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为啥能抵榨油钱?有啥用处?

新大风歌


在农村总会有开着几家榨油作坊的,农民朋友只要把自己种植的菜籽、胡麻等油品拿去。油品经四五级压榨,源源不断的食用油会从油槽流淌。农民感受着汗水换来的喜悦,也觉到心里踏实极了。毕竟这是亲眼目睹了油品的加工过程,吃着放心、安全。这就是农村人情钟的“自榨油”。



加工油品是要收取加工费的。05年我经营着自己的榨油作坊。那时,油品加工还是农业用电,三相电0.49元/度,每斤油料的加工费0.20元。如今,油品加工被列入非农业用电,动力电价是阶梯的,平均价是0.7788元/度,加工费也涨价了,0.50元/斤。

加工费的付费方式有两种,一是按斤论价,收取加工费;另一种方式是用榨油剩下的油渣抵顶榨油加工费(也有找差价的)。之所以能抵顶,算一笔账就明白了。

油品榨油时都要加入一定的水分,出油率也有区别。一般来说,比如,胡麻的出油率是33℅,除去水分蒸发,油渣的剩余量至少在55℅。也就是说,加工100斤油品就会有55斤油渣。榨油坊给农民胡麻油渣的报价是1.00元/斤,油渣可以买55x1.00元=55元;100斤胡麻加工费是100x0.50元=50元。这样抵过加工费还会多出55-50=5元。多出的这还5元退给前来加工油料的农民。


其实,榨油坊主所说的胡麻油渣并不是真正的市场收购价,其价格至少是1.20元。就那抵顶了加工费的油渣,又多赚了55斤X0.20元=11元。能不说油渣抵顶加工费不赚钱吗?那可是100X0.50+11元。只是这11元是被“潜规则”的,別人不知道罢了。

以上仅是加工胡麻为例,用菜籽、荏、花生、葵花、核桃也是一理。区别在于出油率、剩余油渣量、油渣的报价(或市场收购价)上。





要说油渣的用处,可以抵顶加工的费用;而油渣经再次加工可以做饲料的辅助物,做肥料,特别适用于养花,还是鱼饵的上乘之品。

【@为生活而提神】


为生活而提神


农村人拿菜籽到榨油坊榨油,榨油坊一般都是用油渣抵榨油钱,也就是说榨油坊帮农民榨油不收费,只收油渣。






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为啥能低榨油钱?

因为油渣能卖钱。上次在老家,我帮父亲拖菜籽到榨油坊榨油,我跟榨油坊老板交流,他说,一斤油枯可以卖一元钱,一百斤菜籽榨35斤菜油,出65斤左右油枯,等于农民榨一百斤菜籽,榨油老板收取油渣就能卖65元,一天如果榨一千斤菜籽,光是油枯就能卖650元,除去电费其他成本,榨一千斤菜籽净赚500元。所以,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就能抵榨油钱。



油渣的用途。

对于榨油的农民来说,少量油渣拿回去是没多大用处的,所以,农民拖菜籽榨油,农民算菜油,榨油坊算油渣,农民是很情愿的。

对于榨油坊来说,收取大量油渣,有油渣收购商上门收购:

一、用油渣生产肥料。

油渣经过发酵后,可以做农家肥,用于种植粮食蔬菜的底肥,也可以用于对各种果树经济林木进行土壤施肥。另外,肥料厂家可以用油渣生产化肥、复合肥等。

二、用油渣生产饲料。

油渣是饲料厂家生产饲料的原材料之一,很多饲料都可以用油渣生产。一些大型养殖场也用油渣养鱼,养虾,很多水产养殖业都在用油渣进行养殖。




总之,无论是用油渣做农家肥还是用于养鱼养虾,油渣都应经过发酵处理,油渣未经发酵处理,直接使用遇水会产生大量热量,直接做农家会烧根,损害农作物,直接用于养鱼养虾,会伤害鱼苗虾苗,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经过发酵处理。

