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成功,唯一女飞行团长,“70后”女将军,是空军第四位女将军


这几日,军官晋衔成了热门话题。解放军晋升将官军衔仪式分别在各兵种举行,其中,空军晋衔阵容最为壮观,唯一一名女将军赫然在列。

刘文力,南部战区空军副参谋长。

中国空军第四位女将军来了。在她之前,有西部战区空军副参谋长程晓健,程晓健还是中国空军首位女师长,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阅兵中,程晓健就以女将军的身份接受检阅。第二位是中国第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飞行员刘晓连,第一位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

刘文力,大家并不陌生。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是十九大代表,毕业于空军指挥学院军事指挥专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

首次黄河上游人工降雨;

是空军首位女大队长、女飞行团团长;

是空军首位担任参谋长职务的女军人;

她是南部战区空军副参谋长,典型的“70后”斜杠青年。

提起刘文力,抗癌勇士这个标签不得不说。《这一刻,我在梦中想你千百回》这篇通讯稿件斩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者为空军报社编辑李幽幽,文中主人公是原解放军广空航空兵某团飞行三大队大队长,空军第六批女飞行员,一级飞行员、一号天气标准机长、大队级飞行指挥员刘文力。

事件还得从2004年开始说起,那一年,是刘文力的“灾难年”,她是空军首位飞行大队长,正值她事业蒸蒸日上时,刘文力被确诊为乳腺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文力依然选择与疾病争斗,回归她热爱着的蓝天。手术后,5个月就正式归队,又4个月重新坐进座舱,经过11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一番凤凰磐涅式的转折,她拿到重返蓝天的“通行证”,奇迹般驾驭战鹰重返蓝天。

“宁愿死,我也要做完整的女人。”在挣扎与煎熬的不眠之夜,刘文力曾拒绝做手术。最终,多年的飞行情怀让她做出决定,选择手术。那一刻,她对蓝天的爱,已深入骨髓,无法抹去。正如刘文力驾机归来时,随队见证奇迹的空军报社记者笔下所描写,这一刻,我在梦中想你千百回。

一位身经百战的女飞行员,一位身患癌症重返蓝天的女英雄,在蓝天上为女飞行员的人生价值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在刘文力的心中,飞行事业就是她的父母、她的子女、她的生命。

忆往昔,刘文力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她的期望是让她长大后当一名医生。

刘文力曾读泰安一中,这所中学是中国杰出女飞行员岳喜翠将军的母校。在学校期间,老师多次介绍过岳喜翠的事迹。从那时起,刘文力开始萌生了飞天的愿望。每当头顶有飞机翱翔时,她总会看得发呆:要是有一天能开飞机该多好啊!

那年春天,正准备冲刺高考的刘文力,听说空军将在她们毕业班中招收第六批女飞行员,她欣喜若狂,第一个报了名。同年8月,经过了严格的体检,刘文力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那纸蔚蓝色的招飞入伍通知书,带着对蓝天的渴望和满腔激情,踏上了她梦寐以求的飞天之路。

飞天之路并不平坦,在飞行学院,体能训练稍不达标就有可能被淘汰。刘文力经历了和男飞行学员同样的课程,刘文力争强好胜。为了使身体素质尽快适应飞行要求,主动给自己加码:仰卧起坐,别人做50,她做100;俯卧撑,别人一口气做30,她一口气硬要做50;为增强腿部力量,平时上下楼梯她都用双脚蹦;练单双杠,她练得满手血泡;打悬梯和固定滚轮,她练得恶心呕吐,常常强咽进去,接着再练……

“战场上只有敌我之分,没有男女之别”。正是因为她的百般努力,成绩是全优。成为我军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的女飞行员。随后,在同批女飞行员中,她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晋升飞行等级,第一个当机长,第一个通过一号天气标准考核……她很快在同伴中脱颖而出。

优秀的人总是被委以重任。1996年冬,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没有降雪,天山南北严重干旱。国务院决定派飞机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雪救灾。她主动请缨,冒着-25℃严寒,飞往云雾区。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鹅毛大雪终于从天而降。刘文力带领机组在新疆50多天,飞行80多小时,成功降雪十几场。

只要哪里需要她,她都是义无反顾。1998年2月,黄河上游地区连续4个月干旱无雨。刘文力又率机组直飞久旱无雨的青海灾区。开创了黄河上游实施飞机人工增雨的先河。刘文力已是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师长时,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抢险救灾。仅灾后7天7夜,该师就转战36个机场,26架飞机在83条航线上穿梭飞行。

军改期间,刘文力曾任空军某部指挥所参谋长。在一次战区主导的联合战役演习中,参谋长刘文力作为某火力单元的指挥员,现场指挥部队,并为战役中心指挥员提供可行性建议。在这场演习中,她是唯一一名女指挥员。

曾经,网上盛赞她为“最美女师长”。更为难得可贵的是,她与自己丈夫是同行,比翼双飞在祖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