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逼反朱棣的?

劳伦斯602


明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位接班人。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顺利登基,坐上了皇帝宝座。可是,朱允炆继位后,因为施政错误,最终逼反了时为燕王的朱棣。

原本,继承皇位的应该是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可朱标因病去世,朱允炆就被朱元璋指定为了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让包括朱棣在内的叔叔们,多有不满,但是,按照宗法制度,他是合理合法的皇帝,诸藩王也不敢说什么。

此时的朱允炆,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皇帝,得到天下士人的拥护。同时,他又实际控制着朝廷大权,没有权臣当道,军政大权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正常情况下,只要朱允炆不急不躁,有条不紊且相对平和的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大明朝还真有可能在朱元璋之后,又一个治世。可是,朱允炆操之过急了。

一、朱允炆过于理想主义,又没有得力之人辅佐,是朱允炆逼反朱棣的根本原因。

朱允炆自幼饱读儒家经典,性情温文儒雅,对人宽厚,颇多理想主义,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想像的过于美好。而现实呢?恐怕儒家典籍上所写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朱允炆思想上的这一严重缺陷,导致他对现实严重的认识不清,必然会引发他做出一个又一个错误的决定。

朱允炆的这种思想类型,其实也并非全无好处,除了可以宽仁治理天下之外,还比较容易纳谏,包括批评他的谏言,都能虚心接受。所以,如果朱允炆身旁有类似汉朝霍光、三国诸葛亮、唐朝长孙无忌,亦或是明朝后期出现的大明首辅张居正,朱允炆的帝位也将会稳如泰山。只可惜,朱允炆身边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一帮同样缺乏治国经验的“腐儒”。

二、朱允炆削藩过急,失去了藩王的忠心与支持。

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藩王守国土的策略,将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的二三十位宗亲,分封为了藩王。同时,给与了这些藩王兵权。

朱允炆看到了藩镇的危害,却没有制定出削藩的正确策略,更没有掌握好削藩的尺度。古代藩王,最忌讳两件事情,一是挪封地,二是收军权。历朝历代因此被逼造反的事例,比比皆是。

朱允炆,不但直接夺兵权,而且还会将藩王废黜,调离封地,或者软禁。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先后被废黜,并迁徙软禁。湘王朱柏,不堪其辱,举家自焚而亡。有了五王的前车之鉴,其他藩王为了自保,可选的出路除了造反之外,真不多了。此时的朱棣是不得不反。

其实,朱允炆完全可以加派监军,甚至是恢复锦衣卫,加强对藩王,以及将领的监控,同时做好安抚工作就可以了。毕竟,想完全杜绝藩王反叛,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后来宁王朱宸濠不还是反了。

三、朱允炆过于迷信儒家的仁义,不懂军事,用人错误。

朱棣造反,其实也不可怕,毕竟天下人心还在朱允炆这里。

实际上,朱元璋留下的老将耿炳文,足以将朱棣限制在北平区域。可是,朱允炆在大军出征前,竟然说:“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意思就是说,你不要杀了朱棣,给我抓活的回来。这就让中央明军行军打仗之时,畏首畏尾,数次失去了临阵斩杀朱棣的机会。

耿炳文战败固守,朱允炆又临阵换将,以李景隆替换了耿炳文,最终导致了中央明军大败。

虽然朱棣造反了,但是朱允炆还是可以使用儒家的仁义,同时做出保证,安抚其他藩王,并召集其他藩王,围攻朱棣的。可是,朱允炆此时,却表现出对其他藩王的不信任,召辽王、宁王回南京。结果,辽王顺从的回了京城,而宁王则被逼到的朱棣一方。

朱允炆屡出昏招,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靖难之役,从1399年七月开始,一直到1402年六月,打了将近三年,燕王朱棣的地盘最多时,仅有北平、保定、永平三郡。朱允炆用了三年的时间,不但没能灭了朱棣,还让朱棣长途奔袭,一剑封喉,足见其在用人及军事方面的才能是非常非常的一般。

朱棣则是敢拼敢干敢冒险,还继承了朱元璋的杀伐决断,取得靖难的胜利,并不足奇怪。明朝在洪武之治后,又迎来了朱棣治理时期的永乐盛世,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至少在靖难之役中,还是正确的。

不知道失踪的朱允炆,最后做何感想,也许是无尽的后悔与无奈吧。


奕天读历史


不纳诤言放走人质

建文元年四月,一个黑影飞檐走壁,摸进了徐辉祖家的马厩。大约过了十分钟,只听见后门发出咯吱的响声,紧接着寂静的背街小巷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原本深度睡眠的仆人,也被巨响吵醒将怪事汇报给了徐辉祖。第二日上朝建文帝后悔,不听徐辉祖之言放走了朱高煦,遥远的北平朱棣父子喜极而泣,次日即宣布靖难之役开启!

