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城镇化,给农村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农民工小杨子


大家好,我是乡村小农xczx,一个关注乡村发展、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小农人。我就城镇化的内涵,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现状,农村城镇化后对农村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1、城镇化的含义

不同国家不同的学科对城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总的来看,城镇化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形的城镇化,即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城市空间边界的扩展、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变;另一种是无形的城镇化,即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扩散、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对城镇化的测度以城镇化率为标准,也就是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更多的是被城镇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这种流动一方面是主动流动,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主动进入城镇,但也有一部分是被动城镇化,因为村里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自己如果留在村里会被认为没出息,这部分人的流动属于“惯性流动”,也就是随大流的流动。

3、农村人口城镇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许多农村人进城后,大多还保留农村户口,老家的土地和宅基地依然保留,很多人也会周期性或暂时性回农村居住生活;很多人在城市买了房,也适应了城市生活,但他们并没有完成身份的城镇化,尤其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并不能和城市居民同步,对城市的认同感不足;很多人干的工作也属于体制外工作,对在城市发展并没有太多安全感;还有很多人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乡村”中徘徊,产生了深深的乡愁。

4、农村人口城镇化给农村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1)有利影响:对个人来说,大多数人依靠在城市打工增加了个人收入,有一部分农村人依靠求学进入体制内也完成了阶级的跨越;还有一部分人通过经商、技术或自己经营成为富裕人群。对村庄来说,被城镇化的过程让村庄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好的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优秀文化和现代化理念也深刻影响了村民;甚至有些城中村、近郊区村和特色旅游村庄已经和城里没什么区别。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和村庄越来越美丽,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断提高。

(2)不利影响:这种城镇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单向流动,造成了许多村庄成为“空巢村庄”或“周期性半空巢村庄”,许多地区的耕地被撂荒,或者半撂荒状态,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了农村留守问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成为农村主体,农村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留守老人居多,而农村养老体系还不健全,许多老人属于自我养老,老人并不能很好的安度晚年,获得感和幸福感降低;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向农村蔓延,农村传统的礼俗文化受到冲击,农村治理成本上升。乡村虽然也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与城市相比远远不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带来的影响不断显现。

5、思考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探索出了“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近年来又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区域差异大,政策的推进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我们期待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持续向农业倾斜,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接续奋斗,我国农村必将实现振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小农xczx


城镇化,面子有了,里子没了。也就是说听着好听,实际的好处没看见。为什么呢?

1.收入与支出不匹配。

在农村生活,最起码还有地,粮食蔬菜可以自己种,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多余的还可以卖掉贴补家用;而城镇化,像城市看齐。收入哪里来,什么都要靠买,支出增加。

2.生活习惯。

对于在农村生活久了的人,总是习惯安静,且农村地方够大,做什么都方便。人口集中后,很难保持原来的宁静。

3.环境变差。

正因为农村地广人稀,所以环境好,空气清新。而人口集中后,环境就不可能像原来一样。

4.矛盾增多。


集中居住,有交集的地方多了,邻里关系将变差。


现阶段,城镇化只是个口号,也不可能全面实行。因为实行城镇化有一个前提,就是农业生产完全机械化。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实行起来难度要小。但是对于丘陵地带,那些梯田,你怎么机械化?

你们怎么看呢?


打工仔的农村生活



用户70294807928


农村人口城镇化,到底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长远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弊端也暴露出来,这在农村特别突出。

一,掏空了农村的家底。十几年的城镇化,城市扩张发展了,高楼林立,房地产市场火爆,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热闹景象。相比之下,农村反而冷清了,为什么呢?因为农村的资源是土地和人,现在土地数量在日益减少,有些地方的农民已经无地可种。又因为土地效益低,已经无法靠种地养家活口,农村劳动力只能大量涌入城市寻求出路。而进城打工的人群里面,又有一部分人在城市买房居住,掏空了全家多少年的积蓄,还得再背上沉重的房贷。



可以说,现在的农村家庭经济就是个空壳,钱没有,人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你说农村还靠什么来发展?

二,荒废了土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粮价低迷,种地已经难以维持农民的家庭支出,所以只能到城市打工,以至于大量土地被荒废。即使现在正常耕种的土地,也是一种胡弄行为,很少有人在种地上动恼筋下功夫,因为粮价就那么低,你再多打200斤粮食又能怎样?面对如此现状,年轻人根本不再想土地的事,种不种似乎与他无关。只有出不去的老年人不舍得丢下土地,还在勉强种着,因为他们不种地就没有生活来源。



三,使农村陷入荒凉之中。曾几何时,农村人欢马叫,热闹非凡。那时虽然普遍落后,但贫富差距小,人们相处融洽,农村人气十足。可是当你走进今天的农村,虽然路宽了,房子大了,但是见不到几个人,满目荒凉。偶尔在街头巷尾看到几个老年人晒太阳聊天,给人以黄昏落日的感觉。大多数家庭家中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一年到头难得合家团圆,哪里去寻找天伦之乐?