点击右上角黄色按扭,关注阿洪头条号,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黄粑兄弟


油坊榨油之后用油渣抵榨油钱,那肯定是有利可图,抵榨油钱的油渣的价值在油坊的手里比榨油钱是要高的,他们通过收集这些油渣倒手能够再增加一笔收入。

在我们胶东,都是吃花生油的,我们这对于榨花生油剩下的油渣都叫做“麻散”,在过去是一大个圆的麻散饼,现在随着工艺的改进基本都是很薄的麻散干了,这些油渣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可是好东西,我以我们这的花生饼为例来说说吧。

油渣的用处

一,用作有机肥原料

我每年在榨油的时候,不仅不会把油渣抵油钱,反而会购买一些,用来发酵制作有机肥,到了第二年秋天的时候给苹果树施基肥。油渣中的养分含量特别高,是制作有机肥非常好的原料,经过我多年的试验,效果是非常好的。

二、用作饲料

我家以前在家里养着猪和鸡,一般每天都会用水泡一些花生饼,这些花生饼让水泡了之后就会变成白的,也就不那么硬了,然后掺上玉米面等其它东西用来喂猪喂鸡,效果也是特别的好。

三、食用

我们这里的花生饼,用来熬稀饭,那可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的,特别是到了冬天,用花生饼和白菜熬出来的“麻散饭”,我每次都能喝上几大碗,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越来越多,很少再有人再食用这些油渣了。

榨油剩的油渣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东西,现在的油坊用这些油渣抵榨油钱,看似以市场价格抵的,实则就是充当了一个收购商的角色,在积攒到一定的数量以后,再转手卖出去,也是增加了一笔很不错的收入。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正。每天农技分享,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农夫七哥


农村榨油,会让农民得到最纯正的植物油,我们山东沿海农村一直吃的是花生压榨油,花生压榨油之后会产生那些油渣,油渣是油坊特别想跟农民用加工钱兑换的好东西。



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没有肉,油也非常的少,于是我们那时候缺少营养,被村里的奶奶们叫成了:黄毛丫头。也确实是黄毛丫头,一个个小屁孩,头发枯黄,脸色也枯黄、身体还瘦小。

那时候缺少油水是导致孩子营养不足,发育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当年的父母为了让家里人稍微增加一点营养,他们就会把秋天压榨油剩下的渣子时不时的做成饭给家里人吃。

记得当年最经典的一种花生压榨饼做的稀饭,叫做:麻馓饭。就是把花生压榨油残渣用水泡出来,然后熬稀饭时加进去,这样稀饭里就有了营养,能够帮缺少油水的身体补充一下营养。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末,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们的生活水平逐日提高,我们虽然不能经常吃肉,但最起码花生压榨油足够,因此那些油渣会被农民用来喂猪喂鸡,这是一种能够让家禽家畜生长快,且营养丰富的一种最好的饲料,农民们压榨油以后,都会把油渣取回来,留着给家禽、家畜。

再后来,两千年以后,我们村里的房屋都盖成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院子里再也没有猪圈和鸡窝狗窝,追求干净是农民们新的理念,养猪和养鸡的人少了有四分之一,但村里有专门的村民搞起养殖,比如养猪场,养鸡场。

于是很多村民在压榨油时觉得油渣拿回家用途不大,还不如卖给油坊,一开始油坊是回收油渣,后来觉得回收油渣的钱跟打油的加工钱相差无几,于是有人就直接用油渣来抵加工油的钱了。

油坊老板打心里期待每一家压榨油的顾客,都能够用油渣来抵加工费,这样的话,他们得到的钱比压榨油会额外多不少,因为很多养殖场会到油坊联系,大批量收购油坊的油渣,油坊从中获取差价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我们家里从来不舍得用油渣抵加工钱,婆婆说花生饼用来给蔬菜施肥,那菜长出来的味道带着不一样的甘甜,比普通土肥种出来的菜味道都要好。

花生饼和豆粕都是压榨油之后的油渣,是喂养家禽、家畜的最好的营养丰富的饲料,是养殖场必须品,养殖场需求量高,因此他们会主动联系油坊,用比油坊收购的油渣贵的价格来收购,油坊老板在一进一出中稳妥获得了中间的差价,又是一笔收入。


悠然见东山


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为啥能抵榨油钱?有啥用处?