——极力扣留朱高煦的徐辉祖

说起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尽显朱允炆的仁弱寡断!在这之前的同年二月,朱棣入南京拜见朱允炆,竟然丧心病狂走御道。此乃大逆不道的举动,朱允炆却解释道他是我亲叔叔,就算走御道也无妨!后户部侍郎卓敬上书:“朱棣英明干练,有太祖遗风。更何况北平是元、金国都,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如今只有将他改封南昌,此祸端方能解之!”

——永乐大帝朱棣

不论是扣留朱高煦为人质,还是将朱棣迁徙到南昌。只要朱棣一挪窝,那么他就折腾不起来。可惜的是朱允炆皆不纳,并美其名曰尊重叔父!

勿使吾背杀叔之罪

都说战场上是刀剑无眼,稍微犹豫就会错失良机!最可悲的事情,是你拿他当亲叔叔,而他早已视你为眼中钉!

居庸关在北平的北面,居高临下之势让朱棣芒刺在背。想要南下争夺天下,居庸关必须得由燕军把守。建文元年七月,金鼓齐鸣的战斗开始。朱允炆这边是宋忠指挥,起初为了鼓舞士气奋勇杀敌,借口北平籍的军士家属已被燕贼所杀,喊着报仇雪恨的口号冲击燕军,没曾想朱棣也是玩谋略的高手,他安排北平的家属上前线呼妻唤子。结局是一目明了,宋忠军一溃千里!开平、龙门、上谷、云中皆望风而降,再无后顾之忧的朱棣安心南下!

——北平藩篱居庸关

当败报经八百里驿站传至南京时,朱允炆正和方孝孺讨论《周官》,收到败报后不以为然说北兵不足为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黄子澄坐不住了,再三举荐耿炳文出任讨逆大将军一职,拗不过之下只得嘱咐耿炳文:“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仁弱寡断的朱允炆

朱棣有没有为侄儿着想,没有确切的历史证据,但朱允炆实在是爱叔父过头。因为他的一句话,将士们作战畏首畏尾,不能专心致志杀敌,也是朱允炆下烂好棋的原因之一!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皇位若由朱棣来坐,才是名副其实的选择。朱允炆妇人之仁的毛病太厉害,缺少乾纲独断的霸气!

——END——


惜缘小历史


朱允炆作为朱标之子,朱元璋之嫡孙,继承大统本来是理所当然,这一点,当时明朝上下同样认可。至于很多人质疑朱元璋为何传孙不传子的问题,其实本来也算不上问题。毕竟朱标是太子,如若不是英年早逝,那么皇位必然是他的。而他天命淡薄无缘皇位,由其子来继承皇位,并无任何不妥。

然而,朱允炆却并非大家以为的仁厚。

这可能是受到野史,也可能是因为影视作品的影响。历史上的朱允炆和仁厚并不沾边。从其能对自己亲族痛下其手,就能看出此人不仅野心勃勃,而且凶狠毒辣。

朱允炆上台后,对朱元璋的谆谆教诲立刻抛之脑后。将很多不错的制度打着革新的名义废除掉。给人造成一种敢作敢当的印象。

当然,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皇帝面对已经时过境迁的形式,进行一些革新倒也不为过。只是他的政治经验欠妥,实行的一些新政并不能得人心,但是其却一意孤行。在这其中,最大的改变莫外于消藩。

朱元璋本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世代为明朝镇守一方,巩固朱明王朝的中央政权。然而,却不曾想到自己的孙儿对给自己戍守边境的叔叔们毫不领情,将其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在几个犬儒的怂恿之下,位置尚未坐热,就急不可耐的露出了血腥的嘴脸,将自己的叔父们赶尽杀绝。

对于朱棣等人而言,面对已经虎狼之势的侄儿,开始也并未往深处想。他们中的很多人以为朱允炆不过是担忧他们手中的兵权,如若将兵权上交,那么至少性命无忧,可以继续做自己的藩王。

然而,事情却并不像他们想的如此简单。当湘王被全家逼死,此时的诸多藩王才豁然明白,原来他并非只是不快于自己手中的军权,还要害自己的性命。此时,朱棣等人再也按奈不住,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行起兵反抗。

朱允炆手中有雄兵百万,即使除掉卫戍边境的军队,能迅速调动的兵力也远在数十万之多。相较于朱棣的区区数万人马,何止数倍的差距?