四,人与人之间关系淡了。城镇化以来,有些农村人通过努力,日子好过了,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成了城市人,很少回家看看。即使是在家住的,也是各忙各的,少有接触,一年到头难得见面。关系好的还经常电话联系,其他的干脆不联系,真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

当然,农村的现状只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并不能代表发展的主流,也可能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或者说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还是应该放眼全局。希望将来城镇化完成以后,能够反过来带动和帮助农村发展。


十里八村众乡亲


农村人口城镇化在我国已是一种趋势。不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未达到较高水准的情况下,最好因地置宜不搞一刀切。农民搬进城,出门就花钱。炒菜一颗葱都要出钱买,顿顿饭少了钱是吃不上的。在农村有的人家多天不上超市,生活照常维持。在莱园拔点萝卜,割点大白菜,摘点豆角,切一个南瓜,创点红薯,加点油盐,园子里拔点葱就一切0K。经济条件不大好的人家甚至半月二十天也不上街,生活照常吃饱喝足了。在城里你没钱一天也难正常生活下去。除此,每年的小区物业费对比农村是额外负担,孩子的上学费用也要比农村高多了,有的还要择校费。这些,对于家中有固定收入的人家是无所谓,对于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家庭来说,就是一块“心病”。除此,土地的收、种都不方便了,有的实在没法就"抛荒"。国家出发点是让农民过好日子,不过应在进行大量的农村实践调研后,谨慎决策。这样才能让农民真的过上舒服的日子。


无名的小草208507432


农村人口城镇化,有很多的农民在城里买了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就说明农民有了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然是好事,任何事情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相对来说给农村带来的结果不是太好,具体情况如下!

农村大量的土地荒芜:农村人口城镇化,再加上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荒芜,原来到处都长满五谷杂粮的良田面积,现在变成了野草丛生的荒山,对于靠土地生存了几千年的农民来说,看着实在可惜,但又无能为力,只能看着这些荒地哎声叹气!


农村剩下的都是空巢老人:农村人口城镇化,年青人进城生活了,对于爱清闲又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年人来说,不习惯城里人的生活,只能留在农村苟且的生活,过着亲人两地分居的日子,就是没有城镇化的一部分家庭来说也都一样,年青人平时进城务工了,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所以,空巢老人成农村惟一的主人了!

农村的空宅增多了:农民进城的进城了,务工的出外了,除了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的宅子之外,大部分庄宅都无人居住,有的是破烂不堪,也有修饰非常讲究的宅子也都门上挂着一个大锁,院子里长满了野草,门外狼藉一片,蒿草一人多高,看起来非常凄凉!



这就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给农村带来的现实结果,在目前来说,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毕竟利大于弊,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局势,也许是个过程,相信将来以后的城市农村,都有一个崭新的新时代面貌!


西北农村哥


作用不大,松油瓶什么时候只能装松油,你立什么衔头亦无用,要使农村一起富裕关健在农村土地着手,我身为农村人我体会到现在耕田普遍都机械法,一户人基本可以管理十至二十亩,我不知道其他地方农民家庭拥有多少耕地,按我家只有二亩左右,其他人有些还少,如果按我家二亩地我只算两夫妻耕,你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呢?简直是浪费人力,凭个人想法,村中耕地全部承包出去,腾出有劳动能力到其他地方搞建设。这不两全其美吗?农民又有新收入,国家又需人建设。


文山杨理事


专家给了农民一个美丽谎言。事实上农民有钱了,能在城里找一份吃饭的稳定工作,他自然千方百计在城里买房安家,也必然就城镇化了。如果对六七十岁在城里找不到吃饭生存工作,你就是给套房但不准出让给他,他也不敢住。因为他不仅交不起物业,而且没吃的。那套房也只能作坟墓了。你们说对不?欢迎批评指教


虎望森林


农村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由他人耕种所带来的变化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这两个政策将给我国的农业人口即农民阶级产生历史性的变化,农民阶级将产生分化,由农民向工人阶级、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演变,其中大部分农民将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因此可予言,在地主阶级己经消亡之后,再经过若干年的变革,中国的农民阶级也将面临消亡。到那时,中国将由农业国真正变为工业国,中国社会将由工人阶级和广大小资产阶级的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


家家姥爷


痛苦的结果……为什么会痛苦?你算嘛,收入不增甚至无保障(生存根基没了,打工好打吗?长久吗?),支出增加……物管费一年得要多少?生活成本增加,吃米不见糠,方是方便要票子去数……商品房(不讲居住风水)住着崴缺大得很,不顺趟,不舍财就生病(不信你们可以暗访哈拆迁户)……三崴两不崴就气瘪气瘪尼……因为商品房什么都不讲究就讲究瓷砖讲究装修讲究那台电视机……去看看那些大医院里面住不下的人,得那些怪病的人90%是住商品房的人……做人的根蒂是什么?远恶近善,少恶多善……多和睦少算计……社会么越来越难说啰……中国人的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规矩,越来越不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