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能不能改装成反潜机?

余燃复起


运20改装成反潜机从技术上来说就有很大难点,并且用这么大的重型运输机改造反潜机显然也是大材小用!

从技术角度来说,反潜机要求机体比较狭长,在飞行时阻力可以降低和节省燃油,而运20属于宽体战略运输机,根本不可能将机体变窄,因为这会破坏飞机的气动布局;再有就是将它的尾舱门封闭和在机腹出开内置武器舱,这“一封一开”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测算和实机测试,其工程量不亚于研制一型全新的反潜机,而国际通行的改装飞机平台的工程量是不能超过30%的,运20如果强行改变机体就会得不偿失的。
运9改造成反潜机,是因为它是中型运输机,机体改装量相当的小一些,还因为它的机体适中,飞行阻力和燃油消耗基本上符合大型反潜机的要求,
还有它的低空飞行性能较好,对于反潜机来说低空操纵性能也是一型要求很高的指标,因为需要通过观察设备扫描海面,发现潜望镜和浅水区航行的潜艇,并且要近距离空投声呐浮标对潜艇定位,如果反潜机低空盘旋性能要是很差,搞不好自己就因为升力不足掉海里了。

至于说拿运20改造反潜机是大材小用,是因为它的最大货物载荷是60吨(航程4500公里时)而现代反潜武器的智能化已经很高了,轻型反潜鱼雷、反舰导弹、反潜深水炸弹...等武器携带量通常都在4吨左右,这个数值消灭一艘核潜艇已经足够用了,一架大型反潜机消灭一艘核潜艇其效率非常高,但是60吨的载重能力就携带4吨的弹药,显然是“大马拉小车”!完全没有必要,也不符合武器发展的规律,所以从载重量来说运20也不宜改装成反潜机。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产能问题,运20是我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战略运输机,目前来说我军的战略运输是一块较大的短板,全军战略运输机的拥有数量不超过40架,而我国这样的大国战略运输机的需求量至少150架以上才能满足战略空运的需求,目前运20的年产量一年10架的产量已经是很高的了,这类大型武器装备平台的采购费也是很高的,在不可能每年制造数量更多的条件下,只能是供给最急需的方面...轮到改装成海军的反潜机还不知道多久的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利用其它平台进行改装更加的省时省事。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大型反潜机都是利用成熟的民航客机平台进行改造,
因为民航机生产量巨大,平台的成熟度高,并且全球飞行时间累积起来会更长,这样多的生产量和高频率飞行可以更加完善飞机的可靠性,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制造商方面可以通过用户的意见反馈进行改进,所以作为大型武器平台包括:反潜机、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等,都喜欢用民航机进行改造。

另外,民航机的生产线利用率很高,总装线就会有四五条之多,生产效率高会使得飞机的制造成本下降,军方购买的时候也会节省较大的资金...所以,对于军用大型特种机来说民航机平台比较运输机平台更适合。


皇家橡树1972


首先运-20这种体型改作为反潜机是没有问题的,巨大的体型和空间想怎么改都没有问题。而且拿运-20这种最大起飞重量220吨的拿来做反潜是极其严重的浪费和挥霍!因为目前最大的反潜机美军的P-8反潜巡逻机,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85吨。拿运-20作为反潜机,相当于买一辆大巴车来跑出租拉客。

同时运-20这种大型运输机,货舱短粗,飞行阻力和油耗也较大,飞行性能势必也大受影响。拿来做反潜巡逻并不合适,现在反潜机都兼职海上巡逻机,和平时期没事干也要到海上转一圈,看看有没有越界偷鱼什么之类的,拿运-20这种大型运输机来用,采购费用、损耗费用、油耗都亏死你。

另一方面就是我国海域的海情,我国周围海域基本上是以浅海大陆架为主,黄海平均深度只有100米左右,东海平均深度只有330米,南海大陆架区域平均深度约400米,到四大群岛的深海区域平均深度才达到1200米。所以我国反潜作战目前还是以近海浅水区域反潜作战为主,这种环境下,低空使用涡桨发动机的反潜机优势更大。