然而,缺乏识人能力的朱允炆却偏偏用一个酒囊饭袋的李景隆来统帅大军。让人为之大跌眼镜。李景隆的为人,南京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然说他是酒囊饭袋倒也并不妥当,至少他的口舌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不然,也不可能打动朱允炆,让其挂帅上阵。

可想而知,以李景隆的水平面对在疆场上驰骋多年的朱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数十万大军数倍于敌军,竟然被打的落花流水望风而逃。

就这样,朱允炆并不成熟的政治手段,和缺乏远见的政治眼光,将自己的一手好牌生生打烂。


Crazy历史


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著名的削藩事件共有四次,分别是汉朝汉景帝削藩,唐朝唐代宗、德宗、宪宗削藩,以及明朝朱允炆削藩和清朝康熙帝削藩。



四次削藩事件中,如果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必然是朱允炆削藩最容易。

首先,明朝朱元璋自立国之后,兢兢业业三十余年,开国即为盛世,此时的明朝蒸蒸日上,国力极为强盛。而燕王朱棣仅仅有北平一隅之地,从赋税、人口、兵力和后勤补给上对比,完全不是明朝中央政府的对手。

其次,朱元璋对于很多制度大破大立,让中央集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央政府相对于地方有足够的权威,可以调动地方上大量的资源平定叛乱。

反观其他三次削藩事件,每一个都比朱允炆削藩困难。



比如汉朝,汉景帝时期,藩王们占据了半壁江山,拥有的财赋、人口不亚于汉朝中央政府。唐朝代宗、德宗、宪宗削藩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权威已经衰落到了极点。再说清朝康熙削藩时,三藩的军事实力甚至不亚于清朝中央政府。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相对困难的汉景帝和康熙帝削藩大获成功,即便是最困难的唐朝代宗等人削藩,虽然没有彻底成功,但也做出了点成绩。反观最容易的朱允炆却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不仅削藩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就连自己也落得个悲惨结局,这又是为什么呢?

总结来说,朱允炆政治水平太低,在削藩上没有正确的战略方向。再有就是碰到了一群猪队友。

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很多大臣就已经注意到了藩王尾大不掉之势,因此,朝中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对藩王有了警戒之心,并且想了很多对策。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这些人都开始怂恿其削藩。

按理说,削藩这种大事需要慢慢筹划,不能操之过急。尤其削藩是敏感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必然会造成动乱,到时候可能得不偿失。

不过,朱允炆的重臣黄子澄站了出来,以汉朝景帝轻松平定七国之乱为由给朱允炆洗了洗脑,树立了信心。



朱允炆年仅二十余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听了黄子澄的一番话,瞬间就觉得底气十足,于是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针对削藩的问题,很多大臣为了国家的稳定,提出了一些相对比较稳妥的方案。比如户部侍郎卓敬上书,主张把朱棣从北平徙封至南昌,让朱棣远离树大根深的北平根据地,便于朝廷控制。

还有其他人也曾上书,效法汉武帝,采用推恩令,让这些藩王慢慢分裂弱化,然后再采取行动。

以当时的局势来看,这两种方案虽然不能迅速削藩,但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让中央政府慢慢地消化藩王势力,避免过激的冲突。




然而,朱允炆并没有这样想,他受到黄子澄的蛊惑后,一心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消除藩王势力。

既然要快,那就挑大的来吧,兵部尚书齐泰上书,“擒贼先擒王”,应该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避免他有所察觉。

从后世事情发展来看,齐泰的方案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朱允炆一开始就采用这个方案,在朱棣羽翼未丰之时先发制人,在朱棣给朱元璋奔丧的时候将其拿下,必然就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不过,黄子澄这个猪队友又来了,他上书朱允炆,“柿子应该挑软的捏”,削藩应该一步一步来,先挑一些实力弱小的藩王开刀。

就这样,在黄子澄的“帮助”下,朱棣拥有了足够的时间积蓄力量。



再之后,朱允炆开始削藩。

说句实话,朱允炆并不是善男信女,也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反而,他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不过却用错了地方,该狠的地方不狠,不该狠的地方非常狠。

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朱允炆一口气削了五个藩王,全部软禁,或者废为庶人,丝毫没有任何情面可言,而且还逼得湘王举家自焚,葬身火海。可见朱允炆并不是儒生口中的仁慈皇帝。

或许,当时的朱允炆对这些叔叔念及一点亲情的话,能够给他们丰衣足食,让他们平安幸福的过完下半生,他们也不会对朝廷如此抗拒。朱棣反叛的时候也会有所犹豫。但此时说什么都没用了,看到这五位藩王的结局后,所有的藩王都开始人人自危,朱棣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其手握重兵,位列藩王之首,又有了足够的时间积蓄力量,自然发动了叛乱。



