑,局势倘若再发展下去,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曹操对此甚为忧虑。曹仁当即就向曹操献策:“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曹仁认为刘备新带袁绍士卒,军心不稳,上下不齐心,军队难以调度,实为乌合之众,一击必克。曹操从其言,遂令曹仁率少量骑兵攻击刘备,曹仁不负所托,大破刘备军,收复了所有叛变的郡县。



彼岸视觉新媒体


曹仁、曹纯两兄弟皆以勇猛闻名于世,曹纯率领虎豹骑随曹操征战北方,几乎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曹纯死后,曹操爱惜其才华,认为无人可以再适合统领虎豹骑,于是亲自统领。曹仁则靠治军严谨和善于用兵而被曹操所喜爱,那么正式记载上,真实的曹仁有多厉害呢?

傅子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傅玄认为,大司马曹仁之勇,冠绝三军,张辽也比不过他。张辽曾经以八百勇士冲击十万吴军军营,差点活捉孙权。曹仁做了什么事情,让后人对他有这么高评价呢?

曹仁勇猛出自防守江陵一战,当时曹操赤壁之战后引兵北退,留曹仁固守江陵以为防守。这时周瑜率领数万吴军前来攻取。曹仁募集三百勇士,派部下牛金率领这三百勇士出城逆战吴军。吴军兵多,牛金及其部下被吴军所困。

曹仁看到形势危急,于是唤左右去牵自己战马,想要出战。长史陈矫劝阻道:吴军众多,将军何不舍弃这三百人?为什么要亲自出战来冒险呢?曹仁没有应答,而是率领数十名随从骑兵径直冲出城去,来到城外壕沟前。陈娇以为曹仁领军在壕沟边是只是为了遥援牛金。谁知道曹仁短暂停留后竟然率领着这十几个骑兵冲了过去。

史载曹仁率兵拼杀,首先救出了牛金。然后看到仍然有几十个魏兵陷入重围。曹仁又重新率军杀进重围,将余下的魏兵救回。长史陈矫感叹道:将军真乃神人也。

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

这就是曹仁勇猛的一面,以大将之驱,不畏冒险,深入重围,二进二出,不比张辽差到哪里去,我认为两人一样厉害。而曹仁扬名天下靠的不是冒险,而是防守。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防守战,其中就有曹仁。这三大防守战分别是曹仁守樊城,张特守新城,郝昭守陈仓。我们重点说曹仁守樊城。

当时关羽趁曹操用兵汉中和合肥之际,率军北上包围了襄樊。关羽所带荆州兵有几万人,而曹仁守卫樊城之兵只有几千人。再加上天降大雨,汉水突然暴涨,城墙几乎被大水所淹没,因此,樊城岌岌可危!

由于涨水的原因,本来前来救援的于禁七军不得不退守高堤,关羽乘船包围了于禁军,于禁率军投降,庞德战死。这时曹仁陷入绝境,外无援军,内无粮草,樊城陷入绝境。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曹仁率领少量的魏军坚守城池,和关羽相持长达半年之久。半年之后,徐晃率军前来解围,徐晃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击败关羽,樊城之围遂解。后荆州被孙权偷袭,关羽败退。

曹仁能够在兵少粮绝,外无援兵的状况下,与强大的关羽相持长达半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曹仁在这次防守战表现出来的领袖才能也让曹操对他肃然起敬,曹仁即位后,封曹仁为镇南将军,督管荆州、扬州、益州军事。换句话说,黄河以南的军事几乎都归曹仁所督管,由此可见曹仁在魏军中的地位。

曹仁是最早跟随曹操的部下,也是曹家的内亲,因此,曹操对曹仁非常的依赖。而曹仁也极其善于用兵,有大局观,善于计谋。

官渡之战后,曹操挟余威攻取黄河以北地区,诸郡闻风而降。袁绍的外甥高干奉并州以降。后高干复叛,这让曹操愤怒不已。于是亲自率兵前来征讨,曹操放出狠话:城破之后,屠城尽杀之。这是曹操惯用的伎俩,有拒守不降的都是屠城的下场。但是这样做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迫使对方拼命死守。曹操很快就吃到了苦头,围攻几个月都没有攻下,魏兵死伤惨重。

这时曹仁提醒曹操:兵法云围城必阙,这样的话才有可能获胜。曹操恍然大悟,从愤怒中恢复理智,于是开启围城一面示以活路,于是守城之兵遂降。

曹仁一生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无论是战吕布、战袁术、还是战陶谦,他每次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后来又跟着曹操打败袁绍,平定北方。击溃关中马超、韩遂联军,平定西凉,随后镇守荆州,熬死关羽。无论在哪里,无论何时都有他的身影。

