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至今无法超越?为何古代画家能这么经典画作?原因都在画中

中国古代不少文化名人,艺术大家都是出自于宋朝。比如唐宋八大家中可是有六位都是宋朝的,足以见得宋朝之繁艺术荣昌盛。

人们都说唐诗宋词,所以可以见得宋代瓷的发展极其的繁荣。有不少的词句,现在的人们都不曾忘记过。它是雅俗共赏的,即使是普通平民也会念叨两句词,宋朝的每一个时期都不缺人才,今天通过李嵩和梁楷画作,走进那个艺术的巅峰时代,学习古人作画。

水末孤亭图 李嵩

《水末孤亭图》中,远水潺潺而来,水边高高的岩石之上,有小亭一座,孤高望远,极目之处,视野开阔。山岩下一老一小两人正准备拾级而上,去往小亭子。整个画面画风细腻,意境淡远。

溪山水阁图 李嵩

《溪山水阁图》描绘了冬日的山水景色。画面中远山空蒙,带状的云雾盘绕山间。近处水榭小桥,勾画清晰,曲树临水,蜿蜒而有风姿。画面清秀明丽,有空寂之感。

月夜看潮图 李嵩

《月夜看潮图》描绘了南宋临安仲秋夜人们观看海潮的情形。皓月当空,潮水带着月亮的银光,涌卷成线,汹涌而来。近处水阁之上,人们或欢呼、或穿梭相告。画面绘制的环境很安静,但是潮水和观潮的人们,十分热闹,动静相宜。

耕耘图 李唐

李唐,北宋末南宋初画家。字晞古。擅画山水、人物。晚年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

《耕耘图》中,远山无突兀之象,被笼罩在晨雾中,只剩淡淡的山痕,近处的树木也在晨雾之中若隐若现。在水田里,农人坐在耕牛背上,手执赶牛的长杆在耕耘。牛儿身躯宽厚,正躬身努力工作。画面用笔轻淡,田园生活的恬淡之情跃然纸上。

牧牛图 李唐

《牧牛图》绘制了牧童和牛儿嬉戏的场景。画面左上方是两株老树,枝干斜逸,崎岖有力。树下是一头老牛和一名牧童,牧童两手抓着牛角,意欲上到牛背上。画风老练,颇见意趣。

松湖钓隐图 李唐

《松湖钓隐图》中,高山下有平湖,湖水之上,渔翁坐于船头钓鱼。山石用小斧劈皴,陡峭而秀丽,松树枝叶繁茂,姿态优雅。整幅画面秀美娴雅,有淡泊之意。

秋柳双鸦图 梁楷

梁楷,南宋画家,书法家,南渡后流寓钱塘。擅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

《秋柳双鸦图》主要绘制秋柳和双鸦。枯树杈上,一枝细细的柳枝随风摇曳,两只乌鸦绕树飞呜。月色溶溶,意境凄清,笔简意赅。

三儒游赏图 梁楷

《三儒游赏图》主要描绘了树下三儒相携成趣的场景。画中人物面部表情描绘细致,而衣衫则寥寥数笔绘就,一笔一带之间,显得迅捷有力。

疏柳寒鸦图 梁楷

在《疏柳寒鸦图》中,绘有枯柳疏枝,两只乌鸦栖息于树干上,还有两只乌鸦绕树而飞,四只寒鸦形神各异。乌鸦头尾以浓墨点染,羽翼用焦墨勾写,腹部略敷白粉,更突出鸦头之黑,笔简神丰。枯败的柳枝衬托出冬日萧瑟的气氛,以及画面的静和动。

雪景山水图 梁楷

《雪景山水图》左边是稀疏的树丛,枯枝斜逸,用笔老练。画面右上部是积雪覆盖的远山。画面下部,水边是枯萎的芦苇,芦苇丛中,有小船露出。近处山石用简单的斧劈皴。整个画面萧疏淡远,意境清幽。

泽畔行吟图 梁楷

《泽畔行吟图》以简洁的笔触绘制出大块的山石,势压右下方的景物。山石下水域茫茫,有诗人在泽畔边行边吟。画面有较多的留白,使画面显得很空灵、雅致,笔墨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