朱允炆的悲剧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其实力根本不足以和中央政府抗衡,但朱允炆和他的猪队友却屡次失误。

比如,朱允炆最初派去平叛的人是朱元璋留下的大将耿炳文。虽然耿炳文在面对朱棣的时候败了两阵,但也迅速组织起了防御,稳住了脚跟。然而,朱允炆却急于求成,来了一个阵前换将,把草包李景隆换了上来。

阵前换将,本来就容易导致军心不稳,再加上李景隆这个人就是绣花枕头,不仅能力不足,而且还嫉贤妒能,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景隆挂帅后,三番五次的失败,还给朱棣送去了几十万人的物资,最终让朱棣拥有了和朝廷对抗的资本。



再之后,李景隆虽然被罢免,但朱允炆竟然没有处罚他,导致朝廷的军队离心离德,战斗力骤减。此后,朱棣和朝廷军队打的有来有回,并且逐渐占领上风。

公元1402年,这一年的六月份,朱棣誓师渡江,眼看破城在即,朱允炆身边又出现了一个猪队友,这个人就是被后世推崇之至的方孝孺。

当时,南京城内人人自危,朱允炆也知道形势危急,所以准备带着玉玺等象征皇帝的东西逃跑。毕竟朝廷在各地还有大批军队,而且黄子澄、齐泰出南京城搬救兵了。所以暂时撤退(逃跑),等积蓄力量之后再卷土重来也行。



不过,此时的方孝孺站出来严肃的批评了逃跑思想,极力的劝阻朱允炆,并且要求朱允炆坚守南京,即便失败,也要为社稷而死。

于是,朱允炆就这样被困在了南京,等到猪队友李景隆开门投降后,朱允炆想跑也跑不了了,最终在皇宫一把大火之后不知所终,复位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一把好牌也彻底打烂了。


我是越关


直观看,朱允炆失去江山是因为削藩政策孟浪,引起诸王尤其是燕王朱棣不满,加之在后续战争中一系列指挥失误叠加造成的。但如果有代入感的细细研读这段历史,你会惊奇的发现,具有道统和兵力、财力等多重优势的朱允炆失败,固然同朱棣善战、将士用命以及朱允炆指挥失误有关,但我认为导致朱允炆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他的“仁弱”的性格和做“仁君”的执念。

第一,由“”暴力”和“强权”带来的社会秩序,往往会冠以“文明”和“仁慈”之名。九五至尊的君王行政也如此,这是被无数经验和现实证明了的,但自小就受帝王之术教育的朱允炆对此却不以为然,在生死存亡的严重时刻、在手持屠刀的对手面前,还在哪行经布道,冀希通过举道义旗、讲纲常名教理软化对方立场、瓦解对方斗志,那句“ 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不是最好的佐证吗?言出君王口,如果不能用愚昧解释,哪唯一的说辞就只能是性格问题了,别无它途。

第二,朱允炆那句“ 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旨意,不管从纲常名教、还是君臣之义抑或是家常伦理等各方面去衡量,都符合圣贤教诲、仁爱之心,似乎无可指责,如果作为君王平时能这样说还该山呼万岁,但在战争哪个非常时刻,战场上的将士听到这话该如何抉择、如何操作?刀枪不长眼,更何况前线将士并不人人都认识朱棣,如果错杀了皇叔,让皇帝背上“不义”之名,谁能担的起、谁敢负责?如果你是战场指挥官该怎么办?唯一的好办法就是避战,试想这样的战争焉有不败之理?从逻辑推理看和行事风格判断,即使没有朱棣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在皇位上也可能坐不长。




徐大乎


都别抢,我来答。

首先我觉得说人家朱允炆把朱棣逼反了,这真的是冤枉人家朱允炆了。自古以来削藩就没有不造反的,汉景帝削藩七国反了,八王之乱这还没有削藩呢,这些人就起来造反了,康熙帝削藩,照样还不是反了。

所以我认为不存在什么削藩过急这种说法,你就算是温水煮青蛙,那个温度到了一定的临界值,难道青蛙会任由自己被烫死吗?可见,这本身就是由于分封制和中央集权之间产生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导致的,藩王都希望皇帝不要来管自己,而皇帝肯定想把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皇帝只要一削藩,藩王肯定反。

毕竟藩王也不傻坐等着自己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这个削藩在历史上是无解的,除非这些藩王都是一群没有脑子的货,心甘情愿让皇帝来削自己的藩。但只要这些藩王里有那么一两个不老实的,皇帝就休想削藩成功。

当然,

不可否认朱允炆在后期和朱棣的正面对抗中严重缺乏军事调度能力,把李景隆这个笨蛋调到前线去和朱棣对抗,结果这号大神最后还是他打开南京城的大门把朱棣迎接进去的。

但我们不说这个,只说朱允炆真的是把朱棣逼反了吗?