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为啥能抵榨油钱,有啥用处?榨油季节刚刚过去,我旁边就有三家榨油坊。一家是同村的伯公家的,另外两家是外村人来经营的,每到榨油季节,生意非常红火。而且我也亲历榨油过程中大爷大叔大娘们都是用榨油剩下的油渣抵扣榨油钱,如果是榨花生油,那诱人的花生油香味十里飘香的诱人。花生油的油渣我拿来做下饭菜,十分开胃好吃,让我流连忘返的天天吃,一点也不感觉油腻。

以前村里人的生活还没有现在这样富裕的时候,每当到榨花生油的时候,用油渣抵扣榨油钱后剩下的油渣都会拿回家。因为油渣的用途十分广范,人们知道用途广范后都不想浪费资源。现在的榨油机往往出油量要比过去大很多,恰当处理过的油料也容易榨得干净,其实如今的榨油剩余的油渣相较于过去已经减少了很多的。

伯公的榨油之路

我生活的鱼米水乡地方,家乡基本上每家每户都种植花生,以前没有种植花生的时候,相亲们都是以猪油为食,现在生活不断提高后,为了身体健康我们都是以花生油为主。所以大家伙都积极种植花生了。看着大部分村民种植花生后,伯公就开展了榨油生意,一个旺季榨油下来,伯公都赚了5~6万。伯公是怎么在一个榨季一个多月就能赚到这么多钱,他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就是油渣的深奥赚钱法了。

油渣利用价值

榨油旺季,大多村民榨花生后,油渣抵扣榨油钱后,剩下的都低价卖给了伯公,慢慢地伯公积累了大量的油渣。然后伯公把油渣分成两种类来卖,一种是干货的油渣、一种是含油量比较多的油渣,两种分开卖,价格就不一样。干货油渣可以做成肥料用于花蕾或稻田施肥、种植许多的农产品,价格非常高,因为非常环保和没有化学成分,非常安全可靠。而含油量较多的油渣出价更高,可以作为鱼饵料,鸡饲料、禽畜类饲料,以及提取加工成除污剂、灭菌剂等。都变成了无公害的有机肥或有机饲料。

这是油渣再次被利用的价值,但是虽然油渣有这么多的作用,但农户拿回家也只能做为有机肥或用来喂猪、喂鸡等。很多村民不想用这些,干脆直接变现既可以不用操心浪费油渣,又可以换几个钱用,一举两得,心里也乐意着,所以村民的油渣基本都是抵扣榨油钱了。

伯公不说出这些秘密,我还真不知道伯公为什么这样赚钱,更不知道油渣还能这样利用。要不就知道我爱吃油渣呢,它的价值还有这么多。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讨。


农事农忙


油渣对很多的农村人来说,都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就是知道,也没有销路,这也是最农村人最苦恼的地方。在小赵这边,主产是茶籽油,茶枯(茶籽油渣)就一直被很多的收购商贩给瞄中,成车成车往外拉。


茶枯回收一直在我们这边都是个热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原来是茶枯抵了加工费后,油坊还要找钱给我们,这两年就不找钱了,就刚好抵加工费,免得拉来拉去麻烦。说到他们收购过去干嘛用,小赵真的不清楚,但是这样东西在农村就真的很实用。在湖南,在原来用到茶枯的地方,真的很多。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分享。

在原来农村,没有洗衣粉和洗发水的时候,就是用的茶籽饼(油渣)。洗头就要通过煮水去渣,就用煮好的水去洗,茶籽油渣可以去除头皮屑、滋养头皮、柔顺头发。在现在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都知道用这种方法,有很多的老人六七十岁了,都还是一头青发。



用茶枯来毒鱼,这些在小赵家乡,真的特别普遍。茶枯中含有一种茶皂素的物质,含量也很高,是种。这种物质能够熔化鱼的红细胞,能够杀死沟渠中很多的杂鱼、泥鳅、河蚌、田螺等等。(要是在泡水的时候加点石灰,效果更强)。


茶枯可是一种天然的杀虫剂。在现代出现的高效低毒的部分农药里,部分有些都有茶皂素的成分。

在农村里很多人收茶枯,只知道卖给了工厂,具体用茶枯做什么,怎么做就不得而知了。


常德农村小赵


我们这里存在两种油坊,一种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工豆油,另一种大家应该猜到了,就是加工花生油,无论那种带原料加工,如果你不要豆饼和花生饼,是不会收取加工费的,这时会有很多人纳闷,干了活为啥不收加工费,油渣又有何用途呢?