浅海区域海况复杂,也逼迫潜艇必须更加靠近水面潜航,这种情况下,使用磁异探测仪低空飞行的反潜机工作效率最高。磁异探测仪就是反潜机后面拖的长尾巴,由于地球磁场影响,潜艇也会被感染磁性,当潜艇靠近水面航行时,产生的磁场变化可以被低空飞行的反潜机上磁异探测仪捕捉到。这种反潜模式下,涡桨发动机拥有最好的经济性和性能,螺旋桨产生的拉力越是低空,空气密度越大效率越高,涡桨作为动力在低空低速情况下拥有最好的燃经济性。

美国P-8反潜机是抛弃以往的近海反潜模式,改走远程深海反潜,设计反潜作战飞行高度都是在9000米高空,所以P-8连磁异探测仪都没安装,因为这个高度装了没用,距离潜艇太远信号太弱探测不到,使用磁异探测仪的浅海反潜机工作高度是只有300米。美军不计划让航母深入对方浅海,再加上其欧洲和日韩有大量仆从国的近海反潜机可以利用,所以改走高空反潜模式,P-8主要反潜模式是使用高性能雷达搜索水面搜索潜艇的潜望镜来进行反潜。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网上什么说高新六号(空潜-200)还带着“长尾巴”,一出来就落后的属于没有脑子。我国目前国情走浅水反潜才是正确方式,高新六号带着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磁异探测仪是正确的选择,而他的77吨最大起飞重量也足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反潜需求。


五岳掩赤城


运-20大型运输机改装反潜机,您真拿中国当土豪,真是不差钱!

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哪年的春晚上有个小品,问什么是会花钱,戴个拇指粗的金链子出去,人家一看你不是土豪,而是一个土鳖。花钱也要花的有品位,要花的有气质。武器装备的发展亦是同样的道理,能用运-9解决的事,非要拿运-20来说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在理论上,运-20从设计之初就确立平台拓展设计,因而在后续改装中,完全可以改装为空中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以及题主所讲的反潜巡逻机,理论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也要考虑一下性价比啊,原本100块钱可以将解决的事,为什么非要花一万元去解决,想要说明您很有钱吗?


先来看看国际发展水平,目前最先进的反潜机当属美国的P-8A“海神”,这一点没有什么争议吧。P-8采用的是美国波音-737-100的机体,改装后的P-8空机重62.7吨,最大起飞重量85.8吨,设有5个内置弹仓和6个外挂点,能够挂载AGM-84鱼叉导弹、AGM-84K SLAM 远程对地攻击导弹、AGM-65小牛导弹、MK-46/50鱼雷以及100个声呐浮标,挂载炸弹的载重达到15吨左右。

讲完最先进的看装备最多的,P-3C无疑是最多一款反潜巡逻机,光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就装备了将近百架。P-3C采用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L-188伊莱克特拉支线客机,最大起飞重量为64.4吨,武器挂载能力也不俗,有一个内置弹仓和10个武器挂架,可以挂载反舰导弹、深水炸弹、反潜鱼雷以及声呐浮标等。

在看看一下我们的运-20,光是起飞重量就达到了200吨级,比美国最新的P-8A反潜巡逻机还重2.3倍,是不是个头有些太大了。运-20的运载能力达到66吨,设计内置弹舱的话,是不是能够装这么多呢,肯定是不行的,因此优势也并不明显。反潜巡逻机除了机载设备之外,对于载机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滞空时间。

美国的P-3C最大续航时间可达到17.2小时,显然运-20很难达到这个数据,这也是我们的运-9长尾巴被指落后的原因之一。或许用运-20改装加油机、空中预警机,这时运-20的大体量能够意味着搭载重量各大的机载设备,包括核心的雷达尺寸以及内部指控设备的数量。但这个优势对于反潜机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发展了两种型号的反潜/海上巡逻机,最新的运-9长尾巴总体性能还不错,尽管在部分数据指标上与美国的P-3C、P-8A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无可厚非。当前海军主要还是近海潜水反潜为主,我们的运-9反潜巡逻机已经足够了,没有什么落后不落后之说。把目标放低一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一个实干家。

至于乌托邦还是留在梦里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乌托邦永远是美好的,现实过于骨干,不得不面对。所以说,运-20改装反潜机大材小用。还是那句话,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差钱,用好了是一种品味,用不好就是败家。