我看不见得,有的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像汉武帝一样用“推恩令”的形势削弱藩王,但是可别忘记了汉武帝之所以能够顺利的推行“推恩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景帝打赢了“七国之乱”。朝廷的权威树立起来了,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但是我们把镜头拉回到汉景帝时代,实际上按照题主的说法,如果朱允炆把朱棣逼反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汉景帝逼反了七国,康熙逼反了吴三桂。

但这个结论真的成立吗?

我看不见得,汉景帝时代由于刘邦大封刘姓诸王的缘故,这些诸侯王“拥兵数万,坐拥千里之地”,几乎可以说完全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礼。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去当皇帝,恐怕都不愿意这么一把“达摩克斯之剑”悬在自己的头顶吧?

所以我挺赞同晁错在《削藩策》中说的: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这些诸侯王你不削他,等有一天他实力足够大了,不敢说他绝对会反,但肯定不会轻易服从你朝廷的指挥,这一点可以参照唐朝的藩镇割据。

其实削藩的最根本原因不是这些藩王究竟有没有造反,而是它已经对朝廷的统治形成了威胁。汉景帝当时面临的情况正如《削藩策》中说的: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所以说藩必须是要削的,至于怎么削我觉得没法假设,就像有些网友说推行“推恩令”,从理论上来说确实风险最小,手段相对柔和,不像一上来就削掉藩王的土地和爵位这般粗暴。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推恩令”这个政策不会激起藩王的反抗。

要知道汉武帝当时能够推行“推恩令”得益于汉景帝打下了基础,打赢了战争,让藩王们的实力遭受严重损失,在此基础上,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时才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再来说朱允炆,他在三位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策划下开始着手削藩,实际上朱允炆远比汉景帝要更加小心谨慎,在削藩这个问题上他们是经过仔细分析的。

现在有些人说朱允炆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先削朱棣,反而去削其它弱小没有威慑力的藩王。

其实你能想到的,人家朱允炆的幕僚们早就想到了,问题在于,朱棣又没有犯什么过错,你用什么借口一来就削人家的藩?这叫师出无名,有点脑子的人估计都不会这么做。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直接削朱棣虽然风险大,但是如果成功了,后面基本上就稳妥了。

但谁能保证朱棣不直接造反?

所以当时的齐泰就是建议直接削朱棣,但黄子澄就认为师出无名,不如先削那些犯了过错的藩王。

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谋定,明日入白帝——《明史》

计划制定下来后是非常顺利的,朱允炆先后废除了五个藩王,都没有遇到什么反抗。

除此之外,人家朱允炆还知道一边监视朱棣,一边削弱朱棣的实力,调走他的军队。

于是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复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以控制北平。

总之不管后续朱允炆在政策上出现了怎么样的失误,我觉得都不能说他逼反了朱棣,就像晁错说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你不削藩,将来藩王做大了,你能保证他不反吗?同样的,你就算削藩,你也不能保证他不反。

结果朱棣最终选择了反,他不甘心呐。早年大哥朱标去世以后,朱棣满心以为朱元璋会把自己册立为皇太子,结果没想到朱元璋非常喜欢朱允炆。

不当皇太子就算了,现在这位侄子还要来削自己的藩,朱棣内心肯定是有一丝不平衡的。所以干脆特么反了算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所以说朱棣造反既不能怪朱允炆,也不能怪朱棣,要怪就怪朱元璋,因为这是他留下的烂摊子。

只能说朱允炆和汉景帝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朱允炆打输了战争,汉景帝打赢了战争。但是别忘了,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直接把晁错给杀了,人家朱允炆可没有杀齐泰和黄子澄。

其实,朱允炆如果打赢了这场战争,哪怕他一上来就削朱棣,恐怕也没人会说有什么不妥。仅仅因为他打输了,所以人们才会跳出来说他干的怎样怎样不好,那里犯了错误,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没有一点可行性。

那些只存在于理论中的东西就像“纸上谈兵”一样是死的,不变的,假如说当初咸丰帝像汉武帝一样把慈禧给赐死,是不是清朝的结局就会好一点。

但是吧历史没有这么多的假如,很多事情当时之所以发生,自然有它的道理和原因,事后再来说它的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人家孔子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那位英名的康熙帝在削藩的问题上不也栽了一个大跟头吗?