油渣的用途

首先,榨油所产生油渣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在有机肥中可以算得上是上成品,充分腐熟发酵后可以施用在粮食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等,施用范围广泛,效果明显,并且深受农民的喜爱,是发展有机农业非常好的肥料,我们这里主要种植苹果,每年果农都会为果树施用豆饼,在我们这里豆饼的价格在两元左右,其价格还是非常不错的。


其次,榨油所产生的豆饼和花生饼,大都被用作饲料和制作饲料的原料,其实榨油产生的油渣营养成分丰富,是养鸡、养鸭、养猪等养殖业的天然优质饲料。

第三,就是可以食用,特别是花生饼,我们把它弄碎可以用来熬菜吃,例如熬白菜、熬南瓜等,还有就是将其砸成小块,作为零食来吃,不知大家吃过没有,我们这里经常吃。

总之,做生意都是无利不起早,油渣抵扣加工费,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是完全可以换回加工费的,甚至远远高于加工费。



我们这里榨油产生的油渣,大都被果农用作肥料,特别是豆饼,至于花生饼除了少量食用,大部分被收购商收走,作为饲料的制作原料,实际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其加工费。

以上为果农果缘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果农果缘


榨油剩下的油渣何止是能抵榨油钱,油渣的价格甚至可以和原材料持平的。比如豆粕的价格就有可能比黄豆的价格还高。那么,这种下脚料的价格为什么这么高呢?

榨油的原料都是油料作物,比如黄豆、葵花籽、芝麻、油茶、花生等。这些油料作物都有一定的油脂含量,可以通过压榨、浸提的方式来获取其中的油脂成分。剩下的下脚料就是题主说的油渣了。

1、制作肥料。这类作物籽粒在经过压榨之后,其中的油脂成分被压榨出来之后,其籽粒中仍然会残留部分的油脂以及其他的一些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淀粉、糖类以及一些中微量元素成分。这种下脚料在农业生产中叫做粕肥,就是因为其中的养分含量相对其他种类的一些有机肥基料高一些,养分也相对充足一些。而且,这类基料也是制作农家肥、有机肥的优质基料。所以,粕肥价格相对高一些也正常了。

2、制作食品。榨油的原料都是农作物的籽粒,黄豆、芝麻、花生等。在经过农村传统的压榨之后,只有油脂成分被榨出来。而其余的成分还是被大部分的保留下来,只不过因为压榨工艺的原因,在外观上和口感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剩余的下脚料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厨房,变成了可口的美食。

3、加工饲料。粕类中的养分较为全面,口感其实也是很好的,比如说豆粕就有一股浓浓的甜香味。这些粕类因为养分较为全面,还有比较高的蛋白质、糖类等有机物,用来加工饲料也是一种优质的原材料。



4、二次榨油。传统的压榨工艺,出油率较低。相对于现代化的浸提工艺来说,出油率会低很多这就是说,在压榨过后的粕类中,还是残留一定的油脂成分。很多的小加工坊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增加粕类中油脂含量,进行二次压榨出油来获利。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在农村用榨油剩下的油渣抵扣榨油钱是很常见的现象,小时候村里人去榨油,那时候的榨油机器功效低,榨油后的油渣含油量高,如果是菜籽油的油渣,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香味,花生油的油渣我们也会当零食啃着吃,那时候的油渣没人舍得浪费。