鹰鸽分析


武器的研发分为两个途径,一种是通过新研究的技术重新定义武器,是全新的从未出现过的形式武器;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在现有的平台的上进行改造而演变而来的新式武器。小到一把枪、中到火炮、大到作战飞机都遵循这两个方式。本文就将盘点那些经过民航飞机改造而来的军用飞机。

▲波音737客机

运-20运输机已经在中国空军服役,除了满足基本的运输需求外还会改装为特种作战飞机如加油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等,可以说对于我国来说目前运-20有非常大的改装潜力,但最好的特种机平台并不是运-20这类的军用运输机而是民航客机。

因为民航客机对于设备的适装性更好,不仅属于通用机型而且寿命还更长,在不要求飞机野战性能的前提下民用机改装成本也更低,如果我国有着属于自己国产民航机,在短时间改装特种机也不成问题。

▲P-8海上反潜巡逻机

世界范围内民航客机改造而来的军用飞机,在预警机、巡逻机、电子战机、加油机等领域运用都很广泛。就美国空军来说,在DC-10飞机基础上改造出了KC-10加油机,在波音707基础上研发的E-3预警机,包括出口的很多型号都是在波音客机的基础上改装的。还有英国的“猎迷”反潜机就是在“彗星”客机基础上研发,同样俄罗斯伊尔-38反潜机也是在伊尔-18客机基础上研发。

民航机改为军用机较为出名就是P-8海上反潜巡逻机。P-8海上反潜巡逻机是由波音737客机改进而来,是美国波音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最新一代多用途反潜飞机。目前P-8海上反潜巡逻机已经代替美军P-3C反潜巡逻机成为美国海军反潜主力机种。因为机身庞大,P-8海上反潜巡逻机比P-3C有着更大效能和巡航力,整体高出P-3C百分之三十左右。由于采用波音737作为改造平台,P-8海上反潜巡逻机可以携带总达十五吨各种类型的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

▲运20 

但长期以来我国民航机都是从国外进行进口的飞机,受到双方协议的束缚不方便进行民转军的改装。C-919是国产客机的开端,但平台终究还是太小了,和波音737是一个级别的。未来的C-929才是最适合进行改装的国产客机平台,它的起飞重量和运-20是同一级别,在航程上也更具优势。

▲C919客机  

但目前来看C-919还没完成试飞工作,C-929当然短期内不可能首飞,所以中国国产客机发展还有着很长的路需要走,还需要中国科研人员们的继续努力。

 相比航母与第五代战机,反潜机无疑算不上明星装备,但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中高端反潜机正日益成为中国的重点发展项目。对于我国来说C919客机与波音737-800和空中客车A-320基本类似,实际上也是同一级别互相竞争关系的机型,当前这两种竞争对手都已经开始改装为反潜巡逻机,而且C919客机其采用了新一代的数字式全权限飞控系统可以更好地挖掘出气动潜力,并拥有更好的飞行品质,在低空搜潜作战时可以保证更平稳更安全。

▲C919客机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形式中国目前的航空反潜力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仅要面对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美国核潜艇部队,还要面对拥有世界最先进常规潜艇的日本,加快中国海军航空反潜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C919客机指标与美军P-8A的基本型飞机波音-737-800相当或者相近,这样意味着我国可以在C919客机的基础上改装新一代喷气式固定翼反潜飞机。根据资料来看C919客机最大飞行速度为850公里/小时,最大载重为40吨,标准航程可达到4500公里,增程型可以达到6000公里。所以将其改装成反潜机是最合适不过的。如果这一目标实现的话,将彻底解决我国反潜机缺失的局面。

以美国为首,西方空军强国广泛使用民航客机,改装为加油机、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机、实验机等对飞行性能要求不高的支援机型。典型的下单翼民航客机有装备量大、零部件普及、成熟可靠、采购和使用成本低廉、乘坐舒适等优势,而且,这些空军中的“力量倍增器”,却在全球大多数的民用机场都能方便得到维修和后勤服务。

虽然类似于C-17、伊尔-76的上单翼大型军用运输机,能够在野战机场甚至在沙滩、冰原上短距起降(这是客机做不到的),但受限于保障和配件等后勤方面的要求,能够支持它们的机场远比客机要少。这样,在国内使用的情况下,适应性可能反倒不如使用客机。