可见凡是和利益相关的东西,从来没有说有四平八稳的手段可以合理解。

此外也充分说明“打铁还需自身硬”,否则不仅铁还没有打成,自己反而被火花烫了一身的伤,这只能说朱允炆有心想要重新锻造朱棣这块铁,但是自己的技术和实力还不达标吧。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朱允炆拥有一手好牌。

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最爱的儿子,被朱元璋立为太子。

本来朱允炆是朱元璋的二孙,朱标的庶子。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比朱允炆大3岁,但是他只活到8岁就死了,朱标原配常氏也死了,正因为如此,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成了朱标的嫡妻,朱允炆也就成了朱元璋的嫡长孙。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话费巨大心血培养的儿子突然离世,对朱元璋打击甚大,他为朱标请天下最好的老师班子,还亲自抓朱标的教育,所有的心血付之东流。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他把对朱标的爱全部转移到朱允炆身上。根据嫡子继承制,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继位为帝。可是怎么也不会有人想到他会被朱棣抢了宝座,因为好牌在他手里。


大明经过他爷爷朱元璋的整治,一切归于正常,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够强。唯一的一点就是杀戮的气氛还在,胆战心惊的文臣不能正常发挥才能。儒家出身的建文帝,着手改革了朱元璋的一些弊政,以宽大为怀,重用文人大臣,史称“建文新政”。这一改革朱允炆获得了人心。

朱允炆毁于削藩。

朱元璋为了使大明统治永固,对自己成年的9个儿子进行分封,他的这些儿子们手里握着数万兵马的军事大权,在国家的一些重镇和交通要道,权势惊人,甚至威胁到中央,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

建文帝继位后为增强自己的权力去削藩,他听从了浪漫书生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先从最弱的藩王下手,可谓雷厉风行,简单粗暴,一年内就干掉了周、齐、湘、代、岷王5个藩王 。如果朱允炆从最强的朱棣开始着手,给他来个措手不及,让他无法做出反抗的充足准备,也许就不会有他后来的反叛了。这是朱允炆打的第一个烂牌。


另外朱允炆的削藩并没有错,但其所用的方法不妥。汉武帝不是把主父偃的推恩策运用的很好很成功吗,为什么不借鉴呢?

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个儿子

朱允炆削了5个藩王后,让朱棣有了很强烈的危机感,但他并不敢违抗皇帝的旨意。朱允炆让他交兵权、调走三护卫、“遣三子入京”当人质,他都照办了。因为朱棣知道自己所剩兵马不多,根本无法与朝廷抗衡。只要朱允炆手指轻轻一动就会不费吹灰之力将自己拿下。朱棣实在是没有办法才痛心交出三子。而他唯一的绝招就是演戏,他抓住朱允炆的弱点,朱棣向建文帝传递了一封自解书信,建文帝上当了,关键的时候建文帝想收手!而朱棣却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大哭大叫,装疯卖傻的好戏,请求朝廷还给他的三个儿子,留全家性命。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朱允炆就招架不住,把朱棣的三个儿子还给了他,从此朱棣开始大胆地起兵了。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子,这是他第二次打烂牌,被一些史学家称为愚不可及。

朱棣起兵后,对朱允炆狠下杀手,而朱允炆却下令要保朱棣性命

朱棣起兵前就在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里扒拉出合适的理由:

“朝中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此时的朱棣打着“正义”的旗号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建文帝是受到他们蛊惑才实行削藩对诸皇子残害,就在1399年8月,朱棣率领八百将士进行诛讨,称自己是除奸臣平定祸乱,并将军队命名为“靖难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在战场上,朱允炆继续打烂牌:

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战正在上演,朱允炆竟然对作战将领下了一道愚蠢的命令,

“不得加矢刃于燕邸,使朕有杀叔父名”。

面对皇命谁还敢对朱棣实打实的动手啊,导致朱棣更加有恃无恐,他曾以十余骑视察敌营被大军围困,但士兵们只是围着,不敢动手,使朱棣骑马潇洒而去,也无人敢追。

“燕王数危矣,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独以一骑殿后,迫者不敢追”。

这让将士们心里会怎么想?朱棣对朱允炆可是狠下杀手,如果不杀朱棣迟早会有一天他会登上皇位,倒是自己会不会被株连?这道命令实则动摇了军心,降朱棣从战者甚多,导致朝廷损兵折将十万,这些人死的岂不冤枉,本来一心报效朝廷,死后被视为乱贼,连累家室老小。建文帝的80万雄师让他在短短的三年就玩完了,而朱棣却由八百将士扩充到百万。