曹仁一生几乎无大败,但是在暮年时却折戟于东吴朱桓之手。当时曹丕率军讨伐反复无常的孙权,派曹仁袭取濡须口,派蒋济袭取羡溪。

曹仁想要攻击濡须州中州之地,因为吴军大将朱桓的妻子家族都在那里。于是曹仁派自己的儿子曹泰攻击濡须城,常雕、王双攻击中州。自己亲自率领一万人留在橐皋,作为曹泰等人的后援。蒋济知道后劝阻道:吴军占据上游,我军却深入中州,这是自陷困境之举。曹仁不听,后果很严重。

"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败。

朱桓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击败了常雕之军,后成功斩杀常雕,生擒王双。魏军此役战死数千人,随后曹丕宣布撤兵,曹仁在此战后不久去世。

纵观曹仁一生,他和当时众多名将都有交手。吕布、袁术、袁绍、刘备、周瑜、马超、韩遂、关羽,表现整体上佳。他死后被封为忠候,当时能够被封为忠候是莫大的荣誉,只有夏侯惇和他一样,尤其可见曹氏父子对他的信任和欣赏。


回望历史的青年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赤壁之战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天银、侯音,襄樊之战中挡住了关羽的进攻,与徐晃共破陈邵,进军襄阳,魏国建立后曹仁拜车骑将军,统率荆州、扬州、益州军事,晋封陈侯,曹丕代汉建魏,封曹仁为大将,又迁大司马。

曹仁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汉马功劳。特别是破袁术都时候,曹仁所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

《三国演义》里曹操有句评价的话∶“曹子孝世间福将”,这是对曹仁为魏国所作的贡献的最中肯的评价。

史称曹仁“少好弓马”,正是曹仁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所以骑术、射箭,所以骑术、射箭精良,后来跟从曹操,便长期带领骑兵作战。曹操征讨陶谦、吕布,曹仁“仁常督骑,为军前锋”、“谦遣别将救诸县,以骑击破之”;后曹操西迎献帝成功,曹仁正式成为统领骑兵的将领“以仪郎督骑”;后官渡之战,刘备奉命到汝南接应黄巾起义家旧部刘辟,曹仁“将骑击备”。从中可以知道曹仁作为骑兵统率几乎是每战必胜。

说了曹仁这么多,只说曹仁带兵,并没有提及曹仁的能力,那好,先在就说说曹仁的大将之才。早期曹操兵力有限,每次作战,几乎所有军队都出动,但是战争中,一样有“正兵”、“奇兵”(偏师)之分,简单说,“正兵”就是负责正面作战的军队,偏师是负责侧面作战或者开辟第二战场的军队;正面战场,指挥者当然是曹操本人了。偏师虽然兵力不多,用好了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指挥偏师的将领必须要有大将之才,方能完成任务;只要有曹仁在,负责偏师的,几乎都是他。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曹仁居然可以偷偷通过袁绍军的重重阵地,截断袁绍粮道,火烧袁绍军粮草!官渡地形相当险要,袁绍军背河结营,过河只有延津渡口,但此渡口有袁绍把守;曹仁军怎样能够渡河而又不给袁绍军发觉?要做到这点,部队数量必定不能太多,但曹仁不但做到了这点,还击败了押运粮草的袁军并火烧其粮草。

曹仁的武功如何:赤壁之战后期,曹仁留镇南郡首府江陵,与孙军将领周瑜激战长达一年。周瑜大军还未到,先锋吕蒙带领数千人马仙岛大,曹仁命骁将牛金领300壮士乘孙军立脚未稳攻击孙军但吕蒙并非泛泛之辈,从容应战,很快就占据上风,把牛金及部下团团围住;长史陈矫等在城上望见,大惊失色。曹仁大怒,马上命手下准备弓马,亲自带领几十壮士救援牛金,曹仁冲人贼围,救出牛金等人。吕蒙马上命令手下围攻,曹仁连杀数人。吕蒙深为曹仁骁勇所服,又怕城里大军杀出抵挡不住,于是下令退回。陈矫等人见曹仁如此骁勇,亲自救援部下,爱兵如子,大为折服,感叹“将军真天人也!”可惜陈矫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却被罗贯中用来赞美关羽了。

历史事件证明曹操没有因为曹仁是自己的从弟而拔高对曹仁的提拔和赞誉。曹仁没一次都是险中取胜,不愧为三国第一“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