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加装电梯“加”出邻里温情

扬凡
  原来笔者所住的楼房没有电梯,对我们这个单元共9层18户居民来说,少有走动,是熟悉的“陌生人”。自从加装电梯后,如今,邻居之间乘坐在方便快捷的电梯里,由陌生变成了嘘寒问暖。电梯不仅连接了1到9层的楼房,更联结了18户居民的心,大家相处如亲人。


  刚开始,居民对加装电梯的呼声大,但协调难度也大。居住在四五层以上的居民特别想装电梯,但住在一二层的居民觉得加装电梯影响采光等,积极性不高。如何把好事办好,单靠行政命令强推电梯的安装是行不通的,而应采取群众商、群众议、群众定方式,由相关居民群众自己决定电梯安装事宜。围绕电梯安装在哪、不同楼层出多少钱等,虽有争吵、红脸,但最后都变成浓浓的邻里情。
  从一部电梯,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笔者想到的是:相邻相敬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邻和睦共处的温馨图景,而且给出了以邻为伴、比邻相依的价值目标与道德义务要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邻里关系的经典论述。几千年来,流传的“远亲不如近邻”“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关系好,赛金宝”等民谚,形象地表明了邻里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不论是意外时刻还是紧急情况,向邻里求救总是最快捷的方式。邻里交往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乐趣。尤其是对退休呆在家里的老年人来说,相邻相助更显得重要。
  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与公义,自始就以一种品格、气质、风范的形态,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中,沉淀到社会风俗里,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为此,笔者以为:一是要把邻里关系作为社区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性地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进居民之间了解互信,使邻里的关系从传统的互助性,转变为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新的邻里关系,使左邻右舍成为好朋友、好伴邻;二是涵养地缘社交氛围,构建和谐邻里关系。让地缘社交在满足社区居民的情感需求和现实家居生活需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邻居之间相互交往生活中的获得感;三是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及时充分掌握区域内房屋居住、租赁等使用情况及相关人员信息,发现隐患,防范化解风险,为营造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提供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