最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建文帝败的很惨。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进京后宫中大火,建文帝从此消失不见。朱棣称帝,废除建文帝年号,诛杀建文帝的功臣,一场血雨腥风蔓延。


小姐姐讲史


明朝在朱元璋丧心病狂的整饬后,没有党派之争,没有外戚干政,没有权臣当道,也没有外敌侵犯,是一个最省心的摊子。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要把皇位传给儿子朱标,结果朱标意外猝死,皇位幸运的落到孙子朱允炆头上。

这个号称站在明朝C位的男人!结果朱允炆的屁股还没在龙椅上坐热,就被叔叔朱棣谋反夺位,沦落天涯成了笑话。朱允炆最大的失误就是打错削藩这张牌,说好的天胡结果打成小相公。


在朱标意外猝死后,朱元璋的其他儿子看到上位机会,意想不到的是朱允炆反而连跳三级当上皇帝,潜在的激化藩王和皇位矛盾。不管从资历还是本事,谁会服气一个黄毛小子?那么削藩成了朱允炆即位后的第一大事,主要针对和他最不和谐、势力最大的朱棣。

朱允炆要废除祖制对叔叔下手,叔叔们是人人自危,朱棣却不认命。其实也能理解,按照朱元璋的精神指示,只要自己在藩地吃喝玩乐挺好,问题朱允炆不干!反正小子皇位来的也不明不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取而代之?朱棣走投无路下选择造反,一条挣富贵的最险之路。

好吧,朱允炆以削藩为核心的政治路线已经确定,而且也势在必行。这里就不得不说大多数人的一个通病,理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朱允炆则是一个侏儒。他从小到大饱受儒家教育,没有政治经验,更别提带兵打仗。


在削藩过程中犯朱允炆出现几个重大失误:

第一,错误评估藩王实力。朱允炆听从黄子澄的意见,认为藩王势力不值一提,尽管挥着拳头打。忽略了朱棣这类型藩王常年戍守边疆手握重兵,且能征善战。相比之下李景隆是个纸上谈兵的西贝货。第二,错误的削藩方式。说起来朱允炆是一介书生,但是杀伐果断毫不留情,在削藩中不断逼死自己的叔叔,没有一点情意,例如:弱势藩王朱柏为了免受刀笔小吏之辱,全家自焚而死。第三,错误的用人手段。削藩开始后,朱允炆迷信黄子澄、齐泰、李景隆之流,这几个人有个共同点,推卸责任都是好手,正儿八经打起来了都是脓包,尤其李景隆替代老将耿炳文,整个状态就是赵括。第四,朱允炆自己犹豫不决。明明已经把刀子架到叔叔们脖子上了,尤其对朱棣。朱棣造反前还派儿子到京城,当时朱允炆可以扣押为人质钳制朱棣,他却给放了,搞笑吧!后来还错失直接斩首朱棣的机会,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清君侧”靖难事件。第五,削藩时机不当。朱允炆皇帝还没干了多久,没有巩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就着急削藩,典型的高出低走。况且狮子搏兔尚且全力,他在削藩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发明最大的军事能量,不然朱棣铁定不是对手。

结果我们都知道,朱允炆削藩失败皇位也丢了,朱棣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吉尼斯纪录,属于朱棣的永乐王朝开始揭幕。最有意思的是朱允炆在战乱中下落不明成了朱棣的心病,他分别派出胡瀅和郑和寻找建文帝的下落,间接的成就了明朝大航海时代的创举!

我不是易中天


朱允炆的失败,归结于他无政治经验与政治谋略!尽管他在皇位上屁股没坐热就被四叔赶了下来,但有咎由自取的因素,不值得同情。往往,我们因为他送别出征的将士时,事求大家在战场上遇朱棣时要悠着点,就认为他是宽厚仁慈的主!其实不然,这家伙凌厉得很,性格也强悍狠辣。

朱元璋驾崩,尸骨未寒。朱允炆就在方孝孺等一批书呆子的撺掇下,变更祖制,力主削藩。肖藩的过程中,非常强硬,令人无丝毫回旋余地,把人情做绝。他一鼓作气连废四个王叔为民,且逼死了湘王全家,燕王朱棣送子为质并装疯后,他并无悲悯之心,削藩丝毫没有缓和。这样的楞头青,你认为他会是信男善女吗。

“ 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并非顾虑亲情与舆论使然!为了江山社稷,朱允炆比他爷还不在乎个体生命。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让四叔死在战场上吧,我不要活口!看官咀嚼一下这句话,再联想他雷厉风行的削藩举措,我没冤枉他吧?