为了装载越来越大的装备,C-17、运-20的机身比同尺寸的客机粗大不少,但是这样会增大阻力,影响运输机的巡航速度和航程。其实,加油机储运的油箱,预警、电子战机的人员操作间,并不需要大运那么大的机身体积。

▲运8改装的反潜机,以前我一直以为是运9改装的

而俄罗斯将伊尔-76改装成伊尔-78加油机和A50预警机,事实上是在没有合适的国产民航客机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而伊尔-76相对C-17、运-20较小的机身直径,也使其飞行阻力不算太大,可以接受。然而,比伊尔-76“短粗”不少的运-20,就很值得商榷了。

由此可以看出,运-20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未来我国空中的那些战略支援的大飞机,C919、C929等先进民航客机,才是它们最合适的飞行平台。


铁杆军迷


理论上,像运20这样的大飞机平台,有潜力改装成任何作战支援保障飞机,例如加油机、预警都没问题,但是改装为反潜巡逻机多少有些大材小用,或者说是供过于求。


之所以有人提议将运20改装成反潜机,主要还是我军目前的反潜机使用的平台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运9改装的高新6号反潜机,由于采用螺旋桨飞机,最大飞行速度不到600千米每小时,和美军利用波音737改的P-8差了很多,后者由于是喷气机,巡航速度可达900千米每小时,这能让反潜机在同样的时间内搜索更大面积的海域,快速追踪、打击敌方潜艇。



运20相比运9最大的优势也就在于速度,运20改装反潜机后,比以往的平台飞的更快,航程更远,留空时间更久,可以携带更多的反潜设备和武器,机体空间非常充裕,有利于机组成员长时间执行任务。



不过,运20这个平台好是好,但是成本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运20的单价差不多是运9的三倍,而且,运20还有其他大量的订单需要满足,比如最基本的运输机,还有前不久曝的加油机型号,甚至是可能的大型预警机,较长一段时间内,西飞都腾不出手来去开发反潜机,所以,运20成为反潜机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其实,现有的运9改反潜机,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我们的反潜作战需求,我们的反潜区域主要在第一岛链内,2000公里内,我们有强大的海空兵力为反潜机提供支援保护,而且高新系列反潜机的数量很充足,可以保证大范围高密度的反潜巡逻能力,同时,海军还有054A、056这样的反潜舰艇,我们还有很多性能先进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同样也可以担负反潜任务。


止水兴波


完全可以!运-20改装成反潜机,在技术上没问题,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外挂能力可能不足。


运-20采用超临界机翼和宽体设计,虽然整体升力很强,但机翼升力力矩不能和P-8、P-3C这种窄体相比。此外,运-20最大起飞重量达220吨,而且设计时本没有考虑外挂问题,机翼外挂的余地不多,而且四台大型发动机也缩小了机翼外挂空间。



不光如此,运-20外挂不仅不能过多,而且只能集中于机翼内侧,否则就会造成升力的不平衡。所以,运-20的外挂能力和机体重量不成比例的。



反潜机不光是要携带传感器、探测仪还有声呐浮标,机翼携带鱼雷和导弹的能力也很重要。P-8足可以外挂6枚反舰导弹,最大起飞重量只有85吨。而运-20的外挂能力最多也只能和P-8相当,但空重就有100吨,相同作战能力却要耗费两倍的制造成本,性价比就很差了。所以,反潜机、预警机一般都选择窄体飞机叫佳。


不过,还有一种方案,就是为运-20设计弹舱,导弹和鱼雷全部内置化,这个可以规避机翼外挂的不足,但改动的动静有点大,优缺点都非常明显。(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可以,但要大幅改造。反潜机分两种,一种是悬在空中用声纳给潜艇定位的反潜侦察机,而是携带深水炸弹轰炸潜艇的攻击反潜机。运20作为一款大型飞机,悬在空中是办不到的。而带深水炸弹轰炸,需要飞机以较低的速度飞行,这样才能以密集的轰炸震碎或击中潜艇。但运20这样的大飞机的飞行速度至少在700公里小时以上,这样很难形成密集轰炸的效果。所以,运20等一些大机型,多用于平方公里级的支援任务。


喜欢预言的刘成宇


改成去机翼的。


1571961231


不能,反潜机要求有大量的肚子,装备大量反潜设备,但也不能太大了。运十其实就可以,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