而用油渣抵扣榨油费,在农村也是近些年来才开始越来越多的现象,农村人自家种植油菜籽、棉花籽、花生,吃油的时候也喜欢自己拿上这些粮食去村里的自榨油铺榨油,榨油的费用不是很高,大家也都承担得起。但是后来商家学聪明了,可以不收榨油费,用油渣代替,刚开始大家觉得现在生活好了,油渣留着也没什么用,就给商家了,但事实上这些油渣绝对算得上好东西,其价值也必然高过于榨油费,否则商家也不会傻到允许用油渣抵扣加工费了。

现在的榨油机往往出油量要比过去大很多,恰当处理过得油料也容易榨得干净,其实如今的榨油剩余的油渣相较于过去已经减少了很多的。

我生活的陕南地区,是全国出了名的油菜花之乡,大家的主要食用油就是菜籽油,但是农民自己种植油菜籽,榨油的时候,往往对实际出油量的多少并没有太过于在意。在我生活的县城东郊,有一个大爷前些年买了一台大型榨油机,专门承接各种村民榨油,但是大爷并不收取加工费,而是选择用油渣代替加工费的方式,如果村民不愿意那就带走油渣给加工费。

大爷的自榨油加工费不贵,但每天前来榨油的量很大,去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爷也赚了20多万元,你说它不收加工费怎么赚的钱?毫无疑问,利润大部分出在油渣上。

大爷的自榨油生意很好,村民又多数不计较油渣问题,所以大爷每年积累的油渣数量非常大。去年春节前我们去大爷儿子那里进货大米,就跟大爷聊了一下。当时我就发现大爷院里的油渣分两拨,一拨比较干,一拨含油量相对多一些,大爷跟我们说,熟人来榨油就帮他炒熟了油菜籽,可以多出油,油渣的量和品质下降;若是生人就榨生油菜籽,这样出油量减少了,但油渣成分好一些。

所以大爷这里定期会有人来收购油渣,比较干的油渣往往拉走做成花肥,花肥卖到城里的价格可是很高的,所以收购的利润也高;而含油量较多的油渣出价更高,主要作为鱼饵料,以及提取加工成除污剂、灭菌剂等。

从上述的经历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油渣的利润是非常不错的,可是油渣如果不集中在榨油老板手里,放在村民手中,往往也只能作为有机肥或者喂猪用,很多村民嫌麻烦就干脆抵扣加工费了。

所以,现在你明白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之妙处了吧,它带给榨油老板的利润远大于加工费,它的价值也非常多。


李阿冰


在农村有很多家庭作坊式的油坊,农民自己种植的大豆、花生或者油菜籽都可以去加工榨油,植物油一直是老百姓炒菜做饭的主要生活方式。


榨油原料主要有大豆、花生,南方则是油菜籽,原料精挑细选后送到油坊加工。经过挤碎、蒸熟、成坯、最后经过压合机加压油分就被挤出来,剩下的就是油渣。



现在大豆种植户越来越少,农村油坊原料都是采用东北大豆或者进口美国大豆。以前农民种植花生、大豆的很多,去油坊加工户很多收取加工费也是油坊的重要利润来源。在南方很多油坊,榨油剩下的菜籽饼通常被抵作榨油钱,这些油渣有啥用处呢?



榨油后的油渣有豆饼、花生饼、菜籽饼,都是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饲料。一百斤大豆出油十一二斤,花生出油要高一些剩下的豆饼、花生饼都会出售给养猪户。养猪户配上玉米糁,麦麸、豆饼、花生饼是很好的养猪饲料,相比于直接采用成品饲料要省钱的多。












榨油后的油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用作肥料上果树、蔬菜。相比于化肥,发酵后的油渣肥力更高,肥效时间更长久。我们这边种植葡萄的比较多很多农户会购买豆饼回家自己发酵替代化肥。



油渣可以食用,尤其是花生榨油后的油渣刚榨出来的比较好吃。



油渣也可以钓鱼,很多人买油渣回家拌上玉米面当做饵料打窝用。



农村油坊主要收入来源于油渣的出售,农村散养养殖户比较多油渣需求量比较大。不要小看这些榨油后的油渣,用处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