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去年一冬天一些地区都没怎么下雪,今年预测会不会还不下雪呢,为什么?

东方一小舟


笔者在京津冀地区居住,对京津冀一带降雪多了一些感性认识,虽然不在气象部门,但对这里的天气变化,比较敏感,也多了一份思考。去年京津冀地区降雪很可怜,没有一场雪能拿得出手的,从总的来看,去年大气波动不是很大,清晰的记得,12月初期和元旦前爆发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寒潮,之后天气就比较平稳了,没有南来北上的冷暖气流活动,降雪机会要少了很多。

今年气候波动很历害,整个世界出现特别多的极端天气,欧州高温、南方干旱、东北冷涡活动频繁,这些都预示着今年不同于往年,气象要素剧烈变化,会导致降雪机会大增,究竟今冬降雪到什么程度, 雪大雪小,我们先明白一下,京津冀一带降雪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我们地理课上学过,京津冀一带位于中纬度西风带(北纬40°左右),它环绕地球一周,构成西风环流,由于西风环流并不是那样平稳,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引发剧烈波动,冬季影响环流波动最主要因素就是西伯利亚冷高压,常常以寒潮形式爆发南下,冷暖气流交汇在某些地区,就要产生锋面天气,形成低压锋面气旋系统,降雪机会就要产生了。(上图 )

我们知道台风能把周边海域的水汽吸引过来,集聚在一起,形成范围非常大降雨云系,产生剧量的降水。而锋面气旋也是低压系统,也能把渤海、黄河、东海,甚至更远的南海的水汽能吸引过来,水汽量来的多少,与气旋规模、强度大小有关,上图是11月份东北地区一次降雪天气的形成过程,从上图可以看出,低压槽较深 ,表明气旋规模较大,吸来的水汽就多,降雪量就越大。

对于京津冀一带,很难形成较大的锋面气旋,有时只是短小的波动,水汽来源于西风带或者是周边海域的暧湿气流,降雪量也不是很大,多是零星小雪。

极个别年份,时间往往发生初冬天气,暧湿气流还很活跃,水汽充沛,突遇寒潮爆发,就有可能产生大雪了。如2009年11月11 日石家庄就降下约50cm的大雪,上图是两个人在房顶打扫积雪。

这次被吸来的水汽更远,来自于几千里之外的南海和孟加拉湾,这些低纬度的水汽,属性好,动力强劲,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西南上空3000米高空,出现16m/s的西南急流,源源不断地把水汽输送到华北平原上空,遇到冷空气后,形成锢囚锋,大量的水汽不断凝结,产生了规模非常大的降雪。

为了说明西南暧湿气流往北输送过程,我们引用了一张夏季气象卫星云图来示意,下图:

当然京津冀一带降雪大一些的话,还得要西南来的暧湿气流支持,但毕竟相隔几千里,水汽路途遥远,不是很容易,这也就是产生大雪机会很少的原因。

说说南支槽的影响,南支槽是给我们南方输送水汽的天气系统,一般来说,输送的水汽难以跃过秦岭~淮河线,这也是南方多雨雪的天气原因,今年年初南方二个多月雨雪天气,就与南支槽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有关。

京津冀一带深受西伯利来冷高压影响,形成的短波槽,有时往往与南支槽相呼应,接起了长龙,诱使西南暧湿气流北上,也会给京津冀带来中雪级别以上的降雪,这就非常不错了。

总结一下,2019年夏季西风带振荡加剧,给中纬度带来一波波阵雨,雨虽然不大,河流夏季没有发大水,但不会是特别干旱,农业生产还算有了一些保障,比安徽、江西好多了,今冬感觉中纬度地带不会如此地平静,降雪机会应比去年多一些吧。这是笔者预测,纯属空闲,不可相信太多。


地理纵横


京津冀地处华北,冬季下雪的概率比较大,仅次于长城以北,去年有的地方没怎么下雪,今年不一定不下雪,尽管地球大气层在一年一年地变暖。


瑯琊浪子


今年冬季第一场雪要降临天津,希望今冬多一些雨雪,估计今年冬天会比去年冬季多一点,原因是现在空气一年几一年好,加之今年冬季要比去年冬季冷一些,雨雪会比去年多一些。


冯景元


估计雪不会太少,因为夏天雨多冬天雪多,这是自然规律。不信你们都等着看吧!


滑运岗


预测一个冬天?拉到吧,预报唐山今天有小雪,结果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这些气象专家应该早点起床出门看看天头再报。


酒仙92907401


到现在也没怎么下雨雪。看45天的天气预报也没怎么有雨雪。估计今年又是旱年。