朱允炆认为自己是皇太孙出身,代表着正统。又继承了爷爷奋斗的成果,实力强大。削藩纵使引起战争,自己也师出有名,会稳操胜券的。在左右一帮书呆子的鼓捣下,他认为削藩势在必行!开始时,燕王根本不敢违抗皇帝的意愿。他向侄儿交出了兵权,侄儿说调走三护卫他也没表示异议,要他“遣三子入京”,他也照办!

可南京方面无底线,直至把朱棣“逼疯”,建文帝还是要杀朱棣!狗急还会跳墙呢?现在朱棣进退维谷了,如其坐而待毙,不如破釜沉舟!否则,就是再傻,他朱棣也绝对不会以区区三万左右的燕兵来“清君侧”的。好牌确实在朱允炆手中,可惜,他不会打牌!

不会打牌还体现在小朱用人方面

自古阵前换将是兵家大忌,这小朱不顾这一忌。以前大军统率是耿炳文,虽然在真定之战中失败了,不过也就几千人马,十几万大军的元气未伤。胜败仍兵家常事,小朱不懂,在防御体系仍然完好的情况下,朱允炆撤了耿大将军的职务,换上了李景隆,这有点任人唯亲的意思。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是朱允炆的表哥,还给了他五十万大军。

在军队中,李景隆威望不足以服众,又胸怀狭隘。你把中央军交给他,肯定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结果燕王打出了神威,打出了北京。

而李景隆不仅指挥失当,造成部队大溃败,自己还临阵脱逃,这按律当斩之罪小朱竟然一笑而过了,根本没有问罪,还升了官。并且继续重用他,还让他拥有了六十万大军。

真是草包,这小朱不是自取灭亡吗?

建文帝尊崇儒教,文人们喜欢这样的皇帝。小朱对文人也彬彬有礼,可小朱对身边的宦官很苛刻,稍有错误便严惩不贷,他不会笼络人心。对外派的宦官也一样地刻薄,不容犯错误。甚至允许地方将违法犯罪的宦官绑赴京城,这搞得全国公务员都惶惶不可终日了。

因而,很多宦官内心都同情与支持朱棣。当平燕大将在山东使朱棣无法前进时。宫中有人给朱棣带出口讯——京师空虚,这是要求他绕过山东,直扑南京。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此也得到了证明,这个小朱真是令人疑惑不解,平时怎么就不知道考虑一下公务员的福利呢?

其实,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京师守军还有十万之众。不说反攻了,守到各地勤王兵马到来是不成问题的,这个时候小朱别出心裁。他又出昏招:要朱橞和李景隆去负责防守最为关键的金川门。真是大混蛋,朱橞是谷王,其藩国都被削了,心存不满是肯定的。李景隆是朱家亲戚,是你小朱的表哥不假,还是朱棣的表侄呢,瞅准时机,二人献门投降了。

至此,把一手好牌被这样聪明的皇太孙打了个稀烂。

小朱没有辙了,最后放火烧宫,自己下落不明……。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允炆为什么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呢?他是如何作死自己的呢?

朱允炆削藩王的势力没有错,问题是他没有他爷爷朱元璋那样政治头脑,加上人事上的部署更是最致命的。

首先,他应该一个个来收拾那些叔叔,或者捧一个打一个。然而,他太着急,他想一口气把那些叔叔们的势力给消灭,这会适得其反。他爷爷朱元璋当年收拾陈友谅的前,先巴结元朝政府,再结交张士诚,即使张士诚不帮自己,最起码也不会趁自己和陈友谅开战时前来敲诈自。这叫分而治之!但是,朱允炆不明白这个道理。

其次,朱棣造反时,朱允炆任命李景隆为统帅,让这个草包做统帅,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朱允炆如此信任李景隆。直到李景隆把朝廷的精髓败光,朱允炆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而为时已晚了!虽然后来用了盛庸、平安等人,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因为朝廷的精髓已经被朱棣消灭了,就算朱元璋在世,那也不能挽救危局。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懂得知人用人,最后到无人可用,这就是朱允炆的悲哀!

最后,朱允炆没有政治头脑。本来他和朱棣争皇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他居然下令给手下不要伤害朱棣。这是政治斗争,不过家家,那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就罢了,你还拿数十万士兵的生命开玩笑,朱允炆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的爷爷朱元璋知道后,肯定会被你气活,然后狠狠抽你几个耳光。朱允炆下发这个命令,无形中给朱棣一个护身符。每当对战,士兵们都不敢诛杀朱棣本人,这让朱棣在战场上耍